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
2014-04-16耿相魁
耿相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资本化,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性、复合性高层次人才需求大量增加。与之相适应,作为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也在迅猛扩展,但长期以来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的惯性,使得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类型定位不合理,学术型与专业型比例悬殊,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照搬学术学位的培养模式,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并制约了研究生教育作用的发挥。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实用人才培养方式取得了较大发展,打破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一直主导的失衡局面,有利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培养多样化发展和教育理论的丰富完善,但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属于新生事物,目前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现实培养中仍不免有学术学位培养的痕迹。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强化研究,在实践上另辟蹊径,大胆借鉴国外做法,根据国内实际探索创新,推进其科学发展。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专业学位是很多发达国家从事某项职业的先决条件,在这些国度,人们只有在取得某种水平职业学位之后,才具备从事这项职业的资格,如拖拉机驾驶员必须具有初级机械师证书等。中国则不然,专业学位是由职业学位转化而来的,是国学委根据国情对原来“职业学位”的重新定位,属于对学习者学术水平的认可,并非从事某项职业的前提条件。因此,中国专业学位概念也不同于那些发达国家,是指“那些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都有所差异的学位”。[1]自其产生以来,先后有法律、建筑学、工程、MBA、临床医学、教育、农业推广等多种在职专业学位硕士,适应了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突出了中国自己专业学位的教育特色。因此,中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是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进入高等学校,以全日制方式学习,人事关系和组织关系完全转入培养高校,属于硕士学位研究生但又不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位研究生。2009年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标志着我国高等专业教育层次上移和高等专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理念的融合。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同一级别、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硕士学位研究生,两种学位在考生来源、招考时间、录取原则、教学时间、文凭授予等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但不同之处也非常突出。
首先,二者培养的目标不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科研后备力量以及以科学研究为职业方向的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专业学位在能力结构、培养要求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着重突出的是“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知识结构也要突出这一特色。
其次,二者培养的过程不同。培养目标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培养过程的差异。围绕学术研究展开,注重基础教育和理论教育,注重知识源和原创性研究,体现理论研究的探究性特点,是学术学位研究生一以贯之的培养理念,贯穿与课程设置、导师指导、教学组织以及论文评价过程的始终;而专业学位则不然,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更加突出的是专业性和务实性特点,更加注重实行双导师制(即理论和实践)、安排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研讨教学等模式,突出实践环节,注重应用性、开发性研究与设计,强调实践经验和综合技能培养,注重专业素养及创业能力提升。增设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最明显的区别,也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突出特征,即重视企业实习或基地实践环节,加大与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对接,成为学校培养和企业实践要求的有机衔接点。
再次,二者评价的方式不同。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相比,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明显不同,权衡其质量高低的标准、主体与学术学位大相径庭。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高与低,是看其毕业后能否适应实际要求,是否为市场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能否直接从事某种职业,掌握某种工作技术与方法,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评价主体也实现多元化,以社会、市场及企业单位作为质量评估的主体,以社会、市场及企业单位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作为评价的客观标准。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异于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同样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不一样,就像全日制本科生和夜大、电大、函授本科生一样,虽然是类型、层次、水平属同级别的学位教育,理论上讲应该一样,但实际上也完全不同。
首先,二者培养的对象不同。在职与全日制最大的区别是生源,即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历。2009年以前是主要针对已工作的在职人员,生源一律要求具备一定工作年限的相关经历,研究生自己求学目的也比较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清楚工作与知识间的联系,对课堂知识因其社会经历而有不同理解,学习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知识把握会更牢靠;全日制生源的研究生多为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经历所限,社会需求意识相对淡薄,加之其对研究生教育并不很了解,学习比较盲目。生源区别决定了具备一定年限和相关工作经历的在职专业学位与应届本科生生源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绝不能一样。
其次,二者培养的过程不同。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常是通过每年10月份进行的“联考”(即“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入学,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则是通过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入学;在职的主要培养对象为已有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在职业余攻读为主,主要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实施教学,完成取得学位必授课程,全日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全天候培养,没有工作牵绊和其他干扰,精力比较集中,学习时间得以保证,专业知识系统牢靠,教学活动整齐规范;在职的工学矛盾相对突出,集中时间突击学习较多,培养单位管理相对松懈,质量要求标准不统一,社会认可度较低,全日制生源优秀,要求严格,培养时间固定充裕,质量有保证。
