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园林式科研建筑的设计探索——苏州有色金属加工研究院园区规划设计

2014-04-15滨,周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院区总体规划研究院

曹 滨,周 璠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1 项目背景

苏州有色金属加工研究院是从事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艺,装备和专有技术研究开发的应用性科研机构,其建设发展目标为国家级行业技术研究院和检测中心。中心定员1 500人,其中科研设计人员1 000人,生产和管理人员500人,建筑面积5.3~5.6万 m2,其中办公,研究楼等1.7~1.8万 m2,试验车间1万 m2,预留高层主楼2.5万 m2,并有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研究院装备先进,手段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计和管理人员层次较高(博士、硕士生的比例约占40%以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 工程概况

新建的苏州有色金属加工研究院位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以东,占地70 km2,是一个国际化的综合性城镇。它集工业,商业,住宅和公益设施为一体。在15至20年开发完成后,这个总投资约200亿美元的园区将拥有60万人口,并提供36万个就业机会。园区地方政府通过借鉴新加坡的公共行政管理经验,制定并实行了亲商、高效和透明的政策。本案的具体位置位于园区内白沙路以北,星塘街以东基地北边有一条河道通过。基地占地8万 m2,东西向长约373 m,南北向宽约205 m。

3 规划的指导思想

根据现阶段研究机构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趋势,苏州有色金属加工研究院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如下。

3.1 紧跟现代研究机构发展趋势,顺应其内涵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机构的发展方向将是研究专业化与产业化的结合,这是本次园区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

3.2 反映研究院选址区域的环境特征

苏州是一个有着自己明确特点的城市,假山、溪水、亭台等造就的江南园林,建筑婉约的色彩关系……如何将这些环境特质纳入院区的总体规划也应是本次设计考虑的重点。

3.3 创造标志性工程所需的形式特征

既要满足院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带动院区周边地段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创造个性鲜明的院区形象特征——标志性。同时,在地域性考虑的基础上,如何将现代建筑的构成关系,与江南传统建筑的分层关系很好结合,可能也意味了一项标志性工程生成的途径。

3.4 符合社会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律

如何在本次院区的规划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达到功能合理、投资经济、节能省地,能分期实施而又相对完整,这也是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

4 规划的总体目标

1)尊重基地条件,创造新型研究院区格局。2)人车相对分离,建构高效便捷的路网系统。3)以“蓝——溪水,青——绿地”为中心,突出地方人文景观优势,创造纯净典雅的院区气氛。

4)强调弹性生长、分期实施、相对完整、逐步成型的操作模式。

5 规划理念

在规划设计中运用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在中心绿化中以方为母题,作为建筑组合的特色;贯彻“绿色、智能、生态”的原则,将规划设计与所处时代,功能用途和地理位置紧密结合。体现设计院严谨、求实、创新的形象;结合工业园区内部的景观风格,营造出既紧凑又舒适的工作场所。

6 总体规划构思及布局特点

6.1 总体规划构思

本项目规划采用围合式结构布局,纵横两条轴线作为景观骨架,将传统的园林艺术与现代的办公方式有机结合,方圆相继,形成一池,两轴和5个各具特色的庭院。首先在沈浒路方向的基地主入口,设置一个入口大广场,作为纵轴的起点;接着是由建筑和水体围合而成的中心湖景观(一个核心),它既是整个基地内部的视觉中心,同时也连接着贯穿东西方向的横轴,横轴以西侧的水上歌台作为起点,连贯着6个办公楼,最后以东侧的试验车间为收头。由建筑、水体、纵横轴线围合成的5个院落空间各具特色,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开放,产生出步移景异的效果。

总体规划还可用一“心”四“线”来概括。

一“心”即中心区,在功能上它以院情报中心、报告厅、图书馆为依托;在空间选址上,它近于整个院区的用地重心;它也是整个院区景观构成的核心。四“线”即4条绿带,其中,一条绕院区用地周边,以形成院区园林式办公的基本气氛;另外3条呈楔形,以构筑整个院区的绿地系统和景观网络。

6.2 规划布局特点

在本项目的规划布局中强调有机、生态、园林化,打破传统行列式布局,引入园林式布局。围绕着核心景观,将体量庞大单调的试验车间放在基地最东端。高层办公楼放在基地的东南角,形成基地内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有助于人流疏散,行政楼放在外侧,面向基地主入口,便于与外界联系,并减少对内部科研的干扰。测试中心紧临试验车间,便于两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其他各楼也均分布于纵横两轴之上。在办公楼的布置上强调交流与开放。多栋建筑单体自然舒展的分布于基地上,形成院落式结构,与室外园林互相交错并置,体现了内外沟通,相互渗透,步移景异的园林精神。

本规划的另一个主要的构思特色是便捷的交通和园林化的景观设计相结合。在沈浒路上分别设置人行与车行出入口,分别作为基地的主、次入口。在基地内部实现人车分流,即在基地内部形成一条环状车行道,既解决了消防问题,分散了日常交通量,又避免了人车混杂。进入内院区,可看到大型人工湖水面,在基地内蜿蜒迂回,并于行政楼及报告厅后形成较为开阔的湖面,使水系真正成为主要的造景元素。水系采用自然驳岸与木平台相结合,创造自然的水乡特色,并且通过水面反映建筑的倒影,造成丰富的建筑景观。创造幽雅而现代的空间效果。打破缺乏人情味的传统办公环境。创造人性化、具有亲和力的环境氛围。枯水期作为河流状铺地广场,不影响景观。在建筑与建筑之间围合成的庭院内,采用多种造景元素,合理配置坡地、水、桥、桩、雕塑等使建筑最大限度的接触自然,形成现代园林式建筑风格。

6.3 功能结构特点

建筑功能的基本特征是把具有相同功能和相近属性的建筑适度凝聚而形成组团。总体规划中形成了中心区、院部办公区、专家生活区、实验工厂区等几个大的组团。

6.4 交通结构特点

为了提升院区环境的整体品质及保证员工活动的安全,规划在道路系统的设置上贯彻适度人车分行的原则——车行系统与人行系统既相对分离、又相对联系,生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的院区活动网络。

6.5 绿地结构特点

一“点”、四“线”既是理解院区整体规划结构的关键,也是理解院区绿地系统的关键。其中,一“点”即位于院区后部的苏式休憩性园林;四“线”即绕院区周边的绿地条带(构筑院区园林式办公的基本意向)。其余3条线为沟通基地南北、东西的3条绿篱,这一方面使得实验工厂区与其他功能片区之间得以相对疏离,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优质的景观资源(沿河及高压走廊下绿带)纳入了院区内部。

6.6 水体结构特点

研究院既是员工工作的场所,也是员工生活的空间,“仁者见山,智者见水”的理念及苏州明确的地域特色,都要求整体规划关注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内容,要求设计有更多人性方面的考虑。为此,以苏式休憩性园林中的水面为中心,规划构筑了以层次清晰的溪水网络(并与两条东西向的绿篱有着很好的配合关系)。

6.7 景观结构特点

以绿地和水体结构为基本依托,规划也构筑了条理顺畅的景观网络。

7 单体造型设计

立面造型采用传统与现代风格相济,造型简洁大气,舒展飘逸,建筑风格挺拔,稳重亲切,体现良好的办公环境。

猜你喜欢

院区总体规划研究院
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的意义与相关问题探讨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院区再造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多院区管控:院长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