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应对灾害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4-04-16陈光军何光芬

决策咨询 2014年2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灾害

陈光军 何光芬

一、问题缘起

近年来,全世界各种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极其严重。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能力,进而预防灾害发生并减轻人员在灾害中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为21世纪最重要、最迫切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受灾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占全国人口的1/7以上,自然灾害年损失一般都超过上千亿元,已占到国民生产总产值的3%到6%,[1]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在自然环境恶化的背景下,致因日益复杂化,分布地域扩大化,发生周期缩短化的灾害特点愈加明显,大多数灾害的发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猝发破坏性和不确定性,当特大灾害来临时,我国现有的某些建筑工程安全措施还不能有效地避免灾害造成的危害,人们的行为和反应顿然失常,如此之类的问题带给人们不仅有恐惧,还有对如何预防灾害的意识以及应对灾害的能力的思考。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的培养基地,高校能否培养出一大批意识靠前的优秀学生是重大战略问题、政治问题。随着国家大学生村官的增多,防灾减灾意识培养的引导任务就交付给了未来的大学生村官,所以在校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防灾意识和技能显得格外重要,对未来几年我国灾害预防有着突发式的影响。

二、目前灾害教育状况分析

2009年,联合国大会把每年10月13日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目的是引起民众关注防灾减灾,降低灾害的损失。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2]国家对学校的防灾减灾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工作做出过重要批示,2010年由国务院组织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化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将防灾减灾提升到了相应的高度。[3]回良玉副总理在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四个务必”之一特别提到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务必清醒认识。人的意识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当自然灾害来临时,若防灾减灾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缺乏,受到灾害伤亡的可能性将会更大。同样的,一些面临灾害时能够死里逃生的人,都与他们掌握一定的防灾自救知识息息相关。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的今天,大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现象,掌握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对今后在人生危机关头自救或救人,将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必然要求重视大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能力的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所占人口比重较快增长,而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口密集区,面临着许多突发事件和灾害危机的侵袭,那么调查了解并研究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具体的防灾意识和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据2007年全国高校保卫学会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近年来高校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万分之0.5~0.7。[4]汶川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高效有序的避险行动,得到高度评价。全校2500多师生,迅速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这得益于该校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要组织的全校性的疏散演习。学校科学规划疏散行动,如每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选定避难场所等。2006年全国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10%是因为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等客观原因导致事故发生,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死亡总数的10.84%。[5]有数据显示,我国灾害死亡人口中有35%~40%可以通过采用恰当的急救方式解救。经过对唐山大地震的874名幸存者调查发现,72%的幸存者在求生时采取了紧急避震措施。因此,掌握一定的自救技能显得格外重要与迫切。从一定程度上讲,对人们的防灾意识和能力教育的不足是导致我国每年灾害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迫切需求有关预防灾害威胁的知识和能力。急救最初来自对战争的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员的死亡率很高,达到1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国家加强了战地救护,普及紧急救护知识,使死亡率比一战减少到2.5%。在发生紧急情况的现场,有人束手无策,坐等救护车来;有的人糊里糊涂、手忙脚乱地送伤员去医院;还有的采取了错误的救护措施。由于危机现场千差万别,情况复杂,情急之下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和技能。有备才能无患,防灾胜于救灾。正是因为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灾救灾程序,防灾避灾意识深入人心,2008年6月14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的强度尽管与阪神大地震相当,却仅造成数十人死亡和上百人受伤。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是加固建筑、正确逃生共同创造的奇迹。[6]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是预防灾害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防灾减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提高我国灾害防御能力的迫切需要。增强大学生防灾意识和能力,进而影响全国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防御灾害软实力,让预防灾害这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更加全面,更加牢靠。

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主体意识强烈,在遭遇危机时缺乏应对经验,要么采取极端手段要么面对伤害不知所措,这些人被专家称为“H”型群体,既可能成为引发安全危机的罪魁祸首,又可能成为安全危机的受害者。而大学生作为迅速提升文化素养和推进文明进程最重要的群体,是社会最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主体,在社会人员构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有利于影响和渗透全社会;作为高素质、高知识群体,大学生在提高自身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更肩负传播防灾减灾相关知识和能力的重任。有数据显示,当问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在大学校园里的执行情况时,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执行的不是很好,只有3%的同学认为执行的很好。当问及同学们对防灾减灾法规关注程度时,有58%的同学表示从来不关注,仅有2%的同学表示经常关注,可见大学生对防灾减灾法规的关注程度不容乐观,很可能是造成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这项工作确实还有可以挖掘的地方。另外,开展大学生防灾意识和能力教育中往往出现认识不足问题,忽视对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预防的研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预防自然灾害对大学生教育者来说还比较陌生,大学生防灾教育还未介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预防自然灾害中去。

