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重阳思想探识
2014-04-15杨寒松张银柱
杨寒松,张银柱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阴阳消长与疾病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医家的研究重点。相关学说及论著繁多,但其均与医家所处的时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饮食状况、体质类型、流行疾病的种类以及个人学识、师承何派、行医经历和感悟等息息相关。笔者认为,该问题是无法形成统一共识的,但针对该问题的讨论具有重大意义。中医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发展就是因为阴阳之辨永无息止。正如《孙子兵法》所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此,只有中医随时而变才能永葆青春。阴阳无定数,但是每个时代的人体之阴阳、病之阴阳却总能刻下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而当下正是一个阳虚体质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惟有注重阳气的消长这一关键点,才能在今后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先贤对重阳思想的认识
重阳思想始于“群经之首”的《周易》。孔子在其中的《彖辞》中说道:“大哉乾元,万物滋始,乃统天。”自此,无论是思想家还是医家都深受重阳思想的影响。
管子在承认阴阳是“天地之大理”的同时更加崇尚阳道。如《管子·五行》曰:“故通乎阳气,所以事天也。经纬日月,用之于民。通乎阴气,所以事地也。经纬星历,以视其离。”[1]《管子·枢言》云:“先王用一阴二阳者,霸;尽以阳者,王;以一阳二阴者,削;尽以阴者,亡。”
《文子》一书中蕴含的重阳思想颇多。如《文子·上德》说:“阳灭阴,万物肥;阴灭阳,万物衰。故王公尚阳道则万物昌,尚阴道则天下亡。”
《鬼谷子》一书中在“捭阖篇”中提到阴阳要和谐:“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孟子·公孙丑上》中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由此可见,儒家所奉的浩然正气也正为至阳至刚之气。
《春秋繁露·基义》提出:“阳之出任也,常悬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悬于后而守空处。此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刑也。”认为阳处于主导地位,阴处于从属地位。
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亦深受重阳思想的影响,指出阳气在人体“若天与日”。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阳气起着主要的作用。《内经》从“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角度出发,把宇宙万物之一的人放到天地自然界里考察研究,发现阳气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至关重要,而且是贯穿其生命全过程的[2]。
在《伤寒论》六经病的治疗中渗透着重视顾护阳气的思想。比如在治疗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等太阳病中,解表药多用麻黄、桂枝等。即使是调和阴阳的桂枝汤亦用了桂枝、生姜两味温热属性的中药,而酸苦入阴分的中药仅用芍药一味。在发生难于屈伸等症状时,更是加附子以温里阳。在以实证为主的阳明病中亦有虚寒者,如寒湿中阻发黄之证,“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又如胃中虚冷的“中寒”之证:“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少阳属三阳之末,阳气较弱,抗病力不足。正如柯韵伯云:“少阳为嫩阳,如日初生。”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减弱之势,是少阳病的本质特征。因此柴胡方中多配人参、甘草、大枣以扶正助阳。太阴病,多为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或水谷精微而致。因此,在治疗上更加重视培补中阳之气。如病自阴经而起,从太阴脾经而入,治宜理中汤,甚至用“四逆辈”以培护脾肾阳气。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类证型,故治疗上有扶阳、育阴二法。少阴病虽有育阴法,但与扶阳相比,扶阳法内容较多,育阴法则较少,如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等。可见,少阴本证的主要特点也是阳气虚少。厥阴病,虽有寒证、寒热错杂、热证等不同的证型,但是厥热胜复,从阴阳消长的情况看,“阳气来复”则愈,“厥多热少”则病进,可见扶阳的重要性。整本《伤寒论》几乎处处透着重阳的思想,治疗上时时刻刻不忘培护阳气。人体恢复能力以阳气的盛衰为关键,正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扶阳气是贯穿在《伤寒论》六经病中的基本思想之一。在阳气未虚之前,治宜顾护阳气。当阳气已伤则应用扶阳的药物扶助阳气,使疾病痊愈。所以,“扶阳气”是贯穿《伤寒论》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1]
