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化服务的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2014-04-15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馆藏馆员

孙 琳 孙 谦

提高学科服务质量、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为医院人才培养及科研创新提供信息资源,是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是其生存的立足点。因此医院图书馆需要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学科信息资源体系,才能进一步深化学科服务,提高学科化服务质量[1]。

1 医院图书馆基于学科化服务的信息资源建设探讨

1.1 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 一是医院重点学科的建设需要。医院重点学科水平的高低直接显示了医院医疗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医院要想成为重点医院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重点学科。而医院要建设高水平的重点学科,需要图书馆提供资源保障。医院图书馆根据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的具体学科需要,提供全面、精确的信息资源服务,为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二是读者信息环境和信息需求发生变化。信息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工作经历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医院图书馆的读者对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已经不再停留在文献获取阶段,而是对服务的层次和针对性更加明确,为了满足读者在学科活动中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医院图书馆需要存取大量学科信息。因而帮助读者提升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学科化服务便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3]。

1.2 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核心要素 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根据医院医疗重点以及医护人员信息需求,有计划地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各种优秀的学科资源,学科馆员全面介入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建立具有特定学科属性的信息资源体系,在图书馆与医院各科室之间搭建一个以资源建设和指导使用为中心的学科服务平台,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准确到位的专业学科资源保障[4]。

2 基于学科化服务的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举措

2.1 以学科为指引优化馆藏资源 优化馆藏资源的首要条件就是根据医院学科设置尽可能收集齐全与各学科相关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同时以医院的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和科研发展方向为依据,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实际情况,优先保证重点学科的需要,同时兼顾一般学科的需求,建立具有医院专科特色的馆藏体系,切实提高资源保障能力[5]。

2.1.1 完善馆内纸质资源。对于纸质资源,馆员应广泛搜集书目信息,并征求学科带头人及专家的意见,制定合理的纸质资源采购计划,加强采购流程的质量控制,以保证采购质量,完善馆内纸质资源使之更具特色化和专业化,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为弥补馆员在学科专业知识的不足,建议可由专业读者负责本学科的书目信息搜集工作,再向馆员反馈。

2.1.2 加强电子资源建设。数字化时代,电子资源在资源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医院图书馆应该重视电子资源的采购,在保障纸质资源的基础上加大电子资源经费支出比例,围绕医院的重点学科、优势专科等引进具有特色、权威性高、学术性强的数据库。但是由于电子资源的采购需要一次性投资,且使用效果在短期内也无法判断,因此为了保证采购质量,在正式订购电子资源前要与出版商协商申请试用,通过读者试用后的意见反馈进行综合评估,再决定是否购买。像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图书馆近年来加大了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并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结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为口腔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此外还单独购买了具有学科特色的EBSCO 口腔全文数据库,并开通院外访问检索的通道,让医护人员24 小时随时可以查阅资源,大大拓展了科研教学文献信息支撑的广度和深度。

2.1.3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填补馆藏空缺。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医院图书馆不可能收藏所有的信息资源,因此难以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形成资源的相对短缺。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急剧增加,其中不乏可用性的资源。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一方面可以填补本馆信息资源的空缺,另一方面又可以缓解读者需求的矛盾[6]。

图书馆依据医院学科设置对网络上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搜集途径包括各种搜索引擎、图书情报机构收集的网络资源、虚拟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免费学术数据库PubMed 等。但是由于在网络发布资源较为随意,为保证读者的使用,收集时需要注意信息资源的稳定性、学术性和时效性以及学科类别与医院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和方向是否一致等问题。然后对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资源分类、描述、组织及整理,形成分类资源组织体系,并提供检索服务,在医院或医院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指引和检索的导航平台,方便读者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网络学科信息,省时又省力[7]。例如粤北医院图书馆在其主页上设置了“医学宝库”专栏,该栏目收藏了各类医学信息资源,包括免费数据库、医学搜索引擎、医学类网站等,根据学科分类链接各类医学信息网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资源导航平台。

2.2 深入实施学科化服务模式 学科化服务是连接信息资源和读者的纽带,通过实施学科化服务模式,促进学科馆员深入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升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能力,有利于满足医护人员个性化的专业需求,有利于各学科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利用。

2.2.1 学科馆员深入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学科馆员深入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采集工作中,首先学科馆员对各科室人员的专业、学术方向、研究课题以及学科信息的需求情况等进行整理,从而了解各科室学科信息资源的需求情况,从而制定合理资源的采集计划,完善馆藏资源结构;其次,学科馆员可以根据医院学科设置对于馆内收藏的电子资源进行检索分类,建立符合医院特色的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和维护,扩展电子资源利用的范围;再次,学科馆员也可以对专家的科研活动进行“随时跟踪服务”,根据其研究进展及时提供所需馆藏资源或从网络收集相关学术资源,更好地促进医院学科建设前进步伐[8]。

但是由于图书馆属于小型专业图书馆,馆员很少,而且馆员受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的限制,有些工作开展难度较大。除了加强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提升其学科知识背景之外,还可以从各科室挑选1 名专门人员作为学科联络员,学科馆员通过定期与学科联络员沟通,了解各科室的研究动态、科室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馆藏使用情况,进而优化馆藏建设。例如本馆购买新书时会积极听取各科室科研秘书的意见,因为他们了解本科室的专科建设、科研项目以及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2.2.2 建立面对面交流的专家知识服务体系。“真人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医院图书馆可以借鉴其服务模式,将学科专家的知识经验等转化为虚拟馆藏,开展读者与学科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活动。图书馆可根据医院专家教授的知识背景、擅长领域等,聘请他们作为学科化服务的专家,经过专家许可后学科馆员在图书馆或医院网站上公布各学科专家的擅长领域、联系方式等资料,然后读者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向学科馆员预约所需专家,学科馆员根据专家方便的时间安排在馆内或其他地方进行交流。这样面对面交流的专家知识服务体系一经建立既无形中扩充了学科馆藏,又实现了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涉及范围广的目标。

1 梁晖.基于学科化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7):29-31.

2 赵丹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44):71-72.

3 向宏华.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

4 崔倩.基于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索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7):70-73.

5 朱蓉.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探索[J].医院信息学杂志,2012,33(2):64-68.

6 李玉兰.公共图书馆收藏网络免费资源及其意义[J].图书情报论坛,2008,(2):40-43.

7 陈静.浅谈基于学科化服务的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103.

8 黎玲.烧伤特色医院图书馆与临床科研[J].医学信息,2010,23(1):91-92.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馆藏馆员
馆藏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