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分析
2014-04-17钟方杰俞成达
钟方杰 俞成达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对于轨道交通拟建城市而言,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如何筹集?
2)轨道交通管理机构采用何种模式?
这两个问题看似是独立的,实则不然。投融资模式与管理模式是紧密联系的,两种模式须相互配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巨大,建设资金来源问题一直是拟建城市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建设投资巨大、建设期长、经济效益较低、投资回收期长及准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轨道交通项目不具备短期投资价值,民间投资及私人投资较少。
我国从1965年开始建设北京地铁以来,轨道交通融资模式也逐渐从单一向多元发展。我国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主要有单一主体的财政投资模式、财政主导下的负债融资模式及多元化投融资模式(PPP、BOT、BT 等),详见表 1。
表1 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简表
2 国内相关城市情况介绍
近20年以来,国内轨道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其中,目前已经形成网络化运营和多条线线网同时建设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部分城市已经开通了1~2条线,一条线在建(如南京、天津等)。以下将对轨道交通在建城市的投融资与管理模式做简要介绍。
2.1 北京
北京地铁于1965年开工建设,在2001年以前,地铁1号线(1969年建成)、环线(1984年建成)、复八线(1999年建成)采用的是政府直接管理的指挥部模式,建设资金主要由财政解决。
2003年11月,改制成立北京市城市设施投资公司(负责规划和投融资)、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北京地铁营运有限公司(负责营运),以及投资公司控股的项目公司,如城铁公司、八通公司、9号线项目公司、10号项目公司等。
随着地铁建设市场的日渐成熟,北京地铁发展过程中逐步引入了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如四号线采用PPP模式。
2.2 上海
上海于1988年成立地铁工程指挥部,1993年成立上海地铁总公司。上海地铁1号线按“自筹、自借、自还”的原则筹措资金。2号线按照市、区两级财政、两级事权,沿线各区负责动迁与车站土建,上海地铁建设管理公司负责建设,上海地铁营管理公司负责营运。
随着地铁多线、网络化建设,2000年4月上海地铁全面实施地铁投资、建设、营运、监管“四分开”模式。
2004年6月和2005年7月,上海地铁建设公司和上海地铁营运公司先后归并到申通集团旗下,形成了一体化结构。
2.3 广州
广州地铁于1990年成立地铁指挥部,1992年成立地下铁道总公司,采用的是政府直接管理的指挥部模式。
1997年1号线首期开通,成立地铁营运公司,政府将运营事务剥离,只负责监管。
1999年探索体制改革,取消指挥部,采用事业部制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建设和运营全部由广州地铁总公司自行管理。目前仍保持该体制。
2.4 深圳
深圳于1992年成立城市铁路客运系统(地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深圳市交通的发展。1998年5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立项获批,随后成立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统一负责地铁建设与运营。
2004年前,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还是传统的财政投资加银行贷款,此后开始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投资模式,如深圳地铁4号线采用BOT模式,5、7号线采用BT模式。
2.5 其他城市
国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建设初期,尚未形成网络。大部分城市成立了指挥部(轨道办)和轨道交通(地铁)公司。轨道交通(地铁)公司直属市政府领导,具体负责地铁的建设、运营、综合开发等各项工作。指挥部(轨道办)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解决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在投融资模式方面,这些城市大部分以财政资金与银行贷款为主。目前多数城市开始考虑如何引入外部投资者,以缓解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3 投融资与管理模式特点与发展趋势
从上节对国内轨道交通在建城市的介绍中可知:
1)在管理模式上,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在建城市多采用“一体化”模式。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投入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压力,单靠传统的财政拨款加银行贷款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引入外部投资者,实现轨道交通建设多元化投资是明显的趋势。
3)随着投融资模式的变化,在轨道交通发展中,传统的地方政府“大包大揽”的“大业主”模式将逐步演变为“市场化”的“小业主”模式。如通过BT模式将建设管理具体事务剥离,通过BOT模式将建设及特许期的运营都交给专业公司,通过PPP模式实现“公私合营”。
[1]王灏.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王梅.市政工程公私合作项目(PPP)投融资决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