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的思路与对策措施研究
2014-04-16何心益宋建锋
何心益 胡 勇 宋建锋 李 燕 唐 嵩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作出了共同发起和组织实施“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的决定。该工程围绕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并以工程为载体和平台,依托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努力聚集成千上万的科技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服务机构,运用中国协同创新网等科技服务平台为工具,整合集成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源头和产业需求有效对接。这是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企业注入创新活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助力智慧企业成长的重大举措。
一、实施“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的背景分析
在深入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的重要精神过程中,实施“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对于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各类科技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科学配置创新资源,架设科技经济有机结合桥梁的功能,努力促进政府部门与企业、学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整体联动、协同创新,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是因为:
(一)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任务艰巨,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步履艰难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我国产业界、学术界、教育界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出了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定位高端化、主体多元化、推进梯次化、模式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为增强。
虽然我国从总体上讲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协同创新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创新能力和实力十分有限,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整合集成难度大;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和环境氛围尚不充分,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效果尚不明显。二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意识不强。企业投入自主创新的人力、资金、手段、条件等严重不足,无论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团队建设,还是企业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投入都十分有限。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以及成果转化主体。特别是我国数以千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自身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极不相称。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0%以上,提供就业岗位占85%,提供税收占50%。但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自身的研发团队,基本上没有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主要从事上游大中企业的配套产品加工等,严重缺乏自主技术研发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与外部协调沟通能力、引进吸收消化能力以及获取创新资源信息能力等,急需外部的大量技术和知识输入。
实施“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正切入了推进企业协同创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高起点开创产学研合作新局面的现实需求,它的实施将为提升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改变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为其增强发展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二)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支持企业任重道远,自身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从1992年的10家发展到2002年的201家,2004年达到1218家,2010年达到2032家。经历了1992-1993年的试点阶段,1993-1995年的培育阶段,1996-2000年的发展阶段,现已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的重要支撑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服务产业、支持企业等方面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等风险,创新支撑发展模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将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成为支持服务产业企业,促进创新创业的载体,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载体,以及推进产学研用合作,衔接创新体系各主体,加快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实现多重功能已成为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面临的光荣任务。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据科技部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分析,目前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履行自身的任务职能方面,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一是在提高服务能力方面面临的制约因素是我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础薄弱,区域网络建设信息体系不完善、信息交流与传递滞后、利用率低、信息协调机制不完善,信息共享局面未形成。
二是服务产业支持企业,衔接各创新主体方面,缺乏与专家、科研机构、产品检测机构等方面的有效联系和业务协作。特别是与中小企业联系尚不普遍,并缺乏服务手段。因此未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不能及时满足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大中企业及时衔接沟通,满足其急待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撑的要求。
实施“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正是在生产力促进中心急待提升工作能力的背景下,广泛应用互联网等先进工具,武装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其服务的对象,构建生产力促进系统的创新支撑网络,打造服务品牌,为进一步建成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进行的实践探索。
(三)我国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和运营模式急待创新
我国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从总体上讲,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质量。但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使科技服务能够落到实处,真正落实到企业,为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供服务。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了面向全国的基于互联网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中国协同创新网。并从2012年开始在四川、广东、北京、上海、哈尔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企业(或创新组织)级协同创新网络平台的应用试点,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产学研各界的好评,认为中国协同创新网这种平台建设的创新模式将协同创新工具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需求,又能够解决企业与客户和合作伙伴间社会化协作的问题,还能更广泛的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科技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基于知识协同,助力企业智慧成长,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但是单项应用的成功只能说明中国协同创新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企业或创新组织协同创新的一些需求,但要切实将这些服务落地并助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需要与直接服务于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和更多的科技服务平台紧密的结合,从商业模式的创新着手进一步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进行推广应用。
