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不透风防“黑”网

2014-04-17本刊编辑部

科学24小时 2014年12期
关键词:通信网广域量子

本刊编辑部

密不透风防“黑”网

本刊编辑部

斯诺登的出现,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窃听风云”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这么简单。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愈发体现出保护信息安全、私密的重要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谁都不希望自己好似赤身裸体般活在这个地球上。

那么,究竟怎样的技术手段才能真正保障信息安全呢?如今看来答案很简单:量子通信技术。从理论上说,量子通信网络是无法被攻破的,任何试图拦截加密密钥的行为都会改变量子数据的物理状态,进而触发通信程序警报。因此,量子通信网络也被认为是密不透风的防“黑”网。

尽管这项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美国科学家提出,但在当时,人们很难从技术上远距离维持量子数据的脆弱量子态,因此早期的量子通信都只局限于短距离范围。2011年10月,中国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百公里内的量子信息传输,这项技术为我国建造长距离的量子通信网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量子通信科技的重要性,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都已打算启动自己的量子通信卫星项目。不过,我国却是第一个为量子通信技术投入大规模使用制订了详细时间表的国家。据了解,我国计划于2016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并于同年建成投入使用从北京至上海的长达2000千米的全球最大量子通信网络,到2030年左右,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在今年11月3日举行的国际量子学术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物理学家、中国量子通信项目主要科学家之一的潘建伟教授表示:“中国量子通信科技发展得非常迅速,在该领域的很多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只要有需求,有愿望,现在都可以建设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此外,“京沪干线”项目总工程师陈宇翱还表示:“北京和上海的城域量子通信网将分别于今年年底和明年夏天建成。加上已经建成的合肥、济南城域量子通信网,只要再完成城市间线路上的接通,预计到2016年就可以实现京沪广域量子保密通信。”

相信随着中国量子通信网的全面建成,传统的窃听手段将会毫无用武之地。无论是电话通信还是网络通信,量子通信科技都将是一位可靠可信的“保护神”。小伙伴们,仔细想想,是不是都会有一些小激动?

猜你喜欢

通信网广域量子
基于ASON的高速公路骨干通信网升级探讨
面向广域电力光网络业务的信令优化研究
基于可靠性指标的轨道交通综合通信网规划模型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航天技术落地交通大场景广域雷达
民航通信网高可靠性技术及运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基于SDN-MEC配用电通信网任务迁移策略
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