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二次转型发展的探索
2014-04-16夏明忠
夏明忠
自1998年以来,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往往是基础较为薄弱的专科学校或高职院校,甚至有的还合并了一些中专院校。因此,从形式上实现由专科向本科层次的转型,使之达到传统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摆在新建院校建校之初的首要任务。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新建院校建校之后,其办学定位,包括专业设置、校园文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照搬老牌本科的作法,与老牌大学培养学术性人才“同位竞争”。新建本科院校,尤其是地级市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催生的产物。这种背景和属性决定了其本质是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从形式层次上实现了向本科层次的转变后,如何从内涵上实现向应用型本科类型上的第二次转型,真正与老牌本科“错位竞争”,是事关新建院校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
西昌学院是四川省民族地区第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自2003年建立以来,为实现专科向一般本科院校的转型,作了大量工作。2010年,西昌学院接受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学校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并取得实效。
一、实现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理念更新
实现类型上的转型是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时代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003年,西昌学院由四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本科学校,形式上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转型。但基本上照搬或模仿传统本科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难有特色。几年的本科办学实践证明,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在“夹缝”中生存,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内涵发展之路,立足校情,理念更新,实现应用型本科类型上的转型,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学校组织教职工广泛开展“为什么要建应用型本科”,“怎样建设应用型本科”大讨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达成共识,形成符合校情的应用型办学思想和目标。
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转化为实践。学校先后组织4次全校性研讨会、各二级学院共开展80余次专题讨论,一致认为,走应用型本科的道路是学校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任课教师针对课程,管理人员针对岗位,各学科专业针对专业特点各自发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作用。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具体环节中,落实到课程教学计划和现场教学中,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实现转型的前提。2005-2013年,学校安排师资培训费1140余万元,2011-2013年,安排业务提升费1500余万元,组织100余个团队,1400余人次教师外出学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先进经验,到示范高职学习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教学。同时,邀请专家教授来校传授先进办学理念,积极筹办和参加各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70余人次走出去参加应用型人才培养交流会,20余所兄弟院校、150余人次来校共商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计。
二、重新审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
(一)坚定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
西昌学院作为地级市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催生的产物,就层次而言,它属于本科;就现实定位而言,要面向地方,在具有普通本科特点的同时,又明显带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其本质是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必须走“本科新建之路”,坚持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坚持需求导向,分类分步推进,坚定走技术型本科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全校上下对应用型本科的内涵、路径、举措更加明晰,认识更加统一。
(二)进一步理清学校的发展思路
1.加速“四个推进”
一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把未来10年的主要任务定位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上,把西昌学院建成民族地区知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或职业大学。二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治理结构,扩大社会合作。三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开放、灵活、多样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四是推进服务地方能力的提升。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创业就业中心,拓展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强调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全参与。
2.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人才强校工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升业务水平,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健全管理制度,以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青年教师团队为重点,建立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二是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实施“质量工程”,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三是特色建设工程。进一步凝炼三大办学特色:特色1,应用型,应用为本,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特色2,地方性。艰苦创业,为攀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特色3,民族性。心系彝区,促进民族地区繁荣与稳定。四是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关键问题,开展应用型科技研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组成科技“服务联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为民族地区提供科技、文化、人才支撑,引领社会进步。五是条件保障工程。统筹规划学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校园建设,美化育人环境。
三、构建应用性专业体系
按“内涵发展,办出特色,突出应用,增设方向”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坚持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依托地方产业和行业,建立企业和行业共同参与的专业优化评价制度,提高应用性,打造特色性,形成特色较为鲜明的应用性专业建设体系。一是积极打造应用性特色专业,把农学、园艺、动物科学、食品加工、水利水电工程、彝语言文学等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二是提升应用性专业水平,作物科学、园艺学、彝语言文学等专业先后获得教授和研究员的评议权,实现了专业建设的新跨越。在此基础上,要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上,先行一步,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根据地方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按照凉山州“构建水能、矿冶、绿色、旅游”四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以及“农业打基础,工业兴凉山”的发展思路,发展水利水电、产品加工、烤烟、旅游、材料科学、师范等学科专业,停办个别改造力度不够,与地方社会经济密切度不高的专业,如化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以便集中资源和精力,办好应用型专业。四是增设专业方向,建立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制度,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个性需要和就业需求。
