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014-04-17李妍
李 妍
(秦皇岛市海港区建设路小学,河北 秦皇岛066000)
0 引言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 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1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 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 游戏,体育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内容,例如:结合教材,在学习《投掷》时,我们拿一 些关于害虫、毒品、网吧的图片让学生拿小沙布或自制纸团来进行投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讲解害虫、毒品、网吧的危害性,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远离香烟、远离网吧、拒绝毒品。 在竞争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喜欢游戏,更多的喜欢竞争类的游戏,在比赛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 如结合教 材,学生在做《迎面接力》的游戏时,有些同学跑得快,有些同学跑得慢,或者棒没有交好掉在地上,结果输掉了,这时埋怨声便来了: “你怎么跑得那么慢,都是你跑得那么慢才输了,都是你没把棒交好掉在地上,让我 们输了”在这埋怨声中,那些跑得慢 的学生,或者棒没交接好的学生便委屈的哭了,这时教师要对那些提出批评的学生 给予指正,对跑得慢,棒没交接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信心。 让学生知道,通过努力, 别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行。 耐久跑教学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 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例如,在实际练习中分析不能跑完全程的原因,有的是身体偶然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劳就不能坚持。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平时对他们的了解,在处理上应有所区别。 对平时一贯认真刻苦而偶然不适的同学无需批评;对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应告诉他们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分配体力;而对怕苦怕累者除进一步讲清道理外,应让其补跑一次,使其既能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顽强意志这一环节,经过几次反复的工作即可初步解决。
2 教学内容游戏化
教学内容游戏化不但能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身体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在游戏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化的教学内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尤其是小学生。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游戏化,但这需要教师对各个教学项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如我在以发展下肢弹跳能力为目的的课上,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设计了“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在创设游戏情景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可自由组合),利用铁圈(荷叶)轮换移动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每一次以“石头、剪子、布”作胜负,胜的一方可跳下一荷叶,以最先到终点者为胜,方法虽然简单但每一个学生玩得却相当投入,教学效果相当好。 在游戏中渗透团队精神,比如:体育课上,让学生分小组玩团队游戏——同舟共济,首先教师讲清要求: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我把它铺在地上。这张报纸就是一条小船,报纸外边就是河水。老师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你们要一起站在这条“小船”上,谁也不要落水。 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 (学生靠在一起,比较轻松地就站在了这条“小船”上。 )教师提问:你们为什么要靠在一起呢? 生:因为船不大,我们靠在一起才能保证大家都站在船上。接下来,老师把报纸折去三分之一,使得“小船”变得更小了。要求“小船”现在更小了,你们还能有办法一齐站到“小船”上,一个也不掉下来吗? (学生们你拽着我,我拉着你,搂在一起。 )教师小结:遇到了困难,你们能一起商量,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同学们,让我们向你们表示祝贺。提问学生:做了这个小游戏,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再大的困难,也能被克服,合作才有力量。教师就要让大家在团体的练习中学会相互协作、学会尊重对方,使他们训在练中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协作中取长补短,采取各种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在对抗比赛中塑造学生自信品质。体育对抗既是技术的、战术的,更是一种心理考验的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强调“重在参与”,要求学生无论能力大小,是否有胜出的可能,都要积极地去“参与”、去“竞争”。 学生喜欢体育, 在体育游戏中难免会发生动作之类的错误, 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和纠正。 例如在篮球《四角传球》游戏侧重教会学生弧线跑和传接球的方法,为了把游戏做好,老师要带领学 生进行传接球和弧线跑的单个动作的练习,注重动作的质量,在质量的基础上要求 速度。 最后用二个球进行游戏,此时学生都急于进行游戏,都会努力按老师要求尽 快完成正确的动作,这就促进了正确动作形成和掌握。 但在游戏中会出现个别学 生动作问题。 这时老师应该详细讲解,多做示范;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提高学习的兴趣。
总之,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渗透,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1]李伟民.体育课程与教法.新华出版社[M].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