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术集刊中国际关系史研究论文综目(三)①
2014-04-16李云霄
李云霄
一、总论、跨区域研究
1.1总论
整体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汉唐时期文化交流的几个典例/张绪山//全球史评论,1.215-235
中世纪后期到近代初期欧亚大陆的科学和艺术交流/何平//全球史评论,2.99-115
论国际冲突研究的文化视野/梁占军//全球史评论,5.331-344
论当代亚非国家“民族统一构建”进程——兼谈20世纪非洲历史之认识问题/刘鸿武//世界现代史新论,1.44-63
文化外交视角下国际高等教育交流的几点思考/顾小存、杨晓京//亚非研究,3.486-499
金融危机及其应对/张蕴岭//亚太发展研究,5.1-4
世界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契机/张文木//亚太发展研究,5.47-57
金融危机与制度变革:日韩经验/刘红、宋娇、张晓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8.167-174
反思“朝贡体系”:多边多层视角/宋念中//中国与世界,2.92-109
“小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姜克实//中国与世界,2.110-126
气候变化问题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徐再荣//世界现代史新论,4.274-278
论经济全球化与南北关系/孙琪//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380-393
新技术革命与国际关系的变革:一个历史的考察/孙丽萍//世界现代史新论,3.356-363
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与欧洲的衰落/吴伟//世界现代史新论,1.195-209
西方文明的冲击与东方城市现代化的启动——以开罗和上海为例/车效梅//现代化研究,4.421-434
东风西渐的困惑与挑战/叶扬//东西方研究学刊,1.37-45
海德格尔论西方哲学启始与古代亚洲思想之关系/马琳//基督教文化学刊,18.88-104
浅析杜拉·欧罗巴斯的冲突考古学——续论璏式佩剑的西传及古丝路军事交流/李韬//欧亚学刊,10.292-310
1.2现当代国际关系
论辛亥革命时期列强对华政策的演变/李晔//世界现代史新论,4.446-459
论1942年中美英关于反攻缅甸战略决策的演变/冀伯祥//世界现代史新论,1.142-153
盟军最高统帅部的“进军战略”之争/李积顺//世界现代史新论,4.94-103
冷战起源研究中的英国学派/洪邮生//世界现代史新论,1.266-283
20世纪前期的艺术与历史——借西方现代画家的眼光看两次世界大战/邓晓//世界现代史新论,1.310-322
20世纪的战争与文明/熊伟民//世界现代史新论,3.30-35
正义的审判 岂容否定——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再思考/沈永兴//世界现代史新论,3.160-170
德日对二战反思差异的原因及启示/姜桂石、米智//世界现代史新论,3.171-180
论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关系/曹胜强//世界现代史新论,3.181-187
关于近现代英美霸权转移的几点思考/梁军//世界现代史新论,4.297-300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启与美英调整东亚战略(1937.7—1940.6)/韩永利//世界现代史新论,4.330-337
中俄印“战略三角”与亚洲及世界的安全和合作/裴远颖//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48-52
1.3专题研究
国际公共产品理论与国际法原理/徐崇利//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3-49
国际法视野下的国际合作/高岚君//亚洲问题研究论丛,7.106-113
国际习惯法的形成和效力来源——一种从国际社会视角的分析/江海平//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50-80
世界政治法律化理论:兴起背景、成就以及局限/张川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81-104
直面正义纷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法的价值定位与发展路径——以赫德利·布尔的正义理论为分析起点/刘志云//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105-141
二、欧洲国际关系史研究
2.1 总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论域中的欧洲一体化/贾文华//世界现代史新论,4.267-273
历史的反思与欧洲一体化——以法德为重点的简略考察/黄正柏//世界现代史新论,4.307-318
2.2 英国
英国的相对衰落及其原因/牛可//现代化研究,2.184-200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对大连的侵略与骚扰/郭铁桩//大连近代史研究,5.46-56
英国“中国舰队”对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影响(1885—1914)/贾浩、陈宵寒//大连近代史研究,7.2-23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职能考/孙山亦//暨南史学,8.437-450
英爱民族关系的转折——帕内尔与19世纪末的爱尔兰自治运动/王广坤//珞珈史苑,2012.365-385
论英国与阿根廷的不平等贸易(1862—1914)/卢玲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15-33
1935年英法伦敦会谈/梁占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117-128
从甘地的土布运动看英印文化之间的冲突/黄健琴//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5.497-514
从国家利益分析英国在印巴分治问题上的考量/马莉//巴基斯坦研究,1.85-94
英国与《瓦尔基扎协定》的实施(1945—1946)/冯一鸣//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142-174
拨开运河迷雾:白厅审核始末及苏伊士危机档案的解密/克里斯托弗·巴克斯特、斯蒂芬·特威格,韩长青译,蒋华杰校//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268-287
浅析二战后英国的远东殖民统治政策/吴惠敏//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164-171
统一或分裂——论艾德礼政府实施印巴分治/谌焕义//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266-281
2.3 苏联—俄罗斯
苏联承认伪满洲国原因浅探/石岩//大连近代史研究,8.278-287
制度张力与政治博弈——苏联解体原因探析/余伟民//冷战国际史研究,13.1-6
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改造/吕雪峰//冷战国际史研究,13.75-98
试论九一八事变后苏联的对华政策/李鑫//抗战史料研究,2.105-110
试论战前斯大林的外交思想/陈晖//世界现代史新论,3.299-305
论后斯大林时期苏联对中亚的宗教政策/刘丹//世界现代史新论,3.306-314
世界革命理论与苏共的衰微/王军//世界现代史新论,3.315-323
2.4 法国
法国政界与商界对云南茶马古道南北两道的考察/耿昇//暨南史学,8.395-422
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比军事同盟/胡明岚//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34-56
法国对“小协约国”态度之分析/常云平//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172-179
2.5 德国
俾斯麦海外殖民中的非洲因素/陈从阳//亚非研究,3.373-383
1890—1934年间德国农业对世界市场的拒斥/司马万//现代化研究,3.82-90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我的奋斗》中译本发行为例/陈瑜//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101-116
谁为调停“买单”?——再论陶德曼调停/袁伟曼//抗战史料研究,2.111-118
希特勒与中德日三角外交/陈仁霞//民国研究,6.113-125
视线所窥 永是东方——德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中国文化热政策评析/陈从阳//世界现代史新论,4.175-178
试析德国学术界对纳粹统治时期基督教会的研究/罗衡林//世界现代史新论,4.199-209
论德国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决策的战略得失/倪学德//现代化研究,4.171-179
二战后德国外交政策“克制文化”的衍变及其影响/何兰//世界现代史新论,3.153-159
德国中国大陆新移民初探/徐继承//世界现代史新论,4.282-285
2.6 其他国家地区
16—17世纪葡据澳门对日生丝贸易探析/张兰星//暨南史学,8.275-287
葡萄牙帝国对印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赵婧//全球史评论,2.128-140
葡萄牙殖民对斯里兰卡的社会经济影响/佟加蒙//亚非研究,6.256-265
1989年的东欧革命/[加]雅克·莱韦克,张玲玲译//冷战国际史研究,13.7-26
20世纪90年代瑞典社会对外来移民的整合/杨洪贵//世界现代史新论,3.190-199
1956年的波兰危机与中波关系——来自中国的档案文献和内部报道/沈志华、李丹慧//世界现代史新论,3.418-431
三、亚洲国际关系史研究
3.1 总论、跨区域研究
亚洲与现代世界的重构/[美]罗伯特·B.马克斯//全球史评论,3.81-90
越境的“亚洲主义观”——方法论的再探讨/姜克实//日本学,2.66-80
排除干扰,促进合作和共赢/王嵎生//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105-109
网络教学对消除文化摩擦、强化抵御安全保障基础的作用——早稻田大学亚洲五地学生会议的实质与分析/砂冈和子、俞敬松//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131-141
跨交界地区发展研究——欧盟计划的经验教训及少数民族所起的作用/金子彰、朴学进//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142-159
接触与信任:亚洲区域治理的有效途径/翟立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6.231-242
海洋亚洲:环境史研究的新开拓/包茂红//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74-91
区域合作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张蕴岭//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3-7
亚洲安全与合作形式和中国外交/裴远颖//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97-104
从《湖南志》等三件文献资料见证近代中日韩的历史关系/谢俊美、谢建骁//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249-257
从《朝鲜胡南志》等三件文献资料见证近代中日韩的历史关系/谢俊美、谢建骁//韩国研究论丛,25.162-170
由《华夷变态》看清初东亚海域的海上交通状况——以船只的往来和人员移动为中心(1674—1728)/刘序枫//海洋史研究,1.32-56
New Sea Routes to Canton in the 18th Century and the Decline of China’s Control over Trade/Paul A.van Dyke(范岱克)//海洋史研究,1.57-108
“跨越国境的历史”与东亚——从日韩思想史的视域思考/[日]桂岛宣弘,田世民译//南开日本研究,2012.189-204
东北亚:合作机遇与挑战创新/张东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85-97
新地区主义: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思维趋向/杨鲁慧、郭延军//亚太发展研究,3.12-19
东亚地区主义面临的障碍及发展趋势/臧秀玲、纪振强//亚太发展研究,3.29-39
日本东亚地区主义政策演变探析/刘永波、张岩//亚太发展研究,4.3-12
东亚共同体:梦想还是现实/杨丽华//亚太发展研究,3.40-50
东北亚共同体由远景走向现实/张蕴岭//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110-124
东亚共同体的形成与大国关系因素的影响问题论纲——代序/赵明义//亚太发展研究,4.1-2
东亚区域合作:领导权模式及中国的作用/刘红//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57-65
文化与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谢晓娟//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77-84
大格局大视野下的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王天灵//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53-56
东北亚地区合作的现状与趋势/王胜今、朱显平//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248-256
东亚地区合作与中国的区域政策/张蕴岭//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251-262
区域一体化合作:中日韩要素流动对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影响/于立新//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263-282
复合安全视角下的东北亚安全/杨光、王泽勇//亚太发展研究,3.51-62
东北亚区域安全合作机制探讨/谢晓娟//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200-209
关于东北亚和平机制问题的几点思考——从朝核问题“六方问题”谈起/张东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210-220
国际政治背景下东北亚多变能源合作机制的构建/唐彦林、刘晓婷//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225-237
国际政治背景下的东亚能源战略/唐彦林//亚洲问题研究论丛,3.161-177
从新的视角探讨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孔庆峰、王星//亚太发展研究,3.175-183
东亚金融危机:来自知识经济的挑战/伞锋//亚洲问题研究论丛,1.118-125
东北亚区域经济:各国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合作/孙丽//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221-231
东亚经济一体化对两岸关系的启示/华而诚//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62-69
金融危机背景之下的东亚法系——近代东亚法系的形成与转型/申政武、李荃//亚太发展研究,5.149-161
