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乡市加强道路运输许可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2014-04-16王成燕
□王成燕
对新乡市加强道路运输许可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王成燕
道路运输;许可审批;监管;运输管理;新乡市
作为豫北交通枢纽城市,河南省新乡市运输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客货运输车辆共计54571辆、维修企业677家,有客运企业10家、货运企业132家、驾校100家,全面实现人便于行、货享其流。道路运输许可作为运输企业的准入性审批,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新乡市为加强道路运输许可管理,提升服务效能,提高道路运输许可审批效率,依托新乡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审批服务窗口,积极开展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等审批许可服务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由于新乡市道路运输许可涉及的职能科室多、内部程序较为繁琐、审批时间长等主要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直接影响了新乡市道路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笔者通过调研,并结合工作实践,对新乡市加强道路运输集中许可作如下分析和建议。
一、新乡市道路运输集中许可成效及经验借鉴
2002年新乡市运输管理机构派驻业务骨干进驻新乡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市直运管机构全部许可业务。2005年,新乡市运输管理机构成立运输许可事项服务科,负责全市运输管理机构9项许可审批事项,包括行政许可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3项、其他2项。自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以来,审批服务窗口运转正常,进驻项目全部在窗口受理办结,运输企业在行政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刻章等全部业务,极大方便了运输企业。至今办理各项道路运输许可共计900余件,无一差错,无一投诉,运输企业满意率达100%。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许可时限由集中许可前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办结时限缩短65%,项目提前办结率达98%,极大提高了行政许可效率。为进一步优化许可流程、完善许可档案、规范审批操作规程,成立了许可委员会和专业许可委员会,纪检、法制参与许可流程,对许可审批事项进行审批,加强了道路运输许可的监督制约。首次明确集中建立全市道路运输许可案卷,进一步规范了全市道路运输许可工作。实现窗口业务标准化,完善道路运输许可格式文本、道路运输许可作业指导书、道路运输许可一次性告知单等材料,摆放至办公场所,做到办理事项、法律依据、许可条件、办件数量、办事程序、承诺时限、申报材料、收费标准、格式文本、办理结果“十公开”,全面实现道路运输许可业务规范管理。实现窗口服务规范化,形成规范、统一的许可服务标准。业务上做到“一口清”、“问不倒”、“难不住”,创新许可服务模式,实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措施,赢得了群众的高度好评,树立了运输管理机构的良好形象。
二、当前道路运输许可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乡市运输管理机构集中办理许可证以来,虽然运转流畅,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运输审批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部分人员过于依赖审批,而事实上单纯以“严而又严”的审批手段来管理运输市场,不仅难以维护好运输市场的正常秩序,使运输管理机构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疏于对运输市场的监管,而且容易使运输管理机构以批代管,从而造成实际监管力度不强。按照相关规定符合许可条件能够及时办理,但是对于不符合条件或者拿不准的事项怎么许可(如由谁来担责)。部分人员不愿研究创新,从而造成实际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2.运输许可法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运输管理机构目前开展道路运输许可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虽然法律效力较强,但部分项目操作性不强,如汽车租赁业、运输服务业等审批的条件、程序、方式、范围、监督等没有明确规定,存在一定许可空白,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许可自由度(自由裁量权)过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对部分许可项目申请材料中人员数量等没有量化,例如,一二类维修经营许可中对从业人员种类要求详细,但对维修工种人数没有具体要求,存在一定许可裁量权。运输管理机构特权意识过强,在审批的过程中不注重服务质量或者服务意识淡薄,这已不能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
3.运输管理职能转变不到位
运输市场准入的许多条件存在针对民营经济的“隐性壁垒”和“进入禁区”,如对客运公司和旅游公司的许可等。有些条件在无形中维护了国有运输企业的利益,使民营第三方难以进入运输市场,造成隐性的不公平竞争。同时,道路运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发展不平衡,没有与运输管理机构彻底脱钩。道路运输协会绝大多数与运输管理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类中介机构也存在一定的行业垄断问题。
4.运输审批改革落实不够坚决
对于下放的审批权限,由于基层运管机构贯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导致运输企业和运输经营业户往往要奔波于多个部门之间,大大降低了行政许可效率,加大了企业和业户的经营成本。由于审管不分离,相关职能科室在行政许可和行政监管中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容易滋生腐败,涉嫌滥用自由裁量权,从而造成许可审批把关不严、许可流程较乱的现象,出现乱许可、无序许可、违规许可等违法违纪行为,损害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公信力。
三、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集中许可工作的建议
新乡市按照改革要求正在进行道路运输体制改革,抓好富余人员的转岗安置、严格落实改革配套措施等工作,这都为进一步加强新乡市道路集中运输许可打下了坚实基础。新乡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以改革工作为抓手,积极做好新乡市运输审批制度创新工作,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市场,促进新乡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许可,提高行政效能。
1.进一步落实道路运输许可公开、集中,实行“阳光政务”
一是要在全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中全面落实许可公开、集中制度。要求全市运输管理机构许可审批集中,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办结,让群众少跑趟、不跑空趟。做好审批许可“十公开”,方便群众查询申请人的资料和运输审批许可决定。二是要推行审管分离,实行运输企业退出机制。许可审批集中后要逐步实现审管分离,加强许可后对运输企业的日常监管,落实许可承诺,没有及时落实许可承诺的企业应依法撤销运输许可。进一步强化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定企业的标准,考核结果连续不达标的企业应强制退出运输市场。
2.简政放权,建立便民服务制度
根据“简政放权”政策,配合政府和市编办积极做好项目下放的业务衔接工作,具体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开展业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减少申报材料。对下放项目和变更后许可项目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按照运输管理机构相关法规、规章,逐一对照、更改业务流程、申报材料,制作项目办理流程图。二是做好项目下放的沟通协调。吃透下放权限有关文件精神,逐项研究下放权限的实施细则,将能够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窗口集中办理的审批核准事项全部集中,网上公布审批流程,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三是对下放项目做好跟踪指导。对符合规定的审批核准权限,配合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相关业务科室尽快研究下放实施方案,确保做到应放尽放;同时对下放项目的许可流程、许可档案等做好服务、指导、监管,真正使下放项目许可流程合法、许可材料齐全、许可案卷规范,真正便民。四是改进审批方式。做好网上许可,完善无线网络审批。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加大网上申请许可的宣传,方便运输企业网上申请,缩短许可期限。
3.进一步发展、规范行业组织
一是实现政社分离。进一步推行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道路运输协会、中介机构脱钩。凡是行业协会可以规范的行为一律由行业协会来调整,提高运输行业协会的自主性,道路运输企业入会退会自由。协会要全面保障道路运输企业的利益,充分引导运输企业合法经营。运输中介要保证产权独立,强化其服务功能。二是加强对行业组织的监管。运输行业组织要严格自律,遵守法律法规和道路运输相关规定,履行好服务和保障职责,接受运输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4.在全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保证运输许可合规合法
一是接受各级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运输管理机构内部对许可流程、审批行为的监督检查。接受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审批结果和审批行为的监督检查。二是全面落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审批责任制,明确分工和各级责任,加大对审批行为不合规、审批流程不合法、审批人不廉洁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充分保证全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审批的纯洁性、合法合规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公路运输管理处)
10.3963/j.issn.1006-8864.2014.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