最后,二者毕业后去向不同。大多数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需考虑就业问题,一般会回原单位继续工作,甚至获得升迁重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没有职业背景,学习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拿文凭而顺利就业。所以,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虑的是为发展创造条件,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把就业问题当成是培养模式的归宿点,在提高个人就业能力的同时,提供相符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在文凭授予上,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只授予学位证书,不发学历毕业证书,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则既颁发学位证书,同时也要颁发学历证书。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与扶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近两年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考生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仍不可否认,专业学位教育的迅猛发展,夹生饭在所难免,存在问题很多,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社会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同度低
由于整个社会长期以来受重学术、轻应用陈旧观念的影响,尽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属于一个层次,但在现实中并未能获得同等程度的重视,社会认可度低。研究生家长及其自身都看不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认为专业硕士入学门槛低,只是在职研究生翻版,换汤不换药;教学模式不成熟,含金量自然不高,将来在就业时肯定不受用人单位青睐。因此,大多数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是持保守态度。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原因,仅有不到15%是想通过深造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多的是出于无奈,是想躲避激烈的就业竞争而采取的迂回路线,也有的是想通过提高学历以求将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罗温·艾金森是一名英国喜剧演员、作家。他因“憨豆先生”一角而风靡全球。有喜剧演员将他列在了史上最搞笑50人之首。20世纪70年代末,艾金森在英国一举成名。80年代,他主演了英国最成功的情景喜剧《黑爵士》。自此,憨豆先生声名大噪,赞美之声不断。
(二)应届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较少
专业学位生源质量明显低于学术学位生源,即便是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者,也多非本意。据笔者对2012级浙江海洋学院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调查,仅有不到15%的学生为第一志愿录取,在85%的调剂生源中,大部分是学术型硕士没有被录取而改报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刚开始招生时多数人不了解,不敢轻易尝试,现在可以直接报考了但考生们仍不“买账”,报名者寥寥无几。笔者到河南农大、河南师大、安阳师院等院校的招生经历也表明,素质稍高一点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基本都报考学术硕士,只有极少数怕考不上的农家子弟,或平时成绩并不太好,或原来所在院校声誉极差,甚或是大专毕业或要转专业,自觉学术硕士无望者,才会选择专业硕士。一些成绩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甚至自愿放弃上专业研究生、领取高校奖金(高校对入学成绩优异者的奖励,一般为5000~10000元)的机会,有的宁愿下年再考,也不愿屈就。除个别专业硕士外,很多高校尤其是新增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根本招不满,多是用调剂方法来补齐空缺名额的尴尬。2013年浙江海洋学院农推广的渔农村区域与社会发展、渔农村文化、渔农村政治等方向,只要是笔试入围的第一志愿报考者全部录取,就这样,50个指标还是调剂了30多个才招满。
(三)业已毕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缺乏长项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多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类似,培养内容、方法与学术学位研究生雷同,培养模式难以突破,自身特点没有突出出来,不适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需要。其表现:一是多数院校仍采用学术型研究生为主的模式,培养目标和培养类型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特点,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应用型专业学位人才的手段和方法。二是部分院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仍循学术学位硕士旧制,不清晰自己招生的专业领域,甚至没有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指定一批对实际操作有较强指导意义的教材,对课程和教学实施与实际严重脱节,培养方式、课程模式与实践模式单一,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联合培养的开放体系没有形成。因此,业已毕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了既不像学术学位研究生有坚实的研究基础,也不像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有解决职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缺乏特点,成为四不像。
(四)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缺乏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专业学位是双导师,既要有校内导师辅导基础理论,也要有校外导师指导专业实践。但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做到,主要是缺乏校外导师。现在高校大部分教师都是学理研究型或工程开发型的,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从这学校到那学校再到现在工作院校,自己本身就脱离实践,对行业发展实际情况不了解,只会在实验室搞数字写论文,仅凭他们的力量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有的即使安排了双导师,但由于近年来高校与社会往来增加,导师因各种学术和非学术工作牵绊或事务繁忙而忽略指导学生,加之学科教育教师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带研究生数量太多,顾不上或来不及过问,也有不少教师既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又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而自己根本没有基础实践,对两者指导内容、方式并没有区分,且所指导学生数量远远超出了能力范围,加上本身教学科研工作量繁重,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
