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2014-04-16李金乔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4期
关键词:积极性薪酬工作

李金乔/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李金乔/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在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进而提高工作的进程和效率,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励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已经被普遍的运用到了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但真正能贯穿于企业文化,长久提高员工士气的有效激励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员工激励极富科学性和艺术性。激励一个员工必须考虑他的动机,只有发自他们内心的事情他们才真正愿意去做,努力去做,主动地去做好。如何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一、企业经营管理中要引入激励制度

1.激励制度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绩效。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那就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企业要有较高的绩效水平,就得要求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但是在企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可能有良好的工作表现的。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2.激励制度可以挖掘人的潜力,留住优秀人才。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一剂良方。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激励要以员工的需要为基础

员工需要激励,那么怎样的激励才算是有效的激励?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员工“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由于某种重要东西的缺乏或被剥夺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于他所体验的某种未满足的的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激励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把员工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转换。在众多的需要中有一种是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员工工作的动机正是为了达到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优势需要的满足。只有需要达到满足,员工才能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各式各样的需求正是激励的基础。激励手段必须针对员工的需要,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好的激励手段还应该引导员工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总之,只有让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才是最有效的。要建立使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就要立足于员工根本需要。

三、企业激励制度的作用

1.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3.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保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收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

四、企业激励方法的选择

任何理论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有意义。激励也是如此。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引入了激励,有的企业还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激励方法。现对常用的激励方法总结如下。

1.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岗位。只有热爱一项工作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因此,要为员工创造一份满意的工作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工作环境要优良。企业必须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场所、必要的工具、完整的工作信息以及公司各相关部门的协调等。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员工工作时随时可以感受到的。若环境对员工的工作产生副面影响,员工就会有不满情绪。当员工总可以感觉到环境的不适时,企业无论怎么激励都不会有良好的效果了。

(2)岗位的任职条件要与员工的技能特点、性格特点相匹配。企业往往认为员工的素质越高,工作越出色。我们可以假想一下,让一个高素质人才去干一份平淡、简单的工作,结果会是怎样。长时间工作后,这位人才一定会弃企业而去。现代企业的岗位需要的是最适合的人来干。员工素质过高,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素质过低,无法完成工作,也不会对工作有兴趣。只有与员工的个人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才会激起员工的工作兴趣,员工才会有工作积极性。

(3)工作的内容要丰富、具有一定挑战性。员工总是按部就班地工作,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下滑趋势。

(4)要经常给予员工培训的机会。如今已经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每一个员工都深知,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必然会被淘汰。所以,对培训的需要就会越来越强烈。针对员工这一需要,建立符合自己企业实际的培训体系至关重要。

2.为员工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报酬,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的,是最有效的一种刺激物。在企业里,报酬的高低甚至可以代表员工的价值大小。所以,合理的薪酬制度具有很的激励效果。

(1)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

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的差别程度高于对薪酬水平的关心。所以,薪酬体系要想有激励性,必须保证其公平性。如果员工感觉报酬分配不公,他们就会感觉不满,只有保证公平,员工才能正常工作。但是,仅仅保证公平是不够的。要想有激励效果,还要提高薪酬水平。高的薪酬水平可以形成对外竞争优势,员工会有优越感,认识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2)薪酬要与绩效相挂钩。

要想使薪酬系统具有激励性,那么薪酬制度就必须与员工的绩效结合起来。绩效薪酬可以把公司与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员工为自己目标奋斗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可以达到一种"双赢"的目的。

(3)要适当拉开薪酬层次。

拉开薪酬层次可以鼓励后进者,勉励先进者。但是,层次不要拉开太大,否则会影响薪酬的公平性。在设计薪酬制度时,要注意薪酬中的固定部分。保持固定部分的比例,才能使员工有一定的安全感,激励薪酬措施才会有效。

(4)采取弹性福利制度。

不同的员工对福利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喜欢物质的,有的喜欢精神的,可谓众口难调。以往企业给予员工一样的福利待遇,一定会有部分员工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采取弹性福利制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弹性福利制度给予员工选择福利的机会,允许员工把个人需要与所需福利结合起来。另外,企业还把福利与工作年限联系在一起,高年限,高职务的员工更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这样更有利于长期激励。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应通过完善和有效执行企业激励机制,增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优化企业队伍,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凋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猜你喜欢

积极性薪酬工作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不工作,爽飞了?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选工作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