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的关系探析
——以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为例
2014-04-16周博
周博
(吉林工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507)
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的关系探析
——以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为例
周博
(吉林工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507)
在旅游大众化发展的当下,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受到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普遍重视和大规模开发利用。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吉林省集安市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也凸现出来。本文根据申遗成功后集安市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诸多互利关系,论证了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并得出促进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双赢互利发展的结论。
遗产旅游;遗产保护;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
一、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现存状况及其价值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城市之一。集安市文化底蕴厚重,生态环境良好,于1994年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于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通过评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拥有的一项新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处并且是目前唯一一处独立存在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是3座王城(国内城、丸都山城、五女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等共计42项遗产。除五女山城位于辽宁省桓仁市外,其余都位于吉林省集安市。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及文化遗存中有突出价值的代表,普遍具有科研、历史、艺术和教育等诸多价值。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对高句丽遗产项目进行考察评估后得出结论,认为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遗产项目是人类创造和智慧的杰作,作为人类历史上早期建造形成的都城和墓葬,突出地反映了汉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也代表和展示了高句丽文明和文化。
二、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对集安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1.提升了集安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独立存在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无疑对提升集安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来访游客、旅游收入的巨额增长,已使世界文化遗产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头衔为集安在国内外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
集安充分利用申遗成功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借宣传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之机,将集安及其所拥有的各项优越的旅游资源向外界推介。2004年即申遗成功当年,吉林省政府便组织举办了首届“中国—吉林集安高句丽文化旅游节”,着力打造“多彩高句丽,秀丽新集安”这一旅游新品牌。除此之外,还推出了“金达莱花节”、“五女峰金秋枫叶节”等,不断增强集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集安市还有效利用覆盖面广、知名度高的权威电视台和报纸广泛宣传,曾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了《走进集安》、《古城集安》等专题片;在《中国经济时报》、《国际日报》、《大公报》、《吉林日报》等报刊上刊发60余篇文章宣传集安旅游业。2008年,集安又以打造“高句丽古都、鸭绿江明珠”为主题,投资400多万元分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以及吉林卫视、“吉林新闻联播”、“早安吉林”等栏目中投放了旅游宣传广告。201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策划的中国之声《直播中国——走进集安》特别节目在集安市滨江休闲广场成功播出。全国听众在收音机前全方位感受了世界文化遗产地——古城集安的无穷魅力。
2.直接拉动旅游业全面升级
世界文化遗产自身的价值决定其必然成为优秀的、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也同样如此。申遗成功无疑大大增加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必然的结果便是直接拉动集安市乃至吉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正如吉林省旅游局有关人士所言,“中国高句丽申遗成功,对吉林省的旅游空间和布局发展,将会产生积极影响。”[1]
申遗成功的次年,即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亿元。同2000年相比,年均分别增加35%和57%,旅游综合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已成为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在旅游资源升级为世界级后,在政府部门的重视及政策倾斜下,在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推进下,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6万人次,年均增长28%;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3亿元,年均增长22%,占全市GDP比重14.5%。[3]
申遗成功后,集安市规划建设了众多旅游新项目,其中包括对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扩建,以及琉璃洞、高句丽王家园林、香洲花园酒店等项目的建设。同时还不断创新旅游纪念品,开发了如手工刻纸高句丽二十八代王、好太王碑雕刻竹简、高句丽壁画临摹等200余种高句丽文化旅游纪念品。[3]2011年,为提升集安旅游品位,展示城市建设亮点,增强市区景点之间、市区与景区之间的有效联结,方便游客旅游观光,集安市政府投入100余万元购买了20辆12人座位的电瓶车,投入旅游观光运营,大大便利了景区间的联动性和交通便利性。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完备,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创新,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集安市旅游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攀升。
3.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集安市充分利用申遗成功的契机,2004年招商引资5.51亿元,是2000—2003年的总和。2007年,集安市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对外交流领域不断扩大,引进项目282个,引进资金18.2亿元,同比增长74%。[4]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集安市与吉林省旅游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吉林省高句丽旅游城投资开发公司,前期注册资金2 000万元,对高句丽旅游城项目进行立项环评等工作;投入资金1 100万元,扩建完善了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服务设施;投资13 050万元,建设银泉假日酒店、仁隆休闲山庄和云电山庄等高标准星级酒店。[5]
申遗成功不仅带动了大型项目的招标建设,还带动了附近村镇的发展。如集安市太王镇果树村充分借助将军坟、好太王碑等享誉海内外知名旅游资源的名片效应,大力发展采摘旅游等“休闲农业”,规划建设高句丽民俗园区项目,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食、宿、娱乐、采摘等休闲服务项目。[3]
4.加深了旅游资源的内涵建设
旅游资源按性质可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及自然旅游资源的人文要素往往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加强旅游资源内涵建设所需依赖的重要要素。申遗成功后,集安市政府大力开发旅游精品项目,让旅游资源再添文化含量。2007年启动的四大精品项目——高句丽文化旅游城、滨江风貌区、高句丽文物展示中心博物馆完成规划建设,大型歌舞剧“梦萦高句丽”已向游人推出。[6]其中“梦萦高句丽”是台投资1100多万元的大型音乐舞诗画,以篇章式板块正剧风格的样式,融舞蹈、杂技、武术于一炉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展示高句丽民族文化,讴歌高句丽民族的真、善、美,系统描述了高句丽民族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性格特征、婚恋习俗、渔猎生产、宗教信仰、地域物产、民间风尚及娱乐、祭祀和传说等。这样的舞台艺术形式可以让游客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间里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和了解高句丽民族文化,这对增强游客的感知度和满意度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高句丽文化旅游城是一座以高句丽民族文化为底蕴的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度假村,在开发过程中融入高句丽特色民族文化,从而区别于其他普通度假村,以文化内涵取胜。
