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传承重在教育
2014-04-16王丽敏
王丽敏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与古代建筑、古代绘画等凝固的经典不同,戏曲艺术的变化性特别强,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艺术容纳百川,源远流长。以京剧为代表的300多个剧种,歌舞喧阗,声情并茂,扬善惩恶,内容丰富。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娱乐的重要途径和文化需求的主要精神食粮,也是中华民族自然形成的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美学风貌,思想内涵。过去,中国古典戏曲的覆盖面广,影响巨大。因此,它那一举一动的变化就特别惹人注意。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一个民族的存在,其根底是文化的存在。而民族文化的存在靠的是不断积淀和不断创造和传承。
随着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电视、电脑走进了家庭,文化娱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歌舞、小品、相声、杂技、电影等艺术形式也深受群众喜爱。我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和挑战,在一段时间内曾一度受到冷落,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的影响。他们的文化娱乐多是唱歌、跳舞、玩电脑游戏,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戏曲艺术知之太少,不去欣赏,更不懂如何欣赏。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从对人们的思想教育角度,还是从提高大众审美艺术角度,都应该让青少年一代去了解中国戏曲艺术、关注戏曲艺术、欣赏戏曲艺术。所以,戏曲进校园具有时代意义。
作为一门鉴赏课程,戏曲进入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时间是在2004 年,同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 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这意味着戏曲教育走进了大学校园。这期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戏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已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戏曲所面临的危机更为严重。虽是选修课程,但将戏曲教育纳入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几十年来的教训是深刻的,许多音乐界人士(尤其是年轻人)熟知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巴赫、莫扎特,却不知昆曲为何物,不知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这种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乏,造成了年轻人鉴赏传统艺术能力的不足。因此,把戏曲鉴赏课纳入高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意义是重大的,它表明戏曲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再只局限在戏曲专业院校这样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进行以技术技能为主的教学。而是从广义的大文化方面介入,让青年一代感受戏曲艺术的风姿和风采,感受古典艺术之美,进而加深对我们民族文化如戏曲文化的学习、理解和认识。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以京剧为例,它讲求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在唱腔上有西皮、二黄,还有快板、慢板、流水板诸多板式;在人物造型方面,单是面部就有各种脸谱;服饰更是五彩缤纷。观众如果不具备这些鉴赏知识便难以引起观赏共鸣。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不具备这些鉴赏知识,没有受过古典戏曲的美感教育,人们也就不会走进剧场欣赏京剧了。
这是个恶性循环。传统戏曲之所以陷入困境出现危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戏曲教育在普通人群中的缺失。或许有人会问,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戏曲没有危机的时候,戏曲教育也没有进入学校,为什么那时的戏曲舞台生机勃勃?很简单,当时是戏曲盛世,观赏戏曲是全民文化生活中的一项普遍内容。人们自然能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看戏,学会欣赏其间的美学奥秘。而今戏曲盛世已去,剧场观众多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因此,艺术的教学水准尤为重要。高师戏曲教学的实质,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却又高于一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具有种子的意义。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将赴中学或小学担任本专业教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能通过对学生的反复传授,以几何裂变的方式迅速扩散,为更多人所了解和认识。高等教育的作用及其师范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保护传统戏曲遗产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继承和传播的天然优势与特殊功用。
把戏曲教育纳入到高师音乐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培养现代戏曲观众便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戏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艺术。至今为止,我们对戏曲的认识和理论上的总结仍然无法完结。