东北亚跨文化认同的前景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焦润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1.126-139
试论东亚市民社会构建的模式/顾爱华、傅畅梅//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98-103
试论“东亚现代性”的理论实质——从“西方现代型”和“多样现代性”的争论谈起/金香花//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104-110
技术引进模式与东亚经济的发展/崔日明、赵勇//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200-216
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发展态势/刘钧霆//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283-296
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张兴国//亚洲问题研究论丛,7.1-8
如何构建东北亚安全与合作/周立星//亚洲问题研究论丛,7.39-46
东北亚边境旅游联合开发研究——以图们江区域旅游开发为例/郭舒、曹宁、陈艳//亚洲问题研究论丛,7.61-70
东北亚环境安全的国际法因素/任际//亚洲问题研究论丛,7.94-99
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与障碍分析/张乃丽、张雄辉//亚太发展研究,4.377-390
金融危机下的中日韩产业内分土合作研究/林琳//亚太发展研究,5.235-243
中国与日韩贸易互补性分析/刘庆林、王小梅//亚太发展研究,4.391-403
东亚安全:一种权力与规范的视角/杨鲁慧、高升//亚太发展研究,5.81-92
论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杨光、李晓娴//亚太发展研究,5.93-103
从中日关系看“东亚共同体”——以“历史认识问题”为中心/洪伟民//大连近代史研究,4.2-18
甲午战争后东北亚各国秘密外交述评/[日]福田忠之//日本学,1.202-219
南海地区安全:打击海盗与反恐合作/李金明//亚非研究,2.89-102
金融危机中东亚国家“抱团取暖”对中国的利弊分析/刘强//亚太发展研究,5.253-262
发展中的东亚地区主义:韩国的地位和作用/朱贵昌//亚太发展研究,5.123-135
后金融危机时期油价走势与东北亚能源安全之路的抉择/徐海燕//亚洲问题研究论丛,8.41-53
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与东亚转型:基于制度与结构的视角/刘洪钟//亚洲问题研究论丛,8.54-75
东亚近代思想和民族主义和跨国主义/辛炫承//亚洲问题研究论丛,8.128-133
从“绅士游览团”到“领选使”:对19世纪末东亚现代化场景的观察/王鑫磊//亚洲研究集刊,6.121-138
“中国经济崛起与东亚一体化”/黄朝翰//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3-24
真理与和解:中国—东亚关系中的历史理解问题/时殷弘//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25-31
东亚一体化的文化基础:从移植到融合/王国坛//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92-101
简论儒学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和发展/卢新德//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20-28
东北亚“政治世界”的分裂——区域合作/杨光、张艳霞//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61-69
全球经济危机:构筑东亚新秩序的契机/张锡镇//亚太发展研究,5.16-28
论中日甲午战后东亚的局势/杨惠萍//大连近代史研究,2.311-325
中国因素作用下的中日韩三边关系及发展趋向/刘昌明、徐峰//亚太发展研究,3.204-219
中日、中韩贸易及投资的比较研究/崔日明、段丽娜//亚洲问题研究论丛,1.95-110
中国青年人时尚观受日韩流行时尚之渗透研究/周进//亚洲研究集刊,6.139-155
3.2 中国
3.2.1 中国外交
中国外交的改革与调整/黄若川//国际政治科学,33.119-124
中国文化外交模式建构——以孔子学院为例/李德芳//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3.129-136
冷战后中国对世界多极化的认识与对策/李华峰//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3.137-147
合法性塑造及中国公共外交/曹玮、赵可金//国际政治科学,34.62-93
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兼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张伟玉、陈哲、[韩]表娜俐//国际政治科学,34.94-120
试论中国能源国际战略的政治风险/赵庆寺//人文社会科学新探,5.98-109
两千年来西方中国形象的流变/刘招成//人文社会科学新探,3.184-212
国际直接投资流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张岩//亚太发展研究,4.365-376
全球文明对话语境中的中国与世界——两岸学者的对话//中国与世界,2.1-11
中国国际法立场的构建/何志鹏//中国与世界,2.32-68
再论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意义与思考——以清末民国初期外交为例/王黎、刘合波//中国与世界,2.79-91
来自欧洲的历史经验——也谈中国外交政策的自我克制/[德]罗兰·福格特//中国与世界,2.127-139
台湾问题与国际法/杨和平//世界现代史新论,1.449-466
齐鲁蚕桑业的发展与东海丝绸之路的兴盛/李传江//暨南史学,8.51-60
从波斯胡伊娑郝银铤看唐代海外贸易管理/李锦绣//暨南史学,8.88-106
宋李公麟《万国职贡图》伪作辩证——宋元时期中外关系史料研究之一/赵灿鹏//暨南史学,8.202-222
清朝的国家、商人和海外华人——关于信牌问题和南洋禁海案/岩井茂树//日本东方学,2.177-194
“犹太人宋咸平元年定居开封说”再思考/曹寅//犹太研究,10.131-145
开封犹太人名称之研究/黄福光//犹太研究,3.188-198
中国犹太人的儒化:开封石碑碑文释解/[美]浦安迪著,钟志清译//犹太研究,6.135-144
南朝萧梁时中外互动关系述略/石云涛//全球史评论,3.111-128
弥陀净土信仰与中西文化交流/贾发义//全球史评论,3.198-208
李鸿章及其僚属与旅顺海防建设/韩行方//大连近代史研究,1.81-101
19世纪厦门的归国华侨/村上卫//日本东方学,1.222-235
论晚清社会变迁与遣使驻外/马一//暨南史学,8.388-394
罗素与杜威:两位西方大哲访华的思想影响比较/丁子江//东西方研究学刊,1.176-197
论20世纪早期哈尔滨犹太人的人数问题/王志军,李薇//犹太研究,8.132-143
北洋水师弘扬民族魂之我见/刘恩格、韩相锋//大连近代史研究,6.15-24
晚清维新士人眼中的“西方”——以康、梁的欧美游记为中心/曹颖龙//全球史评论,3.169-188
简论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的因应/韩晓梅//大连近代史研究,2.344-354
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关国磊//大连近代史研究,8.140-148
1907—1932的大连海关/由林鹏//大连近代史研究,4.386-399
略谈俄日在大连地区的移民/关国磊//大连近代史研究,4.461-468
近代大连城市发展中对外贸易因素的评价/贾德辉//大连近代史研究,8.463-468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管理中的中外冲突/何益忠//人文社会科学新探,1.87-97
遭遇中国人际网:在华之西方、日本和中国公司(1880—1937)/高家龙//民国研究,5.75-90
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台湾和东北人民抗日斗争中的展示和传承/李倩//大连近代史研究,6.426-446
抗战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张瑞强//大连近代史研究,6.447-452
论太平洋战争时期伪满洲国“粮谷出荷”和“粮食配给”政策/孙彤、郑敏//大连近代史研究,7.298-314
论俄、日租借旅大的性质/刘俊勇/大连近代史研究,8.481-495
正品中日交涉中李鸿章的外交原则/刘恩格//大连近代史研究,8.132-141
北洋军阀的外国军械来源述略/吴永明//民国研究,6.137-143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以《华侨战线》为中心/盛波//抗战史料研究,3.24-29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外贸易统治政策述论/陈晋文//抗战史料研究,3.45-53
关税特别会议前的关税自主运动/姜文求//民国研究,4.85-93
略论李顿调查团来华前后南京政府对国联的外交策略/周干//世界现代史新论,3.391-405
云南:犹太难民的“应许之地”?——国民政府在西南边区安置犹太人难民计划始末/曹晓飞//犹太研究,4.200-207
中国抗日战争与中美英关系的演变/韩永利//世界现代史新论,3.409-417
建国前后中共对基督教的政策演变∕刘建平//中国当代史研究,3.165-194
亚非会议:新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宋晓芹//现代化研究,4.480-497
50年代中国睦邻周边外交:经验与启示/吴兵//亚非研究,4.88-109
华侨华人的公共外交与中国—印度尼西亚关系/梁立基//亚太研究论丛,9.217-227
当代中国科学认识与应对全球化问题论纲/赵明义//亚太发展研究,3.1-11
胡文虎1943年东京之行的再解读/彭一万//亚太研究论丛,9.228-244
推进山东省与日本、韩国经贸合作的对策/范振洪//亚太发展研究,4.356-364
扩大中国对亚太地区农产品出口的对策/范真、杨璐//亚太发展研究,3.233-240
东北亚旅游合作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肖升、曹宁//亚洲问题研究论丛,3.224-240
东北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程伟//亚洲问题研究论丛,6.1-11
中国西部大开发与周边国家/李健//世界现代史新论,1.363-373
3.2.2 中美关系
19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笔下的中国形象/崔丽芳//基督教文化学刊,17.215-253
蓝眼睛里的中国:美国媒体对晚清与民国报道之简论/刘招成//人文社会科学新探,5.449-466
新中国民众对美国的认知及其变化/何慧//冷战国际史研究,14.47-62
美国对中国共产党的初步认识(1921.7—1941.12)/李戴//珞珈史苑,2011.347-379
菲罗·马吉芬与中国海军/理查德·H.布拉德福,吉辰译//大连近代史研究,7.87-101
对太平洋战争期间宋美龄赴美游说的再评价/付辛酉//抗战史料研究,2.25-3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西藏政策再探/李晔//世界现代史新论,3.446-459
从“二战”期间美国军事援华物资运输视角解读史迪威公路“24道拐”/韩继伟//抗战史料研究,2.161-165
抗战后期中共与美国的关系/常云平//世界现代史新论,1.479-490
未确定的开端:内战末期中共对美政策再探讨/牛军//冷战国际史研究,14.25-46
美国“前德后日”战略的制定与中国抗日战场/韩永利、胡德坤//世界现代史新论,1.64-89
论战后初期的美国对华援助(1945—1949)/王伟//世界现代史新论,1.390-413
美军观察组眼中的中国/赵红//世界现代史新论,4.225-234
美英对华关系的属性辨析/徐友珍//世界现代史新论,4.278-281
美国学生海外传教运动与美国早期汉学的转型/赵晓阳//基督教文化学刊,17.197-212
从1999年反美示威看中国学生对美国的态度/赵鼎新//当代海外中国研究,1.49-74
中美竞争前景:假朋友而非新冷战/阎学通、漆海霞//国际政治科学,31.1-23
美国选区对华出口与涉华态度/刁大明//国际政治科学,32.1-17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论略/纪胜利//世界现代史新论,1.352-362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及其对台海局势的影响/王坚德//世界现代史新论,1.374-389
美国单边霸权与中国多极化战略/倪保志、赵丽萍//亚太发展研究,3.20-28
转移中的权力态势:美国战略转移对中国与北约关系的启示/[瑞士]格雷姆·赫德//中国与世界,2.140-152
美国霸权的衰落及权力自西向东转移的前景——一种理论的视角/[巴基斯坦]李万·阿明//中国与世界,2.153-163
3.2.3 中欧关系
中国天主教本地化史略/顾卫民//基督教文化学刊,2.286-316
基督教对中国宗教的态度:历史回顾与理论反思/[中国香港]赖品超//基督教文化学刊,21.219-244
清代前中期东吴文人与西学(上)/刘耕华//基督教文化学刊,28.127-159
德日进神学与中国/李天纲//基督教文化学刊,19.216-242
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研究的新趋势/[比]钟鸣旦,马琳译//基督教文化学刊,2.243-285
威廉·琼斯与东方文化/于俊青//亚非研究,4.417-427
明清间来华耶稣会对基督教经院哲学的介绍/李平晔//基督教文化学刊,1.318-328
晚明首批来华耶稣会士阐释的基督/[意大利]柯毅霖//基督教文化学刊,3.199-217
16—17世纪来华传教士对欧洲近代科学的影响/[比利时]胡阳、李长铎//基督教文化学刊,3.221-252
传教运动的另一半——简论基督教早期在华宣传运动中的女传教士/尹翼婷//犹太研究,10.252-271
从丁韪良的传教失败看基督教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杨红波//基督教文化学刊,17.100-108
试论遣使会传教士的在华活动/耿昇//基督教文化学刊,17.141-176
利玛窦的“人贩子”形象——论肇庆和广州反对者的想象移植/胡金平//基督教文化学刊,17.177-194
试论遣使会传教士的在华活动/耿昇//基督教文化学刊,19.147-183
传教士的新衣:再论利玛窦的易服以及范礼安的“文化适应政策”/戚印平//基督教文化学刊,27.24-59
1607年南昌教案:罪名、理论及背景/黄芸//基督教文化学刊,28.130-156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在中国的传播/李孝迁、邬国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4-2005.242-275
从和解到疏远——1980年代后期的中国与东欧国家关系/王俊逸//冷战国际史研究,13.27-56
海内存知己——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回顾与思考(春夏篇)/范承祚//冷战国际史研究,13.99-182
天涯海角有穷时——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回顾与思考(秋冬篇)/范承祚//冷战国际史研究,14.237-262
20世纪中国发现拜占庭金币的再考察/秋山进午//日本东方学,1.39-79
3.2.4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对策探索/关捷//大连近代史研究,3.2-15
传统智勇思想及其在推动中日关系和谐发展中的价值解释/王成、凌国华//亚太发展研究,4.604-614
政治与经济:中日关系思辨/崔岩//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66-76
理性民族主义——中日关系的观念建构/谢晓娟//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64-73
兵部尚书石星与明代抗倭援朝战争/孙卫国//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69-106
