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反思
2014-04-15张玲
张玲
【摘 要】2013年下半年,国内真人秀节目进入“真儿秀”时代,各大电视台相继将各种类型的儿童真人秀节目搬上荧幕。儿童真人秀节目在呼唤亲情,温暖社会的同时,也出现了同质化、以成人为主体,“侵蚀”孩子童年等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儿童真人秀 同质化 童年
2013年10月,一档全新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湖南卫视开播,并迅速成为热议话题。其实近年来,受到观众普遍欢迎的真人秀节目中,都少不了儿童的角色。如深圳卫视《饭没了秀》、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辽宁卫视《天才童声》、厦门卫视《老爸拼吧》等等,都是以儿童为主的真人秀类节目。然而,当“儿童”因素开始对收视率的上升起到促进作用之时,我们该喜还是忧?本文就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反思。
一、成人“使用”,成人“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他们基于自己的需求选择接触、使用媒介,从而使得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根据这一理论可分析出儿童真人秀出现及火爆的原因。
首先,当今社会之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在如何教育子女方面遇到了问题:既想保护孩子又想让孩子尽早独立的矛盾,不知怎样回答孩子提出的古怪问题,在释放天性与规则束缚之间徘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成人对亲子关系、育儿知识类的节目产生需求。
其次,随着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工作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父母忙于工作而疏于亲子间的交流,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沟通不畅。而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一档提供亲子交流平台的节目成为父母们的需求。
最后,在歌舞类真人秀节目以“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对观众展开轮番“轰炸”之时,选手资源的匮乏、情感牌的重复使用等,都使得观众对此类节目产生了“审美疲劳”。《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播出时曾因独特的“转椅”盲选形式吸引观众眼球。然而在“第二季”中,虽然对节目的赛制、流程都进行了改进,但观众却纷纷表示没有第一季好看。究其原因还是同类型的歌唱类节目太多,像《我是歌手》、《最美和声》、《全能星战》等等,都是聚集在晚上10点左右播出,此环境下很难培养观众对某一档节目的忠诚度。因此对于节目来说,在内容同质化的困境下,形式的创新也不是“屡试不爽”的,有时,观众所需要的是“换汤又换药”的新内容、新形式。
和去年初比较热的跳水类节目一样,儿童真人秀节目的登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儿童脱口秀、儿童才艺秀,还是儿童实践秀、亲子互动秀,在满足了父母们信息需求、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给观众带去消遣和娱乐,使他们的情绪得以释放。
但是,这些节目中虽然是以儿童的参与为主,其主要的受众并不是孩子,而是成人。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根据CSM数据显示,无论是观众构成还是集中度,栏目25-34岁的观众群都尤为突出,占比达37%,集中度153%,而4-14岁的观众构成只占5%。
那么,当儿童真人秀节目所满足的是成人的娱乐需求、成人的受教育需求之时,孩子便成了节目中的一个“道具”,一个会给节目内容加分的元素了。
二、同质化现象依旧严重,缺乏有特色的创新
近年来国内真人秀节目发展迅猛,歌唱类、舞蹈类、运动竞技类等等不同领域的内容相继被开发,当儿童真人秀节目重现观众视野,带给观众童真和欢乐之时,我们不难发现“同质化”也紧跟而来。无论是儿童脱口秀、儿童才艺秀,还是儿童实践秀、互动亲子秀,每一种类型下几乎都有两种以上的同类节目在竞争,且相互之间缺乏区分度。如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和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都是父母给孩子交代第一次出门的任务,让孩子独立完成,然后演播室进行观看、讨论的模式。除了广告商、主持人、舞台布景和一些包装元素会有不同之外,其内容是极度相似的。
大量涌出的同质化的儿童真人秀节目在造成观众迷茫之时,也难以吸引观众长久兴趣。诚然,儿童真人秀的出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不过当观众打开电视,看到一群孩子在唱歌、跳舞,一群孩子在和主持人说话,一群孩子背着节目赞助商的广告包走在马路上完成任务,还有一群明星带着孩子体验生活……面对各个频道节目中如潮水般涌来的孩子们,观众到底能坚持多久不产生“审美疲劳”呢?
