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制度性转变及其应对
2014-04-17吴超
吴 超
(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
0 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QQ、社交网站、微博客、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型传递方式深刻改变了人们相互之间交互的传递方式与传递环境。数字化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在信息传递上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和无限性等新型特征,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学生工作。新媒体一方面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新的管理工具,但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
针对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2011)案例研究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践,认为在学生网络空间中建立权威的信息平台,有助于实现对高校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1]。赵扬(2011)指出,新媒体的交互性、碎片化、大众化特点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人性化、多元化与民主化[2]。黄莉(2012)突出强调了微博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结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3]。曹培庚(2011)和朱冬香等(2013)针对新媒体下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分别给出了应对策略[4-5]。总的来看,当前有关新媒体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从技术层面探讨新媒体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两者结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高校学生工作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缺乏研究新媒体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制度性影响。
以此为切入点,本文在对新媒体概念与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管理模式、行为方式以及组织关系3个方面,详细探讨新媒体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制度性影响,最后相应提出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对策。相关研究结论希望对改革和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有所借鉴。
1 新媒体的界定及其特点
1.1 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P.Goldmark)在1967年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提出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和有关新媒体理论的研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于“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观点。一个比较具有共识的概念界定是认为,新媒体是一种“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递(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 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了新媒体传递主体以及受众的广泛性,这也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2011)则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递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6],包含微博客、BBS、微信、社交网站等各种新型媒介形式。
1.2 新媒体的信息传递特征
从传递主体、传递方式、传递内容、传递模式、传递速度、传递效力等方面来看,笔者认为,新媒体至少具有以下4大传递特征。
1.2.1 传递主体多元化,传递者与受众的边界被打破
传统媒体下传递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普通人很难成为信息的传递者。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只要通过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终端,任何人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向他人传递信息,实现信息的人际扩散。
1.2.2 传递方式网络化,用户之间的交互性更强
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模式主要表现为直线传递,传递渠道较少且相对固定,传递者对于信息传递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控制权。如今,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移动应用,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信息传递,并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突破了传统主流媒体既定的话语权体系,增加了受众与传递者互动的激励程度。
1.2.3 传递内容复合化,表现形式更为多样
传统媒体往往受到版面、时间的限制,传递内容相对有限,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新媒体则具有信息存储量大、信息搜索便捷等特征,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迅速收集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所有新闻和信息,还原事件全貌,传递内容复合化。此外,新媒体的内容表现方式不仅仅囿于常见于传统媒体的单一的文本或者图片形式,还可以根据传递和接受的需要实现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相互间的转换或者综合。
1.2.4 信息接收个性化,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和广泛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要求信息传递与接收必须同步,传递内容稍纵即逝。新媒体则实现了信息传递与接收的异步性,受众可以任意选择信息接受的时间,也可以反复查阅或收看,信息接收的模式趋于个性化。此外,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递弱化了“守门人”的作用,普通民众可以兼及信息的采写、编辑和发布环节,第一时间将信息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等媒介扩散,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广泛性。
2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制度性影响的3个转变
那么,新媒体的上述传递特征会对高校学生工作产生何种影响?或者说,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学生工作将发生何种转变?在笔者看来,至少在管理模式、工作方式和组织关系3个方面,传统学生工作将会发生制度性改变。
2.1 管理模式上,从行政主导向目标管理进行转变
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沿袭了我国政府行政体制的管理模式,强调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突出话语权地位,忽视甚至是无视学生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情感、需要等切身感受的表达。由于往往缺乏相应的工作问责机制,传统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往往造成辅导员的角色和权力在学生工作中被无限放大,学生工作的预期目标以辅导员意志为基准。这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辅导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权力寻租”,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学生反感甚至是厌恶学生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和行为,造成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会对学生工作产生极其不良的负面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作为信息传递主体,学生群体可以通过社交网站、微信平台等交互平台及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以及自身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来的意愿与目的,这种信息披露机制可以使辅导员对学生群体的内心世界与需求目的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有利于辅导员依据学生需求适时调整学生工作的思路与策略,实现目标管理,共同推动学生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完成。此外,这一信息披露机制还可以对辅导员的相关行为产生有效监督,降低辅导员的道德风险。