安史之乱与日本/陈巍//日本学,2.170-180
中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禅与日本文化/[日]广濑良弘//日本学,2.343-357
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述论/王德朋//亚洲问题研究论丛,3.217-223
略论胜海舟与晚清中国人的交往/吉辰//大连近代史研究,8.11-18
巡抚朱纨与嘉靖“海寇”/山琦岳//日本东方学,1.181-205
浅谈江户时代朱子学官学教育/黄逸//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2.234-245
甲午感王寨之战评述/关捷、杨惠萍//大连近代史研究,1.66-80
“避战保船”方针对旅顺之役的消极影响/李元鹏//大连近代史研究,1.102-111
评清军在旅顺防御战中的指挥失误/王宇//大连近代史研究,1.112-121
甲午旅顺基地陷落原因初探/王江鹏//大连近代史研究,122-142
试析日军在花园口成功登陆的原因/尹淑杰//大连近代史研究,1.143-151
金州龙王庙军事工程万人坑简述/克冬//大连近代史研究,2.127-135
论甲午爱国思想潮/郑丽雅、苏醒//大连近代史研究,3.102-114
论甲午盖平之战/杨惠萍、单保国//大连近代史研究,3.128-142
甲午战争中的魏光筹与牛庄防御战/靳实、周晓红、程英梅//大连近代史研究,3.143-165
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朝野反割台的努力/于耀洲//大连近代史研究,3.166-184
甲午战争中“白马河之战”史实考/陈悦//大连近代史研究,5.115-127
再论甲午战争的真正开端之日/刘恩格//大连近代史研究,5.145-154
论“马关议和”李鸿章的功过得失/周彦//大连近代史研究,5.155-169
甲午战争羊亭河之战史实考/陈悦//大连近代史研究,6.38-52
敢言虑事欠深沉——甲午年戴宗骞事迹考略/孙大林//大连近代史研究,6.73-91
甲午年孙万林军援威始末/孙建军//大连近代史研究,6.92-112
1894年报纸信息中的北洋舰队阵亡外籍“援兵”小考/周政纬//大连近代史研究,6.113-121
甲午战争的发生绝非偶然/戚俊杰//大连近代史研究,7.24-31
庄河甲午史事考疑一题——北洋海军“经远”舰沉没于庄河黑岛说析辨/陈悦//大连近代史研究,7.32-43
威海降敌的“二道台”何许人也/孙大林//大连近代史研究,7.73-79
论沈寿昌民族精神的弘扬/关捷//大连近代史研究,7.80-86
甲午丰岛海战战事考/陈悦//大连近代史研究,8.26-43
关于参加甲午海战德籍洋员的几个问题——与王家俭先生商榷/孙建军//大连近代史研究,8.44-53
效尤于彼以自强——近代中国师日谈/陈一平//大连近代史研究,9.2-10
略论甲午战争前《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及其波折/王希亮//抗战史料研究,2.1-7
李鸿章对日本政局观感一瞥——以致黎庶昌信函为中心/吉辰//珞珈史苑,2011.306-319
浅析袁世凯任外务部尚书时的对日政策/薛朝广//大连近代史研究,2.513-523
浅谈在东三省交涉中的杨儒/索亮//大连近代史研究,2.524-535
1886年北洋舰船长崎油修起因探析/孙建军//大连近代史研究,4.62-78
甲午丰岛海战“济远”舰尾炮退敌说辨伪/陈悦//大连近代史研究,4.79-94
从甲午战争百一十年祭/王珍仁//大连近代史研究,1.58-65
破解阎得胜被杀之谜/简珺//大连近代史研究,6.53-72
浅析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鸦片战争/高少宇//大连近代史研究,2.82-89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地区学生的反日斗争/王万涛//大连近代史研究,2.155-161
张学良对日政策研究(1928—1931)/刘方//大连近代史研究,2.536-547
大连人民自发的反满抗日斗争/王维远、车延杰、厉炳锦//大连近代史研究,2.209-223
近代日本人对中国革命事业态度浅析/吴丽华//大连近代史研究,5.16-25
评阎锡山从赏识日本军国主义精神到“守土抗战”/关伟//大连近代史研究,2.577-593
爱新觉罗·溥仪与“复辟的第一个外援力量”日本——以天津为中心/杨惠萍、锡柏、靳实//大连近代史研究,6.152-160
试论中日间围绕日本领事馆警察机构设置问题而发生的纷争/李洪锡//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305-323
概述关内满族人民抗日斗争/关捷、杨惠萍//大连近代史研究,4.200-212
溥仪在旅顺与日本关东军的交易/李茂杰、陆续//大连近代史研究,6.170-189
论端午节在日本的受容及变迁/王宁、秦颖//大连近代史研究,8.380-387
从盂兰盆节看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及变异/王猛//大连近代史研究,8.388-396
大连人民反抗日本殖民教育和文化统治的斗争/薛志刚//大连近代史研究,4.379-386
日据时期台湾“同化教育”研究——以“国(日)语同化”政策为中心/都斌//抗战史料研究,2.33-44
近代日本知识分子与侵略理论——以三木清为例/黄双双//抗战史料研究,2.45-50
中国残留孤儿问题における「日本语」——その问题性について/竹田稔和//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1.44-51
从“1972年体制”透视日本“一个中国”政策/蔡亮、王海滨//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2.97-107
中日满铁“平行线”交涉评析/胡玉海//亚洲问题研究论丛,1.140-146
中国的留日学生和研修生:双赢局面/韩冬临//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32-63
抓住历史机遇 实现民族复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董志正//大连近代史研究,2.1-7
中国抗战是世界性抗战——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蔡明德、关捷//大连近代史研究,2.8-24
关于抗日战争史及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王桧林//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4-2005.1-9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徐蓝//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4-2005.10-23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战后世界的人权事业——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张宏毅//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4-2005.24-36
论抗日战争中的中日思想战之日本观/刘恩格//大连近代史研究,4.28-41
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的战略演变四部曲/邢丽雅//大连近代史研究,2.25-47
日本侵华期间在东北修筑要塞奴役中国劳工调查/李秉刚、高嵩峰//大连近代史研究,2.90-126
大连国际情报组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陈光真//大连近代史研究,2.136-143
大连国际情报组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刘影//大连近代史研究,2.144-154
在抗日斗争中马占山与张学良的关系初探/宝顺//大连近代史研究,2.548-566
评抗日战争中的尾崎秀实/关伟//大连近代史研究,3.38-48
东北义勇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功绩/穆景元//大连近代史研究,3.49-62
东北官民为反对日本在临江设领所进行的斗争/张欣悦//大连近代史研究,3.63-69
论马占山指挥下的江桥抗战/刘淑梅、张春波//大连近代史研究,3.70-80
试论马占山与两海抗战/王丽//大连近代史研究,4.192-199
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初探/田晶//大连近代史研究,8.63-69
贵州部队与淞沪抗战/沈建忠//抗战史料研究,2.8-15
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对妇女性暴行的最新调查报告/经盛鸿//抗战史料研究,2.51-59
日本731部队与沈阳盟军战俘营/高建//抗战史料研究,2.71-79
对八路军平型关之战有关问题的考证与探讨/高凤山//抗战史料研究,2.88-98
侵华日军对江西地方农业的破坏/邹耕生//抗战史料研究,2.135-144
日本“解放”军(山西残留军)战俘在河北的看押、管制与改造/戴建军//抗战史料研究,2.145-152
陆军第八十四师平型关抗战情况考证/高斌、高士洁//抗战史料研究,3.72-79
平型关战役有关问题再探析/毕建忠//抗战史料研究,3.80-86
平型关大捷前后中共关于八路军战略方针的探析/潘泽庆//抗战史料研究,3.87-93
八路军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王聚英//抗战史料研究,3.94-97
1943年日军鲁西细菌战及其死亡人数/陈致远//抗战史料研究,3.98-105
日本海军航空队的侵华作战/高晓星//抗战史料研究,3.106-108
日本对华空袭罪行之探究/古琳晖//抗战史料研究,3.109-116
日军侵华战俘总论/何天义//抗战史料研究,3.117-124
从日方资料探南苑战斗日军行动——兼及赵登禹殉国经过/周进、丁伟//抗战史料研究,3.67-71
抗战期间华北敌灾情况的调研报告/谢忠厚//抗战史料研究,2.98-10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业损失述略/陈小琼//民国研究,6.38-47
战时日本对上海的经济掠夺/李峻//民国研究,6.5-16
战时日本在南京的毒化活动/曹大臣//民国研究,6.17-25
日伪统治时期南京金融业畸形繁荣之剖析/张福运//民国研究,6.26-30
日伪控制东北教育之目标剖析/杨家余//民国研究,6.31-37
合作与抵抗:中国资本家和日本占领当局的关系(1937-1945)/柯博文//民国研究,5.54-64
台儿庄战役的国际影响与国内地位问题/高鸣//民国研究,6.144-149
柏文蔚在日期间(1913—1915年)活动考/衡山宏章//民国研究,7.16-28
日机轰炸歙县造成伤亡及损失档案之考实/王生怀//民国研究,7.79-87
中日历史认识的学术对话——基于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对谈文章的理解/刘晓欣//抗战史料研究,3.1-7
人民掌握政权 惩处汉奸战犯/周爱民//大连近代史研究,8.496-511
新中国改造日本战犯是两次世界大战后处理战后问题的典范/沈宗艳//大连近代史研究,8.512-520
论谈我国留日教育百年沧桑/陈永明、徐敏民//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1.1-9
近期国内政策变化对日资企业的影响/吴伟民//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1.98-104
浅析日本ODA对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蔡亮//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2.198-213
论冷战后中日关系相互认知的错觉及危害/田野//世界现代史新论,3.460-467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中日相互认识的变化——以中日关系舆论调查为例/李玉//亚太研究论丛,9.1-26
山东省利用日本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范爱军、艾红梅//亚太发展研究,4.325-241
山东与日本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李晓鹏//亚太发展研究,4.441-450
金融危机影响下日本对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张岩、朱彦梅//亚太发展研究,5.244-252
3.2.5 中苏(俄)关系
晋商与中俄恰克图茶叶贸易——纪念伟大的茶叶之路/高春平//全球史评论,3.270-297
十月革命被中国认同的过程/林精华//俄罗斯文化评论,2.197-208
苏俄与中国西藏关系探析——基于两份档案材料的考察/程玉海、秦正为//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3.1-13
张学良与中东路事件的再探讨/赵守仁、田久川//大连近代史研究,1.363-381
中苏在东北特区中东路路权问题上的冲突(1923—1925)/布莱恩·齐亚森//民国研究,7.57-78
东北义勇军与苏联/朴宣泠//民国研究,4.103-112
中苏条约谈判中国民政府的东北外交战略/汪朝光//民国研究,4.94-102
战后初期中苏关于新疆俄侨的干涉/陈香苓//世界现代史新论,1.246-255
剖析溥仪抑留苏联的心路/宋伟宏//大连近代史研究,8.404-414
额尔古纳河畔华俄后裔的东正教文化调查报告/唐戈//基督教文化学刊,4.260-280
大连解放初期中苏合营公司探究/刘志民//大连近代史研究,8.340-346
1950年中苏联合上海防空保卫战/刘统//中国当代史研究,1.177-200
中俄战略作协作伙伴关系制约性因素之“中国威胁论”评析/黄登学//亚太发展研究,4.106-118
3.2.6 中国与朝鲜半岛
我的中朝、中韩关系史研究/杨昭全//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383-390
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郭锐、李晓倩//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364-375
中韩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张玉山、王圆//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444-460
建交二十年中国东北地区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回顾与对策建议/尚咏梅//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461-477
中国在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中的作用/朱明爱//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56-69
中华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林坚//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83-96
传入中国的朝鲜绘画/琴知雅//韩国学论文集,21.190-196
儒学在韩国的传承和现代性转换/刘萱//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102-110
清韩宗藩体制的礼仪体验与认识——以三跪九叩头礼为中心/王元周//北大史学,17.192-211
7—9世纪中韩经济交流浅析/王春辉//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46-56
七世纪中期唐与新罗关系的转向:新罗王金春秋庙号考释/刘海霞//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27-40
杜诗在韩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牛林杰//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111-120
元朝对高丽控制与干涉/朴延华//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93-109
元朝在高丽设置耽罗府之研究/林延华//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97-111