实施“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依托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运用中国协同创新网及其构建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在众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中,通过开发商、运营商、应用机构的通力合作和多边共赢,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和科技服务落地推广的探索,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基于互联网的科技服务平台的发展和应用落地,并将协同创新平台应用推向新的高度。
二、实施“生产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核心,以助力企业智慧成长为目的,以先进互联网技术平台为手段,背靠政府,面向市场,为众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创新支撑和技术服务。工程实施的重要成果是为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构筑了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云服务平台。对于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行业综合协会、学会承接政府机构职能转移,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功能以及提升协同创新平台应用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和支撑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幅度提升社会创新效率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战略任务。推进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
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合力推动的“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将众多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科技服务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各自充分展现自身的创新资源优势、充分表现自身的创新需求和合作意愿,共聚一个大平台,共融一个大市场。通过信息的互动共享,互通有无,各得其所。这对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缺乏对外沟通手段和获取创新信息能力的中小企业来说,犹如插上了助飞的翅膀,将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增强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骨干企业,并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工业设计、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各种共性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等,使其发展能力大为提升。而对于创新能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而言,恰似如虎添翼,将通过行业间、企业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互动式交流,促进行业和专业关键共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式转化和推广应用,以及通过启动行业科技信息的采集流动和集结,让企业及时找到产业链的配置,引导产业配套发展,打造产业优势集群,有力促进创新资源方与产业需求方的有效对接,促进企业靠大联强推进合作,解决产业链和信息链的缺失,将有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状服务业协调发展。总之,“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的实施,这对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能力,培育和支撑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模式,助推企业智慧发展的重要措施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连接科技界与产业界的桥梁,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科技咨询服务中介机构。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对于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1.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模式
由有国家背景和实力雄厚的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启动的,由众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参加的“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组织形式、推进方式和先进工具的有效应用,将进一步形成中心背靠政府,面向市场,政府推动,市场启动的服务模式;形成技术资源方和市场需求方优势互补、利益导向、资源共享的盈利趋动服务模式;以及探索综合性行业协会学会和中介服务机构承接政府职能转化的工作模式等,对于生产力促进中心培育科技服务的新业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进一步促进生产力促进中心强化核心业务,提升服务水平
在本工程实施中,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利用中国协同创新网这一现代网络服务平台工具,建立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云服务平台。运用这一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网上网下密切结合的方式,将大大推进创新成果的传播、转化,引导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和管理营销过程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科技服务网络化、专业化进程,是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强培育核心业务,树立服务品牌,提升集聚式、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与企业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促进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具较强实力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社会公信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大演练。
(三)运用先进互联网技术,整合集成创新资源的重大举措
中国协同创新网作为我国协同创新和创新资源整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的典型代表,在运用先进互联网技术集成整合创新资源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与之合作建设的,且能互联互通的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云服务平台将成为生产力促进系统整合、集成、传输创新信息资源的信息高速公路,有效解决信息闭塞问题和信息缺失问题。
同时,还能够充分营造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流通环境氛围,适时为企业、科研单位、高校提供跨地域、跨行业、分布式的大规模实时信息交付协同工作工具和环境氛围。将大量零散无序信息规范整序为企业所需的信息源泉,从而有效解决创新资源信息需求方和提供方的交流、互动、互补问题,将大大提升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助力企业智慧成长的绩效,充分发挥其先进生产力的智力支撑功能。
三、推进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的对策措施
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启动在即,产学研各业界翘首期盼,对工程的实施寄予厚望。因此,对工程进行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实为当务之急。
(一)工程推进的路径和模式的设定
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筑和充实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举措,必须实行政产学研用一起上阵,互为依托,整体协调,统筹部署的推进模式。