质量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办学时间不长,且社会认可度较低,因此造成质量监控与管理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到教风学风。特别是一些地方教育质量意识不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工作还没有严肃认真对待,对学生过于宽容,教育质量观念没有提到应有高度;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部分高校软件和硬件都有待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尚需建立和完善,存在着“重规模、轻质量”、“重申报、轻建设”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的维度
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不被社会看好,也没有完全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同。现实给人们出了一个难题:社会既需要又排斥,既要求培养又不认同。岂非出现了逻辑错误?非也。这完全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不得当所致。为此,必须运用系统方式认识和处理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观念、制度和实践等多个层面,从教学、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全面创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
(一)科学定位教育目标,实现培养理念创新
根据招生对象即全日制应届本科生的特点,确立其培养的合理定位,既要突出应用性、复合性培养要求,又不能偏离全日制学位教育特征。其目标应是职业所特有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重点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实践中应用知识的开发创新,这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内涵,也是其核心与本质。突出职业特点,使人才适应市场变化,是其生机和活力之所在,这是其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最主要的标志。但这不是说要放弃学术取向标准,提倡“去学术化”。离开学术导向就会违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陷入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泥潭,迷失办学方向。且全日制专业学位之所以作为研究生层次设在高校,恰恰说明它应具备学术性。因此,市场取向不能损害学术标准。我们强调的是,学术性不是检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唯一标准,注重实践能力,符合市场需求,也符合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完善规范教育环节,实现培养过程创新
有学者指出:“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作用于培养对象、影响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具体的培养方法和教育手段,恐怕是人才教育长链中接近学生、最直接制约效度的一环了。”[2]保证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过程的优化。
一是改革招生体制,保证生源质量。
近年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普遍遭遇尴尬局面,有指标而无生源,多是依靠调剂完成,生源质量无法保证。解决该问题,必须扩大办学自主权,根据社会需求、生源状况、办学力量、科研基地与经费保障等情况,自主决定招生规模和录取标准,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严把“入口关”,尤其要打破以往“笔试定录取”和“复试走过场”的做法,坚持研究生教育是“高度选择型教育”。另外,提高教育质量和文凭含金量,改变人们对“专业硕士”的偏见,吸引更优秀的生源加入。
二是优化课程设置,拓宽教学形式。
教育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设置要适应专业硕士培养的需要。面向应用型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培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反映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在于它所包含的内容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更在于它能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指导。指导教学、指导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的过程中,主动去拓宽去加深。”[3]教学模式要注意知识的衔接与层次,重点突出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强化技能操作训练,不断适应基础一线的需要,调动研究生积极性,提升其参与度;教学内容应重点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打破学科、课程间壁垒,不断将反映学科前沿研究的最新成果补充进教学内容中,避免把研究生课程变成本科简单延伸的做法;重视跨学科课程安排,明确规定研究生必学的辅修学科或选修课程,允许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今综合性或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数量与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研究生课程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4]针对研究生对“职业”概念及未来职业选择模糊的实际,入学后首先强化职业知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也应从这一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并且依据职业意识形成循序渐进地设置与职业有关的课程,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和选择性。”[5]
另一方面,在教学形式上打破陈规。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要有机结合,避免讲授多,研讨少,关注了“教”而忽视了“学”,关注研究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其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由内容本位教学模式向研讨型、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案例教学、探究性教学、活动性教学、现场教学、参与式教学、团队学习、模拟训练等相结合授课方式的运用,增加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结合学科前沿设置讨论主题,创造性地引入专业学位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健全双师聘任制度,实现导师指导创新
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可靠保证。校内导师是研究生最直接的指导教师,也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十分重要;校外导师一般为具有高级职称或丰富实际经验的技术专家,是研究生实习期间的主要指导教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与课程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发挥校外导师作用,可从研究生入校开始,也可从第二年实践开始。为此,办学高校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双导师指导制度,明确两位导师的责任,督促其在培养过程中恪守师德,履行好职责;其次,统筹院、系、所指导教师配置,解决专业学位多学科融合特点造成的导师数量不足或学科不匹配问题,倡导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联合培养,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为导师,优化学术梯队,以团队形式培养,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再次,聘任导师多为学术性研究生指导教师,教学指导时难免打上学术烙印,必须解放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专业学位与学术性真正区分开来,区别对待。另外,办学高校要积极支持导师参加学位指导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导师进修或到相关职业部门挂职锻炼,组织开展研究生培养研讨和培训等,不断丰富其培养经验,提升其指导水平;制定相应管理文件规范校外导师,适时对校外导师进行合作培训,使之明确大学教育的理念目标、课程结构、实习宗旨、指导方式、职责使命、学生需求与特点、指导实习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等,形成良好的制度氛围,为校外导师实现个人发展创造有利契机。另外,要增强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
