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剧作家》出版二百期感言

2014-04-17孙天彪

剧作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剧作家感言黑土

孙天彪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剧作家》出版二百期感言

孙天彪

一九七九年,坚冰解冻,大地回春。《黑龙江戏剧》,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它一度更名为《艺术新观》,继而更新为《剧作家》。截止本期,这本戏剧杂志,已是春秋三十五,出版了二百期。

当年的创办者和编辑出版者,有的已驾鹤西去,有的已退隐红尘。在其成长过程中,一代代领导鼎力支持,育幼苗以茁壮。一批批编辑呕心沥血,做嫁衣而锦绣。

全省一级期刊,她榜上有名;中国期刊方阵,她名列其中;全国田汉戏剧奖,她多年加盟。黑龙江戏剧现象全国瞩目,有她文学与理论的积极贡献;省戏剧创作中心繁花似锦,离不开这位园丁的辛勤耕耘。

《剧作家》以文学剧本为根基,以学术研究为支柱。她坚守精神取向,操持美学品格。众多厚重的优秀剧本,在此园林姹紫嫣红,为同类期刊所刮目。大量精粹的学术论文,于此花圃争奇斗艳,为此类杂志所罕见。文学硕果纷披于虬枝,学术奇葩绽放于碧叶。

《剧作家》以时代精神为栋梁,以民族精神为基石。她与改革大潮翩翩共舞,与开放洪流滔滔共鸣。她回旋着大变革的涡流,飞溅着大时代的浪花。她反映历史的痉挛,揭示时代的走向,表现人民的苦乐,彰显大众的悲欢。她唱响时代主旋律,描绘人生丰富性。她放眼中华五千年,讴歌华夏文明史,为民族精神树碑立传,对腐朽文化痛下针砭。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坚守民族精神家园。《剧作家》坚持正确导向,从未发生政治故障。

《剧作家》伴随时代的觉醒,致力于人的发现。她让文学回归于人学,让艺术复归于人性。她把人放在历史舞台上审视,置于现实关系中考量,把握其民族血脉,透视其文化基因。她对人性给予审美观照,对人生予以终极关怀。

《剧作家》植根家乡热土,渲染黑土特色。她深情回望故乡历史,深切关怀家乡现实,再现黑土地百年风云千年沧桑,表现黑龙江现实生活的宏伟画卷。她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以大写意笔触勾勒风雪山川,以大碗酒豪情抒写人文景观。雄浑博大的黑土文化气贯长虹,粗犷豪放的黑土戏剧惊心动魄。

《剧作家》是没有围墙的戏剧学院,是情意绵绵的人才摇篮。剧作家说,《剧作家》是剧作家之家;评论家说,《剧作家》是评论家之友。一些人的处女作,首次在此问世;一些人的精品力作,在此首先亮相;一些新人新秀,在《剧作家》崭露头角;一些名家大腕,在《剧作家》留下足迹;一些戏剧爱好者,在《剧作家》里受益良多。

《剧作家》曾经灿烂,但也存在诸多遗憾。而今迈步向前看,《剧作家》更是任重道远。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创新发展。历史已然远去,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创造现实的灿烂,实现梦里的夙愿。

抚今追昔,不胜感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猜你喜欢

剧作家感言黑土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剧作家王辉
《闹科场传奇》发现记——兼及清代中期剧作家张懋畿的生平再探
我的获奖感言
《老米》创作感言
获奖感言
典型黑土区不同尺度观测场地融雪径流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
学员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