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设“形象设计课”等
2014-04-16
小学开设“形象设计课”
还需做好引导
如何穿着时尚又得体?衣服颜色如何搭配才协调?发型如何做到整洁又有个性?这些看起来成人化的礼仪知识如今也走进了小学课堂。武汉市育才汉口小学近期开设了“形象设计课”,深受学生欢迎。每周四下午4点,该校近200名学生都会乐滋滋地走进课堂,在这里学习寻找属于自己的“个性时尚”,一时引发关注。(1月2日 《楚天都市报》)
【点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也不例外。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学会梳妆打扮,是一种较为新潮的做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应说是有所帮助的。不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衣着打扮还是以得体大方为宜,不应过分追求时尚,所以老师要做好引导,不可让学生一味为了“扮靓”而产生跟风攀比心理。
在校园中做法事
有违现代教育理念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境内,因有著名的佛教名山五台山而得名。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该县的校园盛行举办“谢土”仪式,校领导焚香点蜡,甚至下跪祭拜,并且老师也要“凑份子”,自备纸元宝送到学校。多名当地中学生称,学校“谢土”前,老师还会给学生发纸,让他们在下课期间叠纸元宝。对此,多所学校校长表示,“谢土”旨在祈求师生平安。此事目前已经被当地教育管理部门下文禁止。(1月13日 《新京报》)
【点评】“谢土拜神”本是一种民间风俗,其中不乏迷信成分。学校领导带头“下跪膜拜”、老师和学生也“凑份子”,无论出发点多么正确美好,其实都是一种十分不利的教育引导。学校是最应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在校园中公然焚香点蜡做法事,显然有违现代教育理念和国家教育方针。
学生上课说话家长“陪读”
折射老师能力欠缺
2013年12月17日中午,四川资阳安岳县龙台镇中心小学二年级某班教室门口,突然来了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是该班学生的家长,之所以被请来“陪读”,是因为总有学生上课讲话,多次惩罚也不见效果,于是该班班主任通知所有家长到学校陪孩子上一堂课。班主任称此举属于“突发奇想”,并表示“现在上课情况比以前好了很多”。(2013年12月21日 《华西都市报》)
【点评】因某些学生上课说话就要全班学生家长“陪读”,实际上是一种变相惩罚,折射了该班主任能力欠缺。让孩子迫于家长压力而不敢违纪,只能换来短暂的成效,并不能从根源上防治学生上课违纪。对此,教师应该多研究、多反思,深入开展班级制度建设,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应该探索多种形式的
考评体系
在北京市东城、西城、海淀等部分学校,一年级学生期末考试告别传统试卷,改玩游戏,甚至家长可以一起陪考。在西城区的一些学校,考场中看不到传统的试卷,到处是孩子们的笑声。例如某些学校的学生人手一张“智慧闯关快乐遨游”体验卡,可以尝试“把耳朵叫醒”“蚂蚁搬家”“分秒不差”“奇思妙想”等多个项目,每通过一项体验,家长志愿者评委便会给他们几颗代表得分的小星星。(1月12日 央广网)
【点评】这是一种考评方式的突破,值得肯定和鼓励。但并不是说所有学校、所有年级都适合使用这种“玩游戏”的方式进行考评,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背景,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考评体系,不要仅仅局限于“玩游戏通关”,更不能把其变成一种固定的考试模式。只有多种形式并举,才能体现考评价值多元化。
学生“人人有奖”
不能过于泛滥
1月15日,洛阳市西工区五女冢小学举行期末典礼,让孩子们高兴的除了即将到来的长假,还有手中特别的奖状,最重要的是全校500余名学生都能拿到奖状。三好学生奖、爱心小天使奖、阅读英雄奖、进步之星奖、文明之星奖……领到奖状的孩子个个笑逐颜开。“让每个孩子获奖,就是要给每个孩子一次成功的体验,让他在激励中对人生和未来满怀希望与憧憬,感悟到原来自己也很优秀。”该校校长颛社玲说。(1月16日《大河报》)
【点评】该校的做法应该说较有教育智慧,有针对性地发奖,充分表扬鼓励了学生。不过,给所有学生发奖,是否违背了激励教育的初衷呢?所谓“人人获奖也就等于人人都未获奖”,那么激励教育的意义何在?综观该校的做法,似有过于泛滥的嫌疑。如果能在时间与空间上有所错开,不搞集中、同时发奖,或许能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