四、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培养目标的岗位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聘请具有行业背景的专家、用人企业的代表、兄弟院校同行共同论证和评价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用人单位代表直接参与课程设计,鼓励企业专家讲授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一)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将高等教育的“本科性”和类型上的“职业性”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层次和类型的和谐整体。在保证本科层次的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基础上,彰显类型上的特色和优势。在此模式框架下,本科教育设置三大模块,即通识教育模块、理论教育模块和实践教育模块。为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纳入相应的模块中,使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四年不断线;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基本技能,以及应当获得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的具体要求。为拓展学生素养,将第二课堂活动也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卫生健康、安全教育等等都要计入学分;设立创新奖励学分,学生因参加各类科技活动、艺体活动、发明创造、获奖或发表论文(作品、著作等)都给予学分奖励。
强调“职业技能素养”教育,一是体现在人才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上,注重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技术的传输和训练;二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定单培养,“做中学、学中做”;三是体现在专业建设上,所设专业和专业方向注重职业和岗位的针对性、过程性和技能性特征;四是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行动领域和工作过程为主线,注重课程的结构与岗位任务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实境对接。
(二)更加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
既要达到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又符合应用型教育的特殊要求。如果说精英型教育重在培养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具有原创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那么西昌学院这种应用型教育主要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应用型人才,面向行业,培养“师”字号的高级专门人才,如产品设计师、经济师、农艺师、教师、律师、技术工程师等,其目的重在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这类人才侧重于知识运用与技术创新,与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短兵相接”,解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问题。因此,学术性人才应侧重于认识世界,而应用型人才应侧重于改造世界,培养的理念应是“知行对接,实训贯通”。
(三)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既不能照搬传统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也不能完全采用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既要突出应用性教育的特色,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强化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要改变传统本科理论教学追求基础理论“宽广深厚”的观念,适度降低传统本科教育中的基础理论课程和学科专业性课程比例,增加应用性知识和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课程比例;改变基础性过强而应用针对性偏弱的状况。建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专业方向)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应用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精选内容,突出个性。课程数量由2006年以前的60余门增加到2011年的90余门。
增设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的考证考级课程,力求通过专业化的本科教育,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知识层面,不仅要传递“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决未来岗位中“怎么干”的问题,在能力方面,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拓展能力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性价值取向,实现本科教育基本规格、职业教育内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之间的协调。促进学科专业间的交叉复合,通过“专业+专业方向”、“专业课+任选课”、“专业+职业资格”等,拓展应用型人才的口径、知识和能力。
(四)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构建有别于传统本科教育的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减少验证性实验,观摩式和浏览式的实习实训,增加开放性、生产性和仿真性的实践、实际操作和顶岗实习。提升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增设实践教学学分,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调整为32% ~35%,理工类专业调整为35% ~38%,艺术体育类专业调整为40% ~45%。
积极推行“三层次(实验室—农场—农村)实践教学模式”和“5-4-3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五大实践教学模块,即基本技能模块、教学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生产实践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对每个模块的环节、目的任务、时间安排、学分配置、考核体系进行综合规划、布局和构建。要求学生完成四类报告,即实验实训报告、专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和毕业设计(论文)。为了使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三大保障体系,即制度保障、队伍保障和经费保障。
灵活设置实践教学学期制。如烟草专业与烟草公司合作、园艺专业与苗木花卉公司合作,根据生产季节变化和企业需要安排实践教学学期制。
五、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制约学生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方法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目前,新建院校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教学法”,多数教师按自己做学生时接受的固定而死板的教学方法一路走来,在课堂上扮演着导演和演员的角色,把学生视看戏的观众。育人场所类似于工厂化运作下的“养鸭场”,教学过程成为理论知识“填鸭”式的满堂灌输,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待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学校所学的东西多为呆板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用不上”。因此,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问题上升到教育思想层面,则是一个“以谁为本”,“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转变观念,以生为本,时刻牢记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以致用,是新建院校必须首先要树立的理念。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性,自然是实用性。这种人才的思维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形象的实践过程,因而,必须强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强调通过感觉体验和具体操作而解决现实问题。
