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初探
2014-04-16史炉根
□史炉根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初探
□史炉根
;路面养;PMS;管理系统;高速公路
路面管理系统(pavementmanagementsystem,PMS)的出现,改变了路面养护管理的决策方式,使路面管理决策从传统的依靠经验转向以数据为决策依据。依靠路面管理系统进行高速公路路面管理决策,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都不容置疑。
一、PMS概述
到目前为止,PMS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作者比较倾向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潘玉利博士书中的观点:为了准确地了解公路网的破损状况,把有限的养护资金分配到最需要养护的路段上,研究人员开发了路面破损数据检测设备,建立了数据库,制定了评价方法、标准和优先养护排序模型。这种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路面管理技术被称为路面管理系统。
比较有代表性的路面管理系统有加拿大安大略省的OPAC系统。它从系统体系和管理内容上将其分成档案管理系统、专家系统、智能型决策支持系统。路面管理系统从功能上划分一般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级管理系统;项目级管理系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PMMS)只是PMS的一个子系统。
二、我国PMS发展动态
我国路面管理系统开始于1984年。1985年,英国沥青路面管理系统被移植到我国。随后,一些公路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联合进行研究,开发路面管理系统,各级路面管理系统逐渐建立起来。根据我国公路实际状况,我国的科研人员参考国外管理模型和方法开发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型。如同济大学刘可博士的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养护对策模型和费用模型。目前,我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各有所不同,笔者以安徽省合六高速公路养护为研究对象,谈谈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中的问题及对策。
三、高速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速公路养护虽然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由于安徽省地形、天气等地理条件复杂,以及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还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安徽省从事高速公路道路养护技术人员偏少,存在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的现象,因而在养护工作中存在掌握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新型工具的能力相对较差。
二是路面信息获取及应用相对滞后。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过程中,虽然引进了一些先进机械设备,但出于各种原因,获得和使用的路面数据指标仍然局限于已有的数据。路面信息数据是路面管理系统的基础,没有可靠的数据,再好的模型分析方法和模型无益于决策,并且会导致作出错误的决策。
三是使用性能评价的方法和养护决策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偏离。这是因为没有科学的管理决策方法,经验成为养护管理人员决策的主要依据。
四是由于对路面管理系统缺乏了解,没有进行深入学习,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对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标评价没有深入研究,使得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缺乏定量计算的依据。
五是管理人员对决策缺乏敏感度。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决策经济效益分析不够全面,养护资金分配欠合理,没有达到最佳分配。
四、高速公路养护对策
路面管理系统的出现改变了路面养护管理的决策方式,使路面管理决策从传统的依靠经验转向以数据为决策依据。针对安徽省高速公路现状,笔者认为,要使现有高速公路发挥最大效益,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学习,提高养护队伍整体素质。作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不仅要有科学决策的意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进行科学决策。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改变思想,而且要掌握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
二是更多地使用先进设备及技术。以路面数据采集为例,传统的人工数据采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数据的离散性大、可靠性较低。在数据采集方面,完全可以依靠地理信息系统。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在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的同时,及时地开展对先进生产设备使用的学习,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考核,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三是向发达国家、地区学习,更多吸取他人路面养护中的经验,丰富自己。
四是改善专家系统。土木工程技术日新月异,要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和技术补充到专家系统中去,对专家系统进行持续改善。
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具有日常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并且耗资巨大,路面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作效益的提高,对于社会资源的节约,其作用非常显著。
(作者单位:安徽省环宇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10.3963/j.issn.1006-8864.2014.7.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