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育日志为平台,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2014-04-17王翠霞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日志心灵班主任

王翠霞

(焦作市第一中学,河南 焦作 454000)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学习、积累和反思。班主任教育日志是班主任教育生活、班级管理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事件的日常记录,对于班主任专业成长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教育日志,班主任一方面记录自我发展历程,为自身专业成长提供素材和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反思教育行为、探究特殊案例,培养课题意识和提高专业素养。教育日志对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缓解职业倦怠,提升精神境界

教育工作纷繁复杂,长期的辛苦劳作势必使班主任产生教育困惑和职业倦怠。班主任通过教育日志叙写心路历程,既能表达职业情感、舒展灵魂、唤醒主体意识,又能多侧面、多角度展示其工作全貌,在叙述的过程中,在不断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精神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某位教师第一次当班主任,最初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对于管理学生感到迷茫,但自从开始坚持写教育日志,逐渐找到了自信,心里有了底气,也感受到了为人师的乐趣。教育日志让她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世界日益丰盈。下面是她的一篇日志:

2014.5.16 星期五

眨眼间,当班主任已经两年,期间的每一天,于我,都是挑战,蕴含着不同。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在每天的磨砺中,我与学生一起成长,有了一些淡定与从容。下面是我与学生的故事。

成飞,瘦瘦的,我对他印象深刻源于他的逐渐转变。他不是捣乱的学生,但感觉他心里有事,常常显得心神不定、眼神慌乱。虽然几次与他谈话,但不能深入其内心。一天自习课,我去班里,一眼扫见他正慌乱地把一本书往桌斗里藏,我一步上前,把书抢在手,是“鬼”故事之类的小说,这种书对学生百害而无一利。我把他叫出教室,开始了一番严厉地批评和说教,但面对我的目光,他一脸的不服气,躲在镜片后面的小眼睛充满了狡黠和挑战。我心里一下子有了火气,把书摔给他,说:“拿走去看吧!”他悻悻而去。我的说服教育以失败而告终。

回办公室的路上我冷静了一些,遇见这样的学生,怎样才能说到他心里去呢?我决定先冷落他一段时间,观察观察再说。过了几天,成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以前听课他都是低着头、心不在焉的样子,但现在我注意到他抬起了头,眼睛看着我,眼神也比较平静。尽管他没有与我说话,但他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他的变化。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教育不是简单粗暴、一蹴而就,教育需要和风细雨、耐心和坚持,教育也需要等待,等待学生的自悟与改变。与学生之间的故事很多,就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学会了冷静的思考,学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一路摸索着走来,自己的教育艺术日臻完善。每天陪伴着学生,看着他们成长变化,一种难言的喜悦和幸福在心里流淌……

教育日志,让班主任以敞开的心灵面对学生和自己,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是班主任自我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

班主任对学生影响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成为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实践证明:一个班集体和学生行为习惯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专业素养的高低。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处于不断成长变化中,班主任面临的问题也就多种多样。因此班主任要学会理性思考,对自己和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反思中进步、在案例中成长。反思的最有效形式是写作,李镇西先生曾说过:“写作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在同样有着丰富实践的前提下,名师多了一点思考,并用笔记录下来。”[1]

一位班主任在教育日志中谈了这样的故事:

2014.5.20 星期一

今天收到李明妈妈的短信,询问孩子在校表现,是否坚持写学习小结,希望我监督他,直到养成习惯。(上周开家长会时,她提到让孩子每天自我总结,每天有学习目标)。另外,核实一下李明周日下午是否参加了化学竞赛。

李明,中招入学分数不低,脑子灵活,但上课精神状态明显不好,心不在焉,显得疲惫。我不知道症结所在。他曾经学过很长时间的电脑编程,但结果并不理想。我偶然从计算机老师那得知他会趁上计算机课之机下载些游戏,而且手里有几个游戏机。我想起前段时间他以修牙为借口,中午请假出校门。我去化学老师处核实他是否参加了化学竞赛,老师看了看名单说没有。我心里清楚了七、八分,他撒谎,会去干什么呢? 到了教室,他正好交学习小结给我,我顺便问他:周日下午参加化学竞赛了吗?他说:参加了。我再问:参加了吗?他脸有些红,迟疑了一下,答:参加了。我说:已看过名单,没有你。他的脸更红了。我说:放学后去办公室找我。