中国戏曲艺术是对世界舞台的一个卓越贡献。仅从演唱艺术来说,戏曲的发声方法并不逊于意大利美声发声方法,这是连国外音乐界专家和学者都一致认同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戏曲艺术的科学化总结还远远不够。我们的音乐专家、学者至今也没有能担负起这一项使命,这是因为他们过于忽视、小觑本土艺术了。自家的好东西自己不晓得,外人却知道得很清楚,这就是戏曲艺术在当代的处境。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将戏曲纳入到教学中来。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教学是教导年轻人认识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信力的有益举措,将使戏曲得到有力的普及和传播。
所谓的普及和传播,是从戏曲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立场上来阐述的。如果从受教者方面来看,高师的戏曲鉴赏课程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戏曲专家和学者。高师教育是一项系统传播专门知识、规范培育综合修养,在造就高等及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进行文明传承,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系统工程。对于戏曲艺术的教育来说,高师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不仅如此,由于长期形成的高等人才培育生产机制,使其在解决戏曲传播后继乏人的困难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我认为,我们既要紧紧抓住对戏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广泛传播的问题,也要围绕戏曲艺术的自身特点,从既定教学目标出发来设定课程。不单要传授给学生戏曲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相应的表演技能,更要宣传艺术理念。尤其是要通过系统强化的戏曲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深厚感情,千万不能因戏剧课程属于选修鉴赏课而放松对教学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长期以来较偏颇的教育理念,使众多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偏狭。在他们眼中,似乎只有外国的艺术才是先进的,中国的文化总是落后的、戏曲当然也不例外,所以,高师戏曲课程的教学不能只强调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及系统性,而必须重视戏曲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和思想性,要把思想观念的教有寓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之中,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如果这样做,相信几年十几年后就会有一批批、一代代戏曲新观众涌现出来,为戏曲艺术的发扬光大凝聚力量。
戏曲教育不仅进高师,也要走进中小学。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戏曲日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戏曲越来越格格不入,戏曲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戏曲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构筑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核心竞争力,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戏曲进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而且也是在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当今世界个人文化自信的需要。
一、青少年接受戏曲艺术是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要让青少年知道,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戏曲上承远古时代的歌舞、巫舞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女乐和俳优表演,孕育于两汉时期,萌芽于隋唐参军戏和歌舞戏之中,成熟于北宋,繁荣于明末清初。中国戏曲是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炉的高度综合性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风貌、鲜明的民族色彩、丰富的情感内容。中国戏曲是继承和发展数千年来中国诸多文化艺术成就的结晶,她集中华民族文化之大成,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学形式和艺术学问,是中华民族的瑰丽艺术宝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奇葩。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经常作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去国外表演访问,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他们了解中华戏曲,热爱戏曲艺术,领受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和感召力,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戏曲艺术是弘扬中华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的戏曲,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中十分重视弘扬民族美德,在伦理道德、品格修养方面都能给人以启迪、熏陶和教益。引导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宣扬优秀公民道德、倡导现代文明。长期以来,在社会公德教育、伦理教育、人格修养教育方面均发辉着积极作用。千百年来,诞生了不少优秀传统代表剧目。