《中藏经》中云:“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宜常损,阳宜常益。顺阳者生,顺阴者灭。”这就是继承了《黄帝内经》中重阳学的思想,并把《内经》的重阳思想发展的更为具体化了。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其中,药王认为阳气耗竭是人体衰老及死亡的根本原因。
以李东垣为代表的温补学派仍倡导阳气学说为主流。创“甘温除大热”之法,对内伤发热的病机、论治独树一帜,治以甘温益气、补中温阳。李东垣根据气机升降的理论,本着“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立辛甘温升散之法,并有名方补中益气汤传世。
明代医家李中梓宗《内经》之理,在阴阳二气中仍注重阳气,认为“物不生于阴,而生于阳”,注重补脾胃,滋化源,补肾与益脾兼行。在《内经知要》言,“天之运,惟日为本,……在于人者,亦惟此阳气为要”“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这些论述均体现出李中梓以阳气为主导的阴阳观念,因此李氏在治疗各种疾病上尤其注重阳气蕴育。故其言:“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明朝张介宾在论述阳气的问题上,提出“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观点,强调阳气的重要性。张景岳十分重视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其认为人的体温、活力、五官、五脏的功能活动、生老病死都离不开阳气的作用,主张“热无伤而寒可畏”。如《景岳全书》亦言:“故凡欲保生重命者,尤当爱惜阳气,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不可忽也。”又有《类经附翼》言:“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彭子益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提到:“太阳的就是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秋降入土下,经冬藏于土下的水中,经春由土下的水中升出地面,经夏浮于地面之天空,再同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下。升降一周则生中气。……中气者,万物之生命也。”即指一年四季的变化原因就是阳气的收藏与释放。
祝味菊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以正气为本的,并且十分推崇《黄帝内经》的重阳思想。在其中有言,“夫人之有生,贵有阳也”“人以阳气为生,天以日光为明。宇宙万物,同兹日光;贤愚强弱,同兹气阳”“故善养阳者多寿,好戕阳者多夭”。即认为仲景的伤寒六经病证,分别代表了人体抵抗机能的几种不同程度,而人体的抵抗机能是以“阳”为用的。因此,祝氏认为《伤寒论》的理法方药都是围绕“阳用”为根本的。
郑钦安《医理真传》言,“人所以立命者,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可见,郑钦安认为阴阳消长互根的过程中阳气起主导作用,为主,阴为从,阳气是人立命的根本。在该理论基础上,郑钦安尤其注重肾阳的作用。故其言:“人身立命全在坎中一阳。”
2 造成阳虚体质的原因
在笔者对临床医案的整理过程中发现,阳气损耗导致阳虚的病人近年来不断增长。据调查,该现象由以下若干因素所导致。
2.1 体质因素 自《黄帝内经》始就有关于人体质的分型,阳虚体质古已有之,在此便不复赘言。
2.2 作息无常 夜生活娱乐活动的丰富导致现代人睡眠时间及质量发生紊乱。阳气入夜则涵养于营阴之中,阳气若不能按时涵养充养,久而久之即会造成阳气亏损。
2.3 人造寒邪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风扇、空调、冰箱等先后普及,在科技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许负面影响。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但时下人们总在应当“无厌于日”时,利用电器降温,导致在当今因寒邪而病者,较仲景所处时代的“伤寒十居其七”有过之而无不及。
2.4 人口老龄化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及医疗条件的提高,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在老年人之中阳虚体质占绝大多数。
2.5 工作疲劳 当下是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年代,人们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日趋增大,为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免于被淘汰而超负荷工作的人不在少数。“阳气者,烦劳则张”,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必然导致体内阳气耗损。
