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环境设计教育的加强与改进

2014-04-15程晓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高校教育

程晓玲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设计教育的进步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多。如何使环境艺术专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仍然得以健康发展,就必须尽快加强和改进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体系。本文具体分析了当代高校环境设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环境设计;教育

环境设计教育进入我国教育体系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建设量的巨大提高,城市的就业机会及城市吸引力增强,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预估计未来农村人口城市化会愈演愈烈,这将导致城市范围不断地扩大,城市范围的扩大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人们所处的整个生态环境,及城市环境和住宅小区的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提高,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提供大量的高端的精英人才,这样才能满足日益发展和膨胀的市场的要求。由于环境设计教育的发展缓慢在应对我国市场需要大批量高要求人才的情况下显得越来越艰巨。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竞争力,是我们迫切需要仔细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

环境设计专业是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宽泛。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来临和高等教育政策的普及,各个高校开始纷纷设立环境设计专业,一时间环境设计专业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艺术类招生达到十万多人次,环境专业更是咨询度最高的专业。然而,在这飞速发展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教育危机,纵观我国高校近几年的环艺毕业生的现状都差强人意。

导致热门专业变成就业冷门的原因是许多高校在对环境设计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上不够全面,课程结构安排上不够合理,教学内容没有系统性规划,教材的选择过于随意等。针对以上问题,全社会和教育部门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都在积极寻求探索合理的解决方法,下面就本人多年在环境教学岗位上的经验提出几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学科建设的新发展与陈旧的教学体制之间的问题

从高校学科建设上看,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进行系统性的转变,旨在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设计人才。但是,如今我们的教学体制还处于一成不变的模式中,专业教育的分工和设计思想的单一,各专业工作者只能从事“分内”的工作。各院校培养的人才缺乏横向的相关领域知识和宏观的技术视野,彼此间不能广泛的协调。推陈出新的观念并没有覆盖整个环境学科,无论是对于最前言的设计理念还是最新鲜的设计作品,大多数高校的设计学科都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其原因有: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时间不长,缺乏成果的积累,教学经验不足;学校管理部门不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加强,硬件、软件设施都不到位等。

从市场需求上看,很多单位的用人趋势从最初重文凭发展到重设计经验和实习时间,这一变化使得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更加缺乏市场竞争力。现在教学体制下的课程安排,除了短期的实习或是外出考察之外几乎只有在毕业前几个月才能真正接触到社会进行系统的实践工作,这对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二)环境艺术学科的性质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问题

环境设计学科的教学性质不同于普通文理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它是集综合性、前沿性、整体性为一体的多方面交叉型学科,它要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有着全面知识的同时还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然而,现在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难以培养出这样高素质的人才的。特别是在一些以文科为主或是师范类的学校,常常对于工程技术等偏理科的课程难以实施,而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又时常对艺术专业学科的特定教学模式难以理解。在这样文理分科的大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教学模式就更处于迫切需要改革的状态。

现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与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艺术类学科培养要求的,它在无形中导致了传统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艺术构想与技术实施难以统一,导致了学生“眼高手低”的现状。

(三)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定位和办学理念之间的问题

现在,我国各大院校都一窝蜂的设立环境艺术专业,大多数都没有考虑到自身院校的具体情况,有的甚至不具备办学的条件。这样的教育体系下产出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可想而知完全达不到市场的需求。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仅仅经历了二十多年,还未形成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艺术类专业的定位不恰当。由于对学科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在学科内容的教学上含糊不清,对教学方向和教育理论发展的规划都还不够明确。许多学校在办学理念上没有结合实际,使得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至研究生教育都目标一致,教学方式多有雷同,无法拉开教学层次。从而导致了艺术类毕业生无力面对社会的需求,严重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

三、高校环境设计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

(一)加速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设适合本校特色的教育体系

当今的环境设计学科正处于多变的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不论是学校部门领导、任课教师还是学生的思维都应该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要用全球化的眼光去看待和吸收专业知识。教育体系的改革不仅要有最新的学科知识内容,还要用新的方式来传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教与学、学与用的和谐统一。还要根据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和办学条件等加以综合分析,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教育体系,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训都能够获得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最终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设计专业人才。

(二)建立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

由于环境设计教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性艺术类学科,如果始终保持传统的在特定教室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而不按照以实践为主的应用型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就很难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高校的环境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中,应该坚持始终深入社会,进入专业市场内部进行了解,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设计学习中理解和掌握专业的技术和理论知识,能够手脑并用的解决遇到的设计问题。学校应该整合学科内容与课程设置,建立起一个以教学、研究、实践、创造四位一体的艺术教学新模式。endprint

(三)提高对环境专业的认识,明确学科的定位

明确艺术学科的定位和特性,控制招生的规模,提高学生的素质,将学科定位到高标准、高要求的招考科类上。专业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明确,我们培养的环境设计方面人才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承担什么任务,肩负什么使命,课程设置要以此为目标。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需要突出自己的学科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自己的专业形象。譬如将城规、建筑、园林、室内外等设计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构建在广义建筑学大系统涵盖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表现在能够发挥各学科交叉的优势,另一方面还以建筑学科的教学平台作为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建设基础及支撑条件,并依托自己的优势专业——形式美学、造型艺术为载体去拓展城市设计的各方面,使培养的学生都能自如地渗透到环境设计的各个领域之中,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全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是以教学为基础,教学是以教师为核心。近年来各个院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本来就较为落后的艺术设计教学师资队伍更加紧缺。环境设计专业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融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努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师资队伍的应该主要从工科建筑院校和艺术院校相关专业毕业又有实际经验的精英中选择。教师比例因各地区、各院校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目前各高校教学的实践来看4∶5∶1之比较好,40%是有艺术院校环境设计背景的,50%是工科院校建筑专业背景的教师,从该学科的发展需要来看,还要有10%人文(文、史、哲)专业的教师参与,因为环境设计除功能、环保、审美外,还应有文脉的传承、环境空间的心理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当前环境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有条件的院校还要聘请社会上环境设计方面专家担任几门实践课程。给学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次,要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修养和道德;最后,要树立良好的教学风气,营造出严谨活泼的教学态度,使环境艺术专业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全面型教师。

总言之,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必须尽快重新构建适合各个学校自身特色的教育体系,在认识和明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新模式和管理新机制。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让这个年轻的学科教育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小红.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4)

[2]胡林.论入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课程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05(03)

【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高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