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04-17付洪川
付洪川
(沧州市第十三中学,河北 沧州 061000)
什么是学习兴趣,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的主要表现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具有喜好的情绪。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和主动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会积极向上,所以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值得每一个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有效的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倘若教师能够把与学生的心灵距离缩小,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充满激情和自信,那么历史课堂将会变得生动,变得活跃,学生会对历史学科有兴趣,学习起来会更快乐。所以要重视课堂外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交流。课堂教学中还要重视课堂的非语言交流,教师上课时除了用语言来讲授知识外,还需要配合一定的非语言教学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比如:教师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讲课发声的强弱、语气的缓与急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为何要学,也就是说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应该强调如下两个目的:(1)强调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历史是对过去的总结。历史书籍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的载体。它浩如烟海,无边无际。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宗教战争等等,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正因如此,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另外,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还可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对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尽可能地还原其真实面目),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强调历史学习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有人把学习历史的目的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书写自己的历史。每个人要书写好自己的历史,就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通过历史课的教学,塑造学生的自律性格。古代仁人志士,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修身”就是完善人格,严于律己。他们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为修身的最高准则。在讲述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必定出现。曾国藩当时乃湘军统帅,又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他必然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然而曾国藩55 岁时,身兼两江总督和钦差大臣之职,权势如日中天。可曾国藩却要上疏请求解除本兼各职,注销爵位,仅以退休人员身份“留营维系军心。并函训长子曾纪泽:“读书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难怪曾国藩会有那样一个被称为外交奇才的儿子曾纪泽。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堂故事化,中学的历史教材内容突显的是历史主干知识,像是一个人的骨架,但是血和肉的支撑材料却比较缺乏,如果教师能够“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使故事情节为主干知识服务,增加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从而也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快乐记忆法,学生对条约名称、内容、意义等容易混淆,常常因记忆困难而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总结一些浓缩文字的记忆方法。举例:原文:《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 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快乐记忆法:(1)割地;(2)赔款;(3)通商;(4)协定关税。巧用数字助记法,巧记数字可以帮助学生缕清头绪,加深印象,便于记忆。如隋朝大运河我们可以概括为12345——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终点(北涿郡南余杭),三项作用(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在后世至今天仍发挥了重大作用),四段河道(“永通邗江”),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设计快乐课堂活动(1)课堂辩论,快乐争鸣。古人将辩论的优点概括为: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在课堂上辩论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口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除此之外,课堂的辩论使学生增强了上课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交流了彼此的思想,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课堂真正的“动”了起来,变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为主动快乐的课堂。(2)编演历史剧,快乐参与编演历史剧是历史教学的创新方法之一,可以借助角色转换,情境创设,绘声绘色的表演,在妙趣横生的过程中激活课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学生“编”和“演”的双重能力训练,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演绎历史。
教学评价激励化,实践证明:成功与快乐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两者有一种循环反应,学习成功率越高,情绪越好,反之则情绪越来越低。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多夸赞,使其自豪感和荣誉感从心而发,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化激励为学习的动力,使其主动学习、乐于参与、体验成功和收获快乐。
历史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以上方法,相信一定会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历史教学三维目标。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
[7]黄小平.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