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建设
2014-04-17叶建萍
叶建萍
(南京图书馆,江苏南京 210018)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31.2%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增幅达13.0%。手机阅读群体平均每天阅读时常超过40分钟,每年人均花费23.31元,较2011年增长了2.56元。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比2011年增长了0.93本,增幅达65.5%。随着数字阅读的蓬勃发展,阅读转型将极大地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甚至有可能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兴衰。图书馆需要正视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加快完善数字阅读服务体系,建设互联网时代的书香中国。
1 以云服务为系统支持
1.1 云服务在数字阅读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当前几乎所有的云服务都可以在图书馆领域得到应用。图书馆搭建云服务平台主要有以下3种建设内容:
(1)数字资源的存储系统──云存储服务平台的建设。当前我们面对海量数字资源,仅仅建立海量数据库根本不能满足大量读者访问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带来的大规模并发访问的需求,所以如何能让海量数字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必然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立足之本。
(2)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挖掘建设,是实现高效信息服务的关键。要实现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必须具备大规模数据处理的能力,信息检索的难度也必然会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而加大,所以如何做到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建设,将是数字图书馆能否给读者提供高效信息服务的关键突破。
(3)让海量的数字资源能在各种不同终端方便快捷访问的建设。海量数字资源及快捷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如何才能实现数字资源在各种不同的终端服务,例如PC机、IPad、智能手机等终端,那样才能最大地提高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同时使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力最大化。
1.2 云服务给图书馆带来的益处
(1)云服务给数字图书馆提供了高可靠、完整的数据存储。图书馆不需要再担心数据损坏丢失、病毒入侵等带来的麻烦,只需要把自己的数据存放到“云”中,在需要时接入互联网就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取出使用、修改。云服务为图书馆推动数字资源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也为图书馆对海量数字资源的存储和管理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2)云服务可以帮助图书馆更方便快捷地打造以读者为中心的平台为读者提供服务。在云服务模式中,相关的数据都存储在“云”中,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便捷、安全地获得“云”中的数据。虽然“云”里有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为读者在提供服务,但对于“云”外的读者来说,看到的是一个统一的服务界面,读者使用“云”就如同使用本地电脑一样方便。
(3)云服务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资源更好地共建共享。通过“云”,资源被保存在“云”的另一端,所有读者只要通过自己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就能访问到同一种资源,这样就能达到很多馆的资源更深一层次的共建共享。
(4)云服务可以提供超强的运算能力。“云”可以将数万至百万的计算机联合起来提供超强的计算,可以让读者的请求面对海量信息服务时能达到毫秒级的响应,所以“云”可以让图书馆用较低的成本来获得较高的效益,而且解决了服务器访问带宽限制的瓶颈。
发展云服务将是图书馆在数字阅读环境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云服务模式中,图书馆每天都会有大量新的资料信息增加到海量资源数据库中,读者可以从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检索到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在云服务模式中,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大大地降低了,但效率却大大地提高了;在云服务模式中,读者能随时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及云服务平台,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同样图书馆也真正为读者实现了无间断的资源信息服务。
2 以移动电子设备为终端支持
目前数字资源阅读发展主要依赖4种电子阅读终端的支持,分别是传统计算机、手持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2.1 传统计算机
传统计算机是数字阅读中最早的终端设备。因为当时有相当一部分数字出版物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而计算机便成了最直接的阅读终端。读者可以从一些网站或图书馆网站上获取免费或收费的电子书、电子杂志或电子报纸等,并且永久保存。
2.2 手持电子阅读器
以亚马逊Kindle为代表的手持电子阅读器,让全球掀起了数字阅读的热潮,这种电子阅读器,大都小巧且内存强大,约可以储存3000~6000本书,同时,它采用了特殊的显示屏技术,能使眼睛不觉疲惫。