崔有海的明史行录和附录中卞献的诗/[韩国]金相日,汪波译//亚非研究,6.336-348
从《漂流录》看朝鲜前期朝鲜半岛士人的中国观/宋成有,崔昌源//韩国学论文集,21.134-148
从《漂海录》看明代中国人的朝鲜观/[韩]崔芝僖//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112-126
论金圣叹文学评点的传播与朝鲜王朝“文体反正”运动/韩梅//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33-141
朝鲜壬午兵变后李鸿章对朝政策的新变化/方民镐//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167-183
袁世凯与“朴定阳事件”/张礼恒//韩国研究论丛,25.102-117
元朝鲁国大长公主东嫁对韩国姓氏及人口的影响/王秋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3.206-216
蔼然有春风和气——朴趾源等朝鲜人笔下的乾隆/刘广铭//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334-346
浅谈朝鲜后期燕行使臣的个人外交——以申翠微《笔谭》为中心/金哲//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3.29-39
关于朝鲜共产主义者支持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的若干史实/权赫秀//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258-276
韩中现代文学相互关系一瞥——以鲁迅为中心/[韩国]金光植著,金京善译//亚非研究,5.218-238
“虹口事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王明飞//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355-382
论重庆时期中国国民政府的韩侨登记政策/石建国//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277-291
民国时期中国空军航校韩籍飞行员考述/崔凤春//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292-313
中国人士所见安重根义举的视角和反应/宋成有//大连近代史研究,7.126-149
中国人对日据时期韩国社会状况的观察与思考——以魏建功的在韩体验为例/[日]柴田清继//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157-158
19世纪80—90年代汉城的山东商人——对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档案的考察/刘畅//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204-219
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缘起——60年之后的一个评述/[美]史迪文·戈德温,游览译//冷战国际史研究,14.117-136
国际秩序的变化与中韩关系新面貌/[韩]李熙玉//韩国研究论丛,25.32-49
深化中韩关系 共建美好未来(序言)/沈定昌//韩国学论文集,21.1
中韩关系20年:成就、问题、对策/张慧智//韩国学论文集,21.1-15
中韩建交20年:取得的成果与面临的课题/王生//韩国学论文集,21.16-25
韩中建交20年以来待解决的难题/金珍镐//韩国学论文集,21.26-31
中韩合作解决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可能性研究/许寿童//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421-431
把握中韩关系发展特点,增强双方政治互信成果/满海峰//韩国学论文集,21.78-83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形势下的中韩关系/毕颖达//韩国学论文集,21.84-95
中韩对朝政策的相似性及其作用/巴殿军//韩国学论文集,21.96-105
中韩合作交流中的朝鲜问题/郑保勤//韩国学论文集,21.106-114
见证中韩建交的历程/张庭延//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1-9
韩国主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吕昕//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4.93-103
对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缺失的思考/王林昌//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3-5
中韩建交20年来经贸合作问题与展望/刘赛力//韩国学论文集,21.49-58
中韩经贸关系20年:回顾与展望/张东明、李论//韩国学论文集,21.59-67
浅析中韩二十年经贸合作进程及发展趋势/张东明//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432-443
山东省在韩国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及制约因素分析/范爱军、于增成//亚太发展研究,3.167-174
对中国进出口和韩国经济增长的预备考察/[韩]李玄宰//亚太发展研究,3.268-285
韩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失败的原因及对策/[韩]金东焕//亚太发展研究,3.408-424
我国吸引日韩直接投资的目标偏差及对策分析/张宏、尹永威//亚太发展研究,4.342-355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关于投资韩国的实证研究/蔡建红、杨颖//亚太发展研究,4.428-440
韩国企业在山东投资成功的因素分析/范真、姚东方//亚太发展研究,4.451-462
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范爱军、都春燕//亚太发展研究,5.206-214
面向21世纪的中韩经贸关系:课题与展望——以经贸合作关系为主/张东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1.49-62
韩国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对我国利用韩资的影响/李雪欣、高杨、提莫兹·维达斯图斯//亚洲问题研究论丛,7.47-60
在华韩资企业遇到的文化冲突问题/崔志鹰//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39-47
山东对韩国贸易的特点与对策/王鹏飞//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90-100
中韩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克服金融危机/张东明//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4.73-84
中韩FTA战略发展及对策探讨/张晓娜//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4.85-92
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推进与朝鲜半岛国家经济合作的课题展望/满海峰//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216-231
中韩劳务合作的现实基础与模式选择/罗元文、王淑娟//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193-199
推动中韩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徐步//韩国研究论丛,25.1-8
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结构特色和发展模式/石源华//韩国研究论丛,25.9-21
中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理由与合作方向/[韩]黄载皓//韩国研究论丛,25.22-31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中韩关系——以中韩渔业纠纷与冲突为例/邱昌情//韩国研究论丛,25.50-61
韩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迁及其存在的问题/刘宝全//韩国学论文集,21.115-124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代韩中军事关系的发展方向/李昌衡//韩国学论文集,21.32-37
韩中社会人文交流和韩中关系20年/李奎春//韩国学论文集,21.38-48
建交20年来中韩在环境生态和灾害治理领域的共同应对与合作/魏志江//韩国学论文集,21.68-77
中国研究韩国学的动向分析(以1990—2009年为例)/具洸范//韩国学论文集,21.125-133
中国的留学生教育与中韩教育交流/牛林杰//亚太发展研究,4.591-603
中韩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温及其原因/沈定昌//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152-161
“韩流”现象浅析/宋致欣//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222-230
试析中韩考古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李慧竹//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181-190
3.2.7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关系
从设置看元代与西南周边国家的藩属关系/周芳//全球史评论,3.139-153
汉唐外来文明中的驯象/王永平//全球史评论,3.247-269
Relations among Malacca, Ryukyu and South China during 15th-18th Centuries through Lidai Baoan of Ryukyu Kingdom/Takeshi Hamashita(滨下武志) //海洋史研究,1.18-31
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在南亚/佟加蒙//亚非研究,4.355-363
郑和在南亚/佟加蒙//亚非研究,5.303-313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巴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沈山、孟庆华、乔洁//巴基斯坦研究,1.26-32
论新世纪中巴两国的全方位外交/杨晓燕//巴基斯坦研究,1.33-41
中巴边界的历史追溯及其背景考察/姜新//巴基斯坦研究,1.55-65
当代国际风云变幻下的中巴关系:挑战与机遇——“中巴友谊终结论”辨析/尚劝余//亚非研究,5.29-41
唐代中国与印度、内地与西域文化交流——以毗沙门天王流变味考察个案/王涛//全球史评论,3.209-219
汉唐时代印度香药入华史研究/温翠芳//全球史评论,3.223-246
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印度]曼莫汉·辛格,郁龙余译//亚非研究,2.5-11
印度和中国——文明之间的和谐/[印度]索尼娅·甘地,郁龙余译//亚非研究,2.12-15
纪念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创立者——谭云山先生/董友忱//亚非研究,311-20
东方文明的气质和中印研究的灵魂/谭中//亚非研究,3.3-10
中尼跨国犯罪问题探讨/次仁//亚非研究,4.75-87
合理的利己主义:中印关系主体间性的活的灵魂/苏永旭//亚非研究,5.3-13
关于中印关系的几点思考/王宏纬//亚非研究,6.22-38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中国影视作品在东南亚的传播/吴杰伟//亚太研究论丛,9.112-124
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土地神信仰/许永璋//亚非研究,5.314-328
东南亚国家对南海石油资源的开发及其影响——以菲、马、印尼、文莱为考察中心/郭渊//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107-163
中国对东盟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王厚双、任靓//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160-174
越南战争与中国文化大革命前的三线防卫计划(1964—1966)/吕德量//冷战国际史研究,14.63-88
1600—1750年前后的华南港口和亚洲海上贸易/普塔克(Roderich Ptak)著,冯令仪译//海洋史研究,1.241-256
试论宋朝对大理国和越南的治理/于爱华//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5.289-303
中国与越南的双边关系/秦赛男//亚非研究,1.223-229
简述越南北属时期的汉语教学情况/王嘉//亚非研究,4.473-481
二战后泰国华人华侨政策与华人经济的发展/陈利//亚非研究,1.128-133
马来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与政策/张苏华//亚非研究,1.230-235
泰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背景/陈利//亚非研究,3. 500-508
在泰国清迈的中国云南人/[泰]班侬·拉姆盖//全球史评论,5.345-366
饮水不忘掘井人——马来西亚父子总理与中国/张苏华//亚非研究,4.62-74
《三国演义》在马来西亚的翻译与传播历史初探/韩笑//亚非研究,6.374-392
中国“和为贵”传统文化与中国——印度尼西亚战略伙伴关系/梁立基//亚非研究,3.79-95
老挝的中国学研究及汉语教育/陆蕴联//亚非研究,3.471-485
《西游记》缩写版本——《孙悟空》在老挝的翻译和传播/李锷//亚非研究,5.207-217
菲律宾早期的中文刻本再研究——以《新编格物穷理便览》为中心/张西华//亚非研究,4.437-461
菲律宾与辛亥革命/[菲]洪玉华//亚太研究论丛,9.125-134
缅甸的中国学研究/赵瑾//亚非研究,4.462-472
自我与他者——柬埔寨形象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历史流变/梁鹏//亚非研究,5.252-275
从考古遗迹看文莱—中国的友好关系/[文莱]奥斯曼博士著,苏莹莹、梁燕译//亚非研究,5.372-392
3.2.8 中非关系
试析21世纪的中非战略伙伴关系/孙晓萌//亚非研究,1.213-222
论中国的非洲战略与中非关系/李安山//亚非研究,2.61-88
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关系的新发展/罗建波//亚非研究,2.124-136
殖民主义下非洲政治制度的连贯性/[尼日利亚]J. F. A. 阿贾伊著,孙晓萌译//亚非研究,2.152-159
论中非农业合作/刘晓燕//亚非研究,4.110-120
中国与非洲地区安全关系/赵昌会//亚非研究,5.56-74
中非关系的发展及其软实力效应/罗建波、张佳梅//亚非研究,6.3-21
中国与国际政治经济:非洲的机遇/[肯尼亚]提根//中国与世界,2.69-78
3.2.9 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
唐代中国与阿拉伯海上交通航线考释/李金明//海洋史研究,1.3-17
新华网与中加关系/林森//加拿大研究,5.100-112
21世纪中加关系中的能源及环境问题/Olga V. Alexeeva//加拿大研究,5.113-128
展望东方——面向西方:中国的崛起与加拿大的未来/包天民、朱华凝//加拿大研究,5.129-141
加拿大在中国的“公众形象”与加中关系/朱毓朝//加拿大研究,5.142-158
