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14-04-16袁立强大庆菜库有限责任公司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4期
关键词:制度环境企业

袁立强/大庆菜库有限责任公司

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袁立强/大庆菜库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在阐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我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及制度执行都比较晚,很多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没有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更新,仍然停留在最初的那种内部牵制阶段,片面的将内部控制理解为内部监督,严重缺乏对内部控制目标方法的明确。对于内部控制只做表面文章,使得内部控制没有被摆在企业重要的议事安排上,或者是将内部控制制度视为一纸空谈,从而使内部控制成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盲点。[1]

2.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决定着其他要素能否发挥和怎样发挥作用,影响着控制目标的实现。我国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中董事会、监事会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虚设,企业内部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经营体制,缺乏分工制衡、科学有效的治理结构,导致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2]

3.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缺失。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设置专门机构进行辨认、评估和管理。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企业而言,是个致命的劣势。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相对来说并不规范,较多的业务项目本身就存在着政策风险和财务风险。但企业走上正轨后,企业员工风险意识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对于“繁琐”的内部控制制度持冷淡或抵触态度,从而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4.控制活动不到位。风险控制活动的设置是保证风险控制活动管理框架实施的前提,但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控制。因此,经常出现企业高管人员挪用公款,谋取私利的案件。现实中很多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具体环节的设计上不完备、存在控制“盲点”,控制程序欠合理、存在缺陷,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各种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1.内部控制执行中受人为因素限制。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家学历都不高,企业是自己辛勤创业的结果,在重大事情的决策中缺乏企业管理理论指导,往往仅凭主观意断。另外,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在综合素质上达不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不能充分了解内控的程序或措施,再完美的内控设计也很难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人员内控意识薄弱,综合素质不高,影响了企业内控的有效实施。

2.风险评估机制缺乏。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风险意识普遍淡薄,不重视风险体系建设,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这就大大减弱了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必须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内外部的各种风险因素,包括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重大投资风险等。

3.内部控制在执行中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内部控制是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而这些控制活动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控制的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复杂,岗位的设置就会增加,人员的配备的也会增加,这样必然会加大内控运行的成本。但是如果简化内控的设置,内控的效果将会降低,发生舞弊的可能性将会增大,这将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组织结构时必然会考虑控制的相关成本与效益。

4.忽视内部审计的职能,弱化内部监督的作用。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密切相关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建立良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虽然有不少的中小企业设置内审机构,但是其内部审计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内审机构丧失独立性,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中的职员,甚至领导干部抓住审计监督的漏洞,从事收受贿赂、侵吞公款等违法行为。

5.企业文化落后。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关系密切,当企业制度失效时,企业运营就需要企业文化来支撑。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文化,有的虽然规定出各种规章制度,但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没有将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3]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1.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企业要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正直、忠诚的员工,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2.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有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完整的控制制度。内控制度要保证组织机构的适当性,各项内控制度要参照会计法规制定准确到位,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中小企业尤其要重视采购与付款、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的控制制度。

3.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中小企业应根据各种经济业务和项目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制度;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规避风险的能力、条件进行衡量,对环境变化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渠道,加强对企业内外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及时了解环境变化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4.加强内部审计控制。中小企业应该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从而扩大审计的范围。内审部门应该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受监事会指导。这一安排,能有效减轻董事会职权弱化、内部人控制严重的局面,而且,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董事会的制衡。没有条件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中小企业,可以只安排内部审计人员,同样可以达到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4]

[1]黎明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上旬刊),2013(02):81-82.

[2]常国花.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10(07):93-94.

[3]张小朦.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J].经济视角,2011(08):49-50.

[4]王鸿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8):153-154.

猜你喜欢

制度环境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环境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