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新发展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2014-04-16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周 淼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新发展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周 淼
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全面而又深远的影响。垄断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新变化,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有重大启示,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才能应对国际竞争,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垄断;经济体制改革
当代资本主义垄断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远的,使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这种新变化,全面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一、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新发展
1.垄断深化、金融化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金融垄断资本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当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集中向着深度和广度迅猛发展,垄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也在扩大和深化,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也在不断发展,使大量产业和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垄断寡头手中,形成了全球性的寡头垄断经济,资本主义也发展到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控制和掌握大量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拥有和可以调度巨量的资金,在他们的严密组织下,为资本的利益服务。进入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学校的专家在对逾4.3万家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全球近半数的财富掌控于147家彼此间存在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跨国公司手中。参与该课题研究的瑞士学者詹姆斯·格拉特费尔德指出,这相当于不到1%的公司控制着整个网络四成的财富。这其中大多数为金融机构,进入前20名榜单的就有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银行、高盛公司、美林公司、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俄罗斯报纸网10月20日报道:《147家跨国公司掌控全球半数财富》,载于《参考消息》,2011年10月22日。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以虚拟经济全球化为主导的、以美元霸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资本积累模式。这种模式越来越少地依赖生产部门和生产资本的价值创造,而越来越多地依赖金融泡沫支撑下财富效应的增长和私人负债的增长来实现价值的增值,最终导致了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和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
2.金融垄断资本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直接金融迅猛发展,使得金融资本的社会资本基础增强。养老基金、互助基金、投资公司、保险基金等共同基金是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最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股权结构出现了股份占有法人化的趋势,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而成为公司股份的主要持有者。机构法人资本属于社会资本的一种更高级的发展形态,它是社会资本融合生长出来的一种社会资本新形态。但是机构法人行为仍然要受到私人资本所有者的约束并反映着私人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它还通过捆绑着中小资本和劳动者储蓄收入,从而放大了资本权力和控制力,它依然是资本利益的化身,它追求的依然是资本利益的最大化,服从于资本主义的逐利逻辑。由于机构投资者管理资产庞大、投资的公司和项目众多,通过股东代理表决、谋求董事席位、更换经理等手段实施所有权约束的成本太高,因而机构法人追求的是尽可能的投资回报,而不是谋求对公司的长期和实际控制。这体现的是大金融资本对工业资本支配性的胜利。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家阶层仍然是高度集中化的,机构法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财富高度私人化和集中化的特点。一些美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垄断资本阶层的所有权集中程度依旧很高。
3.产业组织结构和形式的新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在产业组织结构上,出现了“模块化”产业组织结构和生产网络;在产业组织形式上,出现了网络性组织、企业间战略联盟等组织形式。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当前垄断组织的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对应于产业组织的发展新趋势,在全球产品结构、全球地区结构、全球矩阵结构、全球混合结构等传统的组织结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组织结构,如控股公司结构、国际网络结构和虚拟公司结构等。总之,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出现了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改革原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强调要建立富有弹性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改变以往由上而下的纵向信息传递方式,大大加强横向联系,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在垄断企业间的组织形式上,在战略联盟出现之前,常见的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跨国战略联盟不同于这些形式,有如下特征和类型。跨国战略联盟实现了全方位合作。跨国战略联盟不同于合资企业的互相参股和资本流动,而是扩展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它把分散在各国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价值链诸环节上具有特定优势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这种联盟结构不同于跨国公司内部一体化的模式,使生产要素的流动扩展到全球一体化的范围。跨国战略联盟的合作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跨国战略联盟各方签订的则是在法律上无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是非股权式的松散“联姻”。跨国战略联盟实现了“柔性竞争”。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继续促进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在当前,面对强大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我们需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还需要进一步鼓励和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业的发展,使虚拟经济有一个较大发展。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节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启示我们要合理发展金融业;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私人经济为主导、对利润的无节制追求、金融创新过度、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多数行业和市场都处于垄断竞争格局,我们还不能以反垄断的名义反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仍然不是垄断过度,而是企业规模过小、市场结构分散的问题。而且国有企业占有绝对优势的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领域,只能由国有企业来经营,不能以反垄断名义来危害国家安全。我们要继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应继续侧重于支持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的垄断性竞争。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既有规模和范围上的量的要求,又有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方面质的要求。发达国家的主导企业不仅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还加强了对全球价值链中核心技术、品牌、销售渠道、链条管理能力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控制。因此,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产业控制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或称关键环节,即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附加价值的环节,同时还要积极应对价值链上价值重心的不断转移和变化,使自己始终处在高价值的关键环节中,保持竞争优势。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金融垄断资本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复杂化和社会化的趋势,是某种形式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但因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也增强了私人资本的权力和控制力。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两种性质上的混合所有制。一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私人资本占主导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另一种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发展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国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经济,这可以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有一个适用范围和适用度的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是不适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即使在一些重要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核心部门、核心业务、核心优质资产方面应保持国家的绝对控股,保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还应遵循市场原则和企业自愿原则,不能片面强调私企参与对国企的混合,不提国企参与对私企的混合,不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在一些关系国家命脉和安全的关键行业和领域,应坚持国有经济的独资控制和支配地位;对于一些支柱行业(如钢铁、化工)和主导行业(如重大装备制造、电子、船舶等行业),因为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作用,应积极支持国有企业的投资控股,鼓励其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一般性行业和领域,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即使是在一些竞争性的一般性行业和领域,有些行业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因此,不能以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领域来确定国有企业的进入领域,应根据其重要性来确定。例如,农作物种子行业,涉及粮食安全等,关系重大,就不能视为一般性行业。因此,应积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一般性行业和领域积极发展使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在产业组织结构和形式上,应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牵引,根据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组织网络范式的要求,建设网络型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形式,促进产业链和产业网的整合。目前,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之间还没形成完善的产业网、产业链,还不是一个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有机整体。应借鉴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如控股公司结构、国际网络结构、战略联盟等,使不同所有制企业、大小企业间通过股权和各种协议整合起来,形成一种网络型的有机协作型生产体系。国有企业和大企业在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规模实力等方面有优势,小企业在专业性、灵活性等方面有优势,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小企业的“小而专”和大企业的“大而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近年来,一些行业和领域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一些国有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规则,采用市场手段联合私营企业共同发展,已形成了一个由央企控股、吸收私营企业参加的多元化混合经济体系,如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等。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经过初期的发展后面临着“二次创新”、“二次创业”的问题,一些国有大企业同样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的股权结构进行改革,对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的家族制、家长制等落后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还明确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推行员工持股,使员工既是持股者即资本所有者,又是劳动者,有利于在企业中引入民主管理机制,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