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的先进性

2014-04-17张振磊

科技视界 2014年1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就业指导毕业生

张振磊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 北京10008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2013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 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 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成为各个高校头等重要的事情,在现有的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的先进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些短板,进一步提高高校就业工作的质量。

1 高校就业工作现状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为了更好的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高校都已经成立了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但一线就业工作队伍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种种问题。

我国现阶段各高校一线就业工作队伍多为院系级单位专兼职辅导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很多很杂,整日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很难有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就业指导工作上,在就业工作中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很难面面俱到,难免会有疏漏;再加上自身对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深入,就业指导知识不充足,只能凭借工作经验以及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粗浅理解处理就业指导中的各种问题,不能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同时,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辅导员也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对就业市场的认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实战经验,很难胜任较为复杂繁重的就业工作。 对于现阶段多数高校的就业工作而言,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面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能很难一时得到解决,如果能够发挥毕业生党员的能动性,使其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既能成为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好帮手, 也为高校就业工作开辟了一种新思路。

2 毕业生党员在高校就业中发挥的作用

2.1 学生党员自身具有优势

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十分严格的考核、考察,都是经过了层层推荐和筛选。 最终发展成为党员的学生,经过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通常在思想修养、道德品质水平、人际关系处理、团结协作精神、组织纪律和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有着突出表现;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利益观;除此之外,学生党员在校期间也会比较多的承担一些学生工作,多为学生骨干,多数学生党员通过在工作中的锻炼,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些方面的优势也使得学生党员在就业中相比较其他学生更容易脱颖而出, 更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所以,学生党员相比其他同学,也会较早的落实工作。

2.2 毕业生党员树立就业榜样

由于毕业生党员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使得毕业生党员能够较早的获得工作机会,并且就业质量较高,这样在整个毕业生群体中就形成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毕业生党员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排头兵。这样毕业生党员即对其他毕业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为低年级同学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通过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就业经验和教训,让其他同学能够得到更多的借鉴和学习,形成一个很好的就业氛围。

2.3 党员的服务精神

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经过组织和群众的层层推荐,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 这使得毕业生党员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毕业生群体的情况,能够充分的发挥党员的服务精神,主动关心和帮助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 同时,毕业生党员相比老师能够更直接深入的了解身边的同学,也能切实站在同学们的立场考虑问题,能够将自己就业的经验最直接的提供给其他同学,提出更切实际的意见和建议,让更多同学跟随毕业生党员共同进步。因此,充分调动毕业生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服务精神,协助学校开展就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辅导员老师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以填补的空缺,从而使得就业工作更加全面深入。

2.4 构建沟通的桥梁纽带

虽然毕业生党员在发挥服务精神的过程中直接将自己的就业经验分享给了其他同学,但是毕业生党员作为学生毕竟还是缺乏社会经验,就业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还是要依靠老师去解决。 党员具有较强的党员意识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先进性,构建老师和毕业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这样使得老师能够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动态和存在的问题,能更加顺畅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2.5 已毕业党员的先进性

已毕业的党员同学在离校后大都还会与母校保持联系,能够为母校提供更多可靠的就业信息,同时,由于党员自身具有的良好素质,工作后在单位中往往会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已毕业党员所在单位的对毕业生党员都具有极高的评价,也使得用人单位愿意来校继续招收更多的毕业生。

3 如何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就业工作的先进性

3.1 加强毕业生党建工作

近年来,毕业生党员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先进分子,越来越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甚至有些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明优先录用党员。 在这样的环境的影响下,虽然很多同学入党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动机却没有那么单纯了,有些同学可能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而入党,这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动机是相背离的。同时,由于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季更多的是忙于找工作、实习,从而使得工作热情和服务精神有所减弱。

因此,在毕业生党建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入党动机,有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理想;另一方面,在毕业生党建工作中,要引导毕业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将国家倡导的西部志愿服务计划、基层就业、艰苦地区的就业,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增强党性教育对于就业观念的辐射,促进并鼓励更多的,尤其是党员毕业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及自主创业,为社会做贡献,体现出党员的应有价值,从而在广大毕业生群体中很好的起到榜样的作用。

3.2 建立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

3.2.1 就业先进党员事迹的学习机制

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就业先进党员的交流活动。通过让就业先进党员在毕业生、低年级同学中开展讲座、座谈会等活动,与广大毕业生和低年级同学分享找工作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通过就业先进党员榜样的作用在全院、全校范围内形成积极的就业氛围,促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3.2.2 “一对一”帮扶机制

针对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建立毕业生党员“一对一”帮扶机制。 在毕业生群体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存在部分就业困难的同学,积极动员已经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党员,“一对一”了解就业困难同学的难处,并利用自己在就业中积累的经验对其进行指导与帮助,直接提高就业困难同学的就业能力, 从而带动这部分同学更好的就业。

3.2.3 构建师生交流机制

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构建师生交流机制。 毕业生党员身为毕业生群体的一员,能够及时了解周围同学们的求职意向和求职困惑,毕业生党员能够帮助学校老师更好的掌握同学们的就业动态,更好的开展就业工作;此外,由于受到实习、考研等因素影响,会出现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不通畅的问题,学生由毕业生党员充当班级的就业联络员,及时将学校的就业信息有针对性地发布给需要的同学。

[1]刘志伟,王娜.全面构建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业互动体系[J].品牌工作研究,2012.

[2]李娜.发挥学生党员优势促进就业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95.

[3]虞蓉.高校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工作互动的机制探析[J].高校教育研究,2008(11):82-83.

[4]李军华,邱飞.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7(6):109-110.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就业指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