从教室离开,我一直在想如何有效处理好这件事。我站在他的角度想,偶尔犯错误可以理解,不必大惊小怪。但他说谎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放学后,他来到我办公室,心事重重的样子,说只是想出去玩,就对妈妈说谎。我说:高中的确有升学压力,但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去排遣,更不要说谎,谎言总会暴露的。他点点头,欲言又止。我请他坐下,问起他的过去,他坦诚地告诉我:小学、初中自己是班里的尖子生,奖状贴满墙,受到老师以及家族长辈的宠爱,父母的期望值也很高。但到了高中,班里高手云集,他不再受人瞩目,情绪有些失落,加上父母的期望值没有调整,自己的心里就背上了包袱。另外,高中内容多、难度大,一时跟不上,成绩下滑厉害,就有些自暴自弃,所以选择玩电脑游戏来发泄郁闷……

说着说着他流下了眼泪。我感觉到他内心的压抑正随着泪水一点点消逝。第二天他交给我一份保证书,上面有他对过去的忏悔、如何改进和今后的计划。知道这个孩子在转变,心里如释重负。

这件事让我明白: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不是单纯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维系。只有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把握好契机,才能打开紧闭的心门。

优秀的班主任善于学习,自觉地将教育作为认识的对象,进行全面、冷静地思考并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成败得失,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素养。

写日志的过程首先是表达自己教育理念的过程,是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内涵发展的过程。在这种独立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新观点、新智慧、新知识、新积淀,推动了教师自身的进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

优秀的同行是我们成长的老师,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能使我们受到启发,少走弯路,获取新的带班理念和管理方法。教育日志是记录者个人的成长史,同时也是同伴学习、借鉴的第一手资料,读他人教育日志的过程就是摄取教育理念的过程。

李镇西的《心灵写诗》让很多班主任受益匪浅:

我写的的确是日记——除了星期日,我每天晚上都把当天的教育过程忠实地写下来,少则三五千字,多则上万字,一学期下来竟然已经六十多万字!这六十多万字所展示的,是我每天原生态的教育现场和我真实的教育感受。我把这部日记命名为《心灵写诗》——按照我的理解,教育就是教育者用心灵在学生的心灵中写下心灵的诗篇。[2]

万维的《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 “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一位班主任老师读了之后写道:

做班主任已有六七年了,深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每一届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届学生都带着他们那个时期社会气息。所以我觉得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因此我翻开了万维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几乎是用了两天的时间全部看完,一边看一边对照自己班级的实际来思考如何操作,感觉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真的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优秀班主任通过教育日志传授的带班经验和智慧,给无数处于茫然之中的教师开了一剂良方,提供了一把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的“金钥匙”。

四、培养课题意识和科研能力

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应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新的社会环境下有新的教育难题,仅靠经验解决不了问题。优秀的班主任往往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问题的症结。教育日志就是对教育活动中有研究价值的事件进行持续而真实的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撰写教育日志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培养我们有意识观察、思考教育生活的习惯,增强问题意识、课题意识,引导我们走上专业化自觉发展的道路。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可能成为名师,但是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通过教育日志搭载的平台,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载体、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投身教育课题研究,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专业劳动,每个班主任都需要专业成长,做有智慧、有思想的班主任。教育日志不仅为自身成长搭建了平台,同时有助于同行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是缓解职业倦怠、探索班主任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对开启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校本课程有着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心灵写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李镇西.回眸我的三十年[EB/OL].[2014-10-09].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http://www.yzkfqsr.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761.

猜你喜欢

日志心灵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扶贫日志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夸夸我的班主任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游学日志
唤醒心灵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