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民用建筑物裂缝防治的主要原则及具体措施

2014-04-16王永祥绥芬河市东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建筑物荷载裂缝

王永祥/绥芬河市东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探讨民用建筑物裂缝防治的主要原则及具体措施

王永祥/绥芬河市东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民用建筑物的裂缝种类很多,如斜裂缝、竖向裂缝、水平裂缝等。裂缝的原因也较复杂,如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收缩、冻融、冻胀、湿陷以及荷载的作用。控制民用建筑裂缝,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实用方法,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对民用建筑裂缝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用建筑;裂缝;防治

一、民用建筑裂缝的种类

1.斜裂缝。在窗口转角、窗间墙、窗台墙、外墙及内墙上都可能产生裂缝。大多数情况下,纵向墙上的两端部出现斜裂缝的概率高,裂缝往往通过窗口的两对角,且在窗口处缝宽较大,向两边逐渐缩小。在靠近平屋顶下的外墙上或者在内部的横隔墙上和山墙上的斜裂缝,呈八字形。有些裂缝在建筑物的下部外墙也呈正八字,其形状是下部裂缝宽,向上部逐渐延伸缩小宽度。在个别建筑物上,也发现过倒八字形裂缝。

2.墙上的水平裂缝。由于上部砌体抗拉与抗剪强度的非均匀性,外墙上的斜裂缝往往与水平裂缝互相结合出现形成一段斜裂缝和一段水平裂缝相组合的混合裂缝。水平裂缝一般均沿灰缝错开,而斜裂缝既可能沿灰缝也可能横穿砌块和砖块。

3.竖向裂缝。这种裂缝常出现在窗台上,窗孔的两个下角处,有的出现在墙的顶部,上宽下窄,多数窗台缝出现在底层,二层以上很少发现,另一种情况为混合结构的门窗孔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过梁等构件,在梁端部的墙面上常出现局部竖向或稍倾斜的裂缝。现在一些房屋结构往往有错层,在错层处的墙面亦会出现竖向裂缝。

二、民用建筑裂缝防治的主要原则

(1)工程设计前需了解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情况,尽可能地对建筑场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弄清地质条件。(2)在一般情况下,房屋的体型应力求简单,尽量避免平面凹凸曲折、立面高低起伏,房屋的长度(或分段长度)与高度的比值应尽可能减小。(3)在结构设计中,房屋承重结构的布置应详细研究。尽量使各部分荷载能较均匀地传递到地基,避免某一部分受力过于集中。(4)基础设计应遵循设计规范的规定,坚持按变形计算地基的原则,并采取适当措施调整房屋各部分的沉降值。(5)保证施工质量,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加强材料配制等方面的管理。(6)采取防裂措施时,应明确各类房屋具有不同程度的防裂要求,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防止片面性。(7)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并在屋面设保温隔热层。(8)楼(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粱,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9)遇有较长的现浇屋面混凝土挑檐、圈粱时,可分段施工,预留伸缩缝,以避免砼伸缩对墙体的不良影响。

三、民用建筑裂缝防治的具体措施

1.完善建筑设计,加强施工保护

为了控制裂缝,从设计而言,应根据实际施工条件进行计算,应有足够的构造筋,合理选择断面,做到“抗”与“放”结合。例如,在设计方案确定后,结构物和地基的刚度、强度、弹塑性质都在随时间变化,最不利的沉降,将在建成后一定时期发生。以“放”为主,必须满足建筑物使用时极限变形的要求,如柔性基础、设置沉降缝等,以“抗”为主,必须满足建筑物材料极限强度的要求,并且满足不出现有害裂缝的要求,如在混合结构中提高整体性,砖石结构中至少在顶部或中部设置几道圈梁等。从施工而言,应尽力保证设计要求的实现,应加强养护,控制水泥用水量,防止风吹日晒及过早拆模等。如施工中的养护问题,混凝土养护条件,包括混凝土潮湿状态及养护温度,对强度发展有很大影响,如果混凝土潮湿状态低于相对湿度的80%,水化几乎会完全停止。有实践数据资料表明,在入模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干燥状态比湿养护状态强度显著降低且随龄期增长而变化。总之,只要设计和施工都了解控制开裂的过程并能有机配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注重直接荷载作用产生的裂缝防治。直接载荷作用产生的裂缝通常是因为设计或施工人员对结构物的外荷载考虑不周全所引起。因此在设计、施工及过程中,应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直接荷载作用下,比如说梁,主裂缝首先从受拉区边缘向中和轴发展,最后贯穿于整个截面宽度。同样在主裂缝之间可以看到短的裂缝(它们都是竖向裂缝);梁高较低大的形梁或工字梁中,钢筋附近的次裂缝可发展或产生与主裂缝相交的“枝状裂缝”;在厚度较大的单向板或墙中,同样会产生这种“枝状裂缝”。枝状裂缝在梁腹钢筋间距中间处的裂缝宽度要比钢筋处的裂缝宽度大得多。梁的剪跨区由于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将出现斜裂缝,以及“销栓”作用产生的“针脚状”裂缝。受扭构件同样会出现沿截面周边发展的斜裂缝。由荷载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出现部位是结构设计的不合理部位。而一旦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裂缝,通常采用“抗”的措施,即增加建筑结构物来提高建筑物的极限强度来抵抗超出的载荷。

3.预防现浇板结构裂缝的措施。

(1)认真审查工程结构设计图纸,复核板厚、钢筋。屋面板的配筋,设计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应适当放大。(2)加强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注意检查钢筋的直径、间距、上一层钢筋之间的有效高度、钢筋的锚固长度、下层钢筋的保护层垫板厚度及分布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浇捣混凝土时,必须安排专门的护筋人员,以免上层负筋被踩压下沉。(4)在板中预埋电线套管时下方多设些垫块。(5)严禁在现浇混凝土未达设计强度之前拆模,板上施工堆载分布均匀,且避免过重。(6)确保板件厚度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混凝土存在着肉眼不可见的微观裂缝,而这正是因为其材料本身的原因。目前,在很多地方建筑工程当中用来作为送样检查的钢筋在检测过程中都是合格的,但是到了实际施工的时候原材料却总有不合格的,这样就会是混凝土材料本身达不到要求,从而就会产生一定的裂缝。而作为骨料的砂、石来说也有天然级配不合理,含泥量大等问题出现。至于水泥,一般只有一些大型的水泥厂或者国营的水泥厂生产的水泥石符合检测标准的,其它小厂所生产的水泥安定性在很大程度上都不合格。这是因为作为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这些元素都存在不合格的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在制造后不符合建筑所需标准,自然就容易产生一些微观裂缝,如不加以补救就容易扩展为宏观裂缝。要想保证裂缝的产生不在材料源头出现很大的问题,就要加大对材料本身的制作监管力度,使其符合建筑工程使用的标准。

总之,民用建筑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影响稳定性、整体性和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规范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裂缝的产生。

猜你喜欢

建筑物荷载裂缝
活荷载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地球的裂缝
Impact of Phase Noise on TDMS Based Calibration for Spaceborne Multi-Beam Antennas
火柴游戏
桩土滑移对桩基临界荷载影响
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