大学生防灾教育存在薄弱环节,有效的应急培训、预防演练和教育机制还未建立;同时缺乏制度规范和法律支持,大学生防灾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合法性地位将影响灾害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而有些高校现行的应急管理组织仍为松散型组织,往往有机构无人员,有人员无经费,有预案无演练,让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具有预防灾害危机意识,掌握灾害知识和具备防灾能力,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教书这么久,非常遗憾的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某小学校长如是说。“安全教育课程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空白。学校平常有交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但多半都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缺失”。“我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也看到过中国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我觉得中国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靠嘴巴说的太多,学生学得不深,效果也不好。”日本一位专家如是说。现代化社会,人们应该具备一定防灾知识和急救技能,因为这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国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同时也标志了一个国家现代应急保障体系的完整程度。在这一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新加坡的国民接受防灾减灾和应急教育的比例是8∶1;澳大利亚的国民接受防灾减灾和应急教育的比例是20∶1,美国国民接受防灾减灾和应急教育的比例是25∶1,而北京2004年国民接受防灾减灾和应急教育的比例仅能达到150∶1,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接受比例也只能达到60∶1。在国外,从幼儿园就开始有关于灾害和救生的教育,教孩子们如何识别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遇到突发事件时该如何自救。幼儿园还专门设置了“afterschooltime”课余时间,孩子们可以选学各种兴趣课程,但是应对自然灾害的“生存课程”是必选的,而且成绩每学期要算在小朋友的成绩单中,和文化成绩同时重要。公共图书馆里有很多画册,以图片的形式告诉孩子们什么是龙卷风、火山爆发、岩浆……如果遇到了灾难该怎么办,小朋友们都能看懂;而上了学以后学校还要设置演习、自救课程,以应对突发灾难,这是一项常规教育,每个高中生都要求掌握。相比之下,我国公民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对待意外灾害的应急意识淡薄,对待地震这种小概率灾害的应急意识更是亟待提高。

三、培养大学生应对灾害能力的对策探讨

各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校长负责、突出重点、快速反应、主动配合、有效防范”的原则,坚持宣传与演练并举、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强化宣传教育、预防控制、预案管理、应急处置、救援保障建设,完善网络、健全机制、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协调、军地结合、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达到预防控制能力、预案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应急保障能力有效增强,全体师生应急知识和自救能力明显提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幅降低,全体师生财产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的最基本目标。我们应该加强基础教育中灾害意识和能力教育的研究,积极研制开发突发灾害事件教学课程。加强灾害教育人才的培养和教师培训状况的研究,提高大学教师的灾害教学素养。学校应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列入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提供、创造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的条件,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宣传教育水平与实效。只有在正确认识了灾害及其影响后,在面对各类灾害时才能临危不乱,镇定自如。各高校应该把防灾基础知识作为学校考核内容,并为学校开展宣传教育和演练提供指导和支持。如地震的前兆有地下水异常、动物行为异常、地磁异常、地光地声等。发生地震时应该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在教室的学生可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避在课桌下,墙角处;若有时间可有序到避震场地集合,千万不可拥挤踩踏,防止一系列次生灾害的发生。学习如何使用灭火器;在高楼上遇到火灾时,要沉着冷静,尽可能的控制火情,做必要的处理如切断电源后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逃生;借助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避险体系、自救互救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检验应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全校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学校防控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模拟演练的内容可围绕地震发生时让大家学会如何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让大家掌握应急避震的办法。让学生了解避震时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以及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以及瞬时避震等一系列应急避险。一方面利用平时掌握的急救知识,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常用应急医疗处置技能);另一方面,大学生救援队可对失踪人员进行搜救等。此类活动都能提升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开设以“多难兴邦”为主题的示范课,弘扬在大灾大难面前,全体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精神。从侧面反思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伤痛,让大学生领略灾难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勇敢的面对无情多发的灾难。

