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治胸痹1例及胸痹证治评述
2014-04-15况珊黎波
★ 况珊 黎波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 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江西 南昌 330006)
胸痹作为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证治方法甚多。笔者从调理中焦脾胃入手治疗非典型胸痹1例获得良效,本文结合文献对其证治进行简要评述,以资临床参考。
案:患者陈XX,女,55岁,退休,江西九江人,住院号224600,因反复胸膺部胀痛3月余,加重1周于2014年1月2日入院。患者缘于2013年9月感冒后,出现胸膺部胀痛,呈阵发性痛,痛甚欲死,不敢活动,并伴有气上冲逆胸膺与晕厥之感,持续2~3小时不等,可静息下发作,旁涉两乳区域。每天发作频率为7~10次,伴随嗳气、头昏蒙、体倦乏力等症状。曾先后在多所医院住院治疗,外院检查:冠脉造影未见冠脉异常,排除冠心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心脏彩超正常;颈动脉彩超正常;查血糖过高,确诊Ⅱ型糖尿病,并予胰岛素皮下注射;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考虑胃炎予奥美拉唑等治疗,发作次数减少。1周前胸胀痛再次频繁发作,故求治我院。入院症见胸膺部胀痛持续不解,时有嗳气,纳可,口不苦不渴不腻,寐欠安似睡非睡,烦躁,恶闻声响,大便日解1次质偏硬,小便淡黄,舌质淡嫩苔腻微黄脉弦。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 36.4℃,P 74次/分,R 18次/分,Bp 132/86mmHg,形体肥胖,步态蹒跚,言语低微,面色暗淡无华。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软无异常,四肢脊柱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糖波动在5.6~12.4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为7.4%,hcRP 4.8升高;性激素系列提示黄体生成素为29.73mIu/mL,升高(绝经期为14~18),卵泡生成激素63.62IU/L、雌二醇21.24pg/mL、孕酮0.66ng/mL、睾酮0.38ng/mL、垂体泌乳素16.58ng/mL均正常。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脂、凝血功能以及电解质均正常。B超提示肝内小钙化灶,妇科B超未见异常,肺部CT提示右肺中叶可见结节及条索影,为陈旧灶,头颅MRI正常。即刻心电图正常。西医诊断:(1)胃心综合症,(2)糖尿病2型;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湿热蕴积于中,上扰胸膈,兼有气虚。西医治疗予二甲双胍降糖,并撤离胰岛素。中药予寒热并进,散结下气之药,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用药如下:法半夏20g,黄连10g,黄芩10g,干姜5g,大枣5枚,甘草6g,红参10g,莱菔子30g,川楝子10g。共5剂,每天1剂半,分别于9点、16点、21点各服药1次。1月4日药后症状减轻大半,无明显胸痛,但仍嗳气,每日发作2次,持续时间半小时但可耐受,复予法半夏20g,黄连10g,干姜6g,大枣10枚,红参10g,莱菔子30g,黄芩10g,甘草5g,丁香10g,代赭石20g,旋复花10g,白豆蔻10g,强化降胃气之逆。1月8日胸痛及嗳气症状已无,寐转好,不烦,但仍纳差,四肢乏力,仍恶闻声响,苔黄腻。仍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法半夏10g,黄连15g,干姜5g,黄芩10g,薏苡仁20g,滑石30g,白豆蔻10,苦杏仁10g,佩兰10g,石菖蒲15g,5剂。其后又发作1次,守方再进。患者症状消失于1月15日出院。随访到2014年3月2日,发作仅2次,时间10min以内缓解。
讨论:“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症将胸痹与心痛合一而述[1]。随着冠脉介入治疗手段的发展,对于胸痹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早期认为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证型分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六型。在病因上强调寒凝,血瘀,痰浊以及虚实夹杂情况,病位上界定为胸部,强调肺、心、肾等藏腑的功能障碍,未涉及湿热病因以及气机逆乱的病理[2,3];其后,将胸痹病名界定为“胸痹心痛”,认为“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病位限定为膻中或左胸,较之前更狭窄,证分为寒疑心脉、气滞心胸、痰浊闭阻、瘀血痹阻、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心阳不振七型。突出了气滞病因并强调“心”正气亏损的病理状态[4]。近期,按照病证结合的理念,淡化胸痹病名,将“心痛”替代了“胸痹”,提出“心痛是因心脉挛急或滞塞引起,以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参照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的发病特点,并将胸痹心痛(即厥心痛)归结为心痛之轻症;真心痛即心厥等同心肌梗塞,属于心痛之急危重症。病位基本确立“心”之病,证分心血瘀阻,痰浊内阻,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六型。对于冠心病的辨证治疗起到规范的定位作用,当然淡化脾胃的作用[5]。在中医药行业标准中,提出“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心脉疾病。