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2014-04-16王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1108102班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国民经济机械工程制造业

王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1108102班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王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1108102班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牵引力。机械工业不但自身具有吸纳就业的能力,而且它的发展也带动提升了其他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我国机械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其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落后,存在着生产能力低下、总体水平落后等一些问题。要振兴机械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机械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机械工业;经济地位;发展道路

机械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机械工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的任务。因此,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相关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美国68%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49%由制造业提供。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约有1/4的人口从业于制造业,在非制造业部门中,又有约半数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制造业密切相关。从我国2010年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年中国GDP构成为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46.8%(其中工业占40.1%)、第三产业占43.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机械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部工业的30.13%。因此从大体上看,机械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12.08%。

一、我国机械工程的历史

近百年来,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几乎为零。解放以来的50多年间,我国机械制造业有了很大地发展,开始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汽车工业、航天航空工业等技术难度较大的机械制造工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方面的资金和技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水平及经济效益有了很大地提高,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机械工程的现状

当前我国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当之无愧是“共和国经济大厦的基石”。200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占工业总值的77.6%,上交税金占国家税收总额的比重也超过三分之一,制成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89.8%。我国机械制造业增加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均居世界第4位。尽管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排名靠前,而且在国际贸易中机械设备的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我们的缺点。

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水平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和水平不高,技术开发能力不强,基础元器件和基础工艺不过关,生产率低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等。例如,我国机械制造业拥有300多万台机床,2000多万职工,堪称世界之最。但由于产品结构和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致使我国许多高精尖设备和成套设备仍需大量进口,机械制造业人均产值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同时我们还没有一个制造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更缺乏世界知名的机械制造品牌。虽然世界排名第四,但总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强;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六分之一,德国的二十分之一;制造业结构仍然偏轻,主要表现为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依附于国外装备产品的比重大。

三、我国机械工程的未来

在20世纪中后叶,机械工业因其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被称为“夕阳产业”,但进入21世纪,机械工程因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得以迅猛发展。机械工业已经从早期的笨重的浪费资源的时代走向了快速清洁的绿色时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正在成为主导产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谁拥有的高新技术最多,谁也就取得了未来经济社会的领先地位。因为国内制造业创新成分少,中国在高技术制造方面较薄弱。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高新技术的创新,对实现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和企业体制的变革加深,和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愈加重视,中国的机械制造业正朝着一个健康,全面的方向快速发展。

四、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1.瞄准薄弱领域,着力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等基础制造能力。

2.突出关键环节,更加注重提高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和关键部件配套能力。

3.强化保障支撑,加快发展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新兴产业所需装备。

4.更加关注“三农”,扶持发展先进适用农用装备。

5.适应需求变化,大力发展新兴领域装备。

6.防范产能过剩,坚决抑制部分行业重复建设。

7.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五、我国机械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机械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把我国机械工业纳入世界机械工业体系中来考察,还存在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产品水平不高和自主创新能力落后等问题。中国虽是名副其实的机械生产大国,但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工业强国,在全球机械工业中优势不突出,而且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还很多。

(一)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我国机械工业在全球机械工业中地位不高、竞争能力不强。

2.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落后、新产品贡献率低。

3.机械工业装备总体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

4.机械工业技术工人短缺。

(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1.规范市场,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3.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加快与国际的融合与接轨,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合资经营、合作生产的技术溢出效应,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4.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产业配套群的发展,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提高产业区域竞争力。

5.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和“机械工业名牌产品战略实施计划”,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和重点城市努力创建区域品牌,重点扶持若干大企业集团,加大重大装备科研开发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产品、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械制造企业。

六、结语

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起点,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方向,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不可或缺的中间产品、服务及生产手段。整个国民经济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巨型的从资源到产品及服务的转化器,生这个转化器的就是机械工业,因此,发展经济便不会脱离机械工程,同时机械工业水平因经济的发展而得以提高。

[1]周祖德.《振兴制造业刻不容缓》.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讯.

[2]李君会.《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猜你喜欢

国民经济机械工程制造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