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防火管理和灭火对策的探讨

2014-04-16张莉蓉

江西化工 2014年3期
关键词:消防队古建筑消防

张莉蓉

(南昌市消防支队,江西 南昌 330000)

1 绪论

古建筑一般是指古人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长历史年代的寺、庙、殿、楼、塔等建筑,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的历史资料,是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研究我国历史,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发展旅游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建筑群多为三、四级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较大,如果发生火灾,火势将迅速蔓延并发展,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对古建筑群的防火管理及火灾扑救的研究,保护好古建筑不受火灾的侵害,是各级政府、全社会有关部门和消防大队官兵共同的职责。针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切实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古城的消防安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 古建筑群案例分析

2014年1月11日1时37分,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经过10个多小时才扑灭。过火面积约1平方公里,整个独克宗古城的面积是1.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2/3的古城都被烧毁了。经统计,独克宗古城仓房、金龙、北门三个社区受灾,总受灾户数335户,其中烧毁房屋242栋,因建立防火隔离带拆除43栋,拆除房屋屋顶50栋。除造成房屋、商铺、基础设施等受灾外,此次火灾还造成古城内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艺术品烧毁。造成巨大文化和经济损失。

2014年1月25日23时34分左右,贵州东南北部地区最大的侗寨报京大寨发生火灾,火灾致当地1184名民众受灾,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970万元人民币,涉及房屋148栋,1000余间房屋烧毁、损害。

2014年4月6日凌晨4点10分左右,云南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龙泉社区一商铺发生火灾。据官方通报,此次火灾共致10间铺面损毁。

三个月连续发生的多起古建筑火灾反映了我国古建筑在防火灭火上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复杂,致灾因素多的问题

古建筑物周边往往有与之同一时期的古街道,这些街道通常未经规划设计或是在设计上无法与现今法规标准契合,在救灾时会受制于街道太窄或被商家招牌或摊贩阻挡。

液化气的引入、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取暖做饭的炉火、无保护的电线等火灾隐患滋生、文物古建筑的不合理使用,极大的加重了古建筑的火灾负荷。使用人员、使用用途复杂,管困难,一些古建筑的主管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往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消防安全管理。在古建筑的使用中,一些地方利用古建筑开设旅馆、饭店、招待所、工厂、仓库等,火源管理不严,电线乱拉乱接,线路开关随意乱设。有的古建筑的周围大量开店,火灾危险因素大量增多。这些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也给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2 古建筑耐火等级低的问题

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火灾荷载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耐火等级低。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多年的干燥,成了"全干材",含水量很低,因此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即使遇到火星也会起火[1]。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严实紧密,将导致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与热不易散发,温度快速积聚,迅速达到"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并且大多数通风条件比较好,有的古建筑更是建在高山之巅,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2.3防火间距小,消防车道狭窄的问题

我国的古建筑多数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布局中,基本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2]。这两种布局形式都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其中一处起火,一时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毗连的木结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例如我辖区龙虎山风景区上清古镇,建筑只有一个主干道和若干巷道将各栋建筑分开,各栋建筑彼此相通,构造别致、房间复杂密布,没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加之,上清天师府被民宅所包围,发生火灾时,除人员伤亡外,极易引起重大损失。另外整条老街紧挨着泸溪河而建,每隔数十米便有一条巷子与一栋栋古朴的民居相连,使老街的生活区和商业区构成一个复杂整体,其唯一的主干道宽度仅约三米左右,消防车无法通行,一旦发生火灾,极难第一时间到场展开救援。

2.4消防设施匮乏,自救能力差的问题

古建筑群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老街建筑群只在主干道和部分巷道上安装了若干个室外消防栓,对于纵横交错多且深远的巷道,消防用水无法满足老街的要求,在火灾的扑救过程中,因供水不足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的因难尤显突出。而且我国的古建筑群大多远离城镇,这些古建筑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队员,也没有配备安装有效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位于城镇的消防队鞭长莫及,只有任其燃烧,直至烧完为止。大多数古建筑都缺乏消防水源,而对于一些高大的古建筑更是有水难攻,再加上古建筑周围的道路大多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这些都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周边情况不容许消防队在第一时间赶到,古建筑物本身应具备自救功能,至少在短时间内延缓火势的蔓延,而我国许多古建筑专职消防队基本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导致自救能力不足。