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6]。再次强调胸痹心痛的核心内涵是“心络”而淡化了胸痹胸部闭塞不通的大范围,提示关于胸痹心痛的认识存在少许差异。众多学者认为胸痹病位在心胸,其发病与心、肺、肝、肾、脾诸脏有关,病机涉及心之气血阴阳不足或肝、肾、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瘀血、寒凝等病因[7]。治疗上,分析相关数据(从先秦时期到清末历代医家)发现,胸痹用药以温里药为主,其次化痰药、理气药、补虚药等[8];陈可冀院士倡导合理使用“活血化瘀”成为胸痹心痛的核心治疗方法,吴以岭院士倡导“络病理论”治疗胸痹心痛;也有人提出“络风内动”是心血管事件发作的关键病理环节,应用祛风活血药物治疗胸痹心痛取得良效[9]。近年来又开创了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胸痹心痛新领域[10-13]。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于冠心病的治疗趋于成熟。
本案中患者以发作性胸膺部胀痛,旁涉两乳区域,痛甚则欲死,持续时间长。从症候上看必须与真心痛鉴别。真心痛是一种心前区剧烈疼痛,伴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发凉、脉微欲绝为主的病证,目前倾向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同。本案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据此可以排除真心痛而诊断为胸痹更为合适。另外本案有发作性胸部疼痛,伴气逆上冲,嗳气,晕厥之感觉,须与奔豚证相鉴别,奔豚证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逆上冲于胸,直达咽喉,可引起发作性腹部绞痛或胸闷气急或头昏目眩,常伴心悸易惊,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与胃肠神经症以及心血管神经症等类似。但本例没有典型的气逆从腹部开始,而且发作停止后并未恢复正常,这是两者的鉴别点。据此,本案诊断为胸痹更为合适而非奔豚证。其病因病机,根据其发作性胸痛,纳可,嗳气,口不苦不渴不腻,时有嗳气,烦躁,恶闻声响,似睡非睡,形胖,言语低微,头昏蒙、体倦乏力,面色暗淡无华,大便偏硬,小便淡黄,舌质淡嫩苔腻微黄脉弦。此病乃湿热内蕴于中焦,热扰于胸膈故见发作性胸痛,烦躁,恶闻声响;热在中焦腐熟功能旺盛故纳可,胃失和降则嗳气;湿浊在中,清气不升故见口不渴,似睡非睡,头昏沉;湿热内蕴,脾虚失运则言语低微,体倦乏力,面色暗淡无华;大便偏硬,小便淡黄,舌质淡嫩苔腻微黄脉弦提示湿热之候。四诊合参,病属胸痹,证属于湿热内蕴于中、上扰胸膈,兼有气虚;病位在胃(脾)、涉及肺肝,病机特点为脾胃枢机不利、肝气横逆,肺气不降。
本案胸痹基于传统中医理论,虽有胸脉痹阻的情况,但根据病证结合,冠脉造影已排除冠脉病变,从临床治疗策略上看,已不宜使用活血通络之法。其治则以清热燥湿、调理脾胃,疏泄肝气,稍降肺气,佐以补中气,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大剂量法半夏降胃气以逆转中焦的气机紊乱为君药,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川楝子疏泄肝气而畅肝,莱菔子降肺胃之气而宽胸,标本兼治,虽然传统认为莱菔子会减低红参的补益效应,但本方主要是清热利湿理气而非补气,红参同煎起佐制作用,合干姜以防止苦寒伤气,全方合用,湿热去,气机调而胸痹嗳气迅速缓解。其病重而用药也重,故每天1剂半,其后根据病因病机变化,合理处理湿热的偏重多寡以及气机紊乱情况而病渐趋愈。本案从中焦脾胃论治非冠心病胸痹取得良效,可供同道参考。
[1]谢昂,王凤荣.胸痹心痛病名与病机[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2):160-161,165.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五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08-112.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2.
[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5]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125-131.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黄小龙.胸痹概念的衍变及其病因病机分析[J].河北中医,2013(09):1 387-1 388.
[8]陆一竹,李园白,毛静远,等.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用药规律及聚类分析[J].天津中医药,2013(10):629-631.
[9]李玉峰.探讨“络风内动”理论及从“络风”论治冠心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8):509-511.
[10]徐浩,曲丹,郑峰,等.冠心病稳定期“瘀毒”临床表征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2):125-129.
[11]陈可冀,史大卓,徐浩,等.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量化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3):313-314.
[12]刘蜜.丁书文教授清热解毒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证思辨规律探讨[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13]徐鑫,张景凤.热毒理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山西中医,2011(0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