“万法无法,法无定法”。要充分唤醒和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亟需扩展和丰富教学方法,构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本质特征的教学法。如“研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辅导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等,积极探索尽可能贴近和还原现实情景,以职业行为特征为导向,从而满足应用型人才内在特征特性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上的五个转变,即实现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实现由知识输入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转变;实现由知识本位教学方法向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转变;实现以理论知识为重的教学方法向以实践为重的教学方法转变;实现死板固定的教学方法向组合搭配的教学方法转变。
六、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学校把“双师”教师的培养与博硕研究生培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确立科学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建立“双师型”教师认证制度。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要有“双证”(既拥有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证,又要有所任教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更要“三能”(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验实习实训,也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制定“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意见”,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基金,激励教师到企业或生产一线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支持教师考取相关行业或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建立教师科研团队,实现“助教”、“助研”传帮带;改革实践教学岗位的设置制度,新进的硕博研究生到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并从校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实践指导教师。
强化“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认定。年终组织学生在内的考核组,对申报奖励的“双师型”教师进行考评考核,要求在完成“双证”和相关手续的基础上,“会教理论—上专业理论课,会指导实践—上专业技能训练课”。2011年,通过考核,127名教师获得31种行业或专业职业技能证书,每人获得3000元奖励,目前,学校“双师”素质教师达240余人,占专任教师的33.5%。
七、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建立教学质量标准
完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是实施质量监控的基本前提,教学过程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来实现的。学校在制定质量标准时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把学生就业能力、教师技术服务能力、二级学院对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能力纳入评价体系,把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专业特点;同时又要简明扼要,易于执行,便于检查,务求实效。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包括教材选定、备课上课、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考试考核,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等方面的质量标准的制定。
(二)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学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3-4-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三大质量控制系统:教学目标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和教学结果控制;制定四大保障制度:思想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实施五大监控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构建“四维一线”质量保障长效机制。以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毕业后发展为质量监控的时空,形成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制度、监控机制和社会评价四个维度,围绕提升教学质量的主线,构建立体隧道式的“四维一线”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三)建立自我评价制度
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是通过在新生入学后,毕业生离校前,以及每学期结束时,通过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师生随机交流等方式,了解师生对对教学工作的感受和评价,评判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社会议价是通过座谈会、信函、走访、电话咨询等方式,以及对每年志愿填报情况、新生报到率的分析,了解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评价,尤其注重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四)建立教学信息体系
一是建立教学状态数据常态采集制度,适时掌握教学条件和教学工作进展状态。二是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信息沟通制度,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学生代表、学习委员等座谈会,以及师生“面对面”等渠道,沟通协调,交流通报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建立教学信息监控制度,通过学生、同行、专家、领导等对教师进行学期或年终评价,并将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奖、晋职晋级、岗位聘任、课时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课程考核结果分析制度,坚持每学期对任课教师的试卷、成绩进行难度、区分度等质量分析,提出教学改进意见。
[1] 夏明忠.试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加强实践育人的必要性[J].高等农业教育,2009(10),6-8.
[2] 夏明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品牌战略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
[3] 夏明忠.强化本科职业教育,培养地方应用人才.地方院校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1 -227.
[4] 夏明忠.借鉴国内外经验,探索本科职业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1(4),3 -6.
[5] 夏明忠,任迎虹.地级市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24-65.
[6] 夏明忠.科学定位,内涵发展,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学校建设[N].凉山日报,2012-4-17.
[7] 柴勤芳.对高职教育“高等性”与“职业性”融合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5),95-97.
[8] 夏明忠,任迎虹.农学类专业“5-4-3”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2(8).
[9] 夏明忠.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历与技能有机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6-9.
[10] 夏明忠,任迎虹.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西昌学院的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3 -12.
[11] 夏明忠.新建本科院校走现代职业教育道路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3(6),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