2.5人口相对密集的问题

综合我国古建筑群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在建筑群内一栋建筑物少者住了三四户人家,多者住了十多户人家,街内经商购物等流动人口多,即建筑群内人口密度较大,如发生火灾对人员安全疏散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居民当中大多为留守在家老人儿童,自防自救能力差,发生火灾后也不易疏散人员,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3 古建筑火灾的防火措施

上清镇总共有常住人口14879人,户数为3685多户,其中古镇人口占其中15%。古镇居民人口密度较大,而且大多为留守在家老人儿童,自防自救能力较差,发生火灾时不利于人员安全疏散,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上清古镇共有约18个文物保护单位,不乏有些珍贵建筑、文物,所有的这些古迹或历史建筑物以及其所拥有的艺术品都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具有独特性以及不可再生性。一旦发生火灾,除了造成经济损失之外,人们对古建筑的感情、回忆都可能逐渐逝去。因此,古建筑群在面对消防灭火课题时,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其次才是灭火救援。

3.1 健全制度建设,提升全民意识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我国现行的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例如龙虎山风景区管委会要求上清镇镇政府严格执行《消防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和文物保护规定等,明确相关消防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岗位防火责任制和防火安全责任制,积极配合公安消防机构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紧紧围绕“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分步实施、标本兼治”的总方针,以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为依据,县、镇二级分级负责,消防、文化、旅游、安监、城建、督察等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制定工作目标和举措,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分工,对上清古镇居民实行责任联保,每户设立安全员,签订责任状,坚决杜绝安全责任事故。设立了上清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以及女子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对这些队员进行灭火防火知识培训,并使这些队伍切实发挥作用。

另外要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光靠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是不够的,只有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群体防范能力提高了,才能有效增强预防火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龙虎山风景区十分注重全民消防活动的宣传,充分利用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志愿服务队,加大对全民消防的宣传,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在全镇内主要街道及分支巷道上,进行粉刷消防安全标语、张贴消防宣传挂图,在街道每个一百米挂一幅醒目宣传横幅,使来往人群能够轻易看到,同时对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放置自救点进行醒目标示。每个社区设置一个消防宣传橱窗,每月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宣传。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重点对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报警、如何组织逃生自救及扑救初期火灾开展宣传等。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遇到一些问题,不过在设置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金融行业给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对于金融行业来说,由于是不够稳定的,而且市场环节也比较容易发生变化,所以不稳定性持续加剧,这样就比较容易产生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促进金融行业保持一个安全的发展状态,就需要正确地识别金融风险。

3.2 改善古建筑自身的防火条件

对上清古镇天师路及老街所有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改造。其中高压部分做到重新立杆布线。采用绝缘性能较强的电缆敷设。低压部分做到一户一表,并安装漏电保护器及空气开关,规范用户表后线路敷设,科学计算用户用电荷载,通过限流的方法对用电量加以控制;对老街内所有的路灯进行重新改造,做到不留死角,方便群众生活。对老街电话、有线电视、网络线路敷设进行清理,做到化繁为简。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给予清除与合并,同时确保与强电分开敷设。

另外为保留古建筑的外观,尽量保持建筑的原貌。在古建筑的可燃构件和装饰部分涂刷防火涂料是可行方法之一。对于先进的无线、光学探测技术,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自动灭火装置以及向消防人员自动报警的通讯系统等要根据古建筑的实际情况尽量安装,合理选用[3]。

3.3 加强古镇用火的管理

对于古镇居民家中生活用火区域,建议在该区域附近木质墙面用纸面石膏板与其分隔,消除因长期火焰热烘烤引发火灾。对于全镇范围内直接大量使用明火的作坊,及经营易燃易爆的场所,如鞭炮经营点,停止在其生产经营,实施搬迁,另行安置。

对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例如天师府玉皇殿等,将在殿内烧香、点蜡和燃点油灯改为在殿堂之外的安全地带设置焚香炉亭,做到专人看管,人离火熄。每天清理蜡烛残枝、香头,并及时进行安全处理;可使用安全可靠的替代性物品来替代易引发火灾的点火蜡烛;如必须在殿内点油灯,应固定在安全地点,把灯放置在玻璃缸内,并设专人看管;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等。禁止在古建筑物内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安装煤气管道;在生活区的炊煮炉灶与烟囱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吸烟。