纪念的目的是要吸取教训,不忘历史,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要加强每位大学生对灾害的认识,深化全校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限度的保障好每位大学生的生命权和生存权。宣传周期间,学校各类媒体集中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开设专栏、专题,播出有关专题片和影视节目,报道其他高校开展情况、防灾减灾措施经验以及取得的成绩,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营造校园防灾减灾氛围。建设较为完善的科普教学展示设施,是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条件。建设防灾减灾展厅可警示学生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可利用各种声、光、电、数码技术制成实物模型、场景再现、情景模拟、地震等灾害体验、互动平台等科普教学展示设备。可集中展示高校所在地的地质地貌,进行地震纵横波演示,震源、震中及其不同震中距破环程度演示模型图示以及互动性强的实物、模拟装置、现场体验、模型操作等。也可通过放映科教影片,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展厅内可摆放有关灾害知识的书籍、报刊以及查阅防灾减灾资料,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了使科普教学更形象直观,有条件的可在校园内建立“地理园”。譬如有些校园中的“火山苑”,让学生们目睹各类火山灰,进而正确认识灾害,增强防范意识。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建设了12322防震减灾公益短信息平台。12322短信息平台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该平台将地震消息发给灾区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灾情速报人员和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迅速汇集反馈的灾情等有关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圈定地震灾区或影响范围,掌握宏观灾害情况,为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依据。12322短信息格式包括灾情代码、分隔符、所在村庄街道全称:(1)灾情代码:一、二、三、四;也可为 1,2,3,4。代码说明,一:无震感或震感轻;二:震感强,无破坏;三:有破坏,无伤亡;四:破坏重,有伤亡。(2)分隔符:可以为逗号(,),句号(。),顿号(、),分号(;)。(3)所在村庄街道全称:村庄全称是指农村地区的村或乡镇名称;街道全称是指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名称。只回复所在位置的村庄或街道办事处的名称即可,不需写村庄或街道办事处所属县或市的名称。高校人员密集,遇到灾害发生时,第一要解决好的就是学生的紧急救助和疏散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在规划和建设校区时,要越来越多的考虑灾害来临时人群紧急疏散和避险的需要,预留通道和一定数量的绿地、广场和空地。以考虑到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险需要。

高校可开设防灾减灾宣传网站,定期发布内容丰富、时事性强、学生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发布近期各类灾害进展,拓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方便师生们自主学习。高校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防灾意识和能力的主要手段,开设一门有关防灾减灾法规以及全球灾害概述与分布,灾害预报、自救互救技能基本名词和术语的基础课程显得很有必要。可采取室内讲授和讲座、观看录像、知识竞赛;室外演习、组织参观、组建灾害兴趣小组等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真正把提升学生防灾意识和能力的学校教育学科化、常态化。让大学生防灾减灾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使高校防灾减灾工作发生深层变革。

建立防灾减灾科普示范高校,是开展科普活动,提升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依托,可以达到校内外教学的相互结合、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融合。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宣传教育效果,高校可与当地地震局、气象局、科技馆等单位合作,建立防灾减灾科普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或其他校园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科技教育活动,激发大学生对防灾减灾科学的兴趣,培养并提升学生防灾减灾素养和能力。比如,山东全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达到165所,做到了每个县拥有一所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的目标。截至2008年,在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市设立接收社会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3.4万个,初步形成全国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中国社区志愿者组织数达到43万个,志愿者队伍规模近亿人,其中仅共青团、民政、红十字会三大系统就比上年增加志愿者1472万人,年增长率达31.8%。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紧急救援,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队伍达300万人以上,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人数达1000万以上。校舍安全工程是国务院决定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校舍抗御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的重要举措,关系到校园和谐稳定,对于落实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保障广大师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校舍的选址应进行场址地震安全评估;对已有校舍经常定期检查排查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提高硬件设施的防灾能力。

积极开发灾害教育资源,创新灾害教育形式研究,加强国际灾害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国际会议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强大教育资源。每年世界各国都会举行防灾减灾的相关会议,尤其以美国、日本为甚。参与此类会议,不仅可以拓宽发展思路,把握最新发展动态,借鉴经验,为防灾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提供了很多国际合作的机会。我国高校应尽可能多地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一些权威的国际组织制定的发展纲要具有指导性、方向性,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如USGS及地震研究所制定的防灾减灾原则、发展方向等,密切把握这些国际信息,是促进我国防灾减灾发展的重要手段。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携手共同面对,促进大学生更加明确“世界公民”的责任,积极努力创新形成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框架下的全球灾难预防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识,这才是具有国际减灾视野的大学生大安全观。积极推进全国第一个中日合作的“中日防灾减灾研究中心”进程,把在日本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免费引进到中国进行推广。

要使防灾减灾教育在高校中健康有序进行,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如完善领导机构,编制应急预案,师资力量培训,定期疏散演练,监督检查等。开展本土化教学方式,应从本国国情、经济能力、教育开展能力、社会认可度、国际环境等方面充分考虑,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我国防灾教育起步较晚,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发展,缺乏相应的师资以及配套的教育资源,社会对防灾减灾的认识不高,因此,防灾减灾设立为一门单独课程,条件并不具备,应该在现有的安全教育中增加防灾减灾的内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1]王振耀.我国自然灾害形势与灾害管理基本体制及转型[J].中国应急管理,2007(4):15-19.

[2]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注释本[M].北京: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2008:10.

[3]王英,李巧萍.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全国地震局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J].防灾博览,2010(12):6-11.

[4]皮祖训,刘何清.高校事故非线性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5):24-31.

[5]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J].人民教育,2007(8):9-11.

[6]皇甫平丽.日本学校经受住强震[J].了望,2008(25):58.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