有扬善惩恶,伸张正义的,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为营救被诬陷的上卿赵盾的孤儿及全国与孤儿同庚的婴儿,忍痛献出了自己的儿子,最终惩诛奸贼。有不徇私情、刚正不阿、深明大义的清官形象,如:《铡美案》中的包公,不畏太后和皇姑的恐吓,宁摘乌纱帽,为秦香莲伸张正义,判铡当朝附马陈世美。在《铡包勉》中他不徇私情,将贪赃枉法的侄儿包勉铡死。还有《四进士》中的宋士杰,《七品芝麻官》中的知县唐成,《十五贯》中的况钟等都是敢于为民请命,正直清官的化身,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有歌颂纯真、坚贞不渝的爱情剧目。如:《白蛇传》《杜十娘》《牡丹亭》《玉簪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有歌颂中华民族人性中纯朴、善良、忠厚、勤劳、贤慧、诚实的剧目,如:评剧《秦香莲》,剧中主人公秦香莲,勤劳、孝顺、善良、厚道,陈世美离家之后,秦香莲挑起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重担。又对丈夫以理解、宽大为怀的劝说,同时也刻画了她勇敢、坚韧和富于斗争精神的性格。黄梅戏《天仙配》剧中人七仙女,勤劳善良、温柔贤淑、纺纱织布、操持家务,忠贞爱情,也有董永的忠厚纯朴的人物形象,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表达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有歌颂忍让为国,大局为重的剧目,如:《将相和》剧中人蔺相如和廉颇公忠为国,以大局为重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境界,一直传为美谈,流芳千载。还有《西厢记》剧中人物红娘,她聪明、机智、爽朗、泼辣,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桃花扇》中的主人翁李香君,虽为歌妓,但她的品格、气节光彩照人,还有剧中人史可卿那沉郁悲壮,慷慨激昂,以身殉国的气节。《四郎探母》中萧太后的豁达大度,铁镜公主的一往情深,杨四郎忠孝情肠等形象鲜明。戏曲对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人物和故事的塑造,歌颂和寄寓着崇高的道德思想,对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有引导教育作用。戏曲艺术是弘扬中华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中国传统戏曲熔铸了中华民族精神。
我国的传统戏曲中有不少是热情讴歌中华民族精神的剧目,颂扬坚持民族大义,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国家、为民族不屈不挠甚至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历史,那历史进程中的一幕幕壮丽画卷,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叱咤风云的人物,无不颂扬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就要不断借助先进文化的力量来加以深化和加强。戏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有着基础性、广泛性,使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接收,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方式。不少剧目主题明确,思想内涵丰富。如:《牧羊记》歌颂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九年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东窗记》歌颂了民族英雄岳飞,鞭挞了卖国求荣的汉奸秦桧。《穆柯寨》中的穆桂英和《抗金兵》中的梁红玉,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精忠报国的民族女英雄形象。屈原、花木兰、王昭君、文天祥、蔺相如、佘赛花、蔡文姬等都是戏曲艺术中颂扬的为国家、为民族利益勇于献身的民族英雄,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现代戏曲《红灯记》歌颂了李玉和一家祖孙三代面对敌人临危不惧、临难不苟、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的壮丽画卷。我国传统戏曲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遗产。
四、戏曲中蕴含着极高的美学成就和震撼人们灵魂的情感。戏曲是综合艺术,她几乎将所有艺术的成就蕴藏其中,戏曲通过唱、念、做、打,把诗歌、舞蹈、音乐、杂技、武术、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熔为一体,达到和谐统一。戏曲具有虚拟性,即写意性。小舞台大世界,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使有限的舞台时空能表现无限的生活空间,取得极大自由度。给观众带来自我创造美感的快乐。比如:舞动木桨,宛然乘船行舟;挥动彩鞭,似纵马奔驰;十数人千军万马;绕场一周,时转地移。戏曲具有程式性,是一种具有高度程式化的艺术;给戏曲带来高度的形式美。戏曲具有优美动人的唱腔,婀娜多姿的舞步,激情热烈的武打,五彩缤纷的造型,艳丽精美的服饰。都能给人以全方位的美感,令人心喜目悦,怡然陶醉。戏曲中的审美和对美的规范无处不在,如:表演程式中人物形象有生、旦、净、丑行当之分,在表演风格上有鲜明的特征区别。唱、念、做、打表演技巧优美和谐,又各有特征。在舞美方面,化妆、服饰、布景、道具、都是戏曲舞台美术的组成部分。戏曲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具有表现美、感染美、培养美的作用。中国戏曲动人的故事情节,婉转优美的唱腔,变化渲染的艺术场景,让人感受“弦中参妙理,曲里寄幽情”,引人情感共鸣。无技不惊人、无情不动人、无戏不服人,中国戏曲令人如痴如醉,使人欢笑、使人悲泣,让人享受情感的陶冶,滋润人心田。所以说戏曲对青少年具有审美教育,情感陶冶的作用。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丽艺术。她在弘扬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和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希望广大的中小学能在学校建立小剧社,请当地的戏曲团体为学生演出,或是利用影视手段给学生播放戏曲节目,使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艺术能在学校扎根,在青少年学生中生长壮大,发挥它应有的育人作用,也使戏曲文化得到传承。
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是重大的,那么戏曲文化如何走进校园呢?