3.4 切实拓宽防火间距,迅速增加消防设施

为尽最大限度的消除由于建筑物毗连对于火灾蔓延的影响,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木质结构的防火规范,主街横向每间隔80m考虑拆除部分公房,拆出长度控制在10m以上,沿街纵向拆除部分公房,使其防火面积控制在900m2,段与段之间相临墙面上不得开设门、窗孔洞且墙体均应高出屋面0.5m,形成局部防火分隔的办法,将住户密集区人为分割成若干相对独立区域[4]。

根据灭火救援实际需要,建设一条不间断的消火栓管网:设置发电机组,保证全镇供水不间断,特别是在火灾发生导致供电短路时的消防供水;延伸覆盖旧房密集区的消防供水线。即在主干道和内部道路沿线每50m处,设置一个室内消火栓(箱)和消防水枪、水带、灭火器集中存放点,并在消防车辆可以到达的地方设置消防水泵结合器,以确保火灾发生后,附近居民可以进行火灾扑救。每户配置一具干粉灭火器:每户配置一具4公斤ABC类干粉灭火器,用于扑救初期火灾;店面按要求配置。室外每60m应设置不少于一个消火栓和相关灭火器材存放点,逐户配置灭火器材;改造全镇范围内管网,在管网进口、出口及相应位置设置单向阀。同时在主街道管网两端、中部及部分巷道设置水泵接合器,用以灭火救援当中管网临时高压的要求。对现有23处室外消火栓进行维修、升级改造,并立即增加20处固定消防栓建设。对于沿街商业店铺,每个店铺配置1具4公斤干粉灭火器;对于两条街道,每个街道按6个消防水桶、6具消防火钩、2把消防斧、6个消防头盔、6套消防战斗服、2把消防扳手配置,设置消防工作站。

3.5 完善避雷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古建筑物因其结构、用途、性质及所建地理环境与一般建筑物不同,更容易遭受雷击,故均应设有防雷设施。古建筑防雷设施应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并选择合适的地点,设计短时雷电预警;同时,根据景区内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设置防护场所。防雷设施应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仔细检查,防止明装导体锈蚀或损伤、折断,保证完好有效。若发现锈蚀在30%以上的要及时更换。雷雨过后及时查看接闪器有无因雷电发生熔断或破损。避雷设施应每年至少检修一次,全面测量接地装置有无变化,电阻和电阻值超过10欧时,再对接地系统进行全面检查[5]。

3.6 落实日常消防演练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要结合各自辖区古建筑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演练,在特殊时期还应组织进行大型的联合演练,以锻炼各队伍之间协调配合能力,为实战做好准备。在2014年5月进行的龙虎山风景区古建筑群消防演习中,来自鹰潭市6个消防中队的50名官兵和公安、安监、医疗、供电、供水等联动部门人员开展了人员疏散转移安置、被困者营救、火灾扑救、现场破拆、水幕隔离带保护、安全监测与紧急避险、火场供水、公安消防队与专职义务消防队协同作战等多个处置科目,既向社会公众宣传火灾逃生和紧急避险知识,又锻炼应急救援队伍协同作战能力。

4 古建筑火灾的灭火措施

4.1 加强第一出动力量

一是受理火警时要准确了解火灾情况。受理火警时了解火情的全面准确与否,对正确调度兵力和初期阶段正确实施组织指挥至关重要。受理火警的第一时间,应重点了解清楚四个方面的情况:古建筑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有没有人员在火场中被困(包括人数、位置也要尽可能地了解);已经着火的范围;什么物质着火、有没有化学毒害爆炸物品。情况了解得越全面、具体、详细,对后期工作越有利。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时间接警时,往往会因为报警人或报警形式的原因,要了解的情况不能达到我们的期望。那么火警受理人员则要一方面通过更多的形式继续了解火情,另一方面要根据经验对火情按就大不就小,就强不就弱的原则,进行力量调派。

二是要准确调派力量。对于古建筑火灾来说,前面提到有个特点:一般离城市较远,公安消防力量到场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这时就需要当地较近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和企业专职消防队发挥作用,作为首批出动的力量,起到前期控制火势和抢救生命和财产的关键性作用。对于公安消防部队,需要准确调派,一是指就近调派。使灭火力量快速到达。二是指对应调派,根据火灾情况、特点调集相应装备和兵力。三是强势调派,就是为控火提供强兵。强势调派,要以对火势的基本评估作基础,作出兵势要强于火势的决策。关键是受理火警人员在调派力量时,要有强势调派的意识,并要有切合实际的兵力调派预案。调派预案主要考虑如下因素:一要根据五分钟控制蔓延的要求和最近的消防队到场之间火势发展蔓延的范围估算所需力量。二要根据既需控制火势,又需要救人,按控火和救人两个因素共同处置估算所需力量。三要根据火场周围的灭火条件进行估算。