2.3 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的代表iPad作为阅读终端,内置了强大的阅读程序iBooks。读者可以通过iBooks store挑选各种书籍,读者可以在iBooks书架上翻看下载后的书籍,轻轻一点便可阅读。同时,平板电脑不仅仅可以阅读,还兼备了计算机的功能,它又一次对电子阅读提出了改变,除了可以浏览文字、图片、视频外,还能在相关内容后面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
2.4 智能手机
随着3G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开发,手机已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它还成了人们了解新闻、获取信息资料的最快方式,当然手机文学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1.57亿人使用手机进行阅读,另外有近3000万左右的读者从来不看报纸、杂志,他们获取信息资料的最主要方式是通过手机进行网上阅读。
目前,由于国内还没有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阅读模式,资源兼容性也未能统一,读者无法选择很好的阅读终端,图书馆应该选购不同资源提供商和主流的手持阅读器终端给读者使用,同时构建馆内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为读者提供无线接口,以方便读者自带阅读终端的接入,及时引导读者,更大地发挥数字资源的利用,让读者感受到云阅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电子阅读器的售价也随着Kindle与各大广告商整合而大幅度下降,同时在电子阅读技术前沿的两大巨头苹果与亚马逊携手合作,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服务,将Kindle从硬件阅读器转变为软件服务摆上Apple store供Apple用户免费下载使用,不断推动移动数字阅读的创新发展。当然,无论电子阅读如何变化,阅读终端如何推陈出新,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永远是不变的,只是从原来的免费提供纸质书籍阅读扩展到不仅仅提供纸质书籍阅读,还外加提供免费的数字资源给读者阅读。图书在经过数字化以后,从读者面前又一次回到了读者手中,电子书慢慢恢复了读者阅读纸质书籍的精神食粮的需求,再次拉近了读者与书的距离。
3 以网络书评为推广支持
网络书评被称为中国数字阅读的导航者。积极利用网络书评来引领数字阅读,共建书香社会,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3.1 网络书评在数字阅读中的作用
网络书评是读者的良师益友,网络书评大多是读者对于自己所读图书的评论,他们只关注自己对于该图书阅读的真实感受,更加真实、公正、丰富,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所以网络书评客观上对出版社起到出好书的监督作用,引领图书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读者依据网络书评择优而读。
网络书评是数字阅读的淘书指南。尤其是微博的兴起,更好地引导了读者对于一些新作、力作的了解,读书达人通过微博可以分享心得,互相交流,读者可以在微世界里第一时间享受到别人对作品阅读的评论体验,还能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阅读点滴。在当下这种快节奏的生活里,读者即使无法沉浸在书海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也能享受到网络书评散发出的书香气息。
网络书评是全民阅读的催化剂。网络书评打破了传统媒体对阅读话语权的垄断,吸引了更多读者来参与阅读、参与评论,壮大了阅读的群众基础,激发了全民阅读的热情。
3.2 网络书评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图书馆应该从网络书评中总结经验,注重网络书评的基础理论研究,突出研究网络书评的应用理论,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用以指导网络书评工作能在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图书馆应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以及特色馆藏等建设特色网络书评数据库,编辑网络书评以方便读者查阅,以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特色数字阅读服务。
图书馆可利用微博、微信等工具公布数字阅读书目推荐,从而引导读者们的阅读讨论,图书馆发帖内容要有一定的信息价值,这样才能形成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关注不同的图书馆微博、微信账号。
网络书评的开放性,使得无论是名人或草根都有话语权。当然这一开放性也使得网络书评良莠不齐,比如一些书评质量不高,有的却是商业广告味过于浓重,有的缺乏公平公正等等。因此,图书馆要加强对于网络书评网站的筛选,选择推荐那些能体现核心价值观、倡导主流思想的书评,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提升阅读素养。
各种网络媒介尤其是微博、微信,为网络书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好网络书评这个平台,更有力地推广数字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的读者融入其中,图书馆员也应积极参与活动中,做好网络书评的服务,为数字阅读的新时代而努力做好自己的职责。
综上,图书馆在全新的网络时代,应从3个方面完善数字化阅读体系建设:以云服务作为系统服务平台支持,以移动电子设备作为终端支持,以网络书评作为全力推广支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数字阅读将是图书馆以后发展的重心,图书馆应该迎合潮流,在数字阅读的发展中不断思考,不断完善服务,满足更多读者对于海量精神食粮的需求。
[1]郝媛玲,张伟.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环境下的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1(7):55-56.
[2]张健生.电子书阅读终端与图书馆数字阅读[J].图书馆学刊,2012(9):92.
[3]桂荣慧.网络书评在图书馆数字阅读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