同时,集安市创办了以“多彩高句丽、秀色新集安”为主题的高句丽文化旅游节,旨在通过节庆的方式向省外隆重推出以高句丽古迹为龙头、文化含量大、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
三、遗产旅游对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1.为文化遗产搭建展示的平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参与旅游活动的人次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外出旅游的形式来放松身心。集安市在吉林省属于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而且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紧邻鸭绿江并与朝鲜满浦市隔江相望。申遗成功后,集安市具有较深文化内涵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为更多人所知晓及向往。遗产旅游迅速发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前来参观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人次数不断增加。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使对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浓厚兴趣的人们能够前来参观、了解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同时,作为吉林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在建设基地、发挥基地作用、强化基地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7]集安市2008年打造推出了《塞外江南集安行》大型旅游综艺节目,综合性地反映集安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以及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特色。
2.促醒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
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遗成功,集安市民亲身经历着申遗成功对其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对60名集安市民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于“申遗成功后作为一名集安市民是否感觉到自豪”这一问题,有59%的市民选择“很自豪”,31%的市民更是选择“非常自豪”;在“作为集安市民是否愿意为遗产保护尽一份力量”这一问题中有93%的市民表示“非常愿意”。这种对于家乡资源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能够加强市民对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同,并推动市民主动宣传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愿和信念。而对于游客而言,目的地城市的文化及氛围必将对其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目的地居民对于本土文化和遗产的保护意识在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潜移默化之间必然得到传播和发扬,带动游客对于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推动了学者们深入研究的积极性
随着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并被旅游业发展所开发利用,学术界关注高句丽历史和文化的学者越来越多,这对相关研究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研究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申遗成功当天,时任吉林省副省长李锦斌在苏州会议中心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参与申遗工作的专家普遍表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研究高句丽文化内涵,使这项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代代相传,发扬光大。[7]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从文献资料的年份和数量来看,在申遗成功,即2004年以前,每年的研究文献数量在10篇以内呈递增趋势,从1955年的1篇到2003年的8篇。2004年申遗成功后,针对“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献迅速突破20篇,并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最高峰达到1年100余篇。由此可见,申遗成功及国内外游客对于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向往和参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遗产保护及研究工作的开展。
4.旅游收入增加遗产保护资金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而资金不足是以往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来一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收入,这些收入的一部分则可以直接解决遗产保护的经费问题,为遗产保护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旅游开发与发展作为文化遗产经济功能的最佳载体,可以缓解遗产保护中的经费不足的问题。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遗成功后,高句丽历史、文化及遗存为世人所好奇和向往,大批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大规模游客的到来必将为高句丽遗址各景区带来丰厚的直接经济收入。2012年集安市接待游客1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2.3亿元,并计划到2015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6亿元。这些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归集安市文物局统一收取与支配,其中一部分则被投入到遗产保护及遗产研究之中,真正起到了旅游收入反哺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四、结语
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的有力见证,是文化文明的典型代表,因此当其被开发用作旅游资源时,应坚持走深度发展的道路,避免因突出经济价值而忽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其他价值,要兼顾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工作,使二者实现和谐共赢。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首先应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规范市场秩序,监督、控制、防止旅游经营者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对遗产资源进行的过度或不合理的开发,防止造成对遗产地文化和环境的破坏,保护遗产地文化和资源,保证遗产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高句丽遗址各景区要加强与周边院校的合作,从这些院校招聘高素质管理人员或者导游人员,或聘请专业人员定期为遗址景区员工举办培训班,强化员工服务意识或专业素质,提升景区服务品质。再次,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依存地集安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社区,因此在发展遗产旅游时应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力量,多开展一些以宣传遗产文化和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在旅游淡季开辟讲解专场,向社区居民印发文化遗产景区的宣传资料等,这样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播遗产文化和地方文化,还能增强居民对文化遗产的信心并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自发主动地保护文化遗产,并参与到遗产旅游的发展中来。
[1]高句丽申遗成功带来发展新契机[N].中国旅游报,2004-07-14.
[2]王风光.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N].经济日报,2006-03-02.
[3]旅游激活经济文化打造品牌——集安旅游业发展综述[N].吉林日报,2013-06-04.
[4]集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B/OL]. http://www.jianrd.com,2008-02-05.
[5]杜文忠,唐伟.集安市旅游业不如黄金发展期[N].通化日报,2006-11-23.
[6]王芳.集安旅游综合收入翻番[N].吉林日报,2007-06-30.
[7]徐冠一,孟凌云.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贵族墓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N].吉林日报,2004-07-02.
[责任编辑:樊保臣]
F590.3
A
1674-3288(2014)02-0055-04
2014-02-27
吉林工商学院“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路径研究”(院社科合字[2013]第039号)阶段性成果
周博(1983-),女,吉林吉林人,吉林工商学院旅游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