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辛县物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2014-04-17李旭
李 旭
( 亳州市利辛县交通运输局,安徽亳州236700)
1 利辛县物流业及其县区周边物流业发展现状
目前,利辛县有物流货运企业79 家,货运车辆11 257台,总吨位61 803 t,实现年运输货物981 万t,83 724 万吨公里,涡阳县目前共有物流货运公司76 家,拥有大中型货运车辆3 594台,其他小型货车11 421 台,总吨位达11.3 万t,实现年货运量1 273.4 万t,货物周转量14 亿吨公里,蒙城县共有物流货运公司 139 家,拥有货运车辆 16 612 台,总吨位达 10.1 万 t,实现年货运量1 483.6 万 t,货物周转量 15.26 亿吨公里,阜阳市共有货运车辆65 000 余台,总吨位达60 万t,其中颍东区有货运公司109 家,拥有货运车辆12 500 余台,总吨位达12 万t,实现年货运量1 600 万t,货物周转量17.33 亿吨公里。可见利辛县及周边县区的物流企业呈现多小散弱的特点,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弱,而且有许多所谓的物流公司仅仅为了收取管理费或销售车辆皮包公司,真正有经营管理实力寥寥无几。利辛县及周边的物流企业其实质仍然是传统单一的货物运输企业,根本达不到及运输、仓储,加工、配送、装卸、信息服务、货运代理等一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标准,
近几年来,利辛县及其周边县区以抓工业项目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中小企业纷纷落地投产,货物吞吐量逐日递增,小型货运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生产厂家“买全国、卖全国”的需要,急需引进规模化、集约化大型物流企业,如果利辛县认真进行物流园科学规划和企业整合,利辛县未来的物流业发展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
2 利辛县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2.1 对现代物流业认识不够
利辛县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和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帮扶政策,政府编制财政预算对于物流业的支持资金少之又少,全县上下存在着“重工业、轻物流”的错误思想,在城市建设规划上,现代物流规划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的结合不协调。
2.2 物流业的整合程度低
利辛县物流企业分散在城市的各个部位,呈现弱小散的状态,传统仓储业陈旧落后,场站建设滞后,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下,运输形式十分单一,大都以零担货物配送,集散快运为主,整合程度低下,无法形成便捷、高效的社会物流服务网络。此外,物流业主体经营能力不强,缺乏物流行业人才这两方面的问题也很严重。
3 利辛县物流业发展方向
3.1 培育市场主体
1)加快改造传统货运、仓储企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改变传统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各个环节严重分割运作的观念,促进物流基本功能的有机整合,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要从整体上改造提升传统运输、仓储和代理企业,鼓励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完善物流设施,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等业务流程,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自营物流系统,形成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
2)引进大型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通过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积极吸引境外大型专业综合性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利辛县。标准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理念先进,管理运作规范,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一体化水平高,无形中将带动利辛县及其整个周边地区物流业水平质的提升。
3.2 完善基础设施
3.2.1 健全综合运输体系,推进物流产业化进程
尽快启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让大型标准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率先进驻,并在其积极的引导下,让县内原货运、仓储企业向园区集聚,推进仓储、货运等企业的重组、整合,共享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货物运输和配载效率,加快货物综合流转速度,提高物流效率。
3.2.2 加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
利辛县应搭建物流产业信息发展平台。鼓励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健全物流信息交换标准体系,整合各系统物流信息资源,构建由物流公共管理信息、物流业信息交换和行业、企业物流信息处理三个层次组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公用,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成为利辛县现代物流中心的神经中枢。
3.3 优化政策服务
首先,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全县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整体目标,列明规划项目的数量、规模、位置及相关要求等内容,引导社会投资的合理投向。组建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政府部门联动机制,鼓励社会投资参与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引导物流资源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和调整,注重布局合理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引导现代物流业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定合理的发展政策,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利辛县应建立统一、公平、规范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制定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