一、理清思路,树立正确意识,达成理念认同
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曲之一,在世界戏曲舞台上是独树一帜。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以高超的表演艺术和拥有众多名角、名剧目而成为中国戏曲的杰出代表,饮誉世界。如果不加以好好保护和传承,将来很有可能会失传。新课程要求在音乐教育中把“文化传承”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现,通过学习戏曲,学生将会了解和热爱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在扩宽审美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再说学校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规模优势,容易组织教学,而且普及面广。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善于接受,一旦接受会影响终身,因此我认为让戏曲进课堂是传承振兴戏曲的最佳途径。这样,既能看到京剧这棵大树,又能看到我国戏曲这片“森林”将戏曲纳入音乐课堂是最有认同度的。
二、“戏曲进课堂”是普及教育而非精英教育
现在许多的孩子对京剧几乎没什么概念,仔细起来,出现类似现象当然不能怪我们青少年,不是他们不喜欢京剧,而是没有给他们提供了解戏曲的机缘,没有给他们创造欣赏的条件。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奥特曼、火车侠、猫和老鼠……而戏曲又是博大精深的,即使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存在,他们也许看不懂也听不懂。把戏曲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通过老师的演唱或欣赏曲目或对背后故事进行分析和介绍及相关视频材料的欣赏中逐步改变他们对戏曲的无知状态。因此,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戏曲进课堂”并不是培养戏曲专业演员和票友的精英教育,而是一种普及戏曲知识的教育,这种普及是希望青少年对戏曲的基本元素,如:京剧的起源,不同色彩脸谱代表的不同含义,京剧的唱腔、流派、乐器,代表作品等有一定得了解,相信对京剧有一定了解后,京剧术语中什么是圆场、下腰、台步、云步,什么是虎跳、乌龙绕柱等,也会像流行歌曲、神奇宝贝一样进入孩子们的生活中。当然,课堂中京剧艺术的普及应拒绝灌输性的知识教育,包括硬性的说教,反复跟唱等。这样只能导致孩子反感甚至厌恶。因此,调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普及戏曲艺术的关键。
三、“戏曲进课堂”重在架起一座通向传统文化的桥梁
教育部将戏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中,青少年通过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对戏曲的耳濡目染,自会有各自不同的收获,有的是唱腔的收获,有的是身段的收获,有的是历史的收获,但这些收获并不是戏曲进课堂的真正目的所在。在音乐课中开展戏曲演唱活动只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触经典作品,让孩子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感受戏曲表演的神韵同时,对什么是民族的传统美、古典美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让他们为中华民族有着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从而激发引导他们不断走进神圣而迷人的文化殿堂中,吸收与传承中华民族更多的传统文化,这才是中小学戏曲艺术教育追求的真正目的,因此,戏曲进课堂正是为青少年架起一座通向传统文化的桥梁。
当然,戏曲进课堂不是培养戏曲名家,也不是为了学而唱这几个唱段。教育部定的几个曲目,只是提供给学生欣赏的范例。从这些曲目的欣赏过程中对京剧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引起学生今后去关注京剧,为培养将来的京剧观众打好基础,如果要走得更快更好,还需要一个课内外结合的戏曲氛围。课内与课外活动结合才能培养学生戏曲兴趣目的的教学,应该是最有深度的教学。
京剧是一门复杂多样的艺术,对表演者往往有着很高的要求,往往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三分钟”。而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或者是偶尔对某个唱段感兴趣学会哼唱几句而已。对于它的各种要求根本就不会,这就给京剧的课堂教学带来了难题,因此让授课老师短期内学习掌握京剧的基本要领是当务之急。不奢望培养老师的京剧唱功,但让每个教京剧的老师都能开口唱是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老师都不张嘴唱,学生怎么能唱得好呢?要想教好这门课,老师要先积极主动地克服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多听、多看、多学、多唱,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京剧进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京剧进课堂要充分关照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而不能搞“专家审美一言堂”。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具有鲜活的童心和接受新事物的好奇心,审美情趣更侧重于时尚性文化、流行性文化。如果我们所有的京剧剧目都是用咿咿呀呀之类的悠然腔调来演绎,尽管深情、陶醉,孩子们却不够喜欢,因为戏剧音乐没有流行音乐的轻松,也没有摇滚乐的沧桑过瘾,更缺乏街舞的嬉皮时尚。所以,京剧戏曲进课堂的时候,更要注重教育效果的形象化,演唱效果的可视性和多样化,最好能和声、光、电、影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审美感官,而不是一味地听录音、唱段子。要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的审美动力,避免陷入审美疲劳误区。要让京剧戏剧文化成为滋养性情的精神伙伴,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文化权威,令人敬而远之。按照教育部规定,试行京剧教学的中小学,京剧唱段的学习将纳入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教学,学生每年将学唱1至2个京剧唱段。每年1个唱段,是否能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学生对戏曲等传统文化的理解会不会过于狭隘?