1978—2011年加拿大高校在加中关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Ken Leyton Brown、茄东燕//加拿大研究,5.159-171
加中关系中加拿大学者作用的反应/Bernie Michael Frolic//加拿大研究,5.172-180
中加文化外交的比较研究——制度性差异与文化性差异/胡悦//加拿大研究,5.181-193
关于中加大学合作的历史性反思/徐美德、潘乃容、查强//加拿大研究,5.194-210
关于当代澳大利亚华人新移民的基本社会特征分析/张秋山//世界现代史新论,4.133-143
中澳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洪邮生、李泽生//世界现代史新论,4.239-247
伊朗核问题和中国之利益/沈丁立//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14-27
论波斯帝国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冯定雄//犹太研究,3.217-227
试论犹太教哈西德派在华历史与现状及其意义/刘精忠、褚国锋//犹太研究,10.156-170
阿拉伯传媒中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系列报道“中国周”节目为例/丁淑红//亚非研究,4.34-45
3.3 日本
论武士道、武士精神与军国主义思想的融合/郭富纯//大连近代史研究,2.71-81
从历史的发展嬗变中看日本国家战略的一贯基本走向/王珍仁//大连近代史研究,2.263-282
“皇国史观”是日本否认侵略历史的思想根源/王江鹏//大连近代史研究,2.296-310
近年来日本否认侵略历史之探析/刘力维//大连近代史研究,3.25-37
论日本近代的“皇国史观”/刘淑梅、李箭//大连近代史研究,4.42-51
简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黄志强//大连近代史研究,4.52-60
论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的“思想战”/周彦//大连近代史研究,4.119-128
对小村寿太郎碑的考究/周爱民//大连近代史研究,8.160-170
中江丑吉是否为共产国际代表考析/邓权伟//日本学,1.253-264
日本明治政府官派留华学生之嚆矢/孙伟珍//日本学,2.315-328
“新闻自由”还是“国家机密”——对日本“西山事件”的历史思考/滕凯炜//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88-106
日本高校驻华办事处的设立与中日高等教育交流/李洪权//日本学,1.283-304
英国外交官萨道义的日本研究与幕末生麦事件/边文峰//日本学,2.52-65
二战后日本新宗教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与作用/邵宏伟//日本学,1.90-109
日本外交研究:从野田访华看野田内阁的对华政策/林晓光//日本学,2.98-107
四次历史教科书风波评述/宋成有//大连近代史研究,6.404-425
日本TPP政策之困/王广涛//国际政治科学,32.63-90
日本TPP战略的决定因素和决策机制/宋磊//日本学,2.155-169
防范中的合作——浅析日俄关系中的能源因素/徐海燕//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226-239
“和魂洋才”——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独特方式/俞素美//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1.28-34
移民问题与日本的大国地位/祝曙光、张建伟//世界现代史新论,4.257-266
论日本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作用——东亚地区国际分工格局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张乃丽、王凯//亚太发展研究,3.220-232
日本经济走强与东亚地区竞争力/邵志勤//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29-38
日本的EPA战略/黄莺//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78-89
冷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耿丽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6.221-230
日朝关系的发展及其意义/徐文吉//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10-19
韩日建交的历史考察/刘宝全//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32-45
朝鲜核危机中的日本因素分子/焦佩//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2.101-108
“朝核问题”与日朝邦交正常化/姜龙范、姜辉//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414-433
战后在日朝鲜人社会与半岛南北的关系/郑信哲//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406-420
试析日本对非政策及其特点——兼谈第四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潘华琼//亚非研究,3.149-164
日本近代汉学研究——兼及文化认同和“文化基因”说/陶德民//当代海外中国研究,1.265-274
张伯伦《日本事物志》解读/聂友军//日本学,1.157-177
战前日本右翼势力研究——关于“大亚细亚主义”与“国家改造论”的历史考察/周彦、林晓光//日本学,2.238-258
浅谈日本武士道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国宇、张晓刚//大连近代史研究,8.19-27
论日本近现代右翼思想之演变/周彦//大连近代史研究,8.28-37
日本近代蔑视型中国观的形成/杨栋梁//南开日本研究,2013.1-41
日本民族主义中的“美国身影”/[日]米原谦,刁迎春译//南开日本研究,2012.166-188
日本媒体的右倾化大众宣传——关于中国的报道和宣传/韩景芳//人文社会科学新探,1.134-141
日俄战争前后日本宗教界的战争观——以《新佛教》、《六合杂志》为中心/梁明霞//日本学,1.37-59
浅谈日本基督教思想家内村鉴三的战争观/葛奇蹊//日本学,1.76-89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经济原因/于春梅//大连近代史研究,3.82-90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的外扩思潮/吴丽华//大连近代史研究,3.91-101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与甲午、甲辰战争/郭富纯//大连近代史研究,1.43-57
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朝鲜被吞并——兼论安重根义举的历史背景/姜天明、宋香谒、赵明辉//亚洲问题研究论丛,3.199-205
日本近代“征韩外交”再探/王明星//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244-268
日帝朝鲜总督府的铁路官员与铁路政策——以大村卓一的“朝满铁路连接”构想为中心/[韩]郑在贞//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494-523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的历史真相和国际法评价/[韩]都时焕//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137-147
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的同盟外交/邢丽雅//大连近代史研究,4.129-140
论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之异同/王素怡、张晓刚//大连近代史研究,5.218-231
论甲辰日俄战争/关捷、刘志超//大连近代史研究,1.152-171
关于日本驱逐舰队偷袭旅顺口俄舰队两个问题的辨析/董志正//大连近代史研究,1.172-177
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在辽东半岛登陆地点考辨/寒放、云心//大连近代史研究,1.186-198
日俄“满蒙”争夺三部曲/吴丽华、刘恩格//大连近代史研究,2.326-343
日俄战争原因的再认识/周彦//大连近代史研究,2.355-365
从日俄战争透析沙俄失败的原因/李华忠、薛剑符//大连近代史研究,2.366-374
简述日俄战争前夕日俄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争夺/杨慧慧//大连近代史研究,2.275-384
日俄旅顺二〇三高地争夺战述论/潘茂忠//大连近代史研究,2.385-393
日俄得利寺之战/崔再尚//大连近代史研究,2.394-402
日俄战争后日本对旅大地区的统治与扩张/周彦//大连近代史研究,3.191-200
论日俄战争与甲午战争两者间的关联/徐凤江、庞晶//大连近代史研究,4.141-148
日俄战争之起因/穆景元//大连近代史研究,5.178-190
日俄金州南山战役评述/薛志刚//大连近代史研究,5.202-207
日俄战争给瓦房店造成的深重灾难/崔再尚//大连近代史研究,5.208-217
论近代日俄两国的“满蒙”争夺战及对东亚政局的影响/于春梅、张春波//大连近代史研究,5.232-244
日俄战争中日本对外国的报道管制与策略研究/石若一、桂明宇、杨红//大连近代史研究,6.124-135
简析美日媒体对日俄战争的评论/周爽//大连近代史研究,7.102-113
论《日俄密约》的性质及其对中国的危害/黄定天、钟哲然//大连近代史研究,7.114-123
近代日本留学生在日俄战争中的历史作用/胡连成//大连近代史研究,8.130-139
日俄战争中日军三次塞港行动/崔再尚//大连近代史研究,8.149-159
日俄帝国主义对中东铁路的争夺/石岩//大连近代史研究,8.204-213
对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国内“举国一致”现象的分析/史桂芳//抗战史料研究,3.54-59
残酷的统治 罪恶的战争/周祥令//大连近代史研究,1.199-227
日本侵占东北时期殖民教育实质之探讨/关伟、关捷//大连近代史研究,1.228-23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的特点/于耀洲//大连近代史研究,4.360-369
近代日本利用宗教侵华及其对中国宗教文化的破坏/吴丽华//大连近代史研究,4.19-27
从日本在辽宁教育方针的演变看殖民教育的本质/张淑香//大连近代史研究,4.370-378
殖民统治时期日系佛教在大连地区的“开教”活动/王晓峰//大连近代史研究,6.267-273
旅顺人民反抗日本殖民教育奴役的斗争/薛志刚//大连近代史研究,6.286-291
神社——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进行文化侵略的主要形式/陈春萍、田丽梅//大连近代史研究,7.249-260
近代日本佛教的发展、战争态度及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教/关国磊//大连近代史研究,7.273-282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奴化教育——以旅大地区为例/阎利//大连近代史研究,8.186-194
日本对我国东北钢铁资源的掠夺及其后果/薛志刚//大连近代史研究,8.195-203
日本神道及其在东北建立神社的意图/关国磊//大连近代史研究,8.230-238
日本在台湾实施殖民主义教育的若干实例考察/王振瑜//日本学,1.220-241
森山守次与《满洲日日新闻创刊》/[日]谷胜军//日本学,2.329-342
“满映”电影《迎春花》浅析/[日]古市雅子//日本学,1.178-186
后藤新平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创建/王珍仁//大连近代史研究,1.273-292
战后日本缘何否认侵略历史/刘力维//大连近代史研究,2.283-295
侵华日军野战铁道提理部探析/赵云鹏//大连近代史研究,2.462-470
满铁与“九一八”事变/郭铁桩//大连近代史研究,2.471-487
内田康哉总裁与满洲事变/[日]山崎元干著,王丹菲译//大连近代史研究,2.488-494
九一八事变后,满铁攫取我国东北铁路路权的始末/郭铁桩//大连近代史研究,3.357-369
满铁,日本侵华扩张的桥头堡/王珍仁//大连近代史研究,3.338-356
论“满铁”对华的文化侵略与渗透/王珍仁//大连近代史研究,4.333-347
七七事变前后,满铁对华北经济的侵略与掠夺/郭铁桩//大连近代史研究,7.315-329
日本侵华历史的罪证:满铁大连图书馆/王玉芹//大连近代史研究,8.207-215
后藤新平“文装武备论”是满铁文化侵略政策的精神母体/李娜//大连近代史研究,6.190-203
日本对东北民众的金融剥削/王晓峰//大连近代史研究,7.261-273
论伪满洲国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政权/张薇//大连近代史研究,8.256-268
关东州殖民统治机构建立、演变状况述论/郭铁桩、王健//大连近代史研究,4.264-286
关东州财政及其为日本筹集战争经费的措施/韩俊英、张越//大连近代史研究,4.287-300
大连近代史上最大的一宗抗日斗争案——日本当局在侦办抗日谋略团一案中迫害大连工人的罪行/刘功成//大连近代史研究,4.160-175
日本在中国东北奴役劳工的罪恶历史/陶莎、赵守仁//大连近代史研究,8.193-206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炮制伪满鸦片专卖政策的经过及其实质/张彤、郑敏//大连近代史研究,5.401-421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棉纺织工业的发展/金桡青//大连近代史研究,8.216-223
哈尔滨犹太人与日本的“河豚鱼计划”/王志军//犹太研究,6.121-134
日本731细菌部队在中国的罪行/田瑞雪//大连近代史研究,7.355-364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实施细菌战与化学战之研究/陈宏//大连近代史研究,7.379-391
“奉天俘虏收容所”盟军战俘的特殊斗争/田晶//大连近代史研究,7.404-413
“奉天俘虏收容所”盟军俘虏遭受细菌试验的例证/石岩//大连近代史研究,7.414-422
日机轰炸歙县造成伤亡及损失档案之考实/王生怀//民国研究,7.79-87
田中义一与九一八事变/刘恩格、范斌//大连近代史研究,8.172-180
关于九一八事变深层次原因的研究/张淑香//大连近代史研究,8.181-192
宣传与鼓噪:日本文学与九一八事变/胡连成//大连近代史研究,8.38-45
天皇裕仁处理“二二六”事变的历史思考/张海艳//大连近代史研究,8.69-74
关东军抗命发动九一八事变探析/张瑞强//大连近代史研究,8.75-81
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孙吴胜山要塞探秘/陈春萍//大连近代史研究,8.222-229
3.4 朝鲜半岛
东亚历史上围绕朝鲜半岛问题的大国较量/陈奉林//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234-248
从考古资料看西域文化在新罗的传播/孙泓//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65-78
朝鲜世祖王对明朝建州女真部的策略述论/王臻//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110-120
朝鲜通信使与日本人的文化交流的一面——为应酬汉诗而倾注心血的“汉书生”/管宗次//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356-36
试论5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新罗与百济的同盟关系/金锦子//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47-64
万历朝鲜之役后期的中朝党争与外交/黄修志//韩国研究论丛,25.171-183
夷齐论与朝鲜后期政治/王元周//韩国研究论丛,25.128-147
