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毛首线虫病与猪蛔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4-04-15戴美丽
戴美丽
(大厂回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河北大厂065300)
猪毛首线虫病是由猪毛首线虫寄生于猪的大肠(盲肠)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虫体前部呈毛发状,故称毛首线虫;整个外形像鞭子,前部细,像鞭梢,后部粗,像鞭杆,故又称为鞭虫。该病主要危害仔猪,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病猪主要以腹泻、贫血、渐进性消瘦为主要特征。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引起的一种线虫病,集约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只均可发生,以3~5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染猪蛔虫,常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及驱虫药的广泛应用,猪蛔虫病的流行已得到控制,但由于个别饲养户只注重重大传染病的预防,而疏忽了预防性驱虫,寄生虫病在某些养猪户中也时有发生。笔者近期在临床上遇到猪毛首线虫病与猪蛔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河北某养殖户从外地购买的3月龄、体重30~40千克仔猪,于2014年3月16日开始发病,病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咳嗽,呼吸增快,相继出现食欲时好时坏,逐渐消瘦和贫血,腹泻,后期粪便带黏液和血液,有时粪中可发现白色的虫体。随着下痢症状的加剧,病猪无力行走,不食,渴欲增加。该养殖户曾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不见任何好转,10天之内病重的猪死亡9头。
2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病死猪肺组织致密,表面有大量出血斑。盲肠和结肠浆膜层见少许高粱米大的结节,盲肠和结肠内充满大量乳白色虫体,长约20~50毫米,虫体前部纤细,有的牢固附着于肠黏膜上,难以取下,后部短粗,有的卷曲,经鉴定为毛首线虫。大肠黏膜变厚,呈黄白色糠麸样,充血、出血并有溃疡。肝脏有多处呈云雾状的“乳斑肝”样变化;胃、胆道和小肠内可检出数量不等的蚯蚓状虫体,经鉴定为蛔虫。
3 实验室检查
3.1 无菌取病死猪心血、肺脏、肝脏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未见细菌;无菌取病死猪心血、肺脏、肝脏、肠系膜淋巴结,分别接种于麦康凯营养琼脂平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TSA平板(放于烛缸中),37℃培养24~36小时,均未见细菌生长。
3.2 用镊子小心摘取盲肠、结肠内的虫体置于生理盐水中清洗,置于载玻片上,用解剖镜观察。白色虫体的细长部呈毛发状细丝,长33~39毫米,内有一串单细胞围绕构成食道,短粗的部分为体部,长可达15毫米,宽0.5毫米,内有肠和生殖器官。体部为卷曲状的,末端有一根交合刺,为雄性;后端钝圆为雌性。经检验确诊白色虫体为鞭虫。取少许粪便,用漂浮法涂片,盖片后镜检,可见大量呈腰鼓形、黄棕色的虫卵,虫卵两端有栓塞,鉴定为猪鞭虫虫卵。
胃和小肠内的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雄虫长15~25厘米,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雌虫长20~40厘米,虫体较直,尾端稍钝,鉴定为蛔虫。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鉴定为猪蛔虫虫卵。
4 治疗
全群猪用吡喹酮50毫克/千克体重混料,每天1次,连用3天,且用阿维菌素0.3毫克/千克体重拌料,隔周再用1次。用吡喹酮,阿维菌素拌料驱虫后的第3~5天,粪便中可发现虫体,2周后,全群猪腹泻停止,食欲正常。
5 预防
引进猪只时,应先隔离饲养,并进行粪便检查,无本病或其他疾病时才可放入猪群饲养。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保持猪圈舍、运动场、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粪便及时清扫,在固定地点堆积进行生物发酵处理,以杀死粪便中的虫卵。建议在仔猪的断奶期,3月龄和5月龄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后备种猪,成年猪最好在春秋两季定期用药驱虫,确保猪健康生长。母猪临产前用温肥皂水彻底洗刷,除去身上的蛔虫卵,然后立即转入已经彻底消毒的产房内,分娩后到断奶前的母猪和仔猪一直放在产房内,饲养人员进产房须换鞋,以防带入蛔虫卵。
6 小结与体会
猪毛首线虫病主要危害仔猪,感染早期,不易被发现,但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猪严重腹泻、食欲减退,甚至死亡,普通驱虫药物驱虫效果不佳。猪蛔虫为土源性寄生虫,生活史简单,发育为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猪小肠内,从虫卵被食入到发育为成虫约2~2.5个月。猪蛔虫病流行十分广泛,尤其是仔猪,几乎均有感染,3~5个月的仔猪最容易感染。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猪只过于拥挤的猪场发病更加严重。由于猪蛔虫病病死率低,养猪户往往忽视驱虫,这也是造成本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之一。当猪群发生寄生虫病混合感染时,应及时、准确诊治,以减少养猪户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