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对于高等医学教育的作用探讨

2014-04-17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2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评价

王 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 210046)

1 形成性评价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1.1 传统评价存在的问题

终结性评价长期主导着教学,这类评价只是对教学效果的结论性评价,无法指出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为今后的教学指出方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结性评价对教学的负面反馈作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2001年美国颁布了《有教无类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及2009年的 “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计划,激发了人们对于运用评价去测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统计数据显示,教师持续使用评价来指导和引领教学,即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有非常显著的提高[1]。

1.2 形成性评价的优势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形成性评价中不仅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也多样化,比如教师、同伴评价等。这篇论文将更多关注高等医学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谈一谈形成性评价对以下3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2 形成性评价对医学实习教学的促进作用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踏入职业生涯的一道关键步骤,借助这个时段,对医学实习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塑造其正确的从业观,对其日后的工作至关重要。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效果,但是它并不能代替教学设计和方法,必须依附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在探讨形成性评价之前,必须首先对代教老师接受教师资格培训且合格后方可代教。其次,代教老师需接受关于形成性评价的培训。培训中教导代教教师注意几方面:(1)带教老师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带教老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储备,才能及时检验和了解实习生理论掌握情况,并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地解答实习生提出的问题,用临床实际问题对照理论知识,帮助实习生更及时、更全面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完成学生向医生的转化;(2)能正确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做出正确诊断。带教教员能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正确治疗方案;(3)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是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特别是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临床理念下,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桥梁,是保证医疗质量、维护医护人员自身形象的重要工具[2]。带教老师应在带教过程中注重向实习生传授沟通技巧,指导实习生如何在当今复杂的医疗实际中得当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自进入高校工作以来,在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各种先进的理论知识,结合医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的自身特点,笔者对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方式进行了总结,包括以下几点:

(1)鼓励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能力的重要途径,树立学生学习信心。代教老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在带教中用语言和体态进行鼓励性评价。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等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分组法。“分组法”以小组为主,培养协作精神,在医学实习中采用分组教学,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习[3]。

(3)延迟法。在医学实习教学中,经常会看到学生的错误,如果能适当地延迟评价,即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延迟对错误信息的评价,改善学生所处的精神环境,提高了学生对医学实习活动的兴趣和对自己的要求,学会主动而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3 形成性评价对医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初的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提出就业力(Employ ability),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修订,认为就业力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在强调就业者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入了就业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等宏观方面,更全面地阐释了就业力的整体概念[4]。医学应届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着从校园到医院的转变,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从学习到工作的延展。如何应对医疗的压力与医患关系的挑战是高等医学教学的一大重点。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内容包括毕业生应达到的30项基本要求和10个领域的办学标准2部分,《标准》明确提出了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即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的、实时的、比频繁的测验更丰富的评价过程[5]。形成性评价除了评价医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各种量化方面外,还适合于评价道德、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策略等无法量化的品质[6]。这些品质对于一个高校医学毕业生而言尤为重要。形成性评价,可以促进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的提高。

3.1 主动学习能力

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的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涉及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医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和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7],从而加强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3.2 创新能力

(1)敢于创新。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必须承担风险敢于创新。你的努力可能不会每次都最终成功,但会增强创新才能和发展未来可用的技能;(2)建立自信。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会抑制你的创造力,建立自信是如此重要;(3)为创新投入时间。每周安排一些时间,集中花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4)克服消极态度。根据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2006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你创造性的思考能力[8]。据这项研究报告的首要作者亚当·安德森博士说,“如果你正在做需要有创意的工作,或者在一个智囊团,你会想在一个有好心情的地方。”着重消除那些可能损害发展创新能力的消极想法或批评,多鼓励学生。医学教育同样需要创新,这个要求不仅是对医学生的要求,也是对医学教育人员的要求。

3.3 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大于各部分之和,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协作的本质是共同奉献,只有大家不断地分享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不断吸取其他成员的长处和优点,遇到问题都及时交流,才能让团队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家要把团队里面每一份子的优点和长处都变为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灵活运用。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协同合作[9]。协同合作是任何一个团队不可或缺的精髓,是建立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无私奉献,团队成员因此而互补互助。

4 形成性评价对教育理念改革的促进作用

4.1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全新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便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讲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个别化、协作式、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教学。师生互动支助式学习的理念是将教学看作教与学的配合,是双方的互动。教师支助应包括:(1)有比较详细的指导计划。突出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如何控制学习过程和有效地分配学习资源的时间。(2)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比如教会学生对学习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学习方法的技巧,指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小组学习和以教师为资源的学习。(3)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以使学习更符合个体的特征。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学习过程的选择才能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4.2 强化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收获而不断地修正教师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所进行的自我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教学活动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授课教师能及时修改或调整教学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4.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师的互动评价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正为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着强大作用,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更好地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主体是软件,建议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和学生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水平[10]。

5 结语

形成性评价注重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2方面的内容的反馈作用。评价要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要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正确认识自己。形成性评价同样存在着问题,比如理论研究的实效性不强、教学单向改革束缚了评价改革等。虽然各校都在进行不同的教学改革,但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真正体现在评价体系上,也就是说没有质量监控体系为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希望今后医学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及特色,扬长避短。

[1]王红艳,谢芳.新《课程要求》与形成性评估手段的应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4(4).

[2]刘蒙壮.浅谈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西北医学教育,2008(4).

[3]肖庆,樊晓晖,曾霞.浅谈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S1).

[4]徐锦芬,占小海.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4(4).

[5]卢方浩,程志,李光,等.形成性考核在医学院校PBL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4).

[6]徐亚君.完善形成考核的几点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04(2).

[7]姜福亭,鲍鲁平,王育红,等.关于培养高素质实习医师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2).

[8]Carless,D.prospec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ssessment forlearning[J].Assessment in Dducation,2005(12).

[9]郭丽双,任凤云,赵静伟,等.PBL教学模式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储备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10(5).

[10]季付军.基于网络的IT技能测评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8(6).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