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自动化技术核心及其制造模式探析

2014-04-16史卫华

机电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智能化机械

史卫华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机械制造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不断对机械制造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机械自动化技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以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的。对于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言,在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确保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1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机械自动化是最早出现的自动控制系统,属于自动化技术的分支,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确保加工对象可以实现连续自动生产,从而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以及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可以说是衡量整个机械制造行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着直观且巨大的影响。实际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机械自动化技术就在大批量冷加工工艺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到60年代,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都处于停滞状态,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虽然改革开放后,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机械自动化重新得到了发展,但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生产的机械设备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均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最近几年,数控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开始向着智能控制系统前进。因此,对于相关技术人员而言,一方面,要立足实际,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充实自我;另一方面,要着眼未来,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机械制造生产需求。

2 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

技术核心,或者说核心技术,是确保机械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也是工业化生产中必要的技术手段。对于我国而言,要想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自动化系统,提高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就必须对技术核心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就目前来看,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 数控技术

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在带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传统的机械生产技术已经逐渐遭到淘汰,采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当前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数控技术在当前的生产领域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设备的控制,结合相应的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设备操作的智能化,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设备的状态。因此,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数控技术是机械自动化技术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不仅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全面提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条件。

2.2 网络技术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挥使得互联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中,网络技术不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已成为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新方向。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技术同样是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例如,数控技术与CAD、CAM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机床的联网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的应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提高机械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产业结构。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机械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消耗,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2)提高经济效益。机械自动化技术核心应用于具体的生产领域中,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获得更多更好的产品。传统的机械生产模式由于技术不成熟,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大,同时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才能顺利完成,生产效率低且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设备可以直接由智能化控制系统进行管理,可以实现自动运行,只需要设置少量人员进行监管即可,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生产领域的发展。

(3)节约能源资源。传统的机械生产属于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以数量弥补质量,容易造成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浪费,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同时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对生产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使用更少的材料,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有效节约了能源资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 机械自动化的制造模式

机械自动化在机械生产中的应用,推动了机械产品制造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机械自动化的制造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流水线生产模式

流水线可以说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标志之一,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是指将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分割,通过不同的工站完成相应的工序,从而减少出错的机率,实现产品的持续快速生产。在流水线生产模式中,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检测等进行流水化作业,从而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

3.2 智能化控制模式

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而言,智能化控制是一项高端的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减少人工操作的主观判断失误以及误差,同时也使得设备操作更加简单,只需要操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即可。智能化控制在产品的误差检测和修复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检测的精准性,使得产品的质量更加优秀,生产效率更高。

3.3 人员精简模式

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主要是以人工操作为主,对于人员的需求量巨大,但是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且即使操作熟练的老员工,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质量。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人员和车间相互结合的生产模式,使得企业可以对人员进行精简,只需要安排很少的劳动力对设备进行管理,就可以实现同等甚至更高的生产效果,这也是现代化生产中常见的生产模式。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机械自动化技术同样得到了飞速进步,其在具体生产领域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机械生产的流程进行简化,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努力,对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全建勋.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和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2]任红.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2(9)

[3]罗拥军.解析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

[4]刘春芝.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与制造模式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智能化机械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调试机械臂
简单机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机械班长
按摩机械臂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