艺术教育中,欣赏是很重要的,欣赏和演唱必须结合起来。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吴祖强指出,“如果唱几个唱段就完了,艺术教育就过于简单化了,对京剧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到位。”他同时强调,应该把地方戏的精彩唱段也纳入欣赏内容,使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识更丰富、更立体。
京剧进课堂,光想单一的把它唱好并不容易。首先,每种戏曲的发音吐字各不相同,在学习之前,可以先借助朗诵的帮助,弄清楚它的咬文嚼字是怎么回事。其次,表演在京剧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借助表演来弥补演唱部分的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京剧是一种古老的曲艺艺术,离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比较遥远,对学生而言也较为陌生。怎样拉近学生和这种古老艺术的距离,也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迫切需要做的。视觉是我们感受一种新事物的最直观的途径之一,现代化多媒体进入课堂则大大方便了我们运用视觉来感受这一新鲜事物。有了直观的感受后学习起来也会更加便捷,让学生跟着视频中的孩子一起表演时,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也达到了一个高潮,使整体的学习效果更加完善。
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发生着转型,人们从最初片面地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到现在的对精神生活的享受,就连对音乐赏识也发生了变化。年轻的一辈整天哼哈着《双节棍》,我们应该怎样把流行音乐和古典戏剧联系起来呢?
京剧是中国最早的主流流行音乐,直到今天它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市场潜力,所以我们不应仅仅把它当作国宝、国粹供起来,而要将它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继续发扬光大。我们可以找一些有戏曲元素的流行音乐给学生欣赏,比如《苏三说》《盖世英雄》《霍元甲》《刀马旦》等,使学生自然地从流行音乐中走进戏曲。
“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总共选择了15首曲目作为教材,分别是:一年级《报灯名》,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三年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甘洒热血写春秋》,四年级《接过红旗肩上扛》《万紫千红分外娇》,五年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猛听得》,六年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七年级《儿行千里母担忧》《猛志在胸催解缆》,八年级《趁夜晚》《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九年级《智斗》。
教育部之所以选择这些唱段,其实是大有讲究。曲目的选择必须符合3个要求:一要曲目符合面向中小学普通学生的教学要求,既要有不同时期的优秀经典曲目,还要涵盖生、旦、净、丑各个行当;二要注意曲目的内容,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特征,便于从易到难演唱。三要考虑现有音乐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性。当然,现在选的这些唱段是否真的适合中小学教学,还有待于试点工作中检验,教育部也将会不断调整、完善。
京剧进课堂不必一蹴而就,现在京剧进课堂重在启蒙,唱京剧只是形式,关键是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孩子们培养对民族艺术的兴趣。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让京剧的生存发展有一片肥沃的土地。虽然我们在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达成共识,齐心协力,一定能更好地振兴京剧,弘扬“国粹“,让我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努力,让京剧走进我们的心灵,浸润我们的心灵。
五、戏曲进校园,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特色
上海就可以以当地或者附近的戏曲为教材,传承戏曲文化。自1985年以来,长宁区的领导十分重视戏曲教育,先后创办了昆曲、京剧、越剧、沪剧、评弹等许多特色校和艺术团。如今,戏曲艺术之花已姹紫嫣红竞开校园。被誉为长宁区的“五朵金花”,成为上海市传承戏曲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十多年来,长宁区学校戏曲活动模式从兴趣组发展到特色班、艺术团、特色校,戏曲活动的形式由课外活动到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各学校在原先开设的昆曲艺术课、京剧艺术课、评弹艺术课、沪剧艺术课、越剧艺术课的基础上,把戏曲艺术教学进一步向各学科渗透:与语文课结合创造戏剧课本剧、与历史课结合讲解戏曲发展的历史背景、与音乐课结合开展京剧演唱活动、与美术课结合学画脸谱、与工艺课结合制作戏曲造型、与体育课结合开展京操训练等,一些学校还形成了自己的戏曲校本教材,如市三女中附校的昆曲教材、新泾中学的沪剧教材,特别是新古北中学的京剧教材形成了一个系列:《京剧与文史知识》《初中美术、劳技与戏剧》《初中音乐与京昆艺术》《京昆艺术欣赏入门》《京韵操入门》。学校的戏曲文化教学轰轰烈烈,并由学校向社会全面推广,在传承普及戏曲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戏曲文化的传承重在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普通的中小幼教育都要在戏曲传承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那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戏曲就会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