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处理
2014-04-16张青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把阅读与鉴赏活动的意义提到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个性发展的“整体的人”的高度。新课改尊重个体、注重内涵、关注发展的人文性特点即由此体现。
通过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对个体与周围世界(国家、社会、自然)的关系产生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客观认识和深刻理解(领悟)的程度,也就基本实现了阅读与鉴赏的目的。我把这一过程称之为“读”到“悟”的过程。
但学生如何才能悟到我们事先设定的教学核心目标呢?以“像山那样思考”为例,现今的学生生活面窄,怎么让他们体会、感受到自然的美、自然伟力的震撼?怎么让他们对自然有亲近感?因为这些自然现象他们都看不到,或者难得看到。没有感知,何来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理解?我建议采取如下一些方法:
1.通过情境的设定带学生走进文本
既然领悟是困难的,我们不妨采取“体悟”的过程:让一些学生将自己所拍摄的壮美的风景图片或制作的DV作品带到学校来互相交流,备课组也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南方水乡和西北落日的美图,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有直接的感受和美丽的向往。同时,让有体会的学生谈身处美境的感受,以激发其他同学形成对自然的好感、对自然美的喜爱。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江南的冬景》和《西部地平线》去领悟自然的美了。
2.注重将学生获得的感受通过相关语文载体具体化
《江南的冬景》与《西部地平线》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性层面的欣赏,学习时,应在文本解读中突出文章本身的审美蕴味的把握,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在文本研习的整个过程。在课堂上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一个呈现的是江南的细腻温婉,一个摆明了是西部的大气辽阔。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两篇文章有不同的描写对象,语言风格也有较大差异。差异在哪里?让学生通过阅读能体味到祖国南北截然不同的两种味道来。建议在对比中加强诵读,通过诵读加深理解和领悟。《江南的冬景》最好一边读一边能在脑中出现画面,品味作者写景的层次,所用的色彩,用语的特色,景物的意蕴;《西部地平线》则可让学生在读完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来。还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同类文章,课堂交流,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比较南北风光给人的不同感受。
3.课前充分的预习是课外延展的保证
“感悟自然”板块是两篇古文。它们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除了进行正常的字句疏通外,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内容上可适当做一些延伸,文言要上出深度来,必须建立在对文意较熟悉的基础上,预习工作就至关重要,文言的预习既要到点(字句落实)也要顾及面(基本文意、作者思想),教师可就重点字词提出预习要求,同时让学生查阅两篇课文的背景资料,最大限度地强化对文章的预先理解,上课就能直接切入中心内容。两篇文章解读的着眼点应放在: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发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其实这套教材暗含三个梯度,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要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教材的用意。
4.学习文本,放眼周围,关注社会,达到“从书中看世界”的效果
《神的一滴》和《像山那样思考》的不同在于:梭罗的《神的一滴》更多是从感性的生存方式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足的生存境界,而《像山那样思考》则带有明显的生态忧患意识,带有很多理性的思考。文本研读的展开可以从以上描述的异同中寻找切入口,也可以分别研读,加以比较。重要的还是求同,让学生学习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教学文本时,除了关注他们的思考之外,要启发学生关注寂寞的境界以及人与社会的问题。
总之,对于新教材的教学研究和把握,空间很大,方法很多,只要我们能多思考,多钻研,我们一定会觉得这条路上风光无限,我们一定会让新课改的果园里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张青,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责任编校:高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