2.6 饮食习惯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生冷内伤,以致脏腑多寒”“素察阳脏,每多恃强为食生冷茶水而变阳为阴”。受错误的舆论影响,多数人喜凉恶热,嗜食生冷寒凉,以至于脾胃阳气受损者比比皆是。
2.7 生活不洁 受腐朽的西方性观念及精神流毒的侵害,当下男女关系混乱,恣情纵欲。阴阳互根,房事过度,最终会损耗元阳。
2.8 慢性病多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提高。这些疾病一般病程冗长,久病必虚,多伤阳气,故容易引起阳虚。
2.9 滥用抗生素 在我国,抗生素滥用的问题由来己久。而抗生素多为苦寒之品,极易损伤阳气,滥用过用,必致阳气虚衰。
2.10 滥用激素 激素的使用在治疗众多疾病的过程中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医院为求立即见效不顾病人长期的健康,在不该使用激素的时候滥用过用激素。在某种意义上讲激素可以激发人体潜藏的阳气,但是过度激发人体的阳气必然会导致阳气的严重耗损。
3 重阳思想的重要性及意义
由上文可知,阴阳不平衡的关键在于阳气的消长,阳气是阴阳平衡关系的先导。从病机上讲,《黄帝内经》以阴阳相胜的病证表现为例,肯定了阴阳失衡是病变实质所在。同时又明确提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这表明阴阳失衡的关键在于阳,阳气失常是引起平衡破坏的先导[3]。《黄帝内经》的重阳思想对后世医家理论和临床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就继承和发扬了《黄帝内经》重阳气的重要思想。在《伤寒论》中着重提到阳气损耗引发疾病的条文基本上占1/2,在112个处方中,运用辛温热药的处方高达85个[4]。《伤寒杂病论》也被命名为“伤寒”,仲景可能就意在提示后人阳气的重要性,应注意顾护阳气。因此书中姜、桂、附的使用频率极高,且原方用温热药的剂量都较大。纵观整本《伤寒论》,始终突出一个“寒”字。书中病证多因寒起,脉证以寒象居多,病证多因寒为阴邪而伤阳气,即使有热证也多由寒转热。而人体的恢复能力以阳气的盛衰为标准,治疗常以护阳为法,多用温热之剂,这些特点均可反映出《伤寒论》的重阳思想。仲景曰:“有阴无阳者死,从阴出阳者生。”即是其对重阳之说的高度总结。
火(阳)的使用开启了人类文明的灿烂篇章,自古百姓惧怕水(阴)灾甚于火患。万物生长靠太阳,从宇宙到生命,无阳不生,无阳不立,人体更尊阳气,自然以“阳气”为立命之主。有主有从乃成方圆,故人体阳阴二气中,阳主阴从。只有阳气健旺,体阴才能化而为用。阳旺一分,阴即旺一分,阳衰一分,阴即衰一分。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5]。阳气在人体内,实乃不可须臾缺损之贵气。人体的阳气,自生命开始之日起,既贯穿于生老病死的全过程。可以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机体运行靠阳气。反之,则生机衰竭,贼风数至,阴邪弥漫,苛疾丛生,夭折人命[6]。
综上所述,阳气对于维护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予以高度的重视。中医产生和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维护机体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并益寿延年,消除疾病痛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学亦不例外,检验医学理论的唯一标准就是疗效。中医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创新于实践,其生命、其价值就在于临床,就在于疗效,而提高疗效的前提条件即是拥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随着时境变迁,今人的体质和当今的疾病谱相对古代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阴盛阳衰”是当下众多疾病所呈现的发展趋势。《黄帝内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惟有注重阳气的消长这一关键点,才能在今后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张华.中医学“重阳”思想探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4):4-7.
[2]罗试计.浅析《伤寒论》中扶阳气思想[J].四川中医,2012,30(1):39-40.
[3]韩蔚.《内经》“重阳观”归原[J].新疆中医药,1994,2(1):10-11.
[4]刘洪君.“阳主阴从观”的学术思想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9):34-35.
[5]李宇铭.人以阳气为本的阴阳观[J].光明中医,2008,23(12):1898-1899.
[6]王治功.释“易”及阴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4(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