(四)加强实验基地建设,实现实践环节创新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就更凸显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学位办规定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如何协调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与实践,从专业学位招生以来就有三种模式:一是历时态模式,即理论与实践先后安排在两个不同的阶段。许多高校都是把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这是理论实践化立场,体现的是一种机械的或加法的思维方式。再者是共时态模式,也称平行模式,即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但二者多是平行安排、简单的相加而已,也属于一种机械的或加法的思维方式。第三种是融合模式,即把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相互促进,体现的是一种动态思维或乘法思维方式。
笔者认为,融合模式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最佳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体验与反思的循环往复。一方面可以在理论学习中融入实践要素,如教师在教授理论时可采用案例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实践锻炼中融入理论要素,如让学生撰写见习反思报告。高校也可依托自身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以公共实验室形式提供给学生,优化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形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同时要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样就会形成双赢,企业可利用大学智力支持降低成本支出,高校可让研究生在实践中增长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创业能力。实践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提供现实基础和资源,论文写作又可以提升其科研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总之,通过校企合作,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把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作为研究生锻炼意志、增长才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使科学理论知识得到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得到锻炼。
(五)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保障体系创新
“保证和提高质量一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主题,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得到国际承认,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的保证机制尚不健全。尤其是在招生规模迅速增加时,质量总是受到冲击。”[6]当前教育资源总体有限,必须充分利用,强化管理,提高绩效。以绩效为核心的质量观要求形成专业研究生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互动调节机制,而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保证体系则是保障这一机制质量的根本,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反馈等一系列制度体系。首先是质量管理体系,这是保证质量的基础。应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管理的要求,对招生、培养、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性、全过程性的管理,完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其次是评估标准体系。质量好坏最终要由市场拿出答案,这就要求高校要以市场为风向标,研究生及导师也要注意把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职业技能和学术知识。但质量观是多元的,质量评估标准也是发展的,生源选拔、导师遴选、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院校资质,也直接影响着研究生质量,也要纳入到培养质量评估标准体系之中,评估标准体系必须紧密结合高校学科的目标定位,注意评估内容、方法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再次是质量监督体系。一方面应逐步建立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国家和社会评估体系。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的评估法规,规范评估程序和组织实施过程,对课程设置、教学水平、管理效率、学校声誉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分析办学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要建设公正、独立、专业的社会评估机构。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体系,从社会和市场的角度对其进行专业化评估;再一方面要完善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包括高校自己的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监督职能。各高校从招生到学位授予整个过程的自身内部评估,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它能通过经常性、系统性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改进与提高,以保证毕业生能适合社会需求;最后,要建立高效的质量反馈体系。这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关键,其内容主要包括对研究生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教学指导情况的反馈意见、对培养院校管理工作的反馈意见、对研究生跟踪调查等,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
注:该课题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年立项课题(课题立项编号为C1-2013Y07-106)成果之前期成果。
[1] 秦惠民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 许迈进.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特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1):78.
[3] 陈丽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硕上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4] 吴志功.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1).
[5] 常宝英.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上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2010(27):39.
[6]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