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看见》中主持人的素质
2014-04-15马琼
马琼
【摘 要】一档栏目的优秀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节目主持人、栏目内容、目标群体、节目形式等。其中,主持人在栏目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以《看见》为例,浅谈主持人对节目的重要性。
【关键词】《看见》 主持人 素质
2011年8月7 晚,《看见(周末版)》正式在央视亮相。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記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和渴望,期待与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
说到《看见》的节目性质和特点,正如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许文广所说,“深度”是指《看见》不仅仅关注事件本身,更把角度向前延伸。关注事件背后的人物;“温度”倒不在于《看见》做的报道多么煽情,而是背后有一种情怀“代表温暖、关怀、力量和希望”;“态度”并不是体现在某一个报道中的,它可能是代表了背后报道事件的角度和价值观,即为一个清晰的世界而努力。在该节目的第一期中,柴静说:“栏目为什么叫《看见》,我说,有一个作家说过,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石头,但是我的任务是要让你看见它,感觉到它。这个时代每天都发生大量的新闻,但我们的任务,是要让你看见新闻中的人,感觉到人的存在。”我们能看到的世界只是眼前的世界,大多数事情我们只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但我们所看到的,是真实的吗?《看见》的官方微博简介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话诠释了《看见》的节目目标:“为一个清晰的世界努力”。的确,作为一档纪实性专题栏目,《看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近新闻事件中的人的机会,使我们能感受到新闻中人的存在,看到更为真实更为清晰的世界。
2011年8月7日柴静主持最新一档节目——《看见》正式开播。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调查性报道的电视记者,柴静所主持的“两会柴静观察”、《新闻调查》、《看见》等节目都是用镜头记录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
在如今各种网络信息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时代,柴静渐渐被符号化,俨然成为了中国电视某种力量存在的代表。
首先是具有独特创新的风格。笔者对柴静的关注是始于两年前网络上的一段视频,一段并不是很清晰的柴静的演讲视频,依稀记得她个子小小、容颜朴素但眼神坚定,但当几分钟的演讲结束之后,柴静就深深的刻入了我的脑海里,没有客套的话语、没有外表的粉饰,只是通过列举几个例子就完成了其演讲内容,她的演讲打破了中国人演讲的千篇一律的吟唱式的语言风格,接近于她做电台DJ时的风格,偏爱使用小句式,一字一句都掷地有声感人肺腑。这是我见过的最直击心灵的演讲。她能够形成自己的语境,在自己的表达风格中为别人着想。正是因为柴静拥有这样一种能力,具有理性的思维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自己的角度和话语带领受众去看待我们身边的人与事,从独特的视角“看见”普通人看不到的世界。在采访中,会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使得整个对话更为和谐与有效。在节目中,柴静在对话长辈时,有时表现得像个渴求知识的小孩子,有时保持成熟稳重地耐心询问。在面对许多具有不幸遭遇的对象时,她流露出来的不是怜悯和同情,而是关怀和理解;在面对小孩时她更像一位姐姐,营造出温柔的气氛,让孩子们愿意倾吐心声。柴静就是这样,在采访时,用最平和的心态、最真实的语言与被访者进行朴实的对话,以亲切和温和的语气娓娓道来,看似春风拂面,但看完之后细细回想却发现其采访中的每个细节都是掷地有声的,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被访者最真实的情感和节目所要传达的意义。
其次是其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精湛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体现在节目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开场白、主体部分和结束语。细观每一期节目中的开场白,大多语言简练、事情分析准确,结束语概括凝练、引人深思,一般不给出强制的答案,而是通过摆事实来启发受众的思考。作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不仅要会说,还要胸有成竹地说,说的对更要说的好。这就对主持人的知识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一期的采访都是不同的领域,都是一次新的挑战,表现在节目中就是一方面要引起被访者说话的欲望,增添采访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要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让受众感受到节目的诚意与说服力。记得《看见》专访李安导演的那一期《心中的卧虎》,当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李安导演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网上言论表示采访得最好的是陈文茜和柴静。柴静的这期专访,亮点很多,印象最深的还是柴静的知识面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其中柴静对李安导演说关于《少年派》的那本书她在几年前就阅读过,在几年前一次采访海洋探险者的节目中也提到《少年派》有没有可能拍成电影,节目中调出了当时的节目录像,这样使得主持人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节目的内容也更具有可看性。
第三是勇于去知晓、揭示问题的信念。坚守新闻信念,乐于去知晓、勇于去揭示问题。从柴静身上我们似乎总能看到一种坚定的力量,她在以往的新闻实践中体现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善于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去关心新闻中的人。柴静主持的大部分都是新闻调查性节目,其主持的节目类型大部分具有理性、平衡、深入的特点,《看见》也是如此。这种节目类型对主持人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就是既要具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又要将关注点放在民众身上。例如2012年4月27日的《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期节目,介绍台湾老人高秉涵二十年来往返海峡两岸,将几十位台湾已故老人骨灰送返家乡的故事,该期节目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播出后形成了很强的震撼效果。
第四是主持人作为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力。这一点,从《看见》一书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就可以看出。该书出版不到一个月,印数过百万,在图书市场不是太景气的今天,这是对于柴静个人影响力的一种诠释。《看见》细腻的笔触、深层的思考、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对于新闻价值的探讨,无一不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让受众愿意跟着柴静去感受社会、感受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柴静对于新闻真实的尊重让人肃然起敬,对于采访对象的理解与关怀让人倍感温暖,对于工作的严谨与认真让我们受益良多。
第五利用好个人博客这个话语天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博客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多元化、多样化的博客社区中,有一类博客不容忽视,那就是记者博客。它既是记者的个人空间,同时也是新闻事件呈现的另一个场域,受众意见汇聚的自由市场。在记者博客写作中,应以高度的受众意识,充分发挥博客个人化、开放性和交互性的优势,打造出有社会公信力的网络舆论平台。柴静与其他记者、主持人不同,除了节目上作为主持人与观众就节目本身进行互动交流之外,她还坚持用文字、图片和视频与广大网友交流。以《看见》为代表柴静有新浪博文跟随,访问量达7206多万。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关注度,一方面是柴静所具有的运用文字来传达思想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柴静作为一名记者所具有的关注受众、重视互动交流的职业习惯,也就是具备较高的受众意识,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呈现受众所需要的作品。这些博文关注受众,重视双向交流,用文字弥补电视镜头缺憾,或是将电视无法展示的部分简洁而又细腻地表述出来。在博客中不乏观众们的评论,柴静很快在新浪博客上积极给予回应,对关于选题的不解,節目的定位、选题策划的理由等一一进行解释。通过博客形式发布,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柴静对被采访对象的尊重,另一方面对受众来说,能够通过记者博客这一渠道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到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的消息,更加立体地还原新闻事件的场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柴静的个性特点、职业素养、新闻信念、社会影响力、主持风格等都与《看见》节目具有极高的契合度。好的主持人对于一档好的节目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能为受众奉献好节目,《看见》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愿《看见》一如既往带领我们去看见更为公正、更为清晰的世界。□
参考文献
①柴静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jguancha
②冯媛,《〈看见〉的采编特色与叙事技巧》[J].《新闻爱好者》,2012(1)
③耿欣、蒋玉鼐,《柴静如何“看见”——对话央视〈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J].《中国记者》,2012(1)
④张祖礼,《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解读〈看见〉与柴静》[J].《青春岁月》,2013(8)
⑤张艳,《从柴静的采访析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素质》[J].《青年文学家》,2013(1)
(作者: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