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现状、发展趋势及解决途径
2014-04-16石永霞
石永霞
【摘 要】 建筑节能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问题。它与能源结构调整、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组成能源战略的重点。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30-40%,如日本约为30%,美国约为35%。我国建筑的占国家总能耗25%,其中建筑使用能耗占总能耗9-11%,2000年已上升至13.6%。能源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能源发展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可持续发展 现状
1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1.1 我国总能耗量呈下降趋势,但建筑能耗持续上升
1996年-2000年我国节能率达6%,万元GDP能耗由1980年的5.58吨标准油降至2002年的1.84吨标准油,共下降67%。能源效率的提高,加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出现下降迹象;但在能耗总量下降的同时,我国的建筑能耗却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这与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在节能管理方面比较偏重于抓工业节能有关。[1]由于建筑节能工作长期被忽视,使其进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其他领域。
1.2 我国建筑规模增长迅速,但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
我近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不断扩大,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建筑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到2002年底,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已达388亿平方米,其中城市131.8亿平方米。本世纪头20年内,我国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因此建筑业仍将随之迅速发展,预计每年新建成的房屋将达到16-20亿平方米。
1.3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我国北方城镇建筑近60%采用集中供热系统供热,因系统末端调节不当导致部分建筑过热,开窗散热造成的热量浪费平均为供热量的30%左右;加上部分小型燃煤锅炉的单台热功率小、耗煤量大,输配管网保温隔热性差等造成综合效率低。
发达国家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从目前情况来看,要改善我国北方地区大中城市的供热方式,可使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降低20%-30%;改造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技术,加强其配套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可节能35%-50%;运用节能型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和部件,改善建筑保温、隔热、透光和通风性能,可以挖掘30%的节能潜力;如果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技术,在建筑围护结构的遮阳板或外层玻璃表面设置太阳能电池,将其遮挡住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利用建筑围护结构蓄存和释放热量的相变材料则可以建造出近乎零能耗的建筑,可以基本不消耗常规能源就能维持室内的舒适环境,并可满足夜间照明的需要。
2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现在,国际上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建筑生命周期(选址、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过程)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最低环境负荷情况下最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持续发展。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趋势是应制订目标切实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在建筑节能标准上,尽量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达到《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的节能要求,为建筑物建造一个绝热“外壳”,争取做到“自治房屋”。我国的建筑节能也必定会朝着“绿色建筑”这个方向发展的,最终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持续发展。[3]
3 建筑耗能的解决途径
3.1 建筑设计者节能意识的提高
2012年10月16日德国《世界报》文章:中国人想要一切,就是不想节能。上海罗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负责人帕斯卡尔?哈特曼谈到中国的建筑时说,我国只有很少数建筑符合西方的节能标准,只有225座所谓的“绿色建筑”,要做到绿色建筑,我们一定要转变思维,提高节能意识。[4]
3.2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不仅仅是设备工程师的职责,建筑师也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为,建筑师的设计手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条件和利用方式。[5]例如:地源热泵是建筑中最常见的利用地热的方式。地下浅表层的低温热能被热泵抽取,供建筑采暖和制备热水,夏季反过来建筑向土地(或水)排放热。由电能在这个过程中只用来抽取热里,所以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能耗。
3.3 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
说到建筑节能,人们往往会想到在建筑上采用墙体、双层玻璃保温等节能材料。而实际上,这只是建筑节能的一小部分。建筑物周围绿化率和水景、建筑的布局、体型、间距、朝向和密度,建筑外表面色彩、建筑的通风方式等等对建筑节能均有影响。[6]
不过,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设计者在做建筑设计时,因各种原因仅重视其中某几方面节能设计或完全忽略节能设计,造成了设计出的建筑不能成为“绿色建筑"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做建筑设计时,从建筑的地理定位到某个构件的形状都可能会影响到建筑节能。
参考文献:
[1]涂逢祥,王庆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新型建筑材料,2004(7).
[2]居吉荣.绿色建筑,中国建筑业的一道崭新命题.建设科技,2005(5).
[3]邵千云.我市建筑节能现状、发展趋势及解决途径[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6:14+16.
[4]李绯.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10.
[5]田蕾,秦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建筑学报,2006(2):13-16.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