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辅导员助理角色定位与分析
2014-04-17常萌
常 萌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中国 天津 300130)
1 学生辅导员助理产生的背景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根据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的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 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着新的情况,加之多元化的思想观念混杂,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这样从人数配比到工作难度都大大提高。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选拔优秀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协助辅导员做一些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它既缓解了目前各高校辅导员人员配置与工作需求突出的矛盾,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使辅导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功能,有利于全面、细致地开展工作,又有利于培养锻炼一批学生骨干,更好地实现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2 学生辅导员助理的角色定位
学生辅导员助理的工作内容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故学生辅导员助理所能承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日常管理工作中大部分事务性工作和部分组织协调工作。
学生辅导员助理一般是从本年级学生干部或优秀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其身份具有特殊性,这也决定了其定位的多重性。因此,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助理,首先必须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定位:
2.1 示范作用
学生辅导员助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作为同龄人,甚至学习相同专业,他们和其他同学有着共同的成长环境和奋斗目标,经历相近,又相对成熟。因此,他们能将工作上的安排和要求结合自己的成长感受、工作经验、学习体会,直接与同学交流,这样做起工作来会有很高的效率。
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辅导员助理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其他同学的视线,其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同学,因此其必须是学生队伍中的品学兼优者。在选拔助理时,必须要求思想品德好,政治觉悟高,学习成绩优秀,无论是在道德、情操、品行、学识等方面都必须成为同学们的楷模,这就需要辅导员去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从而选拔出一名称职的助理。
2.2 助手作用
学生辅导员助理是辅导员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是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学生工作繁琐复杂,事无巨细,学生辅导员助理首先要及时、准确地理解落实辅导员的意图,配合完成各项日常事务性工作;其次,要通过深入宿舍、深入学生当中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思想、心理等情况并及时反馈,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再次,要协助辅导员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学生辅导员助理的参与使专职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研究中,能更好地提高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2.3 桥梁作用
由于学生辅导员助理特殊的身份,其在老师和同学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也要求其应当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包括组织能力、管理协调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学生辅导员助理参与到日常工作中,能随时了解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思路,能及时将学校和学院的相关信息进行传达和反馈,使原来单一的“辅导员—学生”的模式发生了改变,使工作落实更加快捷,收集的信息也更多更详实,辅导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辅导员助理这个“桥梁”将更加顺畅,很好的起到了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学生辅导员助理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为了使学生辅导员助理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应该引导和要求学生辅导员助理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3.1 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学生辅导员助理毕竟是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首要任务,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仍然应该用在学习上,辅导员助理工作的承担应当是在自己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就可能会降低自己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工作也会陷入被动,对自己今后的成才、就业、发展不利。辅导员也要从培养、爱护的角度出发,给予他们能够完全胜任的工作。
3.2 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生辅导员助理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态度上要真诚、随和,不能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工作上遇到问题时要不怕麻烦,避免产生烦躁情绪,也不能像老师那样去责怪、批评同学,而应当正确地给予解释、劝慰,以免引起学生反感,陷入被动。同时,当学校一些做法与学生意愿不相一致或大多数同学还不能理解时,学生辅导员助理也要注意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3.3 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
学生辅导员助理属辅导员直接管理,因此在工作中学生辅导员助理要做到到位不越位,不能完全取代辅导员。在处理事务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事先与辅导员沟通。而辅导员也要注意对学生辅导员助理的工作安排,不能让其全权代表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辅导员助理的培养和指导,让他们能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4 学生辅导员助理的选拔任用与考核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辅导员助理的作用,必须进一步规范学生辅导员助理的选拔、培训、使用、考核等工作。
4.1 严格选拔
担任辅导员助理的学生,需要协助辅导员开展一些日常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意义重大,对学生影响深远。因此在选拔担任辅导员助理的学生时,必须严格把关,除要求他们思想素质好、政治理论水平高、学习成绩较好外,还要考察他们是否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是否具有做好一般事务性工作及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真正做到全面测评。
4.2 认真培训
尽管学生辅导员助理是学生中的优秀人员,素质较为全面,但是在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上,他们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欠缺,因此除了平时的传帮带以外,也须对他们进行一些专门而有效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对学生辅导员助理进行及时指导,帮助他们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总结工作规律,交流工作经验,促使学生辅导员助理尽快成长进步。
4.3 正确使用
学生辅导员助理是协助辅导员做工作,主要还是集中于事务性的工作层面,可以帮助辅导员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但他们不是辅导员,因此需要正确的使用学生辅导员助理,而不能把属于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全部转移到学生辅导员助理身上。在辅导员助理的协助下,辅导员应深入、细致、认真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各项工作。
4.4 定期考核
为了考察和评价学生辅导员助理的工作实效,需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在认真执行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做到定期小结,学期总评。对表现突出的担任辅导员助理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典型事例大力宣传,以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作用。
[1]许海光.浅析高校辅导员助理[J].现代企业教育,2009(02).
[2]任康丽.学生辅导员助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分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02).
[3]方绍正,邓静.论学生辅导员助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9(31).
[4]胡怀利.高校学生辅导员助理工作模式探讨: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J].科技信息,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