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型小微企业80后知识型人才的激励问题研究

2014-04-16慕春华贾慧婕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3期
关键词:知识型威海科技型

慕春华 贾慧婕

(1.威海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威海 264209;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威海 264209)

科技型小微企业80后知识型人才的激励问题研究

慕春华1贾慧婕2

(1.威海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威海 264209;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威海 264209)

80后知识型员工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对80后人才实施的激励机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80后知识型人才的特点,提出了薪酬激励、产权激励、感情激励与职业规划四方面的综合激励措施。

科技型小微企业 80后 知识型人才 激励机制

2013年我国的小微企业总数超过1000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凭借其创新速度快、技术含量高、赢利能力强、发展速度猛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战略性资源,对知识型人才的激励,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80后是当今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组成部分,对80后知识型人才的激励必然成为科技型小微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1 80后知识型人才的特点

80后知识型员工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生长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随着各种文化思潮与多样性价值观的涌入,80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具有时代烙印的价值观,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看,他们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80后知识型人才的需求结构复杂。80后追求生活品味与个性张扬,敢于面对挑战,富有创新能力,期待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但受制于历练较少,眼高手低。他们同时还面临着房价飞涨、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生活工作压力大,但抗压能力又很差。因此,物质报酬对80后既是生存层面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的精神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们某个层次的需求可能在特定阶段占主导地位,但多个层次的需求又经常融合并存、共同主导,构成了复杂多变的心理需求层次结构。(2)80后知识型人才自主性较强。80后多为独生子女,备受长辈呵护,自我意识强烈,他们蔑视传统与权威,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喜欢处处被资方、管理方约束,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80后考虑更多的是自我,对企业的忠诚度相对较低,加之知识型80后具备跳槽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因此,组织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由“资本雇佣劳动”向“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平等合作”的新型关系转变。(3)80后知识型人才具有强烈的成就欲和自我激励性。知识型员工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精神层面的满足,不愿被动接受流程性的一般事务与死板繁琐的工作规程,希望自己能成为团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份子,期待实现自我超越。因此,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成就欲望,能够实现自我激励。(4)知识型人才的劳动难以精确计量。与所有的知识型员工一样,80后所从事的脑力劳动,劳动成果不是硬件产品,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价值难以精确计量。同时,在社会劳动分工日趋细化的潮流中,知识创新往往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很难合理、准确地测量每个员工的努力程度和贡献大小。

2 科技型小微企业激励80后的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多数小微企业处于起步或发展阶段,管理能力不足,加之知识型人才的工作过程难以监督,所以,很多小微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与考核体系,打击了员工的创造主动性与工作积极性,由于80后人才跳槽比例偏高,激励机制弱化,公司很容易流失这些人才。(2)忽视有效的精神激励措施。部分小微企业忽略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尤其没有清醒认识到80后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特征,缺乏心理契约,仅仅是简单地对80后知识型人才仅采取“高工资”加“高福利”的双高激励,结果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但物质激励措施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3)产权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知识型人才的工作成果不易计量,根据产权经济学理论,股票、期权等剩余索取权应该合理分配给知识型员工,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从而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激励效应。但目前很多小微型科技企业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4)缺少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开发、培训与引进规划。小微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公司发展方向与发展速度不易准确规划,部分企业因此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开发教育,而这恰恰是年轻的80后员工最为看重的一点,由于员工缺少成长机会,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相匹配,知识型人才为企业长期效力的积极性下降。

3 科技型小微企业激励80后知识型人才的措施

80后员工目前正处于个人生涯的发展关键阶段,他们需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激励,更需要企业帮助实现个人职业的发展规划,实现他们心目中的远大前程,所以,对他们的激励需要根据其复杂的需求层次结构,采取综合的激励模式。

(1)薪酬激励。物质的需要是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80后知识型员工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大,功利心较强,因此,对80后知识型员工而言,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是重要的物质激励,这可以缓解他们面临的高物价、高房价的生存压力,无柴米油盐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鉴于小微企业的员工数量不多,企业可以针对每个知识型员工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激励方案,当然,企业设计的薪酬体系要体现内部的公平性与外部的竞争性。(2)产权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快,让知识型员工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企业快速成长带来的收益,可以有效激励他们的工作激情,这在客观上也能降低人才的流失。但什么样的产权激励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各个层次、各种岗位的知识型员工呢?设立创业股与经营股是比较好的做法。为技术骨干、高层管理者提供创业股,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设立经营股,从而将优秀人才的责任、权利与企业发展命运结合起来。(3)感情激励。霍桑试验表明,人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人们在一个组织内更看重的是相互尊重、人际关系和谐、上下级之间的关心、理解和包容。因此,企业应不能将员工看作会说话的工具,也不能简单地靠权力命令员工,而应通过充分信任与授权、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关心员工的个人生活,让80后充分自治,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其自我约束与激励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工作。(4)职业规划。知识型员工有强烈的成长需求,企业应重视“人作为资本”的投资意义,根据80后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需求结构与职业期望,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对员工的个性化培训进行投资,定期提供培训与教育机会,引导他们在个人的进步中推动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完成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1]周宪芹.国有企业80后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视角,2010(5).

[2]彼得.德鲁克.变动中的管理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周丽.企业知识员工忠诚价值新论[J].经济纵横,2010(5).

[4]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慕春华(1965.09—),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大学学历,威海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贾慧婕(1993.08—),女,汉族,山西朔州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知识型威海科技型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对策建议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知识型新移民城市生态融合机制研究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威海五百年“云光都”
忆威海南大桥敌穴拔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