日俄争夺与“三八线”的由来/王明星//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220-233
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李岩//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284-304
朝鲜近代开化思想与“中华观”的嬗变——以19世纪80年代初期开化思想为中心/金成镐//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184-203
大连地区的韩国人民族独立运动及其研究的重点/刘秉虎//大连近代史研究,5.292-300
20世纪30年代前期韩国人在大连从事的抗日运动——以柳相根、崔兴植、李会荣的义举为主/[韩]朴桓,桂明宇译//大连近代史研究,5.301-312
牺牲在旅顺监狱中的三位韩国烈士/曹文奇//大连近代史研究,7.150-158
论申采浩的民族主义历史史学观及献身民族独立的活动/朴龙根//大连近代史研究,7.159-166
李会荣与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由林鹏//大连近代史研究,7.167~174
李会荣与新民会所建立的反日独立运动基地/崔再尚//大连近代史研究,7.175~183
安重根“东洋和平论”与福泽渝吉“东洋政略论”评述/宋成有//大连近代史研究,8.348-366
安重根、李会荣的和平思想和献身精神/王珍仁//大连近代史研究,8.367-380
中国人民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密切关系——中国援助韩国独立运动的基本特点/宋成有//大连近代史研究,8.290-303
安重根义举的后续影响及其历史作用/石源华//大连近代史研究,8.304-313
《东洋和平论》及安重根东亚和平思想探析/车霁虹//大连近代史研究,8.329-337
安重根被关押到旅顺监狱的因由/汪昱//大连近代史研究,8.338-345
安重根与《东洋和平论》/[日]中野泰雄,赵悦译//大连近代史研究,8.346-355
安重根的《东洋和平论》和东北亚经济共同论/[韩]金永镐,王莉丽译//大连近代史研究,8.356-363
朝鲜战争中的冲突管理问题研究/王宜胜//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391-413
美朝新加坡协议后六方会谈的困境/张琏瑰//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450-465
美苏划定“三八线”及分占朝鲜政策探析/李春虎//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314-341
试论韩国的越南战争“红利”/韩忠富//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376-390
派越韩军海外勤务津贴浅析/韩忠富//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169-180
战后日朝建交谈判主动性换位探析/宫笠俐//韩国研究论丛,25.88-101
浅议中日韩合作的基础与障碍/刘红//亚洲问题研究论丛,3.136-144
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对朝鲜政策的成果与界限/[韩]河相植//亚太发展研究,5.66-80
论韩国卢武铉政府的东亚地区政策/刘昌明、徐峥//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48-60
卢武铉主义与韩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刘昌明、徐峥//亚太发展研究,4.26-40
李明博政府执政后的韩朝关系/张英//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434-449
李明博的“新亚洲外交战略”研究/刘昌明//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4.37-42
李明博政府的外交政策探析/朱明爱//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4.43-60
李明博政府的“天安舰外交”:过程及评价——兼论韩国外交的困境/韩献栋//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24-40
韩国华侨社会调研/崔志鹰、方秀玉、陆长荣//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4.342-363
浅论李明博政府的对朝外交政策与韩朝关系/朱明爱//亚太发展研究,5.136-148
朝鲜半岛北南交流的发展与课题/徐文吉//亚太发展研究,4.63-77
朝鲜半岛形势及对“六方会谈”的展望/华尔夫·科萨//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17-31
朝鲜半岛危机的连续扩撒/道格·班都//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32-61
第四轮“六方问题”后的朝核问题:老问题与新前景/朱锋//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125-140
朝核问题发展趋势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陈佩尧//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141-156
增信释疑,逐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张祖谦//亚洲问题研究论丛,2.157-162
朝鲜核问题探讨——朝美战略对峙的视角/张东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3.125-135
韩日独岛纷争及其解决机制/焦佩//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4.61-72
“韩总联”的兴衰和朝日关系/白洁//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4.162-174
“朝鲜半岛新和平构想”解读与思考/谭红梅、张玉山//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6-16
“天安舰事件”的影响及中国的朝鲜半岛危机管理对策/郭锐、王箫轲//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17-23
试析韩国政治民族主义对21世纪初朝韩关系发展的影响——兼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比较/王生、王宇轩//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41-55
在韩国电影的影像表达中感受南北关系/宋永乐、张仁涛//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197-208
论韩国的朝鲜半岛统一政策——从卢泰愚政府到卢武铉政府/杨鲁慧、刘向华//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8-19
离散家族相逢与朝鲜半岛南北合作/刘宝全//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70-77
外部势力干涉下的南北分裂——朝鲜半岛分裂原因分析/刘畅//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57-66
万、鲜两案后的《申报》舆论/刘永生//世界现代史新论,3.380-390
3.5亚洲其他地区
为何爆发内战:塔吉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比较/曾向红、陈一一//国际政治科学,32.91-124
意料之外的蒙古民主化转型——与中亚五国的对比研究/巴拉日·绍隆陶伊,邰浴日译//冷战国际史研究,13.57-74
论邻国效应与蒙古国经济增长波动:文献进展、理论模型与经验数据/保建云//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348-361
东南亚区域化发展的过程及前景/顾佳赟//亚非研究,1.204-212
苦难与反抗——浅析殖民经济体系对东南亚的冲击/许瀚艺//亚非研究,5.14-28
南洋风云:活跃在海上的海盗、英雄、商人/安乐博(Robert Antony)著,张兰馨译//海洋史研究,1.153-170
鄚玖、鄚天赐与河仙政权(港口国)/李庆新//海洋史研究,1.171-216
从“柏威夏寺申遗”引发的泰柬纷争看两国历史恩怨及现状/陈利//亚非研究,2.170-178
18世纪越南铸币及其在亚洲的流通/李塔娜(Li Tana)著,徐素琴译//海洋史研究,1.217-238
试析缅甸迁都之原因及国内外反响/赵瑾//亚非研究,1.66-76
印尼威权统治结束后的亚齐分离运动/张洁//现代化研究,1.201-231
试论战后越南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道路/梁志明//亚非研究,4.323-347
柬埔寨宗教的传入与发展概述/顾佳赟//亚非研究,3.398-416
斯里兰卡国家利益考量中的中美权重初步分析/马仲武、徐亮//亚非研究,6.76-84
析19世纪缅甸人在泰国清迈地区的族群融合/杨国影//亚太研究论丛,9.135-150
老挝与日本的关系/张良民//亚非研究,4.24-33
萨珊波斯帝国与中国—拜占庭文化交流/张绪山//全球史评论,3.93-110
全球化与中东政治民主化/卢少志//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219-231
阿富汗战争初期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评析/李健、付有强//世界现代史新论,4.104-107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东的嬗变/车效梅//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206-218
“巴库公社”的建立与土耳其和英国对巴库的争夺/王泽壮、喻方洲//世界现代史新论,4.1-10
试析冷战结束以后的土以关系/丁大力//亚非研究,5.75-85
试析土耳其加入欧盟之进程/李智育//亚非研究,1.194-203
“阿拉伯之春”与土耳其模式/王鑫玮、王锁劳//亚太研究论丛,9.188-204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分析/佟加蒙//亚非研究,3.165-173
印巴分治:谁之过?/谌焕义//世界现代史新论,3.337-345
印度:遏制的对象还是平衡的支点——美、印核能合作背景下的中印关系思考/贾蒙//亚非研究,1.187-193
印巴核问题及对地区和世界安全的影响/赵伯乐//亚非研究,3. 105-114
印度文明对马来文化的作用及影响/[马来西亚]侯赛因·亚哈亚著,苏莹莹译//亚非研究,3. 509-515
印巴地区的宗教冲突/唐孟生//亚太研究论丛,9.165 -187
印度经济外交评析/张淑兰、林铭芳//亚太发展研究,3.184-193
外来移民与1979—1985年印度阿萨姆危机/罗智国//现代化研究,3.373-392
印度与亚洲区域合作/张淑兰、赵树行//亚太发展研究,5.104-112
澳大利亚与APEC(1989—1995)——兼论APEC对澳亚关系的影响/张秋生//世界现代史新论,3.432-438
解读入侵的真正含义:对西班牙和美国入侵关岛的历史编纂的考察/[美]安妮·佩雷兹·哈托里//全球史评论,1.250-260
四、美洲国际关系史研究
4.1 美国
4.1.1 美国外交
从国会情报监督的演变看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外交权之争/刘磊//世界现代史新论,4.44-52
记忆与美国外交——美国对外关系研究的新趋向/李金仙//北大史学,17.337-362
美国犹太利益集团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操作机制/唐立新//犹太研究,6.105-120
犹太人、美国信条和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汪舒明//9.164-177
从后现代视角考察美国外交/[美]琼·霍夫著,邓峰译//冷战国际史研究,14.111-116
“中间道路”及其困境——1945—1960年美国“非殖民化”政策评析/毕元辉//世界现代史新论,4.144-155
试论史汀生主义的历史作用/闫自兵//珞珈史苑,2011.402-415
1948年:美国谋求中苏分裂之肇始——杜鲁门政府“楔子战略”出台述论/滕帅//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175-188
冷战初期美国“隐秘行动”政策的制订/白建才//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22-38
试析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出台之成因/葛兆富//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64-78
试论争取进步联盟计划/王伟//世界现代史新论,3.216-219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权外交政策形成史论/郭永虎、薛丹//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240-255
论1971年南亚危机中美国的均势主义与人道主义/栗广//珞珈史苑,2011.386-398
论基辛格均势外交的历史哲学基础/徐萍//世界现代史新论,3.244-250
美利坚“新帝国”与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国际关系走向/张宏毅//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1-9
美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利益分析/张春燕、李智育//亚非研究,4.13-23
4.1.2 美国与苏联—俄罗斯关系
列宁时期的美苏关系探析/曹广金//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73-100
1946年杜鲁门政府对苏联联合国政策的观察/韩长青//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1-22
试析影响苏美建交的几大障碍/曹广全//世界现代史新论,3.324-330
4.1.3 美国与亚洲
美国海军与20世纪初美国亚太政策的形成/温雪梅//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51-63
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的防务战略探析/范丽萍//世界现代史新论,3.208-215
从占领市场到控制资源——美国在亚洲地区石油战略的转变/邱建群//亚洲问题研究论丛,3.145-160
美国亚洲战略评价/沈丁立//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203-213
从美国收购南满铁路失败看20世纪初的美日关系/杨宗鸣//大连近代史研究,5.455-463
美国胡佛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态度及政策的演变/黄定天、段永富//大连近代史研究,6.352-367
日俄战争期间美国扶日拒俄及其对战争的影响/王万涛//大连近代史研究,1.178-185
奥巴马政府对日外交探析/黄凤志、吕平//世界现代史新论,4.319-329
美日同盟与国际多极体系/杨光、张燕霞//亚太发展研究,4.13-25
韩日两国对美自由贸易协定政策比较研究/吴太行//韩国研究论丛,25.73-87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崔日明、李兵、张楠//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231-337
美军军政统治时期韩国新经济基础的形成/徐萍//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80-95
美国对中苏结盟的反应与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沈志华、姚昱//北大史学,17.266-297
战后初期,美国在大连地区的活动/黄定天、王惠宇//大连近代史研究,5.443-454
