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I六连阴 2014年大宗商品市场形势严峻
2014-04-15本刊编辑部
生意社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3月,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发布的中国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48,均涨幅为-1.56%,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继续呈收缩状态,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环比来看,3月BCI情况较2月有所恶化--均涨跌幅和跌面都有所放大(2月BCI为-0.43,均涨跌幅为-1.51%),市场仍在明显的下行通道中;同比来看,3月市场表现略好于去年同期(2013年3月BCI为-0.61,均涨跌幅为-2.79%)。
值得注意的是,自13年10月起,BCI已六连阴,是2011年BCI有史以来最长连阴记录(此前11年、13年出现过五连阴)。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这充分说明大宗商品已彻底从2000年-2010年的“黄金”时代步入到以供应过剩、价格阴跌为表征的危机时代。
2014年一季度刚刚结束,但BCI已经收了3根大阴线,累计均涨跌幅也超过-4.5%;对比此前2年市场表现,一季度通常都是以涨为主,一季度大跌是头一次;且12、13年市场最长连续两个月大跌(BCI低于-0.4)),连续3月大跌也是头一次......种种迹象显示,2014年的大宗商品市场不容乐观,刘心田预测2014年全年大宗商品的下跌幅度将超过2012、2013年。
刘心田表示,3月的市场表现出乎此前预料——连续5个月的下跌和连续2个月的重挫并没有止住市场颓势,两会并没有带来实质性利好,市场只是在两会期间象征性的有所表现,各行业的春季需求在过剩的供应压力下几乎没对市场产生影响,虽然下旬市场在部分品种超跌反弹的作用下有企稳迹象,但上中旬挖的“坑”太大,因此3月的总体表现比预料的要逊色不少——相比2月非但没有改善,反倒恶化。
刘心田预期,连续3个月的大跌多少消化了市场的利空,长期的下跌也不符合上下游各方利益。鉴于此前的下跌龙头煤焦板块、橡胶板块已有止跌企稳迹象,故预测4月的BCI情况定会好于1、2、3月,甚至存在翻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