三是力量快速到达。我们消防部队各执勤单位都有自己基定的执勤范围。平时对自己的辖区熟悉较多,非管辖范围则缺乏熟悉。要达到及时救人、有效控火的要求,处置重要火情,就必然要在第一时间内调派多支力量参战,并要确保快速顺利到达。

4.2 做好前期疏散、积极抢救人命

火灾发生后,前期的人员疏散尤为重要,要按照救人第一的思想,科学合理地引导前期人员疏散工作。古建筑一般周边的居民住宅都不是很高。对于着火位置被困的人员,要稳定其情绪,抓住时机积极内攻抢救;火势太大,无法内攻抢救的,要引导其至安全位置等待施救;对于着火位置周边地区的居民,要挨家挨户通知,要求快速进行疏散,疏散之后,要做好警戒工作,不要让群众再次返回搬运物资。

4.3 积极抢救和保护文物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种直观体现,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烧毁了,就再难以复制。所以,在保证无人员被困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要积极抢救和保护文物等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资,将其疏散至安全的位置;对于一时来不及疏散的,在扑救的过程中,对于纸质等容易被毁的历史文献等,要尽量避免用水扑救。

4.4 采用合理的战术,快速消灭火灾

古建筑火灾一般向四周蔓延迅速,如果不及时控制和消灭,容易形成大面积火灾,造成巨大经济和文化损失。对于不同的古建筑火灾,要采取不同的战术战法。我国的古建筑群,一般都由若干个庭院组成。

发生火灾,并形成大面积燃烧时,应利用庭院的空间为依托,设置水枪阵地,千方百计地将火势控制在一个院落内,按照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把主要力量布置在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上,并将燃烧的建筑,分成若干片段,穿插分割,分片围歼。

扑救古建筑火灾时,一般不宜采取破拆措施。但由于许多古建筑的消防设施很不完善,水枪的射流威力难以控制和消灭火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重要的古建筑,适时地破拆一些在火灾蔓延通道的游廊、配殿等次要建筑就显得重要。这里既要防止盲目破拆,造成损失,又要避免战机延误,能拆不拆,因小失大。总之,要权衡利弊。

扑救古建筑火灾时,一定要充分估计风力和风向等气象因素可能对火势蔓延的影响。除应在迎风方向适当部署兵力,拦击火势的去路外,在古建筑群区,应组织力量监视和扑灭“飞火”,防止复燃。

在古建筑内发生的局部火灾扑灭后,应及时清理火场。古建筑火灾扑灭后,要留下一定的力量,监视余烬,防止复燃。

4.5 做好火场供水

搞好火场供水,是扑救古建筑火灾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古建筑水源缺乏,有的古建筑消防车无法靠近,对这方面的情况,事先必须有充分的估计。如果仅仅依赖几辆水罐车所携带的有限水,遇到猛烈的火势,必定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组织供水力量,采用恰当地供水方法。

没有消防管网供水的地方,必须充分利用现场和附近一切可以利用的水源,力争供水不间断。充分利用洒水车等其它可用来运水的工具,积极组织群众用传水桶、水盆的方式供水,以应急需。对于消防车无法接近的古建筑,除组织消防车长距离供水外,应用手抬机动泵深入火场,利用就近的水源直接供水,或采用手抬机动泵与消防车联合供水。

5 结语

我国古文物和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84年2月28日公安部、文化部就颁布了《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近年来,也有许多风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也有利于景区内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古建筑古文物火灾还在不断发生,宝贵的民族遗产文化遗产还在不断流失。因此,我们更应该立足于防控,消除各种引起火灾的因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让古建筑远离火灾。即使万一发生火灾,也能够快速准备地消灭火灾,将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让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民族遗产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1]白文明.中国古建筑艺术[M].黄河出版社,1999.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贺煜华.古建筑防火策略的讨论.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庄一凰.古建筑防火措施初探.科技资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N0.09,2012.

猜你喜欢

消防队古建筑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漫画说消防
中国古建筑
消防也幽默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吴学华编著《中国消防百年图录》选登上海迎解放消防展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