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泳竞赛规则的演变与游泳技术的发展创新
2014-04-15麦月强
麦月强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游泳竞赛规则的演变能够促进运动员游泳技术的提高,对游泳运动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对游泳竞赛规则的进一步探究,可以使我国的游泳运动中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科研人员增强技术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游泳竞赛规则和游泳技术的发展史,对游泳竞赛规则的演变与游泳技术的发展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 游泳竞赛规则 游泳技术 技术发展创新
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中,游泳作为一项发展最早、最快的运动,有着相当具体和严格的竞赛规则。在进行游泳竞技比赛时,游泳竞赛的规则对于运动员和裁判员有着严格的规定,其规则的发展历程也是游泳技术的发展历程,竞赛规则的演变对于游泳技术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游泳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竞赛规则,以促进运动员竞技游泳水平的提高。
一、游泳竞赛规则的演变完善竞赛泳姿
在竞赛中,游泳竞赛的泳姿得到了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在游泳这一竞赛项目在第一届奥运会中就设立了,在那时对比赛只有距离上的规定,在泳姿上并没有限定。在比赛过程中开始出现爬泳技术、蛙泳技术以及仰泳技术,但是随着运动员的探索,发现爬泳的速度远远大于蛙泳和仰泳,所以蛙泳和仰泳在比赛中逐渐不受运动员欢迎而有消失的趋势,为了避免这两种泳姿被排挤出去,国际泳联将这两种设置成专门的竞赛泳姿,这样游泳竞赛的泳姿从不限定到限定为爬泳、蛙泳和仰泳这三种。在比赛中,运动员游泳时将双臂长划水之后在空中直接向前移,以减少由于双臂向前伸而产生的水的阻力,这一方式提高了蛙泳的比赛成绩,并在日后的比赛中逐渐普及。国际泳联为了保留传统的蛙泳技术,修改了相关规则,对蛙泳的动作做出了新规定,另外将将双臂长划水之后在空中直接向前移的这种泳姿命名为蝶泳。由此将竞技游泳确定下来。
二、游泳竞赛规则的演变促进蛙泳技术发展创新
在竞技游泳的泳姿中,变化最多的就是蛙泳,经历了多种不同的技术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蛙泳技术的发展都决定于竞赛规则的演变。将蝶泳从蛙泳中分离出去之后,蛙泳在新规定下不断的发展,潜式蛙泳的出现使运动员的成绩得到提高,因此很多运动员都开始在游泳比赛中采用潜式蛙泳,但是这种泳姿需要运动员在水中长时间的憋气,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国际泳联对蛙泳的做出新的规定,要求运动员在游泳中必须始终保持头部在水面以上,这样就出现了高航式蛙泳和平航式蛙泳。这两种游泳技术使运动员的头部高于水面,但是身体上下起伏,这样虽然避免受到处罚,但是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泳成绩。为了提高游泳比赛的整体质量,国际泳联又一次修改了头部在水中的位置。新规则要求运动员在周期动作中必须使头部在水面露出一次。基于这一新规则,运动员整合游泳动作,探索出波浪式蛙泳,这种泳姿大幅度的提高了运动员的游泳成绩。所以在蛙泳技术中,波浪式蛙泳被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所采用。
三、游泳竞赛规则的演变促进转身技术和冲刺、道边技术的发展创新
在进行自由泳比赛时,由于游泳池的长度一般都是50米或者25米,就需要运动员的多次转身。为了保证转身动作的速度和敏捷性,就需要在到边前7.5米和离边后7.5米进行加速,在50米长的泳池中相当于每100米就有30米距离中运动员要处于加速状态,所以运动员的精神要高度集中,不能掉以轻心。各类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在游泳的速度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成绩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出发和冲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身。随着游泳技术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游泳水平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比赛结果以百分之一秒的差距来决定,所以运动员的转身速度对于运动员的游泳成绩有着重要意义。相对来说仰泳的转身动作的变化是最大的,一次一次的竞赛规则的调整,使运动员的转身技术和观赏性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使运动员的游泳技术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在以前的游泳比赛中,比赛规定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加上自动计时装置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更为精确的测定,对于运动员的出发、中途、转身、触壁等方面提出更大的挑战。在北京奥运会中,菲尔普斯就是凭借其触壁优势,以0.01秒的优势获得冠军。竞技游泳规则的改变,不仅加强了运动员成绩的精确性,也能够使运动员的游泳技术有着卓越的提高和发展。
四、结束语
在游泳运动的发展历程中,游泳技术的发展决定于游泳竞赛规则的演变,同时对竞赛规则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游泳竞赛规则的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体育竞技的公平精神,更重要的是指导游泳技术和游泳训练方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游泳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游泳运动中,运动员和教练员要深入研究竞赛规则,有效的利用竞赛规则加强自身游泳技术水平和技巧,促进游泳运动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勇,赵效江.浅析游泳竞赛规则的演变与游泳技术的发展创新[J].泰山学院学报.2009(06).
[2] 许琦.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水平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3] 张晨.我国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分析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