由于我国电视事业推行“四级办电视”方针,全国各地省、市、加上中央以及付费频道,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就有数百个电视频道。而电视作为公共品,其边际成本为零,这就意味着目标受众数量的最大化成为电视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在这种环境下,成本最低的同质化竞争渐成趋势。这就出现了一档新节目“火”了之后,类似内容或形式的节目便蜂拥而至的现象。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带动一大批平民歌唱选秀节目,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带动“多选一”模式的交友、求职类节目。
从现象上看,由于国家政策以及制作成本、利润等因素的限制,国内电视节目制作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创新→同类模仿→创新→同类模仿”的死循环,儿童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也是如此。而这种同质化的竞争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重复的支出也会造成资本的浪费。
三、过度消费下的童年的“消逝”
普拉姆认为儿童是一个特别的产物,“有它不同的本质和不同的需求,他們需要来自成人世界的保护。”然而,当各大电视台相继把孩子拉进节目中时,观众眼中的“孩子”也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他们的着装打扮、说话的方式等都愈来愈成人化,综艺节目中也经常能看到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孩子大声唱着情歌。另一方面,当真人秀节目聚焦到儿童身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节目中开始所谓的“人生第一次”,且不管这是不是真的“第一次”,但是过早地把孩子放在镜头前,把他们的优缺点暴露在荧幕之上,然后被观众所点评,是否真的是孩子能够承受的呢?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每期节目播出之后,网上便会出现很多对孩子表现、对父亲表现的点评和排名,如该节目在播出一个孩子相互间打闹的视频之后,网络中竟出现了让该小孩滚出《爸爸去哪儿》节目的言论。这些方式诚然表现了观众对节目的高参与度和对亲子关系的重视,但一档旨在加强亲子关系类的节目,最后出现了以分数排名来衡量一个孩子的表现,或是一个成人教育方式,未免有些荒谬。不仅一贯“毒舌”的网民们用这种“一刀切”的方式评价一个孩子或者他们的父亲,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成人世界中的喧嚣和浮躁也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而在有些节目中,让孩子体验的人生第一次的项目也不切实际,对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指导意义不大。现在这个社会,父母不愿意也不敢让孩子单独出门,父母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耍,只能说这些节目或多或少反映了成人对正确教育子女、与孩子一起互动的一种理想化的表达,这种理想只有在观看节目时才能得到满足。
因此,大量出现的儿童类真人秀节目,其实是把孩子的天真烂漫当成一个娱乐卖点,来博眼球,博收视率。当孩子的童年被挪至电视上,被放大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之中,被贴上标签,被欣赏议论,孩子们的童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蚀”。
结语
2013年下半年,众多儿童真人秀节目的“东山再起”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它们满足了人们的认识、情感、社会整合和疏解压力等需要,呼唤了社会真情和家庭亲情。然而“过犹不及”,当儿童真人秀节目也陷入“同质化”、“无创意”的泥沼,各个电视台都去抢“儿童”资源之时,不仅会使该类型节目过早枯竭,孩子们被围观之下的“童年”也会消逝。
由此,我们对儿童真人秀节目未来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目前儿童类真人秀节目已接近饱和,各卫视频道要想从“收视率大战”中分得一杯羹,应从理念、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节目创新,形成有特色的“品牌”节目。如在儿童定位上,很多卫视的节目都是从幼儿成长阶段入手,且多以“第一次外出”、“第一次买东西”等较为基础的事情为节目的卖点,未来节目发展大可在年龄段上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挖掘,如10-15岁儿童,他们的“人生第一次”是什么?他们的成长的惊喜或是烦恼又有哪些?……这些都是节目可以开拓的空间。
其二,在节目制作中,儿童类真人秀节目还应继续保“真”去“秀”。随着节目样态和形式的发展,国内外的观众都越来越青睐于拥有纪实性的、能够全面展示一个人的性格,而不是一味“高大全”形象的节目。因此在节目中要努力将孩子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而不是利用或者制造孩子的天性去博眼球。
此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采取措施,引导各频道卫视的良性竞争,均衡配置节目资源,鼓励节目创新,促进多样态内容和节目形式的发展。同时,还应对媒体的社会责任提出要求,为观众创造出更多具有社会价值的、寓教于乐的节目来。□
参考文献
①赵巍、刘立明,《谈中国儿童真人秀娱乐节目的现状》[J].《电影文学》,2013(3)
②謝耕耘、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2006(2)
③刘枫,《电视节目同质化的原因》[J].《新闻爱好者》,2010(10)
④Werner J.Severin /James W .Tankard .Jr:《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