APP下载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公民价值观的构建

2014-04-17班秀萍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全球化公民美的

班秀萍

(首都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北京 100000)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公民价值观的构建

班秀萍

(首都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北京 100000)

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观教育涉及的主题众多,对公民双重身份的认同;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共识;对真善美这一人类普遍信守的价值观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四个方面。

全球化 价值观 公民 文化 和谐

全球化,从总体上来说就是人类从以往各地域、各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走向同时态、共时性的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在全球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将有助于建设一种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的全球性的人类生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公民双重身份的认同

公民作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基本力量。当今时代是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并存的时代,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法的主体,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己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精神。公民属于特定民族国家,何为公民?公民就是拥有一国国籍并具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人,这一身份使公民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祖国,正如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所说:“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但属于特定国家的公民也要认同世界公民身份,因为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人类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比如气候变暖、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粮食和能源短缺等,需要各国人民携手解决。因此,公民要承担起对民族国家的责任,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正如中国人民的杰出领袖邓小平在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说:“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国公民教育是要培养对祖国一往情深的公民,尊重每个人的个性自由,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各国公民教育都无一例外地是要促进国家认同,但同时也要培养公民的全球视野,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只有在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话语的交往前提下,才能建构起一种较高层次的主体间性,让每个人的视角与所有人的视角相互重合”。[1]

二、文化多样性的共识

在当代社会,由于地域、民族、语言、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生活在特定国家的人们由于彼此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价值追求有所不同,文化底蕴也不相同。经济可以全球化,科技可以一体化,但文化不可能单一化。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不同文化之间不能相互排斥,而要相互包容、吸收、借鉴,通过文化的交流使“不同文化之间”和谐相处 ,从而使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民族能和平共存,即孔子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目前,东西方国家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共存 ,而不应因文化上的不同引起冲突或战争。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该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与对话,在对话、谈判中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个由“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相互“认同”的过程。这种相互“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这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正因为有文化上的不同,人类文化才是丰富多彩的,才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互补和互动的格局。文化上的不同可能引起冲突,甚至战争,但并不能认为“不同”就一定会引起冲突和战争。我们必须努力追求在不同文化之间通过对话、交流,实现和谐相处。中国的先哲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和”不一定要“同”,而“同”者也可能“不和”。“同”并非“和”的先决条件,能在“不同”中求“和”才是最高的境界。“和而不同”既可用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以处理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而不同”是和谐共处的前提,只有承认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和国家通过对话可以和谐相处,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与国家才能获得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当今人类社会需要的是不同文化能在相互吸收和融合中发展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特色,以期达到在新的基础上的“文化的共存”。[2]

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任何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但是只有充分保留其原有文化的内涵,才可以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以滋养本土文化。正如我国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所说:“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融、积极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的好东西变成世界性的好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3]即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必须维护我们自身文化的根基。因此,二十一世纪影响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必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各国人民的选择与共识。

三、真、善、美的价值目标

真善美是人类共有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如何认识真善美的内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其原则,是各国价值观教育都面临的问题。从真的内涵来看,“真”的基本含义是真实,而真实又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现象的真实,二是本质的真实。所谓“现象的真实”,是指事物表面的、个别的、形式的真实;“本质的真实”亦可叫作“哲理的真实”,指事物深层的、普遍的、内容的真实,在这两个层面的真实当中,无疑后者是更根本的,也是“真”的核心含义。将这样一个“真”原则应用于价值观教育中,其必然的逻辑是:对于世界和我们自己,必须以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认识,培养受教育者的真诚和洞悉真实的能力,是价值观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如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人的精神面貌已今非昔比,我们是否已经真实地认识了世界和我们自己?将这样一个“真”原则应用于理想和人生观教育中,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既脚踏实地——真实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又要树立理想的风帆——怀着对理想的真诚,不断进步,推动世界的发展。而且,真的价值教育,不仅涉及对世界的认识,更关乎人的真诚品质的培养,根本目标是坚持和捍卫真理的勇气,成为正直的公民。

“善”是人的“目的性”,是人类实践的普遍要求和现实性,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起进步作用的普遍利益。具体到价值观教育,必须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反映社会向前发展的进步要求,它不能以满足少数人的私利为标准,它肩负的使命涉及人类的普遍利益和共同要求,必须站在历史的、时代的、人道的、社会进步的高度来提出和看待善的价值问题,其中的人文主义立场是其核心及根据。可以说,“善”的原则就是我们教育的理念或最高原则。人类社会的漫长历程,就是不断追求社会进步和人类利益的历程。为此目的(善),人类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并一度甚至至今都不同程度地陶醉于过往的技术和工业的成就。然而,自工业化时代以来,“文明的代价”——生态灾难、贫富不均、人的异化——越来越警示人们对人的目的(“善”)做深刻反思,整个现代思想史的核心就是对此省思的历史。尤其在全球化时代,这一问题愈益严重。因此,全球化的善的价值观教育,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层面:一是宏观层面,应该对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尤其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做出科学的阐述;二是中间层面,对如何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贯彻善的原则,亦即如何建立人际关系的和谐、民族间的和谐、国家间的和谐做出理论论证。三是微观层面,应该对我们人类自身的物质欲望和幸福生活的关系做辨证的分析。

