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预评价常见问题与对策

2014-04-17李庆军

科技视界 2014年22期
关键词:导则矿山报告

李庆军

(宜昌国泰注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0 引言

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自2004年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已达十年,安全预评价报告为企业预测、预防事故提供了可靠、重要依据,减少了项目建成后由于达不到安全的要求而引起的调整和返工建设。然而,安全预评价报告在编制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笔者结合宜昌地区非煤矿山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的常见问题给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1 安全预评价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引用问题

1.1.1 引用过期或不当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例如:《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 已于2011年7月1日实施,而有些安全评价人员至今仍引用《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现行《检查规定》对相邻采石场之间距离明确为至少300m,而原《暂行规定》则仅采石场至今留设30m 隔离带即可,因此,错误的引用将放松了安全距离要求,不利于矿业权设置和爆破安全管理。

1.1.2 引用无针对性、不具完整性

有些法律、法规或标准在前面已列出,但整篇报告未引用上述法律法规或标准的任一条内容;有些最近颁布的文件而有时未被引用列出,例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101号)于2013年9月6日颁布实施,如果未引用该文件进行安全预评价,有可能对《开发利用方案》中的淘汰设备及工艺不能及时识别,为矿山的后一步设计埋下隐患。

1.2 矿山周边环境介绍不清

安全预评价项目重在对矿山周边环境的评价,评价建设项目是否对居民区、风景区、名声古迹、高压线等产生影响,陡崖、泥石流对矿山是否有影响,若没有实地踏勘,对周边环境疏于描述,直接影响矿山选址建设。

1.3 地质概况介绍错误引用

有些项目《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较粗糙,地质概况介绍错误百出,而有些评价人员没有仔细分析便硬搬过来,使得脱离实际进行评价。

1.4 未严格按照大纲编制

有些评价机构未按照最新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写提纲》进行编写,一个是格式不符合,另外一个是内容介绍不符合每一项要求。

1.5 危险有害因素重要度不清晰

危险因素分类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中的20类,有害因素分类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的10 类。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采用直观经验法(对照经验法、类别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些评价人员不论重要还是不重要,是危险有害因素都给列了出了,不分重要次重要,导致预防措施体现不出轻重点。

1.6 评价过程较勉强、不紧凑

1.6.1 评价方法罗列使用

我们评价时最常用的安全预评价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专家评议法、类比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定性评价方法;然而,有些评价机构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多数在罗列,前后方法衔接较差、不能相互印证结论。

1.6.2 评价无小结

每个评价单元在使用每个评价方法评价后要进行小结,从而得出评价结果,但有些评价人员做报告时就缺少了这一项。

1.7 安全对策错误无针对性

评价通则中的“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并不是说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越安全越先进就越好。而是要从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在有的评价报告中过高地强调安全性,忽略了经济合理性。

2 对策

2.1 对已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学科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安全评价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例如,在非煤矿山,地下矿山环境条件差,危险系数高,要想全面地找出其危险源并对其危险性作出分析评价,矿山专业知识及系统安全工程专业知识都必不可少,对评价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但在目前的评价机构中,很多人员并不具有安全工程或矿山专业背景,人员素质莨莠不齐。

某行业的专业知识不能全部代替相关的安全知识,由于被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情况各不相同,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也将非常广泛,每个人都很难做到精通,甚至很大一部分都不熟悉,因此系统学习安全科学知识是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必由之路。

2.2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稳定的评价队伍

针对安全评价的专业性质,国家已实施了安全评价师制度。但由于安全工程专业的新兴性与安全评价工作的初级性,很多从业人员都是通过非正常程序进入这个行业的。对此,建议相关机构提高进入安全评价行业的门槛,取消当前流行的评价师挂靠制度,以此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专业、相对稳定的评价队伍。

2.3 认真研究安全评价导则,严格执行“导则”的规定

安全评价导则是针对某项评价活动的一个规范性文件,对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众多的细节问题均作出了详细的说明,是保证安全评价质量与安全评价报告规范的基础。因此,在评价与报告的编制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相关导则的内容,严格执行导则规范、标准。以期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报告的规范化并不等于说报告应成为八股文,其中很多内容需要评价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专业知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有针对性地具体的危险性分析,据实得出自己的结论。总的说来,格式要固定,内容要各异。

2.4 加强从业人员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感,严把质量关

安全评价是关系到被评价项目能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能否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关键性工作。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进行生产活动的工作。因此这个过程涉及到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如果评价人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很容易出具虚假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报告。因此要求广大从业人员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增强责任感,严把质量关。认真作好每一份安全评价报告。

3 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安全预评价报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相关规范,指出目前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相应提出了解决对策。但评价对于我国来讲,还是一项新兴的工作,其发展与完善还得业界人士共同努力。

[1]刘康,杨富,等.安全评价师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Z].2011.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等文书格式的通知[Z].2012.

猜你喜欢

导则矿山报告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八)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