一是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模式。即在各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组委会牵头组织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按照市场运作思路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组织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参与,充分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平台技术,并建立战略联盟的运营管理体制,有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切实推进创新资源方与产业需求方的市场对接,按市场价值原则,进行行业和专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从而推进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
二是上下贯通模式。充分发挥有政府背景的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统筹组织功能,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组织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中国协同创新网及中国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战略联盟有关单位,共同建设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云服务平台,有序组织各地企业和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加入和应用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云服务平台,并营造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成果技术转移和扩散的市场环境氛围。
三是资源方为主导的技术扩散模式。即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及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组织协调下,以拥有优势技术资源的大企业(集团)、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形成若干专业性强、适用面广、延伸链长的优势技术源头扩散中心,通过与中国协同创新网共建的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云服务平台,大力向外扩散、渗透各单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优势技术,吸引众多具有创新需求欲望的企业入围,在广阔的技术市场上寻找自己急需的对口技术。从而拓展广阔的市场交易空间,促成更多技术成果的市场交易。
四是技术需求方为主体的导入模式。即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有效组织协调下,由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精选一批有广阔产业发展空间,技术需求量大、面广,市场前景看好,且有强劲发展实力的主导产业(集群)、优势企业(集团),以这批产业(集群)、企业(集团)为主体,网上网下的工作紧密结合,采用擂台“比武招亲”等方式招募科技含量高、适用对口、对推动产业、企业技术进步和协同创新有重要价值的企业技术中心、高校、科研单位和专家团队为技术合作方和技术依托,建立紧密的产学研技术合作关系,从而发展创建一批产学研专业性行业性战略联盟。
(二)建立“中国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常态化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
(1)建立完善常态化组织工作体系
在业已组建的“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组委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机构体系,充实工作职能、明晰职责、落实工作条件和推进措施,形成常态化的组织工作体系。
首先建立和制定工程推进常态化人才培训计划,为工程推进实施打造核心骨干中坚队伍。一是实施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协同创新特派员培训计划,对各地推送的具有相应实施工程能力的专业人员,由组委会组织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之在各地实施工程中发挥中坚骨干作用。二是实施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选派的云服务平台管理员培训计划,对各单位选送的平台管理员进行培训,使之在本单位组织实施本工程中切实发挥中坚骨干作用。
第二,在组委会内设定工程实施推进专家指导小组。由组委会聘请相应的专家分赴各地指导工程的实施,进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顾问、参谋和智库功能。
第三,在组委会内设定工程实施绩效考评监督小组,对各地实施业绩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予以督促、指导和奖励。
第四,设立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组织奖和优秀成果奖,组建评奖机构分别对工程实施组织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在工程实施中取得显著效益的单位由组委会给予奖励并颁发证书,并向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推荐评选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成果奖。
(2)建立和形成常态化战略联盟工作机制
由国内外相关热心支持和参与“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的机构和人员组成战略联盟,形成常态化的工程推进战略联盟工作机制。
由战略联盟各方共建富有创新特色,高起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云服务平台”,作为工程推进实施的工具和技术支撑,逐步拓展平台服务功能,面向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提供协同创新支撑和服务,促进知识成果的快速传播、转化和应用,培育创新型企业。
联盟成员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设常态化的富有生机和特色的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云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通过与国内外的机构、组织、个人合作,共造促进企业协同创新智慧成长的良好“生态圈”,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创新资源信息共享与平台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联盟成员单位合作互动局面,不断提升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的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使“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真正成为科技服务落地工程,成为基于知识协同的智慧工程。同时,按照《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动力,支撑企业成长,提升竞争实力;深化自身建设,夯实服务动力等重点任务,开展更加广泛和更为深入的合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创造落实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的工作条件
切实落实工程实施的人力、资金、技术、物质等各方面工作条件。
首先,组委会和各参与单位要立足于自立,自行筹集解决相应的工作经费和人才技术条件。
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的条件支持,力争将本工程列入国家或地方相应的经济技术开发项目、工程技术项目或成果转化项目、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等,由科技部、工信部及地方厅(局)等列入计划,以项目形式予以支持。三是开辟市场运作筹集经费支持渠道,包括争取相关的赞助,以及与相关机构和单位的市场合作等方式寻求条件支持。
(四)营造“生产力促进协同创新智慧工程”实施的制度政策环境
努力争取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通过政策激励、项目支持、政府采购等各种措施对本工程的实施予以支持,争取各级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广大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参与本工程,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五)典型开路,试点先行,分步实施
本工程的实施量大面广,千头万绪,必须稳打稳扎,通过试点示范典型开路,总结经验,有效推进。
工程实施前,对中国协同创新网在全国各地推广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归纳平台运用的新特点、出现的新问题以及用户新需求等,并形成示范案例,为本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
在工程实施第一阶段,对各地实施中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切实归纳和发现各地推进模式,总结各种模式的经验特点,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综合配套的解决方案、措施,立标杆,树典型,为各地在工程实施中提供指导和借鉴。
及时对组委会秘书处和战略联盟秘书处履行工作职责和发挥组织协调职能的情况进行追踪反馈,特别是对工程实施以及战略联盟协调工作机制的推进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总结,并适时召开工程推进实施现场交流会,交流经验、分析问题、提供对策措施,使工程扎实,稳步推进。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
[2] 安德鲁 P麦卡菲(美).于蓬波,等译.企业2.0企业社会化协作趋势与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张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同创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