“美”的表层含义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唤起人的愉悦情感的各种事物的属性。谈到“美”、“美感”,人们自然想到的是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侧重于形式的和谐与完整。然而,我们对“美”的理解还不能局限于纯形式或技术层面,而应将之上升到理论乃至美学的层面,也只有这样,才算接触到美的实质。在美学上,美的本质是一个千古之谜,它所涉及的问题关乎人的生存的根本性问题,是对人的生存的本源性承诺。也就是说,美的原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则,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标尺,在人的所有需要中,美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同一个层次。所以,人的生活中是否有美,是否按“美的规律”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之为人、人的活动是否有意义和价值的根本标准。这一美的原则落实到人的心理上,就是人的理智和情感的和谐自由状态,即“理”的规范性和强制性通过情感上的接受而成为人的自觉要求,成为人内心的渴望和满足。换句话说,真善美是一体的,真和善是美的基础和前提,失去了真和善,就不可能实现美。因为,在美学上讲,所谓美乃自由的形式,而自由的基本含义是规律和目的的统一,实即真和善的统一。所以,对美的追求,就已经包含着对真和善的追求,片面地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或者将真善美割裂开来,都是致命的。这样,审美教育不仅是艺术教育,它关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当下的全球化语境、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对人类生存的“诗意”已经构成了全面的挑战,如何认识美在全球化时代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让美进入人类的生活乃至成为人类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我们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审美教育在全球化时代的立足点,就在于此。

总之,成功的价值观教育应该追求真善美的统一。首先必须真,即保持真诚的人生态度,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认识世界和自身,并在此基础上上升到事件的本质真实、哲理真实,并揭示其中的人文内涵,用理想的精神观照之,从而实现人类进步的目的,达到善。而真与善的统一是美的最基本内容要素,使学生在情感的投入和起伏中为事实的深刻真实性而震撼,感悟其中引发出来的人文精神,不断提升自己以实现全面发展,这也就实现了美。真善美就这样统一于价值观教育中,这也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价值教育的原则。

四、珍视生命,珍爱自然的文化自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世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变革,人们在享受物质繁荣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却普遍感到精神上的失落和道德上的无助,人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许多人丧失了生命成就感,面对现实生活困惑、迷茫、苦闷,出现漠视生命、否定生命、游戏生命的现象,而生命教育的缺失又加剧了这种现象。因此,要认识到生命教育的价值,加强世界范围普遍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要教育人们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生命至高无上,每个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因此要引导人们尊重生命、珍视生命,感悟生命价值,建构生命的终极关怀。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 因此,生命教育要承担唤醒人们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使人们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去追寻生命的价值。在此过程中认识和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和自然的三重和谐关系。生命是由身心结合而成,自我也包括身心两方面,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即达到生命与自我的和谐。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对生命的态度以及自我认同与社会角色的关系,个体生命认识到自身是社会的一部分,进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人类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自我的反思。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摆脱了自然的限制。但与此同时,随着一系列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的出现,人类也逐渐从盲目的征服自然的狂妄自大中清醒过来,认识到人最终也只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共生,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类发展的最佳途径。有限的地球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维护。因此,珍视生命、珍爱自然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生存和环境的矛盾要求人不断调整自己,直至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人类共同体生活的演变,人类共存的特征日益凸显。“每个人的生存都与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世界紧密相联,都影响到周围的人和世界并为它们所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互相依靠,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里,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彼此利害攸关。这种利害关系表现为只有共同生存、共同发展,才会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4]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存,只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能继续。人类所追求的也应该是可持续共存,这是人类生存变革的方向,也是人类超越当下生存实践的一种趋势。

总之,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求的是全球化语境下的相互理解、沟通中的共识,是文化多样性中的价值观认同,是人类社会各价值主体(民族、宗教、国家、地区、群体、个人等)在共同的利益与需要之上,通过求同存异相互协调形成的“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是统一性中包含着差异性的价值观。唯有如此,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观教育才具有现实性。

[1]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沈清楷译.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85.

[2]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13.

[3]费孝通.从反省到文化自觉和交流[A].费孝通文集[C]. 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9.395.

[4]魏波.环境危机与文化重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22.

(责任编辑陈平生)

2014-06-25

班秀萍(1962-),女,首都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公民教育。

F 299.2

A

1673-4580(2014)03-0051-(04)

猜你喜欢

全球化公民美的
论公民美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