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04-16项慧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

项慧

摘要:文章结合高校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着重从发票管理、财务核算两方面分析了高校在“营改增”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营改增”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为“营改增”在高校顺利试点作一些理论与实务上的探索。

关键词:营改增 财务管理 发票管理

一、“营改增”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目前,“营改增”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高校研发活动和技术服务纳入“营改增”的范围。“营改增”过程中高校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

(一)增值税发票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营改增”后,高校科研类业务改为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或增值税专票。跟营业税发票相比较,增值税发票在领购、开具、保管、抵扣和注销等方面的手续更为繁琐,稽查和管理尤为严格。因为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而抵扣额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增值税金额的缴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部门发票管理的成本,因此财务部门面临着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来达到发票管理最优化的问题。

(二)高校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

高校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核算基础方面的问题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在会计核算上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营业税的计算与收付实现制相匹配。“营改增”后,增值税确认收入的原则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行的增值税纳税义务确认原则与权责发生制相匹配,所以高校原有的核算基础就与之不相符,高校如何做好会计核算基础的调整使之与增值税收入确认原则相符也成为高校财务核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会计科目设置方面的问题

“营改增”后,增值税不再只是简单地通过应交税金科目进行核算,而应该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科目设置。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高校,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一共四个二级明细科目;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高校,则需设置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科目设置更为具体化。

3、纳税额计算方面的问题

“营改增”不仅是变换两个税种,更改变了高校会计核算的计税依据。营业税是价内税,其核算直接用营业额全额乘以相应税率计算,而增值税计算首先需要区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需要区分免税收入和不免税收入。而且增值税是价外税,计税基础是不含税的销售额,因此收入等于实际收到的金额减去销项税额(按照一定税率计算)后的余额,成本等于实际支出减去进项税额(按一定税率计算)后的余额,当期的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这直接影响科研项目的收支总额,从而影响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营改增”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这对科研人员取得非试点地区的可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带来困难,从而会加大科研税负。再者高校科研项目众多,若分项单独申报科研项目税款,则工作量巨大;若全校合并申报,则存在不同项目增值税交叉抵扣的问题,不能真实反映项目核算的内容,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营改增”政策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积极做好营改增政策学习和宣讲活动

高校非财会专业的教师对“营改增”的政策并不清楚,尤其是在增值税发票开具、科研收支等方面面临新的问题,所以高校财务处应针对教师展开“营改增”政策解读宣讲和培训会,帮助教师及时了解相关税收知识,熟悉相关程序,有效促进各部门人员纳税思维的快速转变,尽快适应税改后的工作。

(二)加强发票管理制度

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可以进行进项抵扣,所以往往成为纳税经济犯罪的高发领域。高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增值税发票管理,对增值税发票严格实行专人负责制,制定开具、借用、稽核、销毁增值税发票的制度和规范流程。对于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要认真核对相关信息,保证取得的合法凭证能够予以抵扣,从而降低税负。规范增值税发票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需要各部门的参与者的高度重视、共同遵守和执行。

(三)加强会计核算管理

首先,高校财务应该根据“营改增”会计核算需要及时建立增值税明细账。在日常核算中应注意:确认收入的时间不同、核算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方式不同、计算应交税费方法的不同、计算可抵扣项的方法不同、确认可减免税项的内容不同等等。其次,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与学校各部门加强联系,积极做好税收筹划工作。高校为了便于日后查询不同科研项目的销项税和进项税,应该建立增值税明细账。而且建立增值税明细账有利于科研项目在满足免税条件的时候能够及时申报免税。高校不应该轻易放弃免税资格,因为高校本身具有学术优势,对于符合免税资格税务科研项目应该及时办理免税,有利于降低税负。同时增值税存在进项税额抵扣的有利条件,科研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增加进项税额抵扣在科研收入中的比重,少选择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最后,由于对科研实行项目核算管理,日常核算需要准确记账,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便在“营改增”过程中更好的为学校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林立妍.“营改增”试点对高校科研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师,2013

[2]何莉.关于”营改增”对高校财务管理影响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

[3]董娇.浅析“营改增”对高校税负及其财务管理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3

[4]李静翠.“营改增”环境下高校横向科研涉税问题思考[J].财会通讯,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改增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