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南县出租车客运市场现状成因及对策

2014-04-16吴小平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苍南县黑车客运

□吴小平

苍南县出租车客运市场现状成因及对策

□吴小平

出租车;客运市场;服务模式;治理对策;苍南县

浙江省苍南县出租车客运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20年时间里,出租车为苍南县市民的出行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出租车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的运力投放方式。由于苍南县出租车多为挂户经营,导致出现管理松散、驾驶员队伍素质不高、“黑车”多等问题难以根除。笔者通过对苍南县出租车客运市场的调查分析,提出出租车行业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苍南县出租车客运市场现状及成因

1.现状

浙江省苍南县现有出租车企业11家、出租车959辆,其中包括镇内循环班车266辆,从业人员2900多人。出租车为车主所有,挂靠在出租车企业,由企业或中介组织租给驾驶员经营;镇内循环班车为企业所有,实行公车公营,由公司承包给驾驶员经营。

目前,苍南县苍南出租车客运市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黑车”多,全县约3000辆的“黑车”,数量上是“正规军”的数倍。大量“黑车”主要分布在龙港镇,严重影响了苍南县出租车客运市场;二是出租车经营不规范,不打表、随意要价、强行拼载、拒载等不规范经营行为时有发生,司乘双方易引发口角纠纷,出租车车容车貌脏乱,这些现象都与文明服务标准相差甚远。

2.成因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苍南县经济繁荣活跃,出租车起步发展并成为当时人们出行的首选。与大中城市的出租车不同的是,苍南县的出租车主要穿行于城镇之间,尤以龙港、灵溪两镇来往居多。刚投入时,出租车实行打表收费,后因主要以租车、包车的形式来往于城镇之间,经营者和乘客都选择议价,计价器成了一个摆设,乘客“议价有底”的心理使驾驶员养成了如今不打表的习惯,此时司乘双方相安无事,并没有人因不打表而举报。

1997—1999年,苍南县出租车投放实行招投标,为县财政共筹得4000多万元资金,出租车身价攀升。此时,“黑车”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利用夜间等管理空档进行非法营运。

2000年,交通部发文《关于清理整顿道路客货运输秩序意见》要求停止客货运线路和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此时,苍南县出租车客运市场需求旺盛,迫切需要投入新的出租车,但投放方案一直难以决定。另外,原来已通过招投标的出租车身价较高,如无偿使用会使原有出租车主难以接受,市场无法平稳衔接。2002年,长运公司以捐资的形式投入50辆出租车进入灵溪市场,但这对当时需求旺盛的出租客运市场可谓杯水车薪,难以满足龙港市场的需求,此两三年间,龙港镇“黑车”大量涌现。2000—2008年,政府又增加投放50辆出租车,此时打表收费逐渐变成议价习惯,租车、包车成了镇间拼载、班线经营。

为了有力地打击“黑车”经营,满足镇内群众出行,2009—2010年,政府以出租车“一更二”的形式投放镇内循环车272辆,其中,灵溪镇50辆,龙港镇222辆,填补了出租车经营市场的部分需求空间。虽然对“黑车”打击坚持不懈,每年查获“黑车”约为500辆,但“黑车”还是屡禁不止。近两年来,苍南县政府非常重视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通过确定经营年限来决定市场进退机制。2011年又积极争取运价调整,提高运价与现有市场及物价水平相适应。只有符合了市场规律,才有了管理的基础。有关部门开始要求严格出租车打表,严禁拒载,对出租车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管理,但因议价习惯已长期形成,出租车行业不规范经营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如出租车不打表随口叫价、拒载等种种乱象也引发乘客的不满,市场亟需规范。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面对苍南县出租车客运市场现状,相关部门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严厉整治,二是寻求适当发展,逐步培育起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的出租车客运市场。

1.严厉监管,促使出租车规范经营

要建立起规范的客运市场,苍南县相关部门必须严厉整治,采取有力措施,对种种不规范经营行为零容忍。

(1)加大稽查力度,严查不规范经营行为。集中整治出租车不规范经营行为,严厉查处无证经营、异地经营、强行拼载、不按计价器收费、拒载、甩客和未取得从业资格证及超经营范围等违法违章行为。督促企业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管,组织学习道路运输法律法规,提倡载客打表、不拒载、不甩客,文明服务。

