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蒙古羊衣原体和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分析
2014-04-15张作秀
张作秀
(格尔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816000)
青藏高原蒙古羊衣原体和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分析
张作秀
(格尔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816000)
为摸清青藏高原蒙古羊布鲁氏菌病和衣原体病在该地区感染现状,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乌图美仁乡和郭勒木德镇的528份羊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和流行情况分析。检测结果:衣原体阳性35份,阳性率6.5%,布鲁氏菌病未检出阳性。说明青藏高原蒙古羊羊群中存在衣原体病原的感染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青藏高原;蒙古羊;抗体检测
青藏高原蒙古羊是青海省在海拔3000m地区育成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好、繁殖性能高、产毛量高、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青海省人民日常生活中肉食品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影响。随着养羊产业的不断发展,养羊业现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许多人畜共患病也严重影响着养羊业的发展,并威胁着人类健康,特别是布鲁氏菌病、衣原体所导致的羊流产,严重阻碍了养羊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摸清青藏高原蒙古羊布鲁氏菌病和衣原体病的感染现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人畜健康,笔者于2013年9月~2014年5月份进行了这两种病的抗体检测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区自然概况
格尔木地区隶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进藏入疆的咽喉要道。调查的乌图美仁乡和郭勒木德镇境内由高原山地和高原盆地构成,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均海拔3600m,属高寒大陆荒漠性气候,年均气温2.7℃,最低极端气温为-29.8℃,最高极端温度达33℃。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辐射强,年均降水量179.1mm,草场属内陆山地半荒漠草原。
1.2 被检血清
528份被检血清样品,采自郭勒木德镇和乌图美让你乡25户牧户自然放牧的蒙古羊群,其中成年生产母羊500份,种公羊28份。空腹颈静脉采血,摆成斜面,放在室温下待血液自然凝固析出血清后,离心取血清,冷冻保存待检。
1.3 诊断试剂
衣原体IHA抗原(批号:130372、规格10mL/瓶);阴性血清(批号130403、规格2mL/瓶);阳性血清(批号130413、规格2mL/瓶);衣原体IHA稀释液(批号:130408、规格10mL/瓶),均购自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抗原、阴性血清、阳性血清,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阳性血清均由青海省动物疫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4 操作与判定
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按诊断液使用说明书进行,其判定标准为被检血清抗体效价达到或超过1∶16和1∶64以上到达“++”即50%红细胞凝集或以上者判为阳性;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均按农业部GB/T18646-2002《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进行操作及判定。
2 检测结果
在528份被检测血清样品中,用IHA方法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35份,阳性率6.63%,布鲁氏菌病未检出阳性。
3 小结与讨论
3.1 本次调查结果,衣原体阳性率6.63%;初步说明
格尔木地区的郭勒木德镇和乌图美仁乡羊群中存在衣原体病原。羊感染衣原体可导致流产、不孕、死胎等,造成繁殖障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该地区是海西州布鲁氏菌病达标“稳定控制区”之一,从这次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可以证实:布鲁氏菌病的阳性率为0,说明该地区的羊群中严格执行了检疫、隔离、淘汰、扑杀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畜种管理,及时净化羊群。这次采样的范围、数量有限,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大检测范围和数量,为青藏高原蒙古羊衣原体和布鲁氏菌病有效防制提供依据。
3.2 衣原体和布鲁氏菌病是目前流行较广,感染率较高的人畜共患病,尤其是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出现连年攀升,直接危害着人类和家畜的健康安全。这两种疫病在临床感染上多以亚临床型为主,无发病症状,但感染羊可长期带毒,应该采取监测、检疫、隔离、扑杀阳性畜等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计划地对易感和健康羊群进行免疫。
3.3 应积极开展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工作,对同群动物进行检测,同时加强畜间检疫,注意疫情动态,保护易感人群,力争最大限度减少这些疫病对人畜健康的危害和威胁。
[1]张宏伟.动物疫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05~307.
[2]董永森,罗自清,张国仓,等.青海省牛羊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4):359~363.
[3]冉双存,靳文忠,李长宏,田小龙,等.青海省英德尔种羊场种羊流产血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测,2010,27(6):54~55.
[4]傅义娟.青海省猪牛羊弓形虫病的血清抗体检测[J].中国兽医科技,2003,33(9):68~69.
1004-2342(2014)05-0042-01
S851.31+3
B
201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