简论1947—1968年美巴关系的发展变迁/张威//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210-225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印度尼西亚的援助政策/孙丽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78-87
美国对中亚政策的演变/翟立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28-40
美国在中亚的权力政治/翟立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214-225
美菲战争(1899—1902)与反帝国主义者/林义胜//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10.323-330
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政策和影响/宋云伟//世界现代史新论,3.90-98
美国对缅甸的人权外交刍议/范丽萍//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39-50
试论杜鲁门时期的东南亚政策/刘莲芬//世界现代史新论,3.188-194
试析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老挝政策/刘莲芬//世界现代史新论,4.53-58
老挝与美国的关系/张良民//亚非研究,3. 96-104
第二次中东战争与美国的石油外交/赵庆寺//人文社会科学新探,1.77-86
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及其启示/郭欣//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241-255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心理战的策略研究/冀伯祥、游礼兵//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256-265
试论核问题背后的美伊关系/赵庆寺//人文社会科学新探,3.55-64
从双边到三角——冷战结束前后中美印关系的变化浅析/郭梅花//世界现代史新论,3.439-445
民主党胜利与中日关系/王少普//亚太发展研究,5.29-37
当前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2004年度美国对台关系的政策分析/耿丽华//亚洲问题研究论丛,3.116-124
美中合作:亚洲和平与发展的“金钥匙”/道格·班都//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1-13
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崛起/时殷弘//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41-47
中美贸易与东亚制造业供应链/丹尼尔·格里斯伍德//亚洲问题研究论丛,4.175-192
4.1.4 美欧关系
浅析1855—1856年英美募兵危机/尚永强//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1-14
试评美国与南罗蒂尔问题/王若茜//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57-72
美国宪政与魏玛宪法/陈从阳//世界现代史新论,3.122-128
美国的欧洲经济战略与1933—1940年的对德政策/程文进//世界现代史新论,3.99-107
20世纪40—50年代美英对于国际经济霸权的争夺/申晓若、杨一帆//现代化研究,5.143-153
西班牙与美国“棉花贷款”问题初探/吴涵//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129-141
美国外交政策与英国在埃及地位的衰落/方长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189-209
棘手的盟友——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冰岛政策研究(1953—1960)/游览//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23-77
艾森豪威尔政府冰岛政策探微/纪胜利//世界现代史新论,3.201-207
艾森豪威尔与战时美国欧洲战略的形成/李积顺//世界现代史新论,3.108-113
4.1.5 美国与美洲其他国家地区
加美特殊关系的建立与加拿大的崛起/周剑云//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编,2.97-106
4.2 美洲其他地区
解析哈珀政府前期的“价值观外交”/董宜坤//加拿大研究,5.211-220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对外文化推广战略/李洪峰//加拿大研究,5.312-320
加拿大阿卡迪亚人:一个饱受殖民者之间争夺海外领地创伤的民族/李来发、杨莉萍//加拿大研究,5.341-348
“橡胶繁荣”与巴西—玻利维亚的边界变迁/董经胜//亚太研究论丛,9.205-216
五、非洲国际关系史研究
西方对非援助效果及中非经济合作/罗建波//国际政治科学,33.1-32
浅析苏丹乌玛党今昔/王玉玉//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256-267
卡扎菲时期利比亚与美国关系的演变/闫伟//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164-215
试论阿尔及利亚争取民族独立斗争期间的中阿关系(1958—1962)/李潜虞//冷战国际史研究,14.89-110
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源与对策探析/杨廷智//亚非研究,3.183-194
坦桑联合踏着困难前进/孙宝华//亚非研究,1.34-55
卜弥格神父来自莫桑比克关于卡弗尔国的报道/张振辉译//亚非研究,2.557-569
非洲殖民主义统治的史学评述/马丁·克莱因著,孙晓萌译//亚非研究,4.378-384
六、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法方法论:法学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地位/何志鹏、王元//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202-274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美国学者的回顾、反思和展望/王彦志//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275-299
国际政治中的国际法及其关联性:一种从国际法的功能视角的分析/[日]大沼保昭,高云端译//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300-332
作为国际社会的朝贡体系/[英]张勇进、巴里·布赞//国际政治科学,31.24-60
非对称性与中国的朝贡体系/[美]布兰德利·沃马克著,温卫杰、万鹏译,林民旺校//国际政治科学,33.33-54
国际关系中的情景分析/牛长振//国际政治科学,31.61-83
攻防平衡理论及其批判/王伟光//国际政治科学,31.84-120
实力与决心的较量——三方不对称军事威慑博弈分析/曹金绪//国际政治科学,34.1-34
安全困境与族群冲突——基于“机制+因素”的分析框架/王凯、唐世平//国际政治科学,35.1-36
多方调停效果的社会网络分析/陈冲//国际政治科学,32.18-62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清华路径/张锋//国际政治科学,32.125-156
进攻性自由主义理论初探/陈麒安//国际政治科学,33.55-88
中国外援的自由国际主义性质/[荷]沃德·沃姆丹姆著,谢超译//国际政治科学,34.121-155
资源转化效率——考量军事能力的新视角/郭扬//国际政治科学,35.37-61
实力变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基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的分析/谢超//国际政治科学,35.62-88
建国以来大陆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定量分析/赵文亮//世界现代史新论,3.141-152
国际政治中的认知转变——以美国对中国的“认知转变”为例/李少丹//国际政治科学,35.89-106
和平建构的困境与中国的全球权力/[美]艾伦·亨特//中国与世界,2.17-31
基于SWOT分析的中美石油博弈/赵庆寺//人文社会科学新探,4.131-150
海根(Hagan)外交政策国内分析模型的适用性分析——以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对北政策为例/焦佩//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70-79
七、国际组织研究
7.1 世界贸易组织(WTO)
WTO宪法化的第三条道路:WTO司法宪法论及其批评/陈喜峰//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142-201
WTO与沙特政府管理/刘欣路//亚非研究,3.174-182
多哈回合谈判何去何从/孔庆峰、公维丽//亚太发展研究,5.224-234
7.2 欧盟(欧共体)
“独立主权国家的自愿合作是建设欧洲共同体的最佳途径”——撒切尔夫人对欧洲一体化中国家主权原则的坚持/黄正柏//世界现代史新论,3.289-298
欧盟:构成我们未来生活的一个部分/[比]杰尔文//基督教文化学刊,6.177-199
欧盟禁毒政策缘起与完善的历史考察/贾文华//世界现代史新论,3.271-280
欧洲议会在欧共体立法与决策中地位和作用的演变及其限度/黄正柏//世界现代史新论,1.165-194
试析欧盟发展合作政策对印度—欧盟关系的影响/金永丽//世界现代史新论,3.281-288
7.3 东南亚国家联盟
论冷战时期我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刘少华//世界现代史新论,1.467-478
老挝与东盟的关系/张良民//亚非研究,2.137-151
析印度—东盟关系的历史演进/张淑兰、王代金//亚太发展研究,4.41-52
东亚合作中东盟的主导权与制约因素/倪保志、赵丽萍//亚太发展研究,4.78-88
7.4 其他国际组织或机构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处活动及中日外交反应/于耀洲//大连近代史研究,8.46-55
透过《Truth》史料的发现与公布再谈国联调查团东北之行/金恒薇//大连近代史研究,8.56-62
北约成员对美防区外战争的反应/吴宇//国际政治科学,34.35-61
北约华约内部斗争与多边核力量计划的终结(1963—1965)/陈弢//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226-239
略论五六十年代北约核战略的建立与发展/许海云//世界现代史新论,1.323-341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的解决/高宁//亚洲问题研究论丛,7.31-39
政治、经济、安全?上海合作组织过去和未来之演变/贾斯廷·洛甘//亚洲问题研究论丛,5.188-202
八、书评、档案
8.1 书评、读后感
十年功夫,磨成一剑,为史册增辉——读《中日甲午战争全册》/母轶//大连近代史研究,4.488-492
一部研究清朝与朝鲜边界问题的力作——评李花子近著《朝清国境问题研究》/魏志江//朝鲜·韩国历史研究,10.466-468
关于方伯谦正法案的几个法律问题——《甲午战争启示录》读后/孙大林//大连近代史研究,8.70-91
集墨煮史 再见新篇——读《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丛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篇》/华文贵/大连近代史研究,8.520-523
张海惠主编《北美中国学研究——学术概述与文献资源》/薛昭慧//当代海外中国研究,1.301-306
周欣平主编:《东学西渐:北美东亚图书馆1868至2008的历史》/杨涛//当代海外中国研究,2.193-196
墨磊宁《求同于国族:现代中国的民族识别》/乔志健//当代海外中国研究,2.197-202
《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评介/张英姣、孙启军//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3.245-249
《当代中国外交新论》评介/佚名//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3.250-251
公共产品与国际合作——评《合作的动力——为何提供全球公共产品》/黄智虎//国际政治科学,35.107-124
漫漫十年 巍巍丰碑——《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读后/徐梁伯//民国研究,6.162-166
失落的对话——读谢和耐《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吴小龙//基督教文化学刊,2.319-332
评孙尚杨《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交流和冲突》/[日]安部力//基督教文化学刊,13.323-343
对美国文化霸权的若干思考——评王晓德教授《文化的帝国:20世纪全球“美国化”研究》/佘薇//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216-224
《抗战时期中国国情史料汇编》评介/江沛//抗战史料研究,2.166-171
现代化理论塑造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评《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牛可//现代化研究,2.380-384
“华人与现代化”研究的新探索——评《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陈文寿//现代化研究,2.385-387
“自由”的美国和“不自由”的第三世界——评《自由美国和第三世界》/刘青//现代化研究,3.436-447
扇从日本来 风非日本风——评张哲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王汝良//亚非研究,5.170-175
道可道——试析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的理路/王海光//中国当代史研究,3.327-354
崔奇:《我所经历的中苏大论战》/邱路//中国当代史研究,3.355-358
日本记者笔下的清代旅大海防设施——兼评《日清战争从军写真帖——伯爵龟井兹明の日记》/刘俊勇//大连近代史研究,5.170-177
东亚区域主义的缘起与未来——评《经济区域主义的政治学》/李金潼、朱旭//国际政治科学,31.121-138
满园春色独枝俏——读杨富学、陈爱峰《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王东//暨南史学,8.499-507
重构水上疆域的历史——《水上疆域:1750—1880年湄公河下游地区的商业与华人》评介/罗燚英//海洋史研究,1.279-283
Review: Tomás Pereira (1646-1708), Um Jesufta na China de Kangxi/Roderich Ptak(普塔克)//海洋史研究,1.274-278
8.2 史料档案介绍、档案编译
研究安重根“东洋和平”思想的一篇基本史料/[日]井上互判读,张晓刚译,宋成有校//大连近代史研究,8.314-328
简述英国外交部档案/杨东//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225-251
法国冷战时期外交档案介绍/高嘉懿//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252-271
浅谈美国国务院档案/姚百慧//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288-314
中法伯尔尼建交谈判法文档案选译——法国谈判代表的记录/李晓姣//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3.315-322