(2)强化系统管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出租车企业的信用考核,督促企业强化对出租车驾驶员的管理教育,促进规范经营、文明服务。对信用考核不合格的企业予以整改,通过限制其运力发展来达到优胜劣汰、良性发展的目的。由于苍南县出租车多为个体车辆挂靠企业,一部分企业车辆也是转包经营,经营者多为外地驾驶员,因此,要对驾驶员进行直接考核管理,建立信用档案,实行考核计分,不合格者重新学习取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对出租车客运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尊重乘客,优质服务,诚信守法,规范经营”行为规范。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从细节上提高服务质量,如明确规定营运服务中的问路、选路、开机、暂停、找零、提醒、检查行李箱、再见及其他事项等环节的操作规范。只有大力规范出租车行业经营行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出租车客运市场。

(4)改善车容车貌,优化乘车环境。加强对车容车貌的监管,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主管部门主要从4个方面予以监管:一是驻站管理,从源头把关,车身不洁、车貌脏乱的不能出站;二是加强对公司的监管,督促公司做好对车容车貌的管理,并向所有出租车免费发放座椅套,由各车属公司负责定期换洗;三是检测站要加强把关,在车辆检测时对车容车貌要有一定的要求;四是加强路面监管,稽查到车容车貌不达标的车辆,暂扣营运证,清洁后返还。

2.严厉打击,迫使“黑车”退出市场

目前,苍南县打击“黑车”存在两大难点,即龙港镇“黑车”团伙化和灵溪镇残疾车非法营运。虽然龙港镇“黑车”团伙的固定盯梢点已经打掉,但目前他们又采取车和通讯设备分开的方式进行盯梢,依然有组织地规避和对抗检查,单凭运管部门的力量难以进行有效打击;灵溪、龙港两地残疾人抱团成伙运营,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工作难度较大。由于“黑车”牵扯面广、经营背景复杂,已成为社会一大问题,政府应组织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建立起打击非法营运的长效机制,形成持续的高压态势,长抓不懈,对团伙组织者、拒不服从管理甚至暴力抗法者,由公安机关依法严惩,彻底摧毁团伙组织。在现行条件下,探寻更有效的办法,如“黑车”两次非法营运可交由交警部门吊销驾照;路边临时停车收费,提高“黑车”候客成本,努力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同时探索更有效的稽查方法,拉长稽查时间,采取定时与不定时、定点与流动、巡回与突击相结合的方式,让稽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空白,形成覆盖全县、全方位监管的整治网络。鉴于苍南县“黑车”多年泛滥,“黑车”一经查处,一律按上限处理,使“黑车”车主打消非法营运念头,这会降低“黑车”回潮率,强大的威慑力将迫使“黑车”逐渐退出市场。

3.扭转局面,积极培育健康市场

一方面要严格对出租车经营者的管理,提高优质服务。以前出租车经营者往往目光短浅,只挣眼前钱。现在经营者要将眼光放在长期市场的培育上,只有为乘客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才能赢得市场,挤出“黑车”。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调研,分析研究论证,对运力的投放既要慎重,也要有勇气。通过调查摸底确定是否投放、如何投放,只有供给市场充足的运力才能打击“黑车”,堵疏结合,方能治本。

4.积极探索,建立出租车服务新模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群众的生活节奏、出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输方式也要不断完善,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出租车运营模式以巡游为主,运营服务的随机性、盲目性较强,增加了燃料消耗和污染排放及运营成本,占用了道路资源。为了方便乘客打车,应提倡和推行出租车电招服务,这是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全新服务模式,不仅可以为乘客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还可减少空驶,促进节能减排,缓解交通拥堵,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行电招服务需要做很多基础工作,要建立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电招服务网站和手机电招服务终端,如统一电招服务号码、电招调度、语音通话、电招模式和电招服务配套设施,要在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商业区等区域设置合理的出租汽车停靠泊位,加快建设出租汽车服务中心,为驾驶员提供停车、就餐、休息等服务,并作为电招出租汽车停候客站点,为开展电招服务创造良好环境。

出租车是展示地方形象的第一道窗口,运管部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的强力支持,重新整合、培育和规范发展出租车客运市场,促进苍南县出租车客运市场长期健康有序、稳定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道路运输管理局)

10.3963/j.issn.1006-8864.2014.7.012

猜你喜欢

苍南县黑车客运
浙江 苍南县成立温州首个劳模工匠协会
客运索道设备运行初期的管理与创新
大数据在铁路站段客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讨
坐黑车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打黑车
关于苍南县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作的思考——以桥墩半天贡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作为例
女大学生误上黑车被囚禁性侵案启示录
逗你玩“黑车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