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杂病痉证1例

2014-04-15黎波况珊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03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佩兰颈项郁金

★ 黎波 况珊(.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江西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03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 江西南昌330006)

本文介绍1例老年杂病痉证治疗病案,并结合文献分析痉证的治疗规律,为临床治疗痉证提供参考。

1 病案

张细某,女,75岁。2012年4月20日入院。

主诉:颈项强直、四肢强硬2年,加重15天。患者2年前无诱因出现颈项强直、四肢强硬僵直、四肢关节屈伸活动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在某医院诊治,头颅CT平扫见基底节对称性钙化灶,头颅MRI提示腔隙性脑梗死。按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活血化瘀治疗,未见好转。15天前病情进一步加重,于2012年4月20日就诊于我院。现诊:颈项强直,头项左右转动以及前后屈伸障碍伴痛疼,四肢强硬伴屈伸活动障碍,感恶寒、无发热,汗出,困倦乏力,懒言,纳呆,小便清长,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腻,脉濡。既往无特殊病史。查:T 36.4℃,P 87次/分,R 18次/分,BP 120/87mmHg。神志清楚,精神软,倦怠嗜卧,对答切题,不欲言语,面无表情,双瞳等大等圆,胸心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张力增高,被动屈伸困难,双下肢肌力3级,病理征未引出。颈动脉可见斑块。入院诊断:西医:基底节钙化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动脉硬化。中医:痉证,湿热郁结、湿甚于热。治疗:西药给予阿司匹林及血塞通;中医治以清热化湿、柔痉。处方:栝蒌根30g,桂枝 10g,白芍 10g,生甘草 10g,生姜 10g,大枣 10枚,石菖蒲10g,郁金10g,佩兰6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4月23日,恶寒、汗出明显好转,头项活动稍利,神倦好转,纳增。但感头重头蒙,口干不欲饮,口苦口腻,左上肢及双下肢酸重,大便日解2次,质溏,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黄腻,脉转弦滑。治以强化利湿。处方:栝蒌根30g,桂枝10g,白芍10g,生甘草10g,生姜10g,大枣 10 枚,菖蒲 10g,郁金 10g,佩兰10g,白蔻仁10g,薏米仁15g,槟榔10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4月26日,颈项强直疼痛、头蒙晕重、四肢强直酸重等明显好转,可下床活动。无口苦口干,恶寒消失,无自汗出,纳增,口腻,神振,大便感后重、质溏,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郁结。继续治以清热利湿。处方:栝蒌根25g,桂枝15g,白芍 10g,生甘草 10g,菖蒲 15g,郁金 10g,佩兰10g,白蔻仁 10g,薏米仁 20g,制大黄 15g,苍术 15g。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5月7日,患者颈项强直消失,肢体活动灵活,可生活自理,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带药处方为参苓白术散和二妙散加减。随访病情平稳。

2 讨论

痉证从证候学看,主要表现为项背强急,肢体强直或见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其临床特点。其证候可见于西医学各种脑膜刺激征(流脑、乙脑、结核性脑病),破伤风,僵人综合征,基底节钙化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以及颅内占位病变等。本病案从证候看,以肢体强直不能活动伴有颈项强直疼痛,属于痉证无疑。中医辨证是为湿热证且湿重于热,病变部位涉及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波及太阳经。因足阳明经脉夹口环唇,脾主肌肉四肢,经脉被邪气所侵,不通而拘急,可见四肢强硬伴屈伸活动障碍,颈项强直;湿热之邪影响脾之运化和胃之和降,可见困倦乏力、懒言、纳呆、嗜睡、肢体沉重等症;太阳经被湿热郁遏,故初起恶寒汗出,头项左右转动及前后屈伸障碍伴痛疼;舌质淡红、苔腻,脉濡,表明湿盛之象。随着病情的变化,后期出现头重头蒙,口干不欲饮,口苦口腻,肢体酸重,大便溏有后重感,舌脉变为苔黄腻、脉滑数,是为湿热并重。

关于痉证的病因,《内经》首论外邪为“风、寒、湿邪”。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灵枢·经筋篇》认为“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灵枢·热病篇》认为“风痉身反折”。《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提出“刚痉、柔痉”实际为“风寒束表以及风邪犯表”,并补充“阳明实热之痉证”“营血亏虚之痉证”。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指出:“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清·吴鞠通则进一步将痉证概括为虚、实、寒、热四大纲领。如《温病条辨·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中说:“六淫致病,实证也;产后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提出“湿热之痉自内出,波及太阳,治以熄内风为主”。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了气虚血瘀致痉,《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项背反张,四肢抽搐,手足握固,乃气虚不固肢体也;两目天吊,口噤不开,乃气虚不上升也……元气既虚,必不能走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强调瘀血致痉。

在治疗上,对于热盛痉证临床有较成熟的方法。但对于湿盛于热导致的痉证论述较少。薛生白在《温热经纬》提到“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络、海风藤、酒炒黄连等”。治疗上以地龙、秦艽、威灵仙、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重在祛风胜湿、疏通经络为主;以滑石、黄连利湿清热为辅,体现其祛风药能胜湿的原则(薛氏曰:“一则风药能胜湿,一则风药能疏肝。”)。本案初起采用栝蒌桂枝汤加芳香化湿之品,重用栝蒌根(天花粉)味苦寒入阴,清热生津,滋润筋脉;桂枝汤调和营卫,使经气畅通;佐用佩兰化湿,加石菖蒲、郁金化痰以醒脾。后期湿热并盛加用利湿之薏米仁、苦寒之大黄。最后给予健脾利湿调理,病未再发。

猜你喜欢

佩兰颈项郁金
脊柱调衡手法联合颈项排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与病理妊娠的关系分析
超声检查NT增厚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不同干燥方法对佩兰挥发油质量及抗菌活性的影响
郁金的品种规格与鉴别
不同方法提取郁金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胎儿颈项透明层值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