《南京战·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的史料介绍/徐立刚//抗战史料研究,3.161-168
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俄国解密文件/崔海智编译//冷战国际史研究,13.279-350
1943年中英关于西藏问题交涉的一组英国外交档案/陈谦平译//民国研究,4.113-125
关于“紫石英号”事件的一组电文(1949年4月20日—7月30日)/陈谦平选译//民国研究,5.138-161
冷战史研究美国总统档案资源导论/姚百慧//冷战国际史研究,14.137-164
美国国家档案馆有关美国新闻署的档案介绍/赵继珂//冷战国际史研究,14.165-178
浅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所藏熊廷弼、杨涟手札二通/谷敏、刘静//当代海外中国研究,1.327-340
宗教自由:美国宗教领袖代表团访华报告/梅瑛整理//基督教文化学刊,3.306-318
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政策——美国解密档案/房建国编译//冷战国际史研究,14.291-339
8.3 口述史、考证注释等
朝鲜战争中转入朝鲜人民军的中国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延边朝鲜自治州延吉市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一)/徐龙男//冷战国际史研究,13.183-222
非洲丛林中的新使命——马法贤老人访谈录(七)/李丹慧、周娜、崔海智访谈并整理//冷战国际史研究,13.223-278
《中美八一七公报》三十周年回顾和展望——中美关系中的台湾因素再评估:华盛顿地区美国知名智库资深学者访谈录/夏亚峰、陈铭//冷战国际史研究,14.1-24
非洲丛林中的使命——马法贤老人访谈录(八)/李丹慧、周娜、崔海智访谈并整理//冷战国际史研究,14.273-290
《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出版发行学术座谈会/梁泉//民国研究,6.167-168
朝鲜战争文献·志愿军战士家书往来//中国当代史研究,1.391-406
王亚志回忆,沈志华、李丹慧整理:《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见证》//中国当代史研究,2.391-393
文明与大国崛起——访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迈克·亚达斯/刘德斌//中国与世界,2.12-16
我与甘地先生的第一次会见/谭云山,董友忱译//亚非研究,3.21-28
新西线轶事——1965年中国作家记者组赴越南南方战地采访记/徐怀中//冷战国际史研究,14.183-236
近年来学术集刊中国际关系史研究论文总目(二)/国际关系史档案整理小组//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4.272-350
中巴关系大事编年/杨绪敏//巴基斯坦研究,1.198-213
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与共产主义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简报/李潜虞//冷战国际史研究,14.179-182
《抗战纪念建筑》一书湖南部分若干疏误/李长林、黎天宇//抗战史料研究,3.157-160
《镇远舰长林泰曾在韩观察复命书》笺注/孙建军//大连近代史研究,7.44-72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深入探讨——“翻译与吸纳: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遇”国际研讨会纪要/杨剑龙//基督教文化学刊,9.310-322
8.4 其他
侵华的铁证 史料的宝藏/赵云鹏//大连近代史研究,1.240-273
民国史研究的新视角——“从周边看到的20世纪中国”国际学术谈论会侧记/兼言//民国研究,6.179-180
九、研究综述
中巴建交六十年:双边关系回顾与基本经验总结/孙红旗//巴基斯坦研究,1.3-14
近十年来中巴关系研究综述/卓越//巴基斯坦研究,1.15-25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外交综述/于耀洲//大连近代史研究,2.48-70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外交综述/于耀洲//大连近代史研究,5.26-44
日俄战争研究的几个问题/杨惠萍、程英梅//大连近代史研究,5.191-201
1994—2008年间国内学界关于中东路和满铁的研究综述/曹明、田丽梅//大连近代史研究,5.478-486
海疆·海军·海防——写在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之际/华文贵//大连近代史研究,6.2-14
西方的中国形象之镜——“世界汉学大会2007”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马婷//基督教文化学刊,17.301-305
意义之思:汉学何为?——“世界汉学大会2007”的汉学自我定位讨论评述/傅瑊瑊//基督教文化学刊,17.306-310
历史记忆中的1937——北京、江苏两地学者纪念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事件75周年学术交流会会议综述/黄春锋、李锐//抗战史料研究,2.172-176
近年来大陆抗战史研究热点综述/张连红、赵兴胜//民国研究,4.144-153
奴化教育派生的毒瘤——大连地区伪满人物综述/王万涛//大连近代史研究,3.300-305
中国学者关于全球治理的研究/徐进、刘畅//国际政治科学,33.89-118
近16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评述(下)/陈尚胜//韩国研究论丛,25.118-127
法国学者对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耿升//基督教文化学刊,5.219-265
从北大《日本学》管窥中国的日本研究/宋有成//日本学,2.1-17
外国人眼中近代朝鲜和东亚的角逐——伊莎贝拉·伯德的《朝鲜和她的邻居们》/[韩]崔博光//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3.3-14
附:
征引集刊目录(以集刊名拼音为序)
《巴基斯坦研究》第1辑,孙红旗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北大史学》第17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0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历史研究所;第14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历史研究所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年、2013年。
《大连近代史研究》第1—2卷,大连近代史研究所、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编印,内部资料;第3—5卷,大连近代史研究所、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编;第6—9卷,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大连近代史研究所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当代海外中国研究》第1辑,程洪、马小鹤主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第2辑,程洪,张海惠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东西方研究学刊》第1辑,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
《俄罗斯文化评论》第1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2—3辑,邱运华、林精华主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013年。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第3卷,程玉海、张祥云、秦正为主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2卷,刘志云主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
《国际政治科学》第31—35期,阎学通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2012年、2013年、2013年、2013年。
《海洋史研究》第1—4辑,李庆新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2011年、2012年、2012年。
《韩国学论文集》第21辑,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
《韩国研究论丛》第25辑,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基督教文化学刊》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4月;第2—4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2000年、2000年;第5—29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2001年、2002年、2002年、2003年、2003年、2004年、2004年、2006年、2006年、2007年、2007年、2007年、2007年、2008年、2008年、2009年、2009年、2010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2年、2013年、2013年。
《暨南史学》第8辑,马明达、纪宗安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加拿大研究》第5辑,刘意青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3—4辑,徐蓝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
《经济—社会史评论》第1—6辑,侯建新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2012年。
《抗战史料研究》第2—3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暨和平教育基金会编,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年、2013年。
《冷战国际史研究》第13—14辑,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2012年。
《珞珈史苑》2011—2012年卷,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2013年。
《民国研究》第4—7辑,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98年、1999年、2001年、2003年。
《南开日本研究》2012年卷,莽景石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
《欧亚学刊》第10—11辑,佘太山、李锦绣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全球史评论》第1辑,刘新成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人文社会学科新探》第1、3—5辑,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年;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1辑,王铭铭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5辑,张新民主编,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2011年、2012年。
《日本东方学》第1—2辑,[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2012年。
《日本学》第16—17辑,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2012年。
《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第1—3辑,王军彦等主编,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2010年、2012年。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2—2011年卷,瞿林东主编;2012年卷,杨共乐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世界现代史新论》第1编,张宏毅、沈永兴、沈双一、李世安主编,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2编,张宏毅、沈双一、李世安主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3编,张宏毅、沈永兴、沈双一、李世安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第4编,李世安、车效梅、芮信、梁占军、张丽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现代化研究》第1—3辑,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编;第4辑,南开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编;第5辑,陈志强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2003年、2005年、2009年、2009年。
《亚非问题研究》第9—12辑,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990年、1990年、1990年。
《亚非研究》第1—6辑,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2009年、2010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亚太发展研究》第3—5卷,杨鲁慧等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6年、2010年。
《亚太研究论丛》第9辑,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亚洲问题研究论丛》第1—8辑,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编,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6年、2007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
《亚洲研究集刊》第6辑: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犹太研究》第3辑,傅有德;4—5辑,傅有德、黄福武主编;第5—11辑,傅有德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中国当代史研究》第1—3辑,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2011年、2011年。
《中国与世界》第2辑,刘德斌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1—4辑,牛林杰、刘宝全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7年、2008年、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