2.2 工作方式上,从自上而下向上下立体进行转变
由于高校学生工作普遍带有行政化色彩,传统高校学生工作在工作方式上是垂直单向维度。即由辅导员向学生群体发布学生工作相关消息,学生通常只负责照做执行,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积极主动地获取学生工作相关信息,即使按照辅导员要求完成有关任务,也很少将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经验、问题等向辅导员或者学校有关部门反馈,学生相互之间也缺乏横向交流的意识。不但辅导员觉得没有成就感,学生也会觉得学生工作索然无味。
新媒体环境下,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移动应用的出现,使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信息传递。这种人与人之间交互性的加强以及信息传递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激发辅导员、学生甚至是学校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交流的兴趣和需要,并在这3者之间建立起一个可靠互动的网络连接关系。这不但可以拉近辅导员、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有利于降低和消除3者之间在信息方面的不对称程度,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共同推动学生工作的顺利实施。
2.3 角色关系上,从层级关系向平等关系进行转变
传统学生工作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更像是一种领导与下属的层级关系。出于中学教育时期的习惯,高校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往往对辅导员的老师角色比较敬畏,对老师的起码尊敬尽管是必要的,但这种传统的老师—学生之间的层次“位差”角色关系可能会导致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信息而不敢主动给予反馈,阻碍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正常的交流与沟通。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其身份转变为同样可以主动发布内容和信息的主体,甚至可以对辅导员学生工作是否及时、采取方式是否合理等问题进行评价,并可以将这一意见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譬如学校的BBS、公共微信平台等进行互动交流,因此也就具有了一定话语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尽管还维持着基本的师生关系,但是这种层级位差已经大大缩小并且趋于平等了。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制度性影响,笔者认为相关高校在完善自身学生工作时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予以应对。
3.1 转变思想观念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3大制度性转变意味着高校辅导员老师的学生工作行为必须进行适应性的改变,才能提高相应学生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首先是基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要求做到:一是改变传统高校学生工作中行政主导的工作思路,引入目标管理方法,将服务于学生思想工作作为基本信条,实现学生工作的“去行政化”和“向服务化”,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模式。二是要求辅导员队伍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与素质提升,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及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此外,还应当积极转变以往在学生工作中的传统领导者角色,转而定位于充当高校学生在思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引导者与服务者,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及时掌握并且对学生反映问题作出积极反馈,尽可能降低与学生之间的层级“位差”。三是重视互联网、移动网等新媒体技术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逐步实现“事在网中办”的目标,加强对问题和事件处理的动态跟踪,提高这一过程当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
3.2 创新工作机制
除了积极转变基本工作思路和理念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一套与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学生工作的配套机制。顺应制度上的3大转变,配套机制需要在2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形成线上线下配合机制,引导高校辅导员重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等及时地对可能出现的学生问题进行引导与教育,并根据线上疏导和教育情况,决定是否配合使用线下面谈的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工作的综合效果。二是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在全校范围内构建新媒体学生思政、学习、生活工作的集成平台,引导和鼓励在校学生自身利用各类新媒体展开自我学习与自主教育,并将各自的学习和教育体会在平台上及时反馈,通过相互之间的平台分享,与其他同学和老师建立起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渠道,实现相互之间信息的互通有无和情感维系。
3.3 强化监督管理
任何体制机制的科学持续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监督管理重点离不开2个方面的构建与实现:一是建立新媒体通道的信息汇集与处理机制,对于新媒体网络和平台中出现的相关学生工作问题,高校辅导员应第一时间知觉,并及时将这一信息报送学校相关部门,由学校组织成立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学生舆情的会商、决策与备案工作。二是改进高校辅导员老师的日常工作考核体系,将辅导员在日常学生工作中是否和多大程度使用新媒体,以及使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学生工作效率与效果等指标纳入辅导员日常工作考核体系当中。此外,针对改进后的考核体系,还应对应地修改和完善高校辅导员老师的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3.4 提高队伍建设
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对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一定挑战。如何放大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积极效应,尽可能地降低其反面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自身能力建设。作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负责的主体,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尽管当前高校辅导员选聘的门槛已基本达到研究生学历的要求,但是多数辅导员对于专业性的新媒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普遍缺乏。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必须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进行能力培训与再教育,其重点离不开3个方面: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知识储备,将先进理论灵活贯穿于日常学生工作之中,做到有问必有答,有答必言尽。二是加强辅导员队伍的新媒体技能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辅导员老师在学生工作中如何使用新媒体以及运用新媒体与学生在思政、学习、生活等方面展开互动与交流进行专业化培训。三是强化辅导员队伍在应对和处理学生工作,尤其是学生突发事件中的心理素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系统性培训。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5):47-50.
[2]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72-74.
[3]黄莉.微博在高校管理中的影响力及意义[J].人民论坛,2012(10):158-159.
[4]曹培庚.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120-121.
[5]朱冬香,蔡瑞龙,韩伟莎.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