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转方式的新动力

2014-04-17吴皓月

科技视界 2014年22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化信息技术

陈 特 吴皓月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 北京100058)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语言使用,文字出现,印刷术发明,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普及应用,以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等五个发展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现在,随着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结合更加深入,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正不断改造着经济社会结构。

1 信息技术的特征

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信息性和技术性是信息技术的两个重要特征。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标示(Wiener 信息定义的逆),是确定性的增加(逆Shannon 信息定义),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通俗来讲,信息就是确定的消息。 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信息秉性决定了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和可变换性等特性。 信息技术同时也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和功能的高效性等。

当下,信息和互联网就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是信息技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互联网进入了云计算、大数据时代,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递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互联网,人们获取信息就像用水、用电一样便捷、安全、高效。另一方面,如何从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分析信息间相关性,以获取最真实、最有效的信息,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2 信息技术的影响

作为信息技术的两个方面,互联网与信息共同对经济活动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有效性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2.1 推进农业信息化向前发展

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就是用信息的理论和技术装备农业的过程。

一是促进农业生产数据化。 农业有赖于自然资源,从事生命物质生产,是非常复杂的系统。通过对农业生产对象模拟并数据化,精准掌握农业播种、施肥、灌溉等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从而彻底改善农业生产地域性、季节性、变异性和经验性强,可控性和稳定性差的状况。

二是促进农业管理互联网化。农业管理的互联网化主要利用空间的信息采集手段和传统的手段, 通过RS 摇杆技术、GPS 全球定位技术和GIS 地理信息系统,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信息进行统计,利用互联网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准确提供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信息,进行辅助决策。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定位技术的发展,农业管理将更加科学、轻松。

三是促进农业电子商务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基于互联网、 现代物流技术体系的农业电子商务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政府支持、电商参与的背景下,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成为可能,在增加农民收入、吸引农村青年创业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2.2 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

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到“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到十八大报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两化融合”将是我们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基本特征。

一是,推动了技术创新。“两化融合”过程中,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也相互融合,产生了新的技术,推动了技术创新。 例如,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机械电子技术,工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二是,提升了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传统产业经过信息化改造,信息技术或产品与工业产品相融合,产生了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智能化技术之后就变成了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变频空调等),普通飞机模型增加控制芯片之后就成了遥控飞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可以提高汽车档次。

三是,促进了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业务相融合。通过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网上订购系统,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订单,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交易,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是,催生出了新产业。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过程中,催生了以汽车电子产业、工业软件产业、工业创意产业和企业信息化咨询业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

2.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形成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可以在数据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政务信息传递变得更快。 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以来,政府内部各级领导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并向各部门做出各项指示。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联系,提高了办事效率、质量和标准。

二是,政务信息收集、处理将变得更方便。互联网使得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收集不在依靠大量人力收集,信息提供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网填报个人或者企业信息。云计算为这种海量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方式,不必再依赖抽样假设方法,信息处理变得更加方便。

三是,政务决策将变得更准确。大数据时代,政务决策依赖于全体政务信息,为政务决策支撑打下坚实基础,政务决策将变得更加准确。

3 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

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立法和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一方面,我国信息化领域缺少纲领性立法,仅有一些具体的法规,立法原则不清楚;立法评价监督机制不健全;许多法规的效率层次比较低,大部分还是部门规章。 另一方面在我国实体社会中的个体信息,被分割在工商部门、银行、保险、公安、医院、社保、运营商等机构手中,数据割据将成为我国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障碍。

4 结语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表明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当前,信息化已经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化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