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根植于教育教学的评价更富有操作性

2014-04-17孔凡哲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4年3期
关键词:评判教科书分数

文/孔凡哲

让根植于教育教学的评价更富有操作性

文/孔凡哲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至今仍举步维艰,其中的难点和焦点不仅在于评价技术的缺失,还在于缺少“顶天立地”式的研究。这里的“顶天”意味着教育评价研究应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聚焦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而“立地”亦即“接地气”,是指教育评价成果应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能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真正融合。如何让原本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诸如发展性评价、绿色评价等)更富有可操作性?

首先,在评价思路上,宜大力倡导“基于实践的理论提升”与“基于理论的实践探索”并举。对于前者,需要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的成功探索(诸如口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现性评价等)进行相对系统的理论提升。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及时介入来自一线的丰富案例,借鉴国际相关结论,形成基于中国国情的评价理论。而对于后者,宜及时借鉴吸收国际评价新趋势,诸如情境测试,PISA、TIMSS的相关技术,并与我国当前倡导绿色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实际相结合,在探索学业评价方式方法(特别是形成新的高考方案)的同时,针对学业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形成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

其次,在研究范围上,宜拓宽研究领域,将“关注过程性评价、聚焦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物化为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将现代评价理念真正融入学校教育的核心领域和主要方面。例如,可将发展性评价、绿色评价细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健全的身心、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并探索基于情境的评价操作方法。对此,引入统计学的诸多工具、模糊数学的思想方法,是化解“教育领域无法量化”难题的利器。我们对于“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就是成功尝试,其核心是采取模糊综合评判的思路,将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各项具体水平分级评判,即区分为“严重误用”、“误用”、“机械使用”、“使用基本合理,而且有些新意”、“创造性使用”,并分别赋以-2、-1、0、1、2的权重进行量化统计。例如,对于“针对教科书的评判意识”的评价,6位测评者对某被试的评判分别为-1、-1、0、-1、1、-2,去掉一个最高分1,去掉一个最低分-2,该被试该项的得分是-0.75,这表明,在“是否具有自觉评判教科书的意识”的项目上,被试的水平处在“误用”、“机械使用”之间,更接近“误用”水平。

再次,在评价技术上,宜深入开展评价技术的理论提升和评价工具的实践开发的系统研究。诸如,将传统的笔试题“计算转变为“口试题:你认为的结果比1大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做不仅可以准确地测定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法等理解的深广度,而且,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策略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优化意识和能力,都可以给出准确测定。实际测试表明,大约5%的小学六年级学生选择整体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而更多的学生采取局部思维方式,或者直接进行分数加法运算,根据精算结果进行判断。由此,可以相对准确地测定学生关于分数的认知差异。

最后,在评价作用的发挥上,倡导分阶段、各有侧重地发挥评价的多元功能。诸如,小学低段主张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培养健全的身心、塑造完善的人格、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形成初步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而针对小学高段学科教学的评价,宜将重点放在评判学科思维方法、学科思维水平的发展状况上,考察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戴一副学科的眼镜思考问题”的主动意识和能力。

本文为全国教育考试“十一五”科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中小学考试命题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研究”(课题编号:2009JKS2071)、2013年浙江省教研课题“新版课标下的学生数学发展性评价新体系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13B143)的核心成果之一。

孔凡哲/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校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嘉兴